2018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指导建议与考点解析_第1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指导建议与考点解析_第2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指导建议与考点解析_第3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指导建议与考点解析_第4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指导建议与考点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近五年来高频考点汇总

初中化学近五年来高频考点汇总是根据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试题和2017年安徽省中考考试纲要分析统计而成。

编辑人:闫太立

一、近五年考点考试情况统计

一级二级考试201520162017年20132014考查次频率

考试内容

主题主题要:求年年年年数分级

地空气的主要成分6D

球A

7D

围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A

的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

身边

气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1

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15❶❷1

学实验室制取氧气14❶1612❸13❸5高频

C/B*

质❹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B*15❶2高频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B8AB

水的组成B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A

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镭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B6B1

一级二级考试201520162017年20132014考查次频率

考试内容

主题主题要求年年年年数分级

液溶解现象B

几种常见的溶剂(水、酒精、汽油等)A

饱和溶液的含义B1

溶解度的含义B10AB10AC10ABC10AB10C5高频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C10CD10B10D10CD10A5高频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B*1

结晶现象A10D10BD4

乳化现象A

金属的物理性质B11❸11❶2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1❷11❹2

B

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11❹❺11❹15❶14❹❺5高频

C

金属12❶❻

与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11❹❺11❸1

属C14❶❷

物❸❹

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A

用铁矿石炼铁的方法B

生铁和钢及其他常见的合金A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A

回收金属的重要性A11❻1

常见酸(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1❹15❶14❹❺4高频

见B

12❶❻

一级二级考试201520162017年20132014考查次频率

考试内容

主题主题要求年年年年数分级

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3❺15❺3高频

C

酸碱的腐蚀性A

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B/A*13❶❷13❹2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B/B*14❼3高频

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B/B*4C1

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A

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的主要性质及在3高频

B

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常用化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名称和作用A13❹

常见的有机物(甲烷、乙醇)A

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A

化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A1

物氧化物的组成特点B4B8C13❶3A3高频

质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6A3C6B3D7C5

的C

多9A

物质样

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3B6B11❶7C4

构成性C

11❶

的奥

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C11❶3C3

无机物的简单分类B3A7A1

成物质的微粒性B

质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8A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C6CD8BC9BCD8CD8BD5高频

一级二级考试201520162017年20132014考查次频率

考试内容

主题主题要求年年年年数分级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46A

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A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A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B

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B1

认识一些常见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

化学元素的简单分类5A5C7C7D5C5高频

A

元素11❸11❶

对元素周期表的简单认识A5BCD437ABC5ABD5高频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C4A5B7A3A3C5高频

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8B5A7B3D4高频

B

组成8A

的表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4C5D3B3B6高频

C

示简单计算8C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B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112❶17高频

化学B

13❸

变化

物质化学反应的本质B8C1

的基

的化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重要性B

本特

学变催化剂的重要作用14❷95B11❻4高频

征B

化12❶

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特8A8A5D11❺6高频

B

几种点、判断反应类型、解释相关现象)13❷13❸

一级二级考试201520162017年20132014考查次频率

考试内容

主题主题要求年年年年数分级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顺序表、判断转换反应、解释相1

C

反应关现象)

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

B

的需要

质量守恒定律15❷❸9A9A5C9BCD6高频

C

13❸14❶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C14❷

能正常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13❶11❺8D12❹11❸❹21高频

质量14❶13❶15❶13❸12❶

守恒C15❶14❹12❶14❹13❹

定律13❶15❶14❻

15❺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过量、多步、无具体16161616165高频

C

数据等复杂计算不要求)

定量研究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作用A

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B1

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2

化学B

化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与能

与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C5C11❸12❷2

源和

会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B

资源

展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B6D2

的利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A7D2

)IJ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A

石油的组成和石油加工的主要产物A

一级二级考试201520162017年20132014考查次频率

考试内容

主题主题要求年年年年数分级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B1A12❸13❺12❺2

常见的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A11❶11❷11❷11❷5高频

化学合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B11❷

成材料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A11❻11❼3

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A2

对生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34ACD226高频

化学A

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物质

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24B

与健A

体健康的影响

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7B1

A

方面的重大贡献

护“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6C1高频

B

我处理的一般原则

的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B72D16ABC3

境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B13❻6A6D1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B2BC5A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4AB41)3高频

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76BCD44B4

实验

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14❶❸14❸14❹❺4

的基

其他质15❶❷❹❺❻❼

本操

初步学会使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13❸❹13❸13❷1D4A5

初步学会使用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A

一级二级考试201520162017年20132014考查次频率

考试内容

主题主题要求年年年年数分级

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12❷❸12❸❹12❷13❷❹5

❹❺❺

14❸

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12❶12❷12❷12❷13❶5高频

化学一氧化碳的性质14❷2

物质碳单质的种类及性质1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14❺15❷14❶14❸6高频

❻❷

15❼

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或解释实验设计)14❼❽15❺❻12❺14❶❹9高频

15❹15❷15❶❷

❸❹❸

实验进行实验14❷

探究15❷

收集证据14❺15❷14©

解释与结论15❺1514❸❹14❸14❷❺11高频

15❽❾15❷❸❹❺❼

❻❼15❹❼

15❺❽❾

反思与评价15❻15❺❻15❻3高频

表达与交流

备注:

题目类型说明:1-10为选择题,上表中将题目ABCD选项分开,分列于不同考点当中,如标注1A,即为第1小题选项A;11T5题为填

空题,上表中分别将不同的小题别标号为❶❷等,如标注为11❶,即为第11小题第小题;第16题为计算题。

上表依据考纲中知识和技能修改而成,在知识和技能中没有罗列的内容,则另列其他一项进行统计。

二、近五年中考试题高频考点分类归纳

考点1.物质的变化

(12)13.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

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一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日淖渣Mg((而I—…T纳米Mgd

|贝为CaCO,l俘当生fi灰I行灰料加戊水搽作a

⑴海水晒盐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12.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

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制氧气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4)1.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安庆石油化工B.毫州古井酿酒

C.铜陵有色冶金D.六安水力发电

(15)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阳&纪^卵石

活性炭

y宴

A.冰雪融化B.水的净化

(16)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棉纱织布C.火药应用D.瓷器烧制

(17)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zc(今c。等)

A.海水晒烟B.活性炭净水C.煤制煤气D.干冰降雨

知识整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变化中是否生成其它物质。物理变化可能是物质

的外形、位置、状态等发生改变,而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而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种类发

生了改变,物质可能转变成了其它物质。从微观上分析其变化是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分

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而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考点2.化学与社会

(12)1.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

臭氧(。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焚烧植物秸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

(12)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

(13)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

是【】

A.力推火力发电B.焚烧塑料垃圾

C.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D.使用一次性木筷

(13)6.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

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14)6.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

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15)2.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导良好的生活习

惯。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去超市购物,用布袋购物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

C.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

(16)7.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

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17)2."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17)5.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小明同学一家人的下列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

A.小明长期偏食“洋快餐”

B.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用

C.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D.爸享受运动,大量出汗后常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

知识整理:

化学与社会关系密切,其主要内容为:①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节能减排。化石燃料

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产生

酸雨,破坏建筑物、造成农业减产等)o②化学与人类生活。主要内容包括合成药物、研制

新材料、开发新能源、提高农业产量等。

考点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2)2.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13)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14)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

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A.牛奶B.青菜C.豆类D.虾皮

(15)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①青菜②苹果③米饭④猪肉⑤鱼

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⑤C.©©⑤D.③④⑤

知识整理:

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有六大类,其中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而无机物

有无机盐和水。我们要了解这些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能区分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种类。

考点4.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12)3.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

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

A.+5B.+3C.+1D.-3

(13)3.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

上“铺”一层“蔡胺”(CioHg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

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蔡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二氧化钛和蔡胺都是有机物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14)3.高铁酸钠(NazFeOj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钠、铁、氧三种兀素质量比是2:1:4

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15)4.重铭酸钾(K2P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CQO7中倍元素的化合价为+7B.«2以2。7属于氧化物

C.C2H50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0H中C、H、0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16)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17)7.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氨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B.Naz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2:1

C.Na?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知识整理:

利用化学式求其中某一元素的化学价利用的原理是: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要求我们能够熟练背诵化合价口诀,会计算过程。如无特别说明,所需元素化合价以

口诀为准,有特别说明的以题目提供的化合价为准。计算方式为用每种元素的化合价乘以化

学式中该元素右下角的数字(无数字则为1),代数和为零。如是单质,则元素化合为零。

考点5.化学式的意义及简单计算

(12)4.二甲酸(C2H6。)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列有关二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D.属于有机化合物

(13)3.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

上“铺”一层“蔡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蔡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二氧化钛和蔡胺都是有机物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14)3.高铁酸钠(NazFeOj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钠、铁、氧三种兀素质量比是2:1:4

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15)4.重铭酸钾低2。2。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泪50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J2O7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J2O7属于氧化物

C.C2H50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0H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16)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知识整理:

通过化学式我们可以了解:①物质的组成。②一个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注意是否说

成物质中含有的原子个数。)③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④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注

意单位)。⑤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⑥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注意:

①在计算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与各元素的质量肯定不同,不可混淆。②一种纯净物的分

子中肯定不会含有其它物质的分子。③如涉及到计算则能不计算就不计算,如需计算则

能估算就估算,以节约时间为主。另外此类型题目中还可能会考查物质的分类等一些知

识点。

考点6.元素周期表

(12)5.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如准晶体AI65CU23F&2耐磨、耐高温,可用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右图是铁元素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的原子序数为26/MMF

B.Al、Cu、Fe的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

C.ALCu、Fe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

D.该准晶体中Al、Cu、Fe的质量比为65:23:12

(13)7.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祐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塔送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钙和销都属于金属元素

(14)5.神化像(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钱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

关钱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0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15)5.钮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钢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下列有关轨的说法正确的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16)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X表示N26C7X8O

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12.0114.0116.00

D.三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7)3.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uUOB,原子序数为118

C.原子的质数为176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知识整理:

图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右上

角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的名称(可以根据它的偏旁判断元素的种类),最下方是相对

原子质量(注意单位,同时注意是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原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计算原

子的中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一质子数)。

考点7.实验的基本操作

(1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3)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测溶液pHD.过滤

(14)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P

H

H卜

(15)7.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16)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加热液体C.测溶液的pHD.倾倒液体

(16)2.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窗通风

(17)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知识整理:

化学的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加热、气体的制取、溶液的配制、过滤、蒸发等

基本操作。

考点8.化学基本理论

(12)8.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热仙•浓氨水焦石浓微酸色石蕊试液,然

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棉麻的棉球、s时放人分别蘸

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弓匚叵鼻£二寸二上.♦嗡到图示现象。下

列说法不氐顾的是变基变红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12)9.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

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A.S+02SO2B.CO2+H2O=H,CO,

C.HC1+NaOH=NaCl+H?OD.CH4+20,里CO,+2H,。

(13)5.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

醇:CO2+3H2.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C0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钉-麟铝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复分解反应

(13)8.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