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微专题_第1页
重农抑商微专题_第2页
重农抑商微专题_第3页
重农抑商微专题_第4页
重农抑商微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概括材料中两人关注的共同问题,指出两者主张的差异。(6分)问题:中国古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地位;如何处理工业和工商业的关系才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施行怎样的经济政策才能更好促进社会发展。(2分)差异:前者主张重农抑商,后者主张工商皆本。(4分)

材料: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合法的谋生职业)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鞅《商君书》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其商工之民,……邦之蠹(蛀虫)也。依据材料分析指出,在对“商”的认识上,韩非对商鞅观点的继承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在法家思想发展进程中的地位。(8分)继承:控制商人数量。发展:商鞅认为商是合法的谋生职业,韩非则认为商是国家的蠹虫,要使他们地位卑贱。(4分)地位: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4分)

材料商鞅把从事工商业的人看成妨碍农战国策的形成的对象,认为他们应该受到打击。农业有一个特点,用力最苦,而盈利少。老百姓看做买卖可以富家,做工匠可以糊口,出力少,获利多,所以他肯定选择逃避农业。而商人的流动性太大,导致人们不看重故土家园了,又怎能为国君守卫疆土呢?并且,更加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因为战乱时,商贾重利盘剥、操纵物价的本性,对社会矛盾的加剧起了兴风作浪的作用。周巩固《比较视野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及影响》概括材料中商鞅打击工商业者的理由。从商鞅变法开始,中国古代历朝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7分)

((1)理由:①工商业者是实施农战国策的障碍;②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国家安全;③战乱时,商人加剧社会矛盾(3分)影响:①促进农业发展②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统治③使社会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展(③点2分,①②任意点2分,共4分)材料:汉代而有抑商政策,……然其贱商之政令……则未免流于矫枉过正。中国……贱工商之社会风气,历二千余年之传承,以至19世纪,实为不争之事实,共喻之常识。——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出汉代“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宋代商人居于怎样的地位。(10分)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答商人的赋税加倍可参照赋分,6分)经济地位远比一般农民和其他平民优越,但在社会上遭受鄙视(或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4分)材料今夫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救弊之一端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的背景(8分)

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2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冲击传统的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分)当时城市中存在着大量“不切于民用”的工商业现象,“世儒”因此主张对工商业一概抑制。(4分)浙东学派以“切于民用”为标准,揭示了“工商皆本”的合理性。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重本(农业)抑末(工商业)”作为基本国策。明清时期,统治者更是变本加厉地推行这一国策,规定“各守其业,不许游食”,严禁弃农从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从反对“重本抑末”的传统经济伦理观念着手,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同时,他对那些为奢侈迷信服务的商业又主张加以禁止,认为“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娼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黄宗羲以是否“切于民用”为标准,对关乎国计民生的所谓“本”和“末”作了新的界定,在理论上说明了“工商皆本”经济观念的正确性,从而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了思想武器。首为商战鼓与呼1858年,童子试未中,到上海从商1860年,成为英国宝顺洋行的买办1873年,受聘于英商的太古轮船公司1883年,在洋务企业中任总办等要职1884年,退居著书郑观应1842─1921光绪帝邓世昌《盛世危言》,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主张设议院、习商战、兴学校,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较早地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材料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19世纪下半叶中国民族工业分布图(局部)企业名称时间地点创办人发昌机器厂1866上海方举赞、孙英德继昌隆缫丝厂1872广东南海陈启源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材料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以官场体统。

——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的“商战”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盛世危言》中。该书的中心思想为“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郑观应提出的“商战”,顾名思义也就是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商业竞争为手段,最终战胜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郑观应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明确提出“商战”概念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甲午战前,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对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危害最严重、最直接,所以郑观应也就把“商战”摆到首位,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也就以““商战””的形式出现。从买办做起,成为一位民族资本家,是郑观应一生中的大转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在洋行当买办是“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然后凭着他经营近代工商业的经验,“继则与外人商战”。

材料议院兴而民志合、民气强耳。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盖五大洲,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君主者权偏于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184018601894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620.9628.6612.4其中消用洋纱量(万担)2.5143.4比重(%)0.4023.42材料一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3.50.5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传统的中国,士以求义为志,商以求利为本。士与商不仅道不同不相谋,而且后者为前者所不齿。但从19世纪中叶起,这种人为的界线开始模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气――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下列不属于新风气出现原因的是A.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B.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动C.爱国主义情愫的推动D.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作为民族压迫下所产生的反应,“商战”非常自然地把四民之末的工商业者同民族自强联系起来。于是,为士类鄙夷的商人之业开始得到知识分子和社会的承认。……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一种新风气。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

割地赔款如同身受重伤,但通商却是饮鸩止渴,毒在腹中,而今世界,经济之潮流喷涌而至,不能视而不见,因此,非商战不可以救国。——张謇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生铁冶公司材料一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根据材料一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

为了国计民生,抵制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实现国家富强。材料二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

——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材料三张謇说:“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人民之生活。”后又指出:“现世界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村工商部第一计划即立法。”

——《张季子九录》(2)根据材料二、说明为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了哪些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

停办官业,但大型企业由政府规划经营;扶植民办实业,重视发展棉纺、钢铁工业;在平等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加强经济立法

材料:清政府“奖励实业”之举发端于甲午战争后,但作为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却是在1903年商部设立之后。1902年清政府在……“库储一空如洗”的财政困境中,开始注目于“商政”,讲求商务,并接受了督办政务大臣奕劻等人的奏请,于翌年7月在中央设立商部,以为“振兴商务”之地。……商部之设,由政府出面倡导实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变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设立商部的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部设立来带的影响。(8分)原因:面临财政困境;一些大臣的奏请。影响: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商的歧视观念,推动奖励实业政策在全国范围的实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8分)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材料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碍我工业发展为绝对的关系,明知者当自为之。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工业建设会发起趣旨》,《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12号,1912年2月10日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除材料所述的因素外,民国初期(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还有哪些原因?(8分)共和政府成立,产业革命正逢其时。(2分)原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分)材料“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1)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据材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一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0分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展建设;政府领导经济建设;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答出3点给6分)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等缺点,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4分)材料一个国家使用的所有商品,应该在国内加工制成……应日日夜夜地寻找机会把国家的剩余货物以制成品形式推销给这些外国人,以换取黄金和白银……除非出于重要的考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进口国内有充分供应且质量良好的商品。——冯·霍尼克(1638—1712)概括材料的基本观点,指出其观点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政府践行这一经济思想的具体措施。(8分)观点:反对商品进口,保护本国商贸发展;鼓励制成品出口,赚取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