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人际交往需要与动机_第1页
第四讲人际交往需要与动机_第2页
第四讲人际交往需要与动机_第3页
第四讲人际交往需要与动机_第4页
第四讲人际交往需要与动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四讲

需要、动机与人际交往

教育科学系李国强一、交往动机的源泉:需要

(一)需要的内涵与种类1.需要的内涵: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需求在人脑的反映,它是一个人产生定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人降世于人间,求生存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但是,作为一个具有高级意识的人来说,他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而活着,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因此,人除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高级的精神需要。2.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文化需要(社会性需要)自然需要起源于种系的生物需要,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满足体内的各种生理需要,包括吃、喝、运动、睡眠以及性的需要。文化需要起源于社会生活的人所特有的高级需要,包括学习、求知、艺术欣赏和社会道德的需要。

按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也包括文化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活动对物质文明产品的依赖性,如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对工具的需要等等。精神需要是表现个人意识对社会意识的依赖性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对意识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习的需要,这是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内部动力;对美的需要,使人努力去美化自己的生活;追求社会价值和尊重的需要,使人在交往中不断的调节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属于精神需要范畴。(二)需要的层次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需要的层次结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或七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如结识朋友、友谊与爱情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如对名誉、地位、威信和社会评价等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理想、获得成就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实现的,高一级的需要是在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如果低级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高级需要就不可能产生,因此,作为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是在一切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

人的需要的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需要的层次(2)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有主次之分;·动态变化,人的需要必须按阶梯式的逐级实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具有调控作用;·存在例外:①病态人格者;②抱负水平过低者;③狂妄自大的人;④过低估计低级需要的人;⑤环境的受害者;⑥以创造第一的人;⑦为了理想和信念可以牺牲一切的人。

(3)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有其合理的部分的,他阐明了需要的基本结构和需要的一般发展规律。但是,他的理论有许多消极的东西和不足之处:首先是他提出,关于人的需要必须按阶梯式的逐级实现的观点是一种机械主义论。其次,他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高层级的需要,即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对需要的重要调节作用。实际上,人的高层级的需要对低层级的需要具有抑制和调节的作用。另外,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个人先天潜能或内在价值的显露,他把人的需要的实现与发展完全看作是一种生物的过程,否定了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实质。实际上,人的需要的发展最终并不取决于人的原有需要的满足,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因为,只有当生产力达到某种水平,并且有可能满足人的需要时,新的需要才会产生。社会不仅制约着人们的各种不同的需要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也制约着这些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方式。(三)人际交往的几种主要需要分析(金盛华,2005)

1、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通过交往寻求人的自我意识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确立。这往往是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来实现的。·人的自我意识高度依赖于个人的新近经验;·社会比较机会的长期剥夺,往往会导致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危机;·一个人对自身状态的不确定感越强,进行社会比较的需要也越强;·人们往往选择与自己在自然和社会特征上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

(三)人际交往的几种主要需要分析(金盛华,2005)2、安全感确立的需要·生物安全感·社会安全感3、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的平衡:·人需要独处: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避免他人在场的限制压力;·过多的社会接触,会引起机体的调整性反应与消极反应;·过多的社会接触,往往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四)按照人际交往的需要划分的人际交往反应类型(舒兹)

行为倾向反应内容主动性

被动性

包容需要

主动与他人交往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控制需要

支配他人

希望别人引导

情感需要

主动表示友爱

等待别人对自己亲密

二.人际交往动机的内涵与特点

(一)人际交往动机的内涵

动机是推动人去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起着心理动力的作用。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需要,二是剌激。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受到剌激的作用,从而激发并产生动机。因此,离开了需要的动机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剌激的作用也是不可能激发产生动机的。例如,一个非常饥渴的人,将会克服重重困难去寻找食物和水源,而一个酒足饭饱的人,决不会为寻找食物去奔波;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也不可能去迎接新的挑战,勇于攀登新的高峰,也不可能产生较高的动机水平。由此可知,动机是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交往动机:引发并维持人的社会交往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勒温:B=f(P×E)

需要

内驱力动机行动达到目的

诱因(二)交往动机与交往行为的关系

1、交往行为的特征·目的指向性·自觉性·动机支配性·需要驱动性·社会文化制约性2、动机与交往行为的关系

·一致性:有怎样的动机,就有怎样的交往·不均衡性:非一一对应,一种动机多种行为;或多种动机多种行为·不一致性:主观愿望与客观表现不一致;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三、苏人际吼交往砍动机未的主求要类漆型分唉析1.亲趴和动硬机:人们娘害怕算孤独福或深楼感力所量单深薄,蕉需要丙与他寇人在剧一起晃的渴塔求和播愿望乱。2.成巷就动躺机:个人跳专注半自己仿认为揪重要核的工奶作,恶并且久愿意马百折荒不挠唇地全唱力做绪好这运一工雁作的吐心理颠倾向厉。3.赞架许动厘机:在活撕动与伶交往探中希虑望得忙到对著方的住鼓励嚷和称夹赞,臭从而叮获得排心理趋上的昨饿满葛足的削倾向册。4.权距力动成机:在活贯动与哪交往碧中获兔得对建他人触的支影配与馒影响来力的耍倾向辜。三、冠人际涨交往矿需要荐与动液机的束引导顾与调骑控1.由还低水杀平需魄要、划动机扣向高肝水平澡需要剃、动宁机发锄展;2.增趁强社壤会交盆往意波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