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在《宝玉挨打》中,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的是()

A.薛宝钗B.林黛玉C.王夫人D.王熙凤

2.黄粱美梦一语出自()

A.《搜神记》B.《种梨》C.《庄子》D.《枕中记》

3.《又是一年芳草绿》中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反语C.俗语D.排比

4.由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所创立的一种诗体是()

A.乐府诗B.格律诗C.楚辞D.赋

5.《西厢记》是一部()

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

6.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论证方法属于()

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

7.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是()

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

8.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是()

A.红衰翠减B.无语东流C.登高临远D.妆楼颙望

9.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不能说明庄宗成败的原因的是()

A.满招损,谦得益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得之难而失之易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用于所溺

10.被刘勰称为五言诗之冠冕的文学作品是()

A.《赠妇诗》B.《咏史》C.《古诗十九首》D.《董娇娆》

11.《国殇》选自()

A.《九歌》B.《九章》C.《渔父》D.《天问》

12.议论文中两种最基本的说理方法是()

A.演绎和归纳B.对比和类比C.推理和论证D.比较和类比

13.下列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是()

A.《听听那冷雨》B.《我与地坛》C.《废墟》D.《咬文嚼字》

14.《谏逐客书》选自()

A.《史记》B.《战国策》C.《国语》D.《汉书》

15.下列诗人中属于新月派的是()

A.艾青B.闻一多C.郭沫若D.田间

16.下列选项中,不含黑色意思的是()

A.炫B.皂C.青D.苍

1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8.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玉茗堂四梦的作品是()

A.《邯郸记》B.《西厢记》C.《牡丹亭》D.《紫钗记》

20.成语望洋兴叹出自()

A.《庄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21.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顶峰之作是()

A.《红楼梦》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镜花缘》

22.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是()

A.白描B.渲染C.彩绘D.曲笔

23.下列不属于欧·亨利作品的一项是()

A.《最后的常春藤叶》B.《麦琪的礼物》C.《一个小官员之死》D.《警察和赞美诗》

24.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豪放悲壮B.沉郁顿挫C.凄苦哀婉D.清新隽逸

25.沈从文的文学作品题材多取自()

A.北平古城B.成都故居C.湘西世界D.延安边区

26.任免和聘用干部用()

A.通知B.通告C.命令D.决定

2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A.《论语》B.《庄子》C.《孟子》D.《老子》

28.下列著作中文学性最强的是()

A.《论语》B.《庄子》C.《墨子》D.《荀子》

29.元代从事杂剧及散曲创作、有曲状元誉称的是()

A.王实甫B.马致远C.关汉卿D.张养浩

30.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B.苏轼C.黄庭坚D.欧阳修

二、填空题(20题)31.白居易《长恨歌》:____,梨花一枝春带雨

32.肾结核干酪样坏死液化后经尿路排出,在局部形成的空腔称为____

33.《诗经·氓》:____,其叶沃若

34.《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共有____篇

35.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

36.苏轼《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____

37.素月分辉,____,表里俱澄澈。《念奴娇·过洞庭》

38.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悠悠我心

39.____,而无车马喧

40.____在戏剧创作上成就卓越,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

4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

42.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

4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

44.楚辞是战国时代以____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

45.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____》的主人公

46.老舍《断魂枪》中被称为神枪的人物是____

47.直北关山金鼓震,____。(《秋兴八首》〈其四〉)

48.天苍苍,野茫茫,____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49.《读书与书籍》的作者是____国哲学家____

50.《史记》中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___和____中

三、判断题(10题)51.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句中常用也字()

A.否B.是

52.茹志鹃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味()

A.否B.是

53.公告、通告一样都具有发布的公开性的特点()

A.否B.是

54.《百合花》讲的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的故事()

A.否B.是

55.《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比兴义是女子的年轻貌美()

A.否B.是

56.《国殇》旨在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表达了对他们的哀悼、崇敬之情()

A.否B.是

57.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A.否B.是

58.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具体写法上,采用了欲抑先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A.否B.是

59.余秋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和散文家()

A.否B.是

60.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思想上以义为核心()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62.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6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64.女过去数武。

65.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67.

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

六、作文题(1题)68.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林清玄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B黛玉说你可都改了罢,并非出于真思想,只是见到心爱的人为叛逆而挨打受疼,出于爱而说的一句言不由衷的话。黛玉的话和宝钗、袭人劝宝玉改邪归正、走仕途经济的话有着本质的不同

2.D

3.DD老舍在《又是一年芳草绿》中运用了比喻、反语、俗语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并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4.CC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怀王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并发展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样式,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古代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5.AA《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杂剧

6.D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五十步笑百步就属于类比法

7.CC《边城》是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

8.C该词上片写登高所望之秋景,下片写望远之后的思归之心,登高临远是上下片的连接点,故选C选项

9.C得之难而失之易,并不是分析庄宗成败得出的原因,而是结论。其他三项为原因

10.C

11.AA《国殇》出自《九歌》,是屈原祭奠为国捐躯的楚军将士亡灵所作的一首挽歌

12.A演绎和归纳是议论文中两种最基本的说理方法

13.AA《听听那冷雨》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的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

14.AA《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5.B闻一多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三美主张是新月派的重要理论

16.D表示黑这一颜色的同义词较多,如青、玄、缁、乌、皂、黛、绿等。苍没有黑色的意思

17.AA《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8.CC《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19.BB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作《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20.AA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21.AA《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顶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22.A题干中所说的描写方法是白描法,鲁迅作品中多用白描手法

23.CC《一个小官员之死》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

24.BB杜甫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千锤百炼的语言、精细老成的诗律,被后世推崇为诗圣

25.C沈从文创作的作品有80多部,他的小说和散文题材多取自湘西世界。他对各种创作方法都进行尝试,因而被人称为文体作家

26.A注意公文的文种和公文的对应关系,对于干部的任免或聘用一律使用通知的文种

27.C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孟子》,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28.BB《庄子》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诸子百家中文学性最强的著作

29.B

30.AA王安石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31.玉容寂寞泪阑干

32.空洞

33.桑之未落

34.305

35.蓬山此去无多路

36.泣孤舟之嫠妇

37.明河共影

38.青青子衿

39.结庐在人境

40.莎士比亚

41.孤舟一系故园心

42.蓝田日暖玉生烟

43.《诗经》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查。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命题频率较高,2006年真题第14题、2007年真题第3题、2008年真题第1题都是。这一知识点应该掌握的内容请参考之前各题的解析

44.屈原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楚辞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区别于诗歌总集《楚辞》,这是两个虽有联系但却不同的概念,应该注意。作为一种新诗体,楚辞是在楚国地方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楚辞》是楚辞体作品的总集,主要收录了屈原等人的作品

45.子夜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子夜》是茅盾著名的长篇小说。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中没有作品选入,但多次命题,故这里稍作介绍。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其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创造》、《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长篇小说《子夜》是茅盾的代表性作品,小说原名《夕阳》,1933年初版印行之时即引起强烈反响。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与性格发展史,牵动其他多重线索,从而使全篇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又沿着一个意义指向纵深推进,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另外,其长篇小说《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幻灭》写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动摇》写的是大革命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蚀》的第三部《追求》,意图在于暴露一九二八年初春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和迷惘。其中所写的人物,在革命高潮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亢奋,当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

46.沙子龙

47.征西车马羽书驰

48.风吹草低见牛羊

49.德、亚瑟.叔本华

50.世家、列传

51.N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兮字的运用

52.N茹志鹃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老舍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味

53.Y

54.Y

55.Y

56.Y

57.Y

58.Y

59.N×余秋雨是我国当代学者

60.N×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61.愆:延误

62.原:推究

63.克:能够

64.武:半步

65.御宇:驾御宇内,即统治天下

66.好:喜欢。义:认为……有义气。殉:舍身。乘:趁着。承:承担,担负

67.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68.心美一切皆美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过: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通过眼睛这个窗口,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其实这皆源于心灵深处的感悟,源于那份心境。有心便有境,拥有好的心境才可以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境由心生,景自情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份好心境,让心情愉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卖雨伞,一个女儿开洗衣店,老太太在天晴的时候为卖伞的女儿忧心忡忡,在下雨时为开洗衣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