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研究报告-零售转型成绩斐然重启对公构筑第二增长极_第1页
平安银行研究报告-零售转型成绩斐然重启对公构筑第二增长极_第2页
平安银行研究报告-零售转型成绩斐然重启对公构筑第二增长极_第3页
平安银行研究报告-零售转型成绩斐然重启对公构筑第二增长极_第4页
平安银行研究报告-零售转型成绩斐然重启对公构筑第二增长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安银行研究报告:零售转型成绩斐然,重启对公构筑第二增长极1.平安银行根基深厚,零售布局循序渐进1.1.始于深发展银行,平安银行历史悠久平安银行始于深圳发展银行,立足改革开放时代前沿。为满足改革开放对特区银行的需要,深圳发展银行于1987年成立,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1991年4月3日,深圳发展银行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个上市商业银行,股票代码“000001”。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与经营不善影响,深发展经营状况恶化,不良贷款率显著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处于行业较低水平。2004年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收购深发展16.7%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深发展也成为我国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新桥集团通过整理团队、调整与隔离不良贷款、发展零售业务等手段为深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平安集团入股银行领域,填补银行业务空缺。2003年12月29日平安集团通过其下属的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股份。其后,平安集团继续向福建亚洲银行注入2300万美元,注入资金总额增至5000万美元,持有福建亚洲银行73%股份。2004年2月,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2007年原平安银行与深圳市商业银行合并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2010年开始,平安集团通过受让新桥集团持股与认购定向增发等方式,持有深发展52.38%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2012年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合并深圳平安银行,之后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1.2.“三步走”战略下坚定推进零售转型自成立起平安银行经历多次业务拓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在平安银行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力量贯穿始终。通过推出“GWS资管平台”、“一账通网银”等科技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增强了客户粘性,获得了大量优质客户。在零售业务方面,平安通过推出多种信用卡业务丰富客户选择,并将平台业务与集团的保险业务相结合,打造“一站式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同时,平安银行布局多个领域,在汽车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均开展了多种业务。布局“三步走”战略,坚定不移推进零售转型。2013年初合并完成伊始,平安银行就提出“三步走”战略,即5年内以对公业务为主,同时构建零售业务发展的基础,跻身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5~8年内以对公和零售业务并重,实现各项业务协调发展,跻身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8年后以零售业务为主导业务,构建平安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在对宏观和行业形势进行充分研判的基础上,2017年平安银行正式启动零售转型,秉承“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转型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和“卓越的精品公司银行”。1.3.背靠平安集团,业务协同与内部管理优势明显公司股权分布集中,战略一致性与执行效率较高。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末,平安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共计72.44%,其中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其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约为49.57%,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行-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占比均超过1%,分别为10.07%、2.21%与1.03%,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推动战略布局,提高公司战略执行效率。平安保险及其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共计57.95%,平安集团的高比例持股有效加强了集团与平安银行的高效协同。大股东实力雄厚,平安集团金融牌照齐全,交叉业务助力平安银行战略发展。平安银行隶属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集团旗下有平安人寿保险、平安财产保险、平安养老保险、平安健康保险、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平安不动产、平安基金以及平安国际融资租赁、陆金所等各类金融子公司,业务覆盖保险、证券、银行和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是国内第一批“全牌照”的金融集团,平安银行作为其重要子公司在业务拓展、客户引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一体化金融服务。同时,两大股东平安集团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极大提高了平安银行的风险兜底能力。公司核心管理层稳定,三步走战略执行连续性强。2012-2016年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原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分别担任平安银行董事长与行长,任期内邵平行长提出坚持专业化、集约化、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四大特色发展思路,推进公司、零售、同业、投行四轮驱动快速发展。在三步走战略布局下,彼时平安银行以对公业务为主,发布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线上平台(橙E平台),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提供平台支持;建立金橙保理商俱乐部,持续推动贸易金融业务发展;推出贷贷平安商务卡,助力小企业客户开发,截止2016年上半年末贷贷平安商务卡客户数已达95.73万户。2016年平安银行管理层迎来集中更换,平安集团副总经理谢永林、平安银行原副行长胡跃飞接任董事长与行长,两人作为在平安集团与深发展成长起来的本土人才,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深远的战略眼光。任期内两人贯彻落实三步走战略,开启平安银行零售转型,确立了“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转型发展战略。2016年至2021年上半年末,平安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占比由30.59%提升至58.10%;零售客户数由4047.32万户增长至11388.42万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由7976亿元增长至29820.11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7.1%,零售转型成果显著。2.资产端零售化已完成,角逐私人银行战略高地2.1.平安集团零售基因深远,赋能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平安银行背靠平安集团,零售基因深远,具有客户引流与资源共享的独特优势。平安集团主攻保险业务、零售基因深远,战略发展目标为打造“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和互联网金融以及其他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平安集团通过保险等其他金融业务积累了大量零售客户资源,截止2021年三季度末,平安集团相关业务互联网用户数达6.34亿,个人客户数达2.25亿,客均合同数达2.78个。平安银行背靠平安集团,在集团整体战略定位布局下做零售转型,依托集团“金融+生态”战略,在集团的业务协同中享有客户引流、资源共享、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集团在金融科技方面可为平安银行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助力平安银行数字化转型,赋能零售业务发展。2.2.零售战略不断细化,资产端零售转型已完成2.2.1.2017年起向零售银行转型,战略不断细化2017年,平安银行制定全面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当年零售转型成效显著。2016年10月,在董事长谢永林带领下,平安银行正式开启零售转型战略,管理层制定了目标清晰的发展战略并逐年进行细化。2017年是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元年,制定了全面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即打造以“SAT(社交媒体+客户端应用程序+远程服务团队)+智能主账户”为核心的智能化、移动化、专业化的零售银行服务;同时实施公私联动,为零售业务发展提供配套支持。当年零售转型成效非常显著,2017年,平安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66.92亿元和156.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2%和168.32%,占总营业收入/净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44.10%和67.62%,同比大幅提升13.51pct和26.4pct。从资负结构来看,2017年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和零售存款规模分别达到8490.35亿元和3409.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95%和26.76%;占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9.82%和17.05%,同比提升13.17pct和3.05pct。同时平安银行零售客户达到6990.52万户,同比增长72.72%,零售AUM突破万亿,达到1.09万亿。平安银行零售战略不断细化,以零售突破为引领。2018年平安银行明确了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的战略愿景,制定“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策略方针。零售层面要举全行之力,融科技智慧,推动零售业务实现业务突破、模式突破、渠道突破与组织突破。2019年平安银行全面构建零售业务、对公业务、资金同业业务“3+2+1”经营策略,零售层面“3+2+1”经营策略即全力发展“基础零售、私行财富、消费金融”3大业务模块,提升“风险控制、成本控制”2大核心能力,构建“1大生态”驱动融合,零售转型战略进一步细化。2021年6月,平安银行全面升级新三年策略打法,其中零售业务要积极打造综合化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开放银行“五位一体”新模式,不断强化科技引领,颠覆传统发展模式,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零售业务二次腾飞注入新动能。2.2.2.零售转型成效卓越,零售贷款占比位列上市银行第一零售战略指引下,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成效卓越,零售金融业绩贡献率逐年提升。在经营业绩方面,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和净利润一直维持稳健增长(剔除2020年疫情影响因素),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2.13亿元,净利润117.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90%和46.30%,在全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中占比分别为58.10%和66.7%,相较于2016年底,零售金融营收和净利润占比分别大幅提升27.51pct和25.48pct。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占比位列上市银行第一,资产端零售化基本已经完成。纵向来看,零售贷款余额持续维持高速增长,2016-2020年期间零售贷款CAGR为31.24%。2021年6月,平安银行零售贷款余额为1.76万亿,同比增长23.86%,零售贷款占比为61.08%,相较于2016年末大幅提升24.43pct。横向对比,2021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贷款规模位居股份行第五,低于招商银行(2.86万亿)、中信银行(1.97万亿)、浦发银行(1.83万亿)和兴业银行(1.78万亿),但零售贷款增长动力强劲,同比增速位于股份行第二。从零售贷款占比来看,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占比高于招商银行(53.22%)和邮储银行(57.46%),位列上市银行第一,资产端的零售化基本已经完成。2.3.全渠道获客+场景化运营,零售客户基础不断夯实2.3.1.深化开放银行建设,MGM模式贡献优质客户持续深化开放银行建设,互联网获客占比超30%。平安银行于2019年推出开放银行,随后不断深化开放银行建设,将金融服务与互联网场景深度融合,推动能力开放与流量开放,助力实现场景化经营、生态化发展。截至2021年6月,零售开放银行平台已发布685个产品、1477个API和H5接口,分别较年初增长70.4%和12.8%。覆盖账户、理财等多种产品能力,发布人力资源、教育等多种行业解决方案,提供线上代发、智慧校园等多种业务能力。2021年上半年,零售开放银行实现互联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