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梁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_第1页
2022年重庆市梁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_第2页
2022年重庆市梁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_第3页
2022年重庆市梁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_第4页
2022年重庆市梁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整理考试真题——欢迎下载2023年整理考试真题——欢迎下载/2023年整理考试真题——欢迎下载2022年重庆市梁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一、基础小屋。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páihuái

xīshuài

yánjùn

jiànwēizhīzhù

再看看上面写的词语,将你认为写得不够美观的四个字又在下面的横线上重新写一遍,使之更漂亮。、、、2.辨析读音。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用“╲”划去。丑恶(èwù)

户口簿(bùbó)

和面(huòhuó)

一模一样(mómú)

3.给下列字加上偏旁成新字填在横线上,组成词语。【半】搅

【交】水

【肖】通

4.根据读音写出不同的字,组成词语。【mò】寂

非【jù】文

面面

到5.下列带点词的意思,有错的一组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B.终日不成章(文章)C.盈盈一水间(清澈的样子)D.脉脉不得语(相视无言的样子)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讲的这个笑话,让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B.快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要给予。C.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D.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7.下列标语运用最得体的一项是()。A.某图书馆的门口贴有一则标语: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B.某公园前写着:外来人员请到门口登记。C.某学校的走廊上写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某机关的墙上写着:春来小草醒,请您绕道行。8.下面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巴掌大的地方住不了人。

②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③难道你没有一点同情心吗?

④软弱的花儿在暴雨中瑟瑟发抖。A.比喻

拟人

反问

夸张B.夸张

比喻

设问

拟人C.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D.夸张

比喻

反问

拟人9.与下面诗词名句相关的节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清明节)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10.积累填空。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家都喜欢吟诵古诗应景抒情。感叹时光如水不能倒流,会吟诵《长歌行》中的名句“,?”感慨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清白正直的崇高气节,会诵读《石灰吟》中的名句“,。”与朋友惜别,会送上王观的“,”以表达美好祝愿。

(2)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早在2000多年前,《淮南子》中就提出:

11.即兴发言。

毕业典礼上,老师号召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榜样,做榜样”,请结合这个主题,谈谈你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规划。

二、阅读天地。12.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段,回答问题。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本课的课题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赞成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一个你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具体事例谈一谈。13.课外阅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推测“杳”字的意思。

旦:日从地出,表示天亮。

東:“东”的繁体,日在木中,表示日升东方。

杲: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

杳:

(2)继续推测“杳无音信”的意思。

杳无音信:

(3)“福”字一般在(结婚中秋节春节)

时贴,图二中的“福”字是(楷书行书隶书)

字体,将我国传统(泥塑剪纸书法)

技艺融合,寓意:福到了。(给正确的选项打“√”)

(4)图三名为“喜鹊登枝”,喜鹊站在红梅枝头,寓意:

(5)从这三幅图中,你感受到

14.课外阅读:阅读《稻田里的守望者》回答问题。

稻田里的守望者

①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一片稻田里开展观察研究。突然,他欣喜地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株形优异,穗大粒多。从此他格外地精心照顾这株水稻,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②第二年春天,他满怀期待地播下了这些稻种。收获的季节到了,可稻株们的表现却让袁隆平大失所望:它们高矮不一、粗细各异,没有哪一株比得上它们的妈妈。    

他埋头在稻田中仔细观察,翔实地记录下每一株水稻的性状,常常嘀咕着:“为什么水稻会性状分离?”

③袁隆平不断思索,认真查看资料,反复统计整理。经过不懈实践,他重拾了信心。他发现了真理:水稻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秉承着这样的信念,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在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让水稻亩产量开始了质的飞跃。袁隆平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A.比喻在群体中显得很突出。

B.非常失望。

(2)请结合文本,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真理诞生的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反复实践→发现真理→运用真理

袁隆平怎么做的:水稻性状分离→→经过不懈实践→水稻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

(3)选文中画“

”句子,运用了

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袁隆平

的优秀品质。

(4)这篇选文不适合用来说明以下哪个观点?

A.有志者,事竟成。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D.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5)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与世长辞。这位守护中国人饭碗的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研,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学校准备在即将到来的暑假开展“缅怀英雄,国士无双”为主题的悼念活动。研学小组想共读《袁隆平传》,请根据小组成员的需要,为他们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法。阅读主题最好的“稻”念共读书目《袁隆平传》阅读方法A.摘录书中重要的内容。

B.结合人物生平经历,梳理研究历程图。

C.读完整本书,写下作品梗概。远远:我想向家人推荐《袁隆平传》这本书。

方方:袁爷爷研究了一辈子的杂交水稻,我想了解这些年发生在他身上的传奇经历。

路路:我要把袁爷爷的一些话记录下来,作为我的座右铭。

三、习作舞台。15.完成习作。

题目:忘不了_____    

六年小学时光,就这样轻轻悄悄挪移了。明天,我们将挥手告别。告别母校,告别恩师,告别挚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