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项目综述1.1项目背景随着生态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及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恶化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是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灌溉绿洲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屏障。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的延续和发展对抑制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下游大面积原始胡杨林有重要意义。焉耆县七个星镇位于开都河流域、大巴仑渠灌区,开都河是焉耆县农业灌溉的地表水源,也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项目区地处开都河冲积扇灌区,位于焉耆县开都河南岸灌区上部的灌溉绿洲区,西邻218国道,主要种植作物为葡萄。焉耆县七个星镇2000亩节水灌溉项目属于《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中在开一孔河流域规划建设的50000亩高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子工程,并在《开一孔河流域节水改造工程5年实施方案》中列入2002年计划实施。我院受焉耆县水电局委托,完成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焉耆县七个星镇2000亩葡萄滴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L2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本项目是在塔里木河中上游流域,开都河灌区的地表水灌区上建设规模为2000亩的葡萄滴灌工程。本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是在项目区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建设一个高效的葡萄生产区。通过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减少灌区地表水引用量184X10W,增大下泄生态水量,为维护和改善塔河下游生态环境做出贡献。3项目选择原则⑴选择土壤、光热、水源供应等条件好,有利于工程建设和发挥效益的地区。⑵选取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群众素质好,有利于工程运行管理和发挥效益的地区。⑶充分结合焉耆县节水灌溉规划与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区同时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4)选取经济作物种植区,有利于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的征收和总投资的回收。⑸本项目是按《焉耆县节水灌溉规划》(新疆水利学会科技服务部2000年10月)中对焉耆县节水灌溉发展的近远期规划安排的。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七个星镇呼尔东村三队、六队作为本项目区。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区处于天山南麓、霍拉山东侧,218国道以东,东经86°16,〜86°18'、北纬42°02'〜42°04'之间,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西北部。项目区距七个星镇政府约2km,距焉耆县城40km,距库尔勒市约50km。项目区建设内容:项目区灌溉面积2000亩,其中葡萄1800亩,防护林200亩,需打三眼机井。葡萄灌溉采用滴灌灌水方式;防护林利用滴灌管网,延长田边毛管至林带用滴灌方式灌溉。项目总投资为195.65万元。全部申请塔河项目专项资金,本项目设计水平年为2002年,建设期为1年。根据工程总投资、费用和效益估算可进行国民经济和财务评价,项目经济评价的结论为: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5%,经济净现值为23.4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3o5编制依据.1政府文件1、焉耆县水电局的设计委托书。2、“关于印发《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工程节水灌溉项目、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新农新水保[2001]48号)及其附件《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通则》。3、《自治区计委、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工作的通知》[计农经(1998)515号文]。1.5.2规划报告1、《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2、《塔里木河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开一孔河流域节水改造工程5年实施方案》。3、《焉耆县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基地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新疆工程地质勘察院库尔勒勘察院)o4、《巴州焉耆县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开发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5、《焉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6、《焉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的任务和目标》(2001)o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农业区划》(1982)°8、《焉耆回族自治县土地利用规划文本》(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1998)o9、《焉耆回族自治县土壤普查报告》(巴州土壤普查办公室1983)。10、《焉耆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巴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1)。11、《焉耆县节水灌溉规划报告》(新疆水利学会科技服务部2000年)。1.5.3技术规范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O2、《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2103T5。3、《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86o4、《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o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o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T4。可研报告成果构成1、《塔河治理工程焉耆县七个星2000亩葡萄滴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本2、《滴灌工程平面布置图》1张;《滴灌典型设计图》1张;项目区位置示意图1张。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焉耆县近期节水灌溉发展的规划安排按《焉耆县节水灌溉规划报告》(新疆水利学会科技服务部2000年)中的规划,七个星镇2005年将建设发展葡萄滴灌灌溉面积50000亩,并且焉耆县计划将七个星镇建设成为优质葡萄的生产基地,规划面积为50000亩。2、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根据项目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由于灌溉管理落后,造成灌溉定额较高。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而且由于过量灌溉,造成下游灌区地下水位抬升,易引起土地盐碱化,给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带来危害,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滴灌系统的节水优越性,是显著的,采用滴灌方式替换原地面常规灌溉方式,是焉耆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3、开发地下水,减少开都河水的引用量,向下游输送更多的生态用水。项目区采用地下水源替换原有地表水源,即开采了61.47X10^地下水,减少了184X10W开都河地表水引用量,从而增加开都河下流输水量,将其输向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作为生态用水。4、符合《焉耆县“十五”计划与2015年远景规划的任务和目标》中水利发展目标。《焉耆县“十五”计划与2015年远景规划》中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在提高供水保证率,防洪抗旱,节水扩灌,提高效益,贯彻执行增水型农业与节水型农业相结合,以节水型农业建设为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改进落后的灌溉方式而采用滴灌,按照经验,可提高农作物产量20%〜30%,葡萄种植是焉耆县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都较好,所以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种植前景良好的经济作物,是发展项目区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办法。2.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项目区所在的七个星镇人口为13129人,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479X10’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439X108元,农牧民人均收入3787元,为焉耆县的富裕乡镇,经济条件较好。2、采用滴灌种植葡萄,在疆内是应用较为成熟的一项生产技术,而在焉耆县七个星镇,已经建成并取得良好效益的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基地也是以葡萄为主要种植作物的,这对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和经验支持。另外,滴灌能创造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的水、肥环境,提高葡萄亩产量,可以较常规灌溉增产20〜30%,项目风险低、效益高。4、项目区所在地呼尔东村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家小康文明示范村,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科技兴农的意识强烈,是采用新兴农业生产技术的首选项目区。5、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充分,地下水水质好,矿化度小于lg/L,适宜于用作滴灌灌溉水源。6、218国道紧靠项目区,项目区距314国道35km,距铁路火车站10km,交通十分便利。目前;焉耆县正在积极努力,力争抓住国家加强农村电网改造的有利时机,在七个星镇建成一座供电等级为35KV、装机容量为8000KVA的变电站,为项目区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电力供应。邮电、通讯业发达,巴州邮电通讯网已覆盖全项目区。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为项目区的建设提供了保证。第三章项目区建设自然地理气候项目区深居中亚内陆,位于南北疆的过渡地带,气温变化大,寒暑悬殊,降雨稀少,蒸发量大,干燥而多风,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根据焉耆县气象站多年观测统计,项目区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太阳辐射量为156.8千卡/cm?•年,十分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80%保证率下大于10℃的年积温为2978.5℃〜3239.5℃,无霜期长达132〜198天,适宜于葡萄等作物生长。项目区气象因子表:气象因子数值气象因子数值年蒸发量(mm)1194.7年绝对湿度(毫巴)6.8年平均降水量(mm)64.7相对湿度咐56全年生理辐射总量(千卡/cm)a)78.44年多风向NW太阳辐射年总量(千卡/cm)a)156.8年平均风速(m/s)2.3年平均气温(℃)7.9年最大冻土深(m)0.951月平均气温(℃)-12.77月平均气温(℃)22.8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35.280%保证率(℃)210℃2978.5积温(℃)3239.5无霜期平均(d)175最长(d)198最短(d)132年平均日照(h)3128.9日照百分率(%)703.1.2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七个星洪积-冲积扇及扇缘灌区,地势较高,地形坡度约为3/1000o项目区在218国道以东,长约2km,宽约400m。项目区总趋势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3.1.3土地资源依据《焉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报告》,项目区所在地七个星镇,全镇土地总面积755km2,现有耕地面积7.61万亩。项目区位于开都河冲洪积扇灌溉绿洲区,原始分布为棕漠土,经人为长期灌溉,耕作培肥熟化而发育成为灌耕土,其主要属性如下:A、地下水三米以下,土体干燥。B、剖面通体壤质,但土层厚薄不均。C、剖面发育层次和犁底层明显,耕层20〜24cm,颜色棕灰。D、自然排水良好,无盐渍化威胁。灌耕土按耕灌熟化过程而发育为黄灌耕土亚类。按土壤成土母质划分为黄土属类。根据土体构型,分为黄土和底砾黄土两个土种。根据土层勘察结果,土壤通透性强,田间持水率14%(体积百分比)。表土层PH值在7.8左右,土壤含全氮0.14%,含磷0.083%,速氮57PPm,速钾174PPm,含速磷0.7%,有机质1.53%。3.1.4水资源焉耆县农业灌溉的地表水都引自开都河,年引水量26380X10M,项目区年引水量184X1013。项目区所在地七个星镇,地下水储量相对丰富,根据《焉耆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七个星镇地下水资源量为5044.51X10'm7a,现状实际开采量为404.4X10M/a。根据《焉耆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开发基地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新疆工程地质勘察院库尔勒勘察院1998年8月),七个星灌区地下水补给量为1.0131X10帘/年,可以开采利用的水量为2740X10W/年。3.1.5区域水文特征1.5.1地表水项目区灌溉用水均来自于开都河,开都河水文特征如下。1、径流:按大山口水文站资料,开都河春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23.3%,夏季占45%,秋季占20.9%,冬季占10.8%。开都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内分配详见下表。开都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内分配表表3-1-1 单位:i(yw月份1234567891011121.231.051.232.753.784.745.464.793.062.271.641.3333.32、泥沙:开都河除有较好的植被因素外,还有大、小尤勒都斯盆地的调蓄与沉沙作用,成为开都河灌区诸河流含沙量最少也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含沙量最少的河流,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份的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89.2%,泥沙情况下表。开都河多年平均的量表表3-1-2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0.2090.0320.040.290.260.3350.0150.020.0210.18输沙量(10't)0.360.340.197.899.8314.6916.385.751.070.340.330.2857.833、洪水:开都河洪水类型主要以雨雪混合型洪水为主,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汛期的过渡期及夏汛,并以夏汛为主。开都河各种频率的洪峰流量表3-1-3 单位:m3/sP%5020105210.50.20.1Qirew43062978694611591322148517021866项目区地处霍拉沟流域,霍拉沟是流入焉耆盆地的小河沟之一,发源于巴州北部中天山山脉——霍拉山北坡。集水面积450Km)流域平均宽度为6.HKm,长度为73.32Km,属于狭长的羽形流域。霍拉沟的地表水对项目区的地下水补给起着重要作用。霍拉沟无长期、短期实测水文资料,只有三次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及少量平枯水期实测流量资料。1、降水:霍拉沟沟口无降水资料,但与其毗邻的大山口水文站有准确、可靠的40年连续降水资料。经大山口站作为参考站,计算得霍拉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为168mm。2、径流:根据《新疆焉耆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巴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1年1月)霍拉沟流域多年平均流量为0.3X108m7ao3、泥沙:霍拉沟的年输沙量为0.92万吨,霍拉沟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输沙量集中在4〜9月。4、洪水:霍拉沟可分为两个洪水季节:4〜6月为第一个洪水季节,7〜8月为第二个洪水季节。单位:m单位:m3/sP%12510205075909599Qnnx1901611249769331812119.6表3-1-2.5.2地下水由于本项目规模较小,故没有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但是焉耆县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基地工程和世行塔二项目焉耆水源地工程与本项目区紧邻。《焉耆县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基地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的涵盖范围包括本项目区。地下水资源情况分析根据《焉耆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开发基地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新疆工程地质勘察院库尔勒勘察院1998年8月)(该报告是针对焉耆县七个星镇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基地工程所做的地质勘察报告。)。该报告地质勘察工程的工作区范围界于Y15430〜15444,X4652〜4666,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位于焉耆县西28公里,本项目区位于该报告计算分区的倾斜平原区,该区地下水补给量分为地表水补给Q表;沟谷地下潜流补给Q制山区暴雨洪流流入工作区渗失补给Q洪;大气降水渗入补给Q降。地表水补给量Q&a、霍拉沟出山口地面径流渗入地下补给0.1979X10宿/年b、大巴仑渠输水途中和田间渗漏补给0.7103X108m7年上述两者合计0.9082X10元/年。沟谷地下潜流补给量Q潜c、大巴仑渠地下潜流补给0.0355XlO'n?/年d、霍拉沟地下潜流补给0.0075X10片/年上述两者合计0.043X108m3/年。山区暴雨洪流流入工作区渗失补给量Q洪e、山区暴雨洪流流入项目区渗失补给0.0463X10犷/年大气降水渗入补给Q降f、降水补给0.0156X10加7年倾斜平原区天然补给量合计:1.0131X10元/年七个星灌区可以开采利用的水量为2740X10相/年。完全有补给保障,可供长期开采利用。《焉耆县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基地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中,本项目区介于开采方便的潜水、承压水亚区(I,)和开采方便的潜水亚区(L)之间,该报告对这两个分区的叙述如下:L区分布于工作区东北角和古开都河冲积扇顶部,此区易混合开采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含水层为上更新统冲积层,岩性为砂砾石,含水层厚40米左右,潜水埋深<10米,含水中等,单井涌水量259.1吨/日,灌溉系数51,矿化度<0.5克/升,属HCO:lCa・Na型水,适宜灌溉和饮用。承压水:含水层为上更新统冲积层,岩性为砂卵砾石,含水层厚〉66米,承压水位埋深G0米,隔水层顶板埋深100米,含水极丰富,单井涌水量为>5000吨/日,灌溉系数22,矿化度<0.5克/升、属HC03-CL-SO,—Ca-Na型水,适宜做为滴灌水源。L区分布于大巴仑渠及东北侧,含水层为上更新统冲积和洪积层,岩性为砂卵砾石,含水层厚度>30米,水位埋深<10米。含水中等丰富,单井涌水量700〜4800吨/日,灌溉系数30,矿化度<0.5g/l,属HCO3—Ca・Na型水,适宜做为滴灌水源。焉耆县七个星防风防沙生态经济林基地工程已建成的四眼机井单井涌水量均在150〜200m7h,井径377mm。世行塔二项目焉耆水源地工程中S02(Q53)、S03(Q56)、S07(Q55)、S10(Q51)四眼机井与本项目区距离最近(柱状图见附件),平均距离为IKm,单井出水量均在200-250iri'/h,故本项目工程设计中单井涌水量可以取150m:7h,做保守设计,动水位按21m计取,需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做抽水试验复核。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区所在地七个星镇位于焉耆县城西部,全镇总面积755km之,现有耕地7.61万亩,全镇辖七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53个村民小组,聚居着汉、目I、蒙、维等八个民族,现有13748余人口。1997年12月被命名为巴州首批“小康示范乡镇”,1998年4月被自治区科委命名为“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镇”。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479X108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439X1()8元,占29.69%。农牧民年人均收入3043元,为该县富裕乡镇。该镇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青少年入学率达97.5%,巩固率达96.8%,开办了各类成人教育。建成三级文化网络,建有电视台、广播台、卫星地面接收站等。1988年获得国家体育先进镇称号。在全疆率先实现了初级保健,结核病诊治被列入联合国计划,一些地方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根治。计划生育率达99.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7%。。基础设施项目区所在地七个星镇交通便利,314和218国道均贯穿镇内,现有乡村道路49条,总长H5.5km。镇内邮电、通讯、邮政储蓄、报刊发行全部实现微机化。程控电话与全国联网,可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地区通话,传真、国际电报、无线传呼和移动通讯均已开通。电力供应充足、可靠,该镇已建成一座电级为35KV,装机容量8000KVA的变电站。可充分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行的需要。该镇拥有农技推广站一个,有1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其中园艺科技人员3〜4人。每年结合农闲时节,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农时进行科技服务,为该镇的农业生产和园艺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水利建设现状3.4.1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东侧有七个星镇的主要灌溉渠道一大巴仑渠。大巴仑渠从开都河第一分水枢纽的南岸干渠引水,年引水量为1.1071X108m3o大巴仑渠在七个星镇境内干渠长12km,控制灌溉面积7.61XIO'亩。在灌区内共有69.075km长的支渠和85.393km长的斗渠。项目区灌溉用水的主要是由四支渠和五支渠供给,四支渠长度为4.8Km,全部做碎衬砌,灌溉面积9736亩(包括6800亩滴灌葡萄基地),年引水量为642X10M,设计流量0.7m3/s;五支渠长度为5.8Km,5.5Km做佐衬砌,灌溉面积6400亩,年引水量为810X10W,设计流量0.7m3/so七个星镇现有机井总数为18眼,其中开采井13眼,观测井1眼,未利用机井4眼。为防止霍拉山洪水的威胁,七个星镇现有防洪堤全长28km,防洪堤目前的防洪标准为:能安全下泄80nl3/s的洪水,相应的洪水频率为10年一遇。灌区从大巴仑渠引地表水的各级输水渠道已十分完善,地下水开发也陆续开展。3.4.2节水灌溉发展现状渠道防渗、膜上灌、沟、畦灌是目前为止项目区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指示精神,在继续进行常规节水灌溉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准备开展节水灌溉区的建设。2000年6月焉耆县在项目区西侧,七个星防洪堤东侧建成30000亩防风防沙经济林基地(滴灌葡萄林)o3.4.3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项目区存在的主要水利建设方面的问题是灌水管理落后和灌溉制度不合理,导致灌溉定额较高,现状年常规灌溉方式下项目区平均灌溉定额为900〜lOOOn?/亩。大量地引用开都河水不仅减少了汇入博斯腾湖的水量,而且造成了灌区下游土地的盐渍化。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及落后的灌溉方式和灌溉管理仍是项目区种植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农业生产方案4.1农业生产现状项目区所在地七个星镇为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镇总面积755km:有可耕地10万亩,农业已连续获得二十个丰收年。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每年完成国家征购粮503X10'kg,占全县的50%,是焉耆县的粮仓。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油葵、胡麻、黄豆、果树、西甜瓜和蔬菜等。七个星镇是一个以粮为主的产粮大镇,其粮食生产水平较高,小麦单产达402kg,玉米平均单产678kg,工业西红柿单产4500kg以上,皮棉单产80kg。工业用西红柿红色素每百克达62毫克,高于国际标准。农林畜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农业正向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项目区2000亩耕地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和经济作物为主。现状年农业生产情况详见下表4—1—1。项目区现状年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表4—1—1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亩)单产(kg/亩)总产(t)备注小麦600402241.2玉米400678271.2西红柿48045002160色素辣椒40045001800防护林120饼十20004.2农业生产规划2.1农业生产发展目标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是根据《焉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年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实践证明,树立大农业综合开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思想观念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七个星镇以水土资源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遵循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使农、林、牧三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新疆属大陆干旱性气候,绿洲外围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一旦环境改变和破坏,就很难重新建立和恢复。所以今后应该通过优化调整大农业结构,促进全镇农业向生态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种植业内部要认真贯彻“稳粮、增糖、增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方针。2.2农业结构调整焉耆县近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思路是稳定粮食面积,大力发展大棚菜、果林等经济作物,积极扩大林地种植面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使粮、经、草种植比例接近和达到最佳配置。由于焉耆县七个星镇的土壤、气候及光热条件适宜于种植优质葡萄,所以焉耆县政府决定在七个星镇大面积发展优质葡萄的种植,并向着葡萄生产基地的方向发展。结合《焉耆县节水灌溉规划报告》以及县水电局对项目区种植作物的意见,本项目种植计划如下表4-2-2。滴灌种植淞」表表4—2—2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亩)单产(kg/亩)总产(t)备注葡萄180016002800防护林2000合计20002.3农作物单产规划由于灌溉水平和各项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至规划年农作物的单产将会较无项目情况下有所提高,焉耆县七个星镇常规灌溉方式下的葡萄单产一般为1300kg,有项目情况下,项目区葡萄单产可达1600kg。4.3农业节水技术配套措施节水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发挥较好的节水效益,还必须配套相应的农业节水技术配套措施。根据当地的实际,采用的农业节水技术配套措施主要有:选育耐旱作物品种、保墙耕作、带土移栽、薄膜覆盖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前提保证。但农业仅依靠水是不全面的,必须有相配套的田间措施及农业科技措施,才能保证高效农业。因此为使高新节水灌溉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优良抗旱品种和科学栽培技术,作物种植合理配置,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采用科学配方施肥及间作套种等农业耕作栽培新技术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水分生成率的目标。第五章水土平衡分析原则与方法原则1、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分别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评价》和《新疆焉耆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中所提指标。地表水按75%保证率作为来水量,地下水资源按可开采量作为资源量,再按工程供水能力计算可供水量。2、项目区水土平衡计算按项目建设前2001年和项目建设后情况做分析计算。3、灌溉面积的确定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本原则,按照县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规划年的灌溉面积。4、灌溉制度是以灌溉试验成果为基础,结合当地丰产经验拟定的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1.2计算方法(D以项目区为基本分析单元,根据项目建设前、后作物的种植面积、灌溉制度、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需水量,再根据项目建设前、后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计算实际可供水量,即得出项目水土平衡情况。⑵项目区水土平衡计算分析时段均以月为单位。5.2灌溉需水量5.2.1灌溉制度1、现状年项目区种植作物为小麦600亩,玉米400亩,辣椒400亩,工业西红柿480亩,人工防护林120亩。常规灌灌溉制度按焉耆县水电局提供的现状资料,详见表5-2-1。
常规地面灌灌溉制度表5-2-1作物名称灌水次序净灌水定额(R?/亩)灌水时间(日/月)毛灌溉定额15010/4-26/429030/4-30/53903/6-25/6工业西红柿4904/7-30/754010/8-20/8冬灌555/10-20/10合计41592216010/4-30/427010/5-30/53809/6-28/6辣椒4809/7-28/756016/8-25/866014/9-23/9合if4109111555/4-14/425015/5-21/536030/6-14/746025/7-10/858311/9-15/10合计308684作物名称灌水秩序净灌水定额(n?庙)灌水时间(印月)毛灌溉定额小麦+用播油白菜16510/223/43606/5-19/55551/6-14/666014/6-27/675519/7-31/78559/8-23/89653/9-15/9冬灌655/10-20/10合计480106615016/6-25/62509/7-19/735026/7-6/84308/8-19/856022/8-2/965010/9-20/10冬灌505/10-20/10合计3407552、项目建设后,滴灌系统可以适时适量的进行灌溉,故参考该县种植经验和同类地区合适灌溉制度确定葡萄滴灌的灌溉制度如下表5-2-20考虑灌溉管理方便,且防护林树种主要以青杨和沙枣为主,不是经济树种,所以按葡萄灌溉制度灌溉防护林。滴灌灌溉制度表表5-2-2净灌水定额起止时间毛灌溉定额液小刀式在/卜税少作E/J7人为C0?陆(日/月)n?庙葡萄(防护林)滴灌12393/4-30/422395/5-30/532395/6-30/64358.55/7-30/752393/8-30/862392/9-30/972395/10-30/10nTb292.5314.525.2.2灌溉水利用系数1、各级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及田间水利用系数按焉耆县水电局统计资料,取项目区内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平均值,见表5-2-3。现状年常规灌灌MzK利用系数表5-2-3干渠水利用系数支渠水利用系数斗渠水利用系数农渠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现状年20000.870.910.9010.780.810.452、按滴灌技术规范要求,滴灌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本项目取0.9,防护林采用管道灌溉,按节水技术规范,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8,取0.85。5.2.3灌溉需水量按项目区项目前后的不同灌溉制度、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项目区项目前后的灌溉需水量,详见水土供需平衡分析表5—4—1、5-4-2,项目前项目区灌溉需水量为183.15X104m3地表水,项目后滴灌需水量61.47X104m3o5.3灌溉工程可供水量项目前项目区引用地表水灌溉,引水基本有保证,项目区逐月引水量见项目前水土供需平衡分析表5-4-1o本项目水源采用地下水,地下水源可供水量为2370.08X10M,单井出水量为150m7ho5.4水土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建设前水土供需平衡分析从表5-4-1可以看出,项目区灌溉面积为2000亩,常规灌溉方式下计算需水量为183.15X10M,实际引水量为184X10M,引水保证率较高。4.2项目建设后水土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实施后,通过表5-4-2可以看出,滴灌方式下灌溉需水量为61.47X10W,开采地下水可按逐月需水量抽水,故项目后工程实需抽取地下水61.47XlOW,具体计算过程见表5-4-2。项目建设后水土供需平衡分析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后需用地下水61.47X10W,项目前常规灌溉需用地表水184X10'm3,较项目前节约水资源量122.53X10'm3o本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增加了61.47X10宿的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184X10w的开都河地表水引用量,即增加了184X10M的生态下泄水量,为维护和改善塔河下游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5.5项目建设后地下水可开采量预测由于项目区区域较小,且基础资料匮乏,无法定量分析项目实施后地下水可开采量情况的变化,可从开都河南岸灌区大范围宏观定性分析如下:1、不利因素:灌区年均降雨量64.7mm,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开都河河道侧向入渗、渠系和田间灌溉入渗。项目区建设滴灌工程后,理论上滴灌灌溉不产生深层渗漏,这必然会影响项目区对整个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入渗补给量,也可能会影响项目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2、不确定因素:项目区位于开都河南岸灌区,本项目区2000亩仅是整个南岸灌区灌溉面积中很小的一部分,项目区田间入渗补给仅占开都河南岸灌区的田间入渗补给量中很微小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滴灌工程提取的是深层地下水,主要由河道侧向入渗补给。3、初步结论:有理由可以认为田间灌溉入渗补给量的减少对项目区地下水可供水量的影响很小。2425第六章工程方案工程总体方案1方案选择按业主要求,项目区种植的作物为葡萄(1800亩),防护林(200亩)。1.1,1节水灌溉方式选择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包括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平整土地、精细的地面沟畦灌等,内容很广。本项目重点是将现状的地面灌溉改造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根据近几年全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运行情况和焉耆县节水灌溉试点情况,认为滴灌虽然对水质要求较高,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具有节水力度大、能耗低、适应性广的特点。项目区土壤以沙土为主,保水保肥性差,且气候极端干燥,从发展的角度看,滴灌是该区较适宜发展的灌水模式,为此本项目选用滴灌型式。1.2水源方案的比选项目区滴灌工程的水源可采用大巴仑渠的渠水,也可采用井水。开都河水平时含沙量不高,但是洪水期含沙量较高。如果采用渠水灌,采用渠水灌的建筑工程量较大,水处理困难,首部需经常排沙,造成运行、维护费用增加;沙粒对节水灌系统和滴头的损害严重,减少了系统的使用寿命。若采用井水方案,根据项目区周围的已打机井出流量情况,项目区需打机井3眼,地下水水质较好,首部需配备两级过滤系统,不需配套沉砂池和蓄水池,虽然打井的投资较高,但项目运行后的维护费、管理费、运行费较少,并且井水对节水灌系统的损害较轻,管理方便,系统的使用寿命较长。综合考虑,本项目选择地下水为灌溉水源。1.3项目区选择项目区应选择在经济条件好,农民群众素质高,对节水灌溉工程有积极接受态度的地区,经县水电局认真比选,将项目区安排在七个星镇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小康文明示范村的呼尔东村。程规模布局621、工程布局原则工程布局原则如下:1、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土壤类型、当地风速条件、降雨以及所选用的滴头或喷头类型,同时考虑施工、管理方便、对田间农作的影响及经济因素等,确定滴头和毛管的布置形式。2、干管、分干管、支管等的布置取决于地形地势、水源、作物分布和毛管的布置。其布置应达到管理方便、工程费用小的要求。该项目区地势平坦,干、支管应尽量双向控制,两侧布置下级管道,可节省管材。3、滴灌系统的布置必须十分谨慎地选取灌水器和首部枢纽,特别是首部枢纽的过滤器。4、对于滴灌系统,其干管的布置要以尽量缩短各级管道的长度为宜,水源分配均匀一致,一般顺坡或平坡而行,在有坡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逆坡布置的管道数量,同时要有利于减少水头损失,改善流动性能,保障管道安全。5、根据作物种植情况,选出儿种田间管网的布置形式,进行设计计算,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工程方案综上所述,本项目1800亩葡萄以滴灌方式灌溉,200亩防护林也以滴灌方式灌溉,主要是考虑灌溉管理方便,防护林灌溉的灌水定额、灌水周期均按葡萄灌溉制度拟定。把防护林的面积统一按滴灌灌溉面积控制,以此进行管网布置。系统分区按单井出水量150m7h,单井最大控制面积为806亩。故本项目2000亩灌溉面积,共分为三个单元,需要3眼机井,一区660亩,二区690亩,三区650亩,选取二区为典型设计区。典型设计技术参数的确定项目区种植葡萄,葡萄的株行距为1.5X3m,防护林带为杨树,株行距为3X3m,均采用滴灌带灌溉,滴头流量选用3L/h,间距为0.5m。①设计净灌水定额m=0.1YzP(0侬-0G式中:m—设计净灌水定额,mm;Y一土壤容重,本地区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容重为lSg/cn?,;z一计划湿润土层深度,设计葡萄、杨树均为1.0m;P一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种植葡萄为30%,杨树为29%;0m武一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均取田间持水量的85%;9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均取田间持水量的65%;田间持水率对于本地区土壤为21%;将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葡萄杨树m卡18.27mm。则平均每亩地每次净灌水定额分别为m偷=12.6n?/亩,m后12.2n?/亩。②设计作物日耗水量EzfKKE0Ks式中:Ea—设计作物日耗水量,mm/d;K一作物修正系数,葡萄为09杨树为10;K—作物遮荫率对耗水量的修正系数,K=GJ0.85;Gc一作物遮荫率,葡萄为75%,杨树为60%;E。一作物腾发量,对本地区为6.1mm/d;K一与土壤有关的损失系数,土壤为砂壤土地,透水性强,取尺=1.10;将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葡萄Ea=5.3mm/d,杨树Ea=4.7mm/d。③设计灌水周期T=m/Ea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式中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将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葡萄T=3.57d,杨树T=3.89d。④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mSrSt/(nnq)式中:t—次灌水延续时间,h;m—设计净灌水定额,mm;S「一果树行距,m;St—果树株距,m;n—一棵树下设计的滴头数;n—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5;q—滴头流量;将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葡萄t,F9.9h,杨树t杨=9.6h。由于本项目葡萄为主要经济作物,所以灌溉设计参数以满足葡萄需水而拟取,取T=4天,t=9.9h。⑤单井控制面积A=nQt/(10Ia)式中:A—可灌面积,hm2;Q—可供流量,本灌区单井出水量为150m3/h;lar—设计供水强度,mm/d;Ea1设计作物日耗水量,mm/d;P。一有效降雨量,本项目区处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条件下,降雨稀少;t一水源每日供水时数,取20h;n—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5;将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A=806亩,所以对于本灌区690亩可以由一眼井控制。624.2输配水管网的布置方案①毛管布置葡萄基本南北向种植,本次设计毛管在支管的两侧双向沿种植行铺设,对于防护林杨树同样采用沿种植行铺设,毛管间距为3m,即一条毛管分别控制一行葡萄树、一行杨树,长度均为95m。毛管与支管用旁通连接。②干、支管布置干、支管布置,由地形、井的位置所决定。现设计管网各管段为地面支管、分干管及干管,其中地面支管垂直与毛管布置,由于地形的状况,一条支管最少控制36条毛管,最多控制54条毛管,相应的布置长度为53.8m、80.5m;分干管平行地面支管、垂直干管布置,一条分干管控制四条地面支管,布置长度161〜241m;干管垂直分干管布置,布置总长度为790m。③首部控制设备布置滴灌系统由水泵取水,在输水管路的干管上依次安设逆止阀、压力表、水砂分离器、筛网式过滤器、施肥罐与注入器、排气阀及启闭阀、调压阀等;在各管段的进水口处安设一闸阀,对于管段最高处要设置排气阀,其中在干管、分干管上配置压力调节器,在其末段要设置排水阀。灌水小区水力设计①毛管的水力计算沿种植行每条毛管长95m,其上的滴孔间距规格为500mm,每个滴孔流量为3L/h,则毛管的入口流量为:Q毛=西=3X95/0.5=570(L/h)=0.57m3/h根据技术要求及经济条件,依经济管径公式:及微灌系统毛管为等距多孔管时沿程水头损失公式: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损失的0.1计算,即:hw=0.1hfo式中:d—经济管径,m;m—流量指数;f-摩阻系数;管径系数;Q—管内流量,m3/s;V―经济流速,m/s;比一等距多孔管沿程水头损失,m;S—^流孔间距,m;So—多孔管进口至首孔的间距,m;N一分流孔总数;qd—单孔设计流量,L/ho经反复试算比较,毛管采用内径为20mmo(毛管水头损失计算详见下表。)②支管的水力计算根据设计的管网布置方案,地面支管的两则双向布置毛管,毛管间距3m。由于实际地形条件的限制,设计的支管长度不一,现依次计算各流量:Qb支=ZQ£=(53.8/3X0.57)X2=20.52(m3/h);Qai=XQ毛=(60.5/3X0.57)X2=22.8(m3/h);Qc支=2Q^=(67.3/3X0,57)X2=26.22(m3/h);Qd*ZQ毛=(74/3X0.57)X2=28.5(m3/h);Qeq=ZQ毛=(80.5/3X0.57)X2=30.78(m3/h)。其中:“A支”表示节点A处左右的地面支管,其它意义相同。地面支管长度范围在53.8〜80.5m间,相应流量为21.38~32.041113/11,根据技术要求及经济条件,依经济管径公式:及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公式: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损失的0.1计算,即:hw=0.1hfo式中:L—管长,m;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反复试算比较,地面支管采用管径为63mm、75mm两种规格的UPVC管材。(支管水头损失计算详见下表。)毛管、地面支管水力计算表管段fqaDedbNmSoSh(hihw毛管0.5053200.2204.751901.70.0620.677A支0.464570631.460.24.77201.770.530.50.0470.518B支0.464570631.460.24.77181.770.530.30.0350.385C支0.464570751.771.64.77231.770.530.30.0310.336D支0.464570751.771.64.77251.770.530.40.0390.424E支0.464570751.771.64.77271.770.530.480.0480.527③小区工作水头偏差率的计算I毛管的工作水头偏差率的计算i降比Jd415式中:r-降比;J一沿毛管地形比降;d一毛管内径,mm;k一水头损失扩大系数,1.1〜1.2;L摩阻系数;q<i一单孔设计流量,L/ho经计算,1^-1195.00ii压比式中:A压比hd—孔口设计水头,与qd相对应,m;S一毛管上分流孔间距,m;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计算,0-0.00000013iii最小压力孔号根据规范,当rWl时,则d=N,式中:pn―最小压力孔号;N一毛管最下游孔号;其余符号意义同上。依设计,毛管长95m,滴孔间距S为500mm,则pn=190。iv最大压力孔号根据规范,当 2.75(N-1);q时,则(N-0.52严 r式中:Pm—最大压力孔号;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计算知,左式=-0.34<1,则所=1。v最大水头偏差根据规范,当W1时,M1m=Ghd('-紫产式中:△hmax—最大水头偏差;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计算知,△hmax=1.12mvi工作水头偏差率h-h力q__mmX100%
瓦式中:hv一工作水头偏差率,%;hmax—最大工作水头;hmin—最小工作水头;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计算知,hv=11.2%o满足hvW(hv)条件,其中(hv)=20%。II支管的工作水头偏差率的计算计算方法同毛管相同,这里不再累述,经计算,匚-89.15,G=-0.000012,pn=27,pm=l,△hmax=0.83m,hv=6.41%o满足hvW(hv)条件,其中(hv)=20%。④允许压力偏差的分配由于本项目区整体坡度均匀,根据张志新教授编著《滴灌》一书介绍,查允许压力差最优分配比求解图,得支管的允许压力差最优分配比例为0.28,毛管的允许压力差最优分配比例为0.72o⑤毛管极限孔数的计算根据规范,当rWl时,按国J=(N”,-0.52产_«刈_1)式试算极限孔数。Ghd2.75式中:(△h2)—毛管允许的水头偏差,(△lb)=1.41m;Nm一毛管极限孔数。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试算,毛管的极限孔数为210个。⑥毛管进口水头的计算经计算,毛管满足允许水头偏差要求:a.计算极限孔数Nm,使NWNm。b.计算毛管最大水头偏差使△口”或[Ah2hi毛管上首孔的水头%=hd+R^H-0.5(N-1)JSG砥(N—0.52尸75lXlI一2.75式中:△H一首孔与最末孔之间毛管的总水头损失,m;R一平均摩损比;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计算,h]=10.47mii毛管进口水头式中:So一毛管进口至首孔之管长,m;其余符号意义同上。经计算,h()=14.6m62.4.4轮灌区划分与灌溉制度的拟定为减少工程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灌溉面积,采用轮灌的工作制度,将支管分成若干组,由干管轮流向各组支管供水,而支管内部则同时向毛管供水。①轮灌区数目确定N<CT/t式中:N一轮灌区数目;C一—天运行的小时数,取20h;式中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将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N<8,取T=8组。②轮灌组划分轮灌区划分表控制毛管数干管流量面积轮灌组工作地面支管(条)(m3/h)(亩)第一轮灌组1-1、3-1、5-1、7-1、9-1226134.286.3第二轮灌组1-2、3-2、5-2、7-2、9-2226134.286.3第三轮灌组1-3、3-3、5-3、7-3、9-3226134.286.3第四轮灌组143454749-4226134.286.3第五轮灌组2-1、4-1、6-1、8-1、10-1226134.286.3第六轮灌组2-2、4-2、6-2、8-2、10-2226134.286.3第七轮灌组2-3、4-3、6-3、8-3、10-3226134.286.3第八轮灌组24446484104226134.2.5干管水力计算①流量的推算一条分干管控制相应的地面支管,为节省管材,便于管理,各条分干管流量依次为:Qb分t=ZQ支=20.52(m3/h);Qa».t=^Q支=22.8(m3/h);Qc分i=ZQ支=26.22(m3/h);Qd 支=28.5(m3/h)0Qe介i=ZQ支=30.78(m3/h)。根据管网布置方案及轮灌方式,干管各段的设计流量依次为:Q+ab=Qb分r—20.52(m3/h);Q干oa=Qiab+Qa分「=43.32(m3/h);Q干de=Qe分干=30.78(m3/h);Q干cd=Qide+Qd59.28(m3/h);Q干o、c=Q干cd+Qc分「=85.5(m3/h)。总干管OO'的设计流量为:Q干oo、=Q干oa+QToe=128.8(m3/h);②干管的管径计算分干管长度范围在161〜241m间,相应流量为20.52〜30.78m3/h,干管长度范围在10〜198m间,相应流量为20.52〜128.8mVh,计算管径方法同毛.、支管的水力计算方法相同,各管段管径及水头损失详见下表。
管段QfLDebmhfhw£hB分干20.520.46161751.74.771.84.5490.4555.00A22.80.46181751.74.771.86.1630.6166.78c分干26.220.462019024.771.83.6570.3664.02D分干28.50.462229024.771.84.6820.4685.15E分干30.780.462419024.771.85.8240.5826.41干管水力计群管段QfLDebmhfhwEh总干OO'128.80.46101603.74.771.80.1980.0200.22干OA43.320.46931252.94.771.80.8670.0870.95千AB20.520.461981102.54.771.80.9010.0900.99干OC85.500.46931603.74.771.80.8890.0890.98干CD59.280.461981603.74.771.80.9900.0991.09干DE30.780.461981102.54.771.81.8460.1852.036.2A.6首部枢纽及配套设施的选型①系统扬程的确定i管段总水头损失计算总水头损失按最不利组合计算:Xh管=Zhj+Ehw=11.25mii首部设备水头损失计算:首部设备有逆止阀、压力表、离心式水砂分离器、施肥罐与注入器、排气阀、叠式过滤器及启闭阀、调压阀等。首部沿程水头损失hj=0.464X(146.2Xl()3y万x20/150.6&77=0.53m;首部局部水头损失hw=0.03+0.02+0.03+0.03+5+2=7.11m;则2hri=hj+hw=7.64moiii扬程的计算H=11tl+Eh管+Zh首+Za+2^\Z式中:H—水泵设计总扬程,m;h<j一滴头工作压力,10m;Xh管一W段总水头损失,m;2h首一首部设备水头损失,m;hw—首部至最不利点的水头损失,m;及一机井动水位,21m;△Z—设计控制点与管网入口地面高程之差,(顺坡为负,逆坡为正),-2.2m。则H=47.69m。②首部枢纽设计i水泵选型选择潜水泵的条件是:扬程大于47.69m,流量略大于128.8m7h,现选择250QSG140—60/4型潜水泵,流量为140m7h,扬程为60m,配用功率为37KW。ii过滤器选择采用离心式过滤器和筛网式过滤器两级过滤器,过滤等级为200目,过流量均为150m3/hoiii施肥系统采用压差式化肥缺罐,其容积为150L。62.4.7节点压力的均衡验算对于本项目区的管网布置,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比较各条管线对干管及分干管最不利轮灌组合上各节点的水头要求。具体的压力均衡验算详见下表:压力损失OAABBBiocCDDEEE1支、毛管节点需要压力节点计算压力节点(m)(m)(m)(m)(m)(m)(m)(m)(m)(m)0'47.6960.00O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17.6234.36A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16.6733.41B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15.6832.42Bi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10.6827.42O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21.0834.36C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20.1033.38D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19.1232.29E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17.0930.26Ei0.950.995.000.981.092.036.410.67710.6823.85从验算结果知,各节点压力均比设计偏高,故在支管的进口处安装调压设备,以调节分配在支管及毛管上的压力。系统水锤压力验算与防护在管道运行中,由于闸阀或给水栓的突然关闭或开启,引起管道系统内压力急剧变化,发生压强交替升降的波动现象,称为水锤现象,称为水锤或水击现象,为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所以对水锤进行分析计算。①由于微灌系统工作压力较低,毛管采用聚乙烯管材,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I5规定,可不进行水锤压力验算。②干管、支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材一,要进行水锤压力计算,其公式如下:1435几2100(0-e)VE,e式中:AH一直接水锤的压力水头增加值,m;C—水锤波在管中的传播速度,m/s;Av—管中流速变化值,m/s;g—重力加速度,m/s2;D—管道外径,mm;e—管壁厚度,mm;Es—管材的弹性模量,MPa由于水锤强度取决于流速变化的剧烈程度,所以水锤压力验算要选取流速变化较强烈的管段进行计算。对于最不利干管OE段,由于过水断面不变,造成管内流速变化的原因有:水泵起动产生的起动水锤、关闭阀门产生的关闭水锤、停产生的停泵水锤,其中尤以停泵水锤危害最大。对于其它管段,由于从干管到支管虽然过水断面发生变化,但管内流速基本变化不大,所以不再进行水锤压力计算。最不利干管OC段直接水锤的压力水头增加值计算结果如下表:干管OA触锤压力水头增加值计算表管段DeEs初速末速△VC△H0A1252.928002.102.1251.4253.87在未计入水锤时,最不利干管OB段的工作压力为H=33.41m,当计入水锤后,最不利干管0A段的工作压力为:H+AH=87.28m,即0.873MPa。干管的允许压力为P=0.4MPa,而H+AH>1.5P,为保证运行安全,需专门设计水锤防护设施,现设计在干管上配置安全阀,并在灌水时一定要按轮灌顺序进行工作,以防系统内压力不均而影响灌水均匀甚至破坏系统,一田之尽量延长关闭阀门的时间,以不小于30s为宜。第七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机构及组织管理项目实施机构建议成立焉耆县七个星节水灌溉公司作为本项目法人,由于本项目是水利行业资金,按“谁出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节水灌溉公司因由焉耆县水管总站牵头成立,在焉耆县水管总站的领导下,负责项目的实施,切实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和运行管理。组织管理1、项目实施的管理体制焉耆县七个星镇2000亩节水灌溉工程在焉耆县属第二批建设的节水灌溉项目。必须加强组织管理,使它真正的发挥效益,真正起到节水增效的作用。实施期的组织管理应严格按照现行的建设项目程序办事,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速度,因为项目能否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是与工程质量的好坏密不可分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建设监理、质量监督、工程建设施工等都必须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切不可盲目选择单位,给工程建设后的管理留下隐患。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管理从各方面筹措的用于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资金要加强管理,要严格按照审批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资金。为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应严格按照国债资金的管理办法执行,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施工组织管理为保证灌溉系统施工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确保工程质量,应组织有资质有信誉的施工单位施工。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管道工程安装手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T8)、《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86)>《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I/T153—95)o并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对原材料和设备的购入,必须要有质量检验制度,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管理机构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应按照项目法人制的原则,以公司的形式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暂命名“焉耆县七个星节水灌溉公司”),配备办公场所和一定数量的施工维修机械,组织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公司应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并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公司由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拟设管理人员3人,每人负责1个单井灌区的操作,并重点管理好系统首部,具体人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确定。运行机制公司的运行管理可具体归纳为“分区负责、专业承包、责任到人”。在每个单井灌区有1名公司专业技术员负责操作管理,专管和群管相结合。技术人员的任务是:a、管理和使用地埋主干管,分干管及系统首部配套设备,保证完好使用。b、按编制好的用水计划及时开阀,保证作物适时灌溉。C、按操作规程开阀放水保证安全运行。田间管道(包括支管、毛管)由土地承包者负责管理,毛管及滴头的日常运行情况的观查、维护也由土地承包者负责。用水管理(1)合理灌溉、计划用水。a、每年灌溉季节前,应根据设计灌溉制度及历年运行经验,气象预报等编制年用水计划,并不断总结,使灌溉制度更趋合理。b、每次灌水前应根据年用水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作业计划。c、每次灌水应按作业计划进行,并作好记录。(2)明确各个计量点,完善量水设施,实现计量准确,精量细灌,为水费征收打好基础。(3)灌水计划实施措施a、建立健全水管组织制度b、及时足额征收水费c、合理的配水顺序d、管理人员定期培训(4)建立工程技术档案7.22.2通信调度建设现代化的通信设施,是加强内外沟通、优化项目区内的人员和物质调度的重要手段。除了在项目区架设有线电话网外,还应考虑充分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实行现代化通信管理。工程管理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滴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加强管理以提高效益是滴灌节水灌溉工程发挥优势创造效益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一手抓节水工程建设,一手抓节水工程管理,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经验证明,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经营机制是滴灌节水灌溉工程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所以项目建成投产后,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体制,制定管理措施和工程运行的管护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实行工程运行管护责任制,明确管护职责,做到责任到人。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上岗技术轮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工程管理措施工程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为保证灌溉系统的正确运行,应认真阅读工程设计说明书和有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编制滴灌灌溉系统运行规程。运行规程应突出工程特点,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它应包括灌溉系统运行前的准备工作、灌溉系统的启动和运行以及灌溉季节开始和结束时的系统操作规程。(1)机泵的运行管理机泵在开机前要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开机后要注意各种量测仪表特别是电流表是否正常工作;机泵运转声音、水泵出水量、填料处的滴水情况、电动机升温情况等是否正常;机泵发生故障,要查清故障发生的地方和部位,找出原因,及时拆卸修理。停机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后拉电闸,要严格按机泵使用说明书运作。机井泵站工程的管理,必须按《农用机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泵站工程管理应符合《泵站技术管理规范》要求。(2)滴灌系统的运行管理滴灌系统中要正确对滴灌施肥加以管理,才能保证最佳的水肥比例,提高施肥效率。滴灌施肥时间间隔长短对作物根的形状有影响,另外只有在灌溉系统状况正常时才能让化肥溶液进入系统。在系统停止工作之前,应停止供肥,用清水对系统进行冲洗。供水水源保证按时、按量供水,并保证水质良好,不得有杂草及其它淤积物,按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和运行指标,定期对过滤系统进行检查,以保证过滤效果,防止堵塞管路及滴头。为保证灌溉系统正常运行,每次浇水时应检查机泵及首部其它设备的工作状况、旁通有否损坏、毛管与旁通的连接有否脱落、滴头有否堵塞等,如有损坏、漏水应及时修复和处理。适时检查管路的压力变化,保证管路压力合适,滴头出水均匀,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参照有关的农用排灌机械手册和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动力机水泵及首部设备,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每次灌水后都应对过滤器进行一次冲洗或反冲洗,对于毛管至少每月打开冲洗一次;除装有自动冲洗阀的毛管外,尾部封堵的毛管,一般应至少每月打开彻底冲洗一次;支管应根据水质情况经常进行冲洗。无论灌溉系统多么好,即使灌溉水极清洁,也要在每次灌水后对毛管彻底冲洗一次。支管应根据水质情况经常进行冲洗。(3)灌溉系统运行时的日常管理还须注意以下一些主要内容:根据作物需水要求,按张力计读数(土壤水分状况)开启和关闭灌水系统;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由灌溉首部系统施加可溶性化肥、农药;计载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时数及灌水量。723.3加强工程设备的维修保护主要是灌溉系统的水源和泵站、输水管道工程、附属工程的检查、维护、小修、大修等。(1)水源工程及机泵的维护水源工程必须按年用水计划和作业计划规定的供水量及供水时间保证供水,水质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进入微灌管网的水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应含有泥沙、杂草、鱼卵、藻类等物质。2、微灌水质的PH值一般应在5.5〜80范围内。3、微灌水质的总含盐量不应大于2000ppm。4、微灌水质的含铁量不应大于0.4ppm。5、微灌水质的总硫化物含量不应大于0.2ppmo对水源工程除经常性的养护外,每当灌溉季节前后,都应及时清淤除障或整修。机井井口需配置保护设施,修建井房,加设井台、井盖,以防止地面积水、杂物对井水的污染。机井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若发生异常现象,如出水量减少,水中含沙量增大,应立即查清原因,采取相应的洗井、维修、改造及其它措施。冬季应及时放空管道,以防止冻害。除了正常操作外,还要对机泵进行经常和定期的维修;经常保持井房内和井泵表面干净;机泵运行一年,在冬闲季节要进行一次彻底检修,清洗、除锈去垢、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2)滴灌系统的维护滴灌系统要保持清洁,过滤系统需要按一定的规则定期冲洗或更换,以充分保证过滤效果。在灌溉季节结束时,过滤器应将水排空,否则藻类或其它有机物可能引起过滤介质堵塞。为防止藻类生长,可在过滤器内加入含有适当剂量氯或酸的水充满并放置24h后,进行反冲洗,直到流出清水,排空备用。一般每经过两个灌溉季节后,过滤介质应全部更换。除过滤外,还可采取一些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如管道及毛管的冲洗、脉动灌溉、氯化处理、酸处理和其它措施等。在每一灌溉季节,主管、分干管和毛管至少应被冲洗一次,水质越差,冲洗越频繁。管道、滴头等设备应经常检查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不用时拆下入库,避免风吹、雨淋、冻害以致损坏。卸下来的设备,应整齐地堆放或悬挂在阴暗的仓库内,要远离热源并注意防止鼠害。管材上不宜堆放重物,以防管子受压变形。如无库房条件必须在露地堆放,要注意严密覆盖保护,以防老化为了保证来年的正常使用,应利用冬闲时间将毛管和滴头仔细清洗一遍。第二年春天,灌溉季节之前,还应对灌溉系统中所有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地清洗检查,看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如有损坏或短缺,应及时修理和配齐。滴头极易被堵塞,引起滴头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悬浮固体、化学沉淀、有机物等。一旦堵塞,疏通将十分困难,且现有处理滴头堵塞的方法都不十分理想,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尽量避免在使用期间发生滴头堵塞现象。预防滴头堵塞的主要措施有:选择自来水或清洁的井水作为滴灌系统;尽量采用密闭系统;根据水质加设过滤器,不得使水不经过滤器直接进入田间系统;选择不易堵塞和易于冲洗的滴灌设备;不用滴灌系统加施产生颗粒沉淀的化学肥料、农药;力口强水质监测,定期化验,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定期清洗、检查、维修过滤器,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冲洗管道;利用冬闲时间彻底清洗拆卸下来的支管、毛管和滴头。对滴灌系统的拆卸保管也要重视,否则易造成旁通损坏、滴头脱落、毛管折扭等故障或损失。有的将设备拆卸后随意堆放在露天,受风吹、日晒、雨淋,加速老化,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固定式滴灌系统,应在冰冻前打开放水口,将系统中一切设施如水表、闸门、压力表、过滤器、肥料罐等当中的水放尽,以防冻裂。埋入冻土层的管路如非聚乙烯管,心须放空;聚乙烯管也应尽量放空,非固定式滴灌系统的固定管路及其上面的一切设施也以同样原则处理。第二年春天,灌溉季节之前,还应对滴灌系统中所有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地清洗检查,看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如有损坏或短缺,应及时修理和配齐。对于其它方法的处理步骤和具体要求,应详细参阅相关的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7.23.4加强财务管理要加强工程系统经营过程中的供水成本和水费收入管理。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用水、生产耗费、物资的管理。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监督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严格执行各项消耗的定额和规定的开支标准,不得任意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成本核算应按年度进行,其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用水农户的监督。为使本项目做到经济自立和良性运行,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保证水利部门必需的运行管理、大修和更新改造费用,以便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因此凡水利工程都将实行有偿供水。乡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水费征收制度及有力措施,制定水费标准,做到按供水成本加合理利润核定并收取水费。用水户和用水单位都必须按核定的水费标准和规定日期交付水费。农业用水可按次计量收费,用水频次较多的可按季计量收费。逾期不交水费,水管站有权限制供水,直至停止供水。管理单位还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为用水户作好服务工作。水费收入是工程管理的主要经费来源,要统筹安排,节约使用,要确保用于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更新改造。要实行经济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水费。各级财政和水利主管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财务制度和执行情况。技术管理除了在农业节水技术配套措施和农业节水技术灌溉管理方面需要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外,在技术管理方面,还应采取以下主要一些措施。1、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1)为更好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乡政府应组织一个2〜3名技术人员的推广队,负责项目区农业高科技和节水新技术的引进、试验与推广。做到定期学习、交流、检查、验收推广新项目,以水为龙头,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抓节水农业建设,使节水灌溉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组建一支人才队伍。项目区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为其服务。按照一般标准,项目区共需科技人员3人。(3)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技术服务体系,成立农、林、水等各部门组成的服务组织,负责节水灌溉工程的科技服务。包括技术指导与调控生产资料的供给,产品质量检验,产品开发与营销、信息收集与分析处理等体系。2、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主要措施有:(1)组织人员,加强科技培训。使农民了解节水灌溉的基本技术,认同节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2)年终总结,集中培训。总结检查一年来发展节水灌溉的经验教训I,对照地州其他乡场的先进灌水技术,找出自己的差距,因地制宜落实新年度的节水灌溉工作。(3)以老带新,对口培训。农业技术人员要采取以师带徒,跟班作业,边学边干,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操作管理技术水平;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要组织节水技术推广员,到田间施工现场实干,掌握挖沟尺寸、接管、安装、维修、埋管技术要领。(4)组织专家,下基层培训。每年春播前,由农业、水利、农机专家组织讲师团,下基层传授节水高产作物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解答农民在生产中碰到的新问题。3、建立科技进步促进制度(1)引进或研究先进技术,研制开发新产品,不断改进灌区的经营、管理及生产水平等。(2)加强实验工作财力、物力的投入,指导节水工作的具体实施,带动、推广节水灌溉工程的展开。(3)加大科技教育宣传投入,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增强全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分析平台委托研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禾青幼儿园教玩具采购与幼儿园教学资源整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销售代理与商业运营合同
- 2025版理发店员工培训及技能提升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子女抚养权、教育金及财产分割离婚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面包烘焙连锁店原料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黄金抵押贷款市场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合同包干价管理规范
- 2025版环保工程劳务机械使用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第三方担保健康医疗行业贷款合同
- QC新老七大工具培训课件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JJF 2025-2023高动态精密离心机校准规范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