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长征胜利万岁》第一课时教学_第1页
【教学】《长征胜利万岁》第一课时教学_第2页
【教学】《长征胜利万岁》第一课时教学_第3页
【教学】《长征胜利万岁》第一课时教学_第4页
【教学】《长征胜利万岁》第一课时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第一课时情境引入《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毛泽东情境引入长征胜利万岁情境引入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任团政委。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长征中率部夺取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作者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1952年后,先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党委书记、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作者简介主要作品《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军事文选》本文选自《杨成武回忆录》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杨成武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这本书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文章节选的内容,记述的是红四团和中央红军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击退“二马”骑兵;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宣布红军长征胜利等事件。写作背景长征胜利万岁整体感知交代了文章所记述的中心事件表达了长征胜利给作者带来的无比激动和兴奋之情,渲染出文章的情感基调。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记述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毛主席在中央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上总结长征的功绩和意义并宣布长征胜利等事件,表达了对红军长征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胜利的无比喜悦和激动之情,彰显了无所畏惧的长征精神和汹涌澎湃的革命豪情。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主要事件?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毛主席在中央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上总结长征的功绩和意义并宣布长征胜利整体感知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长征胜利万岁一、(1—)红四团到达吴起镇二、(—)红四团到达吴起镇三、(—)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主席宣布长征胜利革命豪情万丈胜利欢喜无限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文章记述事件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时间顺序10月18日这一天没隔多久10月的一天早晨;8时整吴起镇战斗之后整体感知文章记述事件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中央召开会议太阳快要出来天刚蒙蒙亮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使文章脉络清晰符合回忆录文体的一般要求也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有利于读者阅读整体感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有很多事件可以回忆,作者是如何精心选材的?紧紧围绕标题选材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主席总结长征并宣布长征胜利长征胜利整体感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有很多事件可以回忆,作者是如何精心选材的?详略得当毛泽东、周恩来到达吴起镇红军消灭千佛山的反动民团,向陕北甘泉前进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会师……略写整体感知红军长征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