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冠心病解读_第1页
医学专题-、冠心病解读_第2页
医学专题-、冠心病解读_第3页
医学专题-、冠心病解读_第4页
医学专题-、冠心病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冠心病防治(fángzhì)慢性(mànxìng)非传染性疾病系列培训第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过劳死“瞄上”年轻(niánqīng)精英

2004年4月8日,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连续忙碌几个星期后,心脏病突发死亡。2004年4月19日,麦当劳全球(quánqiú)董事长兼CEO吉姆•坎塔卢波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球星马拉多纳因心脏病发作与死神擦肩而过。2005年7月2日,“毛泽东”扮演者古月突发心肌梗塞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猝死。2006年12月20日,72岁的相声大师马季冠心病突发去世。2007年6月23日,相声大师候耀文心源性猝死,59岁第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除了名人猝死,高级(gāojí)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也屡见不鲜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zhōngxīn)学者萧亮中;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勇等;他们早逝的诱因,都被认定为是过度劳累。南京高校一位30多岁的女博士,做实验时突然死亡。医生检查发现,死者全身器官已经提前衰老。

第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近期发现,但凡因为过度劳累猝死(cùsǐ)的病人,多半有心血管病。年老的多为冠心病等,年轻的则以心肌病、心肌炎居多。这部分人要么是不知道有心血管疾病,要么对这些疾病置之不理。

长期高强度工作下,人体的防御功能就会下降,从而诱发猝死。

第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以知识分子(zhīshifènzǐ)、精神劳动强度过大者等脑力劳动者居多。

很多猝死病人都死在家中,因此很难统计每年的猝死人数,但从送到医院抢救(qiǎngjiù)的病人来看,目前过劳死病人正在不断上升。第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内科统计资料显示,医院每年收治的数千名冠心病患者中,年轻的精英人才占到了近10%;过去,心肌梗死病人(bìngrén)发病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现在有的病人只有30多岁。精英人才由于工作繁忙,容易忽视自身健康,往往等到“累倒了”才开始重视。

第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从为期两年的健康市场调查中发现(fāxiàn),肩负重任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与国人平均寿命相比,要低10岁左右;专家教授、企业经理、领导干部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50%。

第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过去(guòqù)中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属于最低的国家之一,与冠心病的“重灾区”芬兰、英国和北欧国家相比,可低7至13倍。近10年,由于注意防控干预,许多发达国家冠心病呈下降趋势,中国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第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广州,近10年中男性急性冠心病发病率每年2.3%的速度(sùdù)递增女性为1.6%第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我国35岁至64岁人群中有2/3的人具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xīyān)、肥胖和糖尿病

第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冠心病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家庭和社会(shèhuì)我们应该怎么办?第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一、了解(liǎojiě)我们的心脏心脏是一个“泵”,平均每次泵出70ml血液,每分钟泵出5L/min,剧烈运动25~35L/min;心脏于胚胎第3~4周时形成,并开始了跳动的使命,终生不息;新生儿每分中120~140次,成人每分钟平均跳动75次,每天跳动10万余次;左、右冠状动脉(guānzhuàng-dòngmài)为时刻跳动的心脏输送必要的养料、氧气等物质。第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二、什么是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一)定义

动脉粥样硬化(yìnghuà):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血管腔缩小。第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1、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类型;2、也是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常见病;3、居三大死因之首,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4、冠心病的罪魁祸首,就是(jiùsh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二)概述第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第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从下往上依次为AS的轻、中、重型病变。第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三)动脉粥样硬化(yìnghuà)的病因多因素共同作用:遗传为基础;危险(wēixiǎn)因素: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吸烟次要因素:肥胖、活动少、高热量和高脂饮食、CHD家族史、性格急躁;同型半胱胺酸、胰岛素抵抗、纤维蛋白原、病毒和衣原体感染。第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1、危险因素(1)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持续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而且(érqiě)LDL必须以某种方式修饰后(如氧化修饰)才致病。

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可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清除动脉壁的胆固醇,将其转运至肝代谢并排出体外。*

HDL有抗氧化作用,防止LDL氧化,并可通过竞争性抑制阻抑LDL与内皮细胞的受体结合而减少其摄取。

第二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2)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液HDL水平较低高血糖可使LDL较易氧化修饰的LDL可促进(cùjìn)血液单核细胞迁入内膜及转变为泡沫细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血浆LDL明显升高肾病综合症第二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3)高血压引起内皮损伤和(或)功能障碍;高血压时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4)吸烟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血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使血管内皮缺氧性损伤;激活某种致突变物质(wùzhì),引起血管壁SMC增生;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及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使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降低糖尿病。第二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5)年龄中老年好发:血管内膜疏松,管壁结缔组织增生(6)性别女性(nǚxìng)绝经期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低于同龄组男性,但在绝经期后这种性别差异即告消失;女性的血浆HDL水平高于男性,而LDL水平却较男性为低。(7)遗传第二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2、发病机制脂肪浸润学说:

LDL和VLDL,特别是氧化修饰的LDL,经损伤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裂隙→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吞噬脂质→泡沫细胞,脂蛋白又降解而释出各种脂质,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共同构成粥样斑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粥样斑块实际上是机化了的血栓,并非真正的粥样斑块内皮损伤反应(fǎnyìng)学说:各种危险因素损伤内膜→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第二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稳定(wěndìng)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平滑肌细胞(xìbāo)和基质)脂核外膜内皮细胞内膜平滑肌细胞(xìbāo)(修复型)中层平滑肌细胞(收缩型)外膜第二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斑块破裂、血栓(xuèshuān)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外膜lipidcore

脂核血栓(xuèshuān)不稳定性动脉(dòngmài)粥样硬化斑块外膜第二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外膜lipidcore脂核早期(zǎoqī)斑块破裂的位置溶解(róngjiě)中的血栓新平滑肌细胞(xìbāo)的募集斑块趋向稳定外膜第二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泡沫(pàomò)细胞脂质条纹(tiáowén)中间(zhōngjiān)阶段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复合病变破裂

从十几岁开始

从30岁开始

从40岁开始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主要为脂肪积聚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增生栓塞出血

内皮功能不全ModifiedfromPepine,CJ,AmJCard,1998第二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具共同(gòngtóng)病理基础的进展性过程正常(zhèngcháng)脂肪(zhīfáng)条纹纤维斑块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溃/

裂隙和血栓形成心肌梗死

缺血性中风/TIA

严重的下肢缺血临床无症状心血管死亡年龄增长稳定性心绞痛间歇性跛行不稳定性心绞痛}ACS*ACS,急性冠脉综合征;TIA,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肾病缺血性肠病第二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AS并发斑块溃疡(kuìyáng)及附壁栓形成第三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三、冠心病(一)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quēyǎnɡ)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第三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二)冠心病的病因(bìngyīn)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jìnɡluán)炎症性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畸形等

第三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图注:冠状动脉横切面,显示一侧管壁(ɡuǎnbì)明显增厚,向腔内突出呈月牙状,管腔明显狭窄,不规则。第三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三)冠心病分型猝死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xīnjīɡěnɡsǐ)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隐匿型第三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1、原发性心脏(xīnzàng)停搏(猝死)猝死: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sǐwáng)而缺乏任何疾病证据。死亡原因:(1)冠状动脉急性闭塞;(2)心肌细胞骤然缺血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猝死难救治:(1)起病急骤,难以送至医院救治,送至医院也难救治。(2)心脏停跳8~10分钟内,脑细胞出现不可逆的坏死。第三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2、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chánɡjiàn)表现形式之一,呈发作性。心绞痛因发作特点而分为二种:(1)稳定型心绞痛(2)不稳定型心绞痛第三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1)稳定型心绞痛定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yǐnqǐ)心肌急剧的、暂时的、可逆的缺血与缺氧综合征第三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临床表现发作性胸痛部位: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或心前区,常向左臂内侧、左肩放射。性质:压迫感、压榨样、紧缩性,偶伴恐惧(kǒngjù)、濒死感诱因:劳力、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持续时间:3~5min,不少于1min、不超过15min缓解方法: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2分钟缓解体征:可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第三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心绞痛的鉴别(jiànbié)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程度更严重。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心脏神经官能症消化系统(xiāohuàxìtǒng)疾病:其他: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肥厚型心肌病等亦可引起心绞痛第三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2)不稳定型心绞痛定义:劳力(láolì)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生机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冠脉痉挛血液流变学异常第四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临床表现胸痛的部位、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但具有以下特点之一:

1.原为稳定型,在一个月内疼痛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类药物难以(nányǐ)缓解。

2.一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较轻的负荷就可诱发。

3.休息或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ST段抬高。第四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3、心肌梗死(xīnjīɡěnɡsǐ)心肌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xīnjī)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xīnjī)坏死。第四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急性(jíxìng)心梗: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可见贫血性梗死灶,梗死灶周围有暗红色充血出血带。第四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冠脉AS→冠脉狭窄且侧枝循环尚未充分建立→急剧(jíjù)减少或中断→心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急性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1)病因(bìngyīn)和发病机制第四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冠状动脉病变(bìngbiàn)

AS+闭塞性血栓(96%)第四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冠状动脉AS并发(bìngfā)斑块出血,可导致冠状A急性狭窄。第四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促使(cùsh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的诱因6Am~12Am交感活性增加时饱餐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休克、脱水(tuōshuǐ)、出血等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第四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室壁瘤:图中可见室壁向外膨出,室壁变薄,内有附壁血栓形成。第四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

先兆

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为最突出

症状①疼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②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③胃肠道症状:恶心(ěxīn)、呕吐、上腹胀痛④心律失常:

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⑤低血压和休克:

在疼痛期间未必是休克。休克约20%,

主要为心肌广泛坏死>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⑥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32%~48%。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2)临床表现第四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心绞痛*急性(jíxìng)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急性主动脉夹层(3)心肌梗死鉴别(jiànbié)诊断第五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4)心肌梗死的再灌注(guànzhù)治疗原则1)尽早(jìnzǎo)恢复梗死相关冠脉的血流量2)挽救受损心肌3)减少梗死面积和保护心功能。方法1)溶栓治疗2)介入治疗第五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5)溶栓治疗(zhìliáo)时间窗口起病时间(shíjiān)<12小时,最佳时间<6小时。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时间就是心肌(xīnjī)!时间就是生命!第五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6)介入(jièrù)治疗以完全疏通梗死相关动脉,迅速恢复和持续增加濒危心肌血供为治疗目的(mùdì)。1)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2)支架(stent)植入术

冠心病治疗新突破:药物释放支架TAXUS

第五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4、心力衰竭(xīnlìshuāijié)与心律失常型机制:反复心肌缺血造成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坏死,参与收缩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特点:不是冠心病的独立表现形式与心肌梗塞(xīnjīɡěnɡsè)或心绞痛合并存在。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不稳定,传导系统异常。第五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5、隐匿型冠心病类似(lèisì)胃部不适的胸腹部不适非心前区的疼痛疲劳感在心脏病发作前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内,身体就出现异样感觉。第五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四)如何(rúhé)诊断冠心病1、临床表现2、心电图3、心电图负荷试验4、动态心电图5、核素心肌显像6、冠状动脉造影7、超声和血管内超声8、心肌酶学检查(jiǎnchá)9、心血池显像第五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五)冠心病的危险(wēixiǎn)因素与预防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yīnsù)包括:男性;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持续升高;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重度肥胖(超重≥30%).除性别与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治疗或预防第五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1、降低(jiàngdī)血压血压(xuèyā)升高、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三大危险因素同时注意控制其它危险因素。

第五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2、降低(jiàngdī)血清胆固醇过高的胆固醇会形成斑块,引起心绞痛;要维持(wéichí)较长时间的理想胆固醇水平;建议主要通过非药物途径预防血脂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第五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3、宣传戒烟(jièyān)和劝阻不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加重心肌缺氧增加动脉硬化危险从而(cóngér)导致心脏病发作。

第六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4、减肥(jiǎnféi)主要是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量通过(tōngguò)极低的热量摄入或完全饥饿以达到迅速减重的方法——不可取第六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5、从孩子(háizi)开始抓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重点

——不让儿童过胖;——预防(yùfáng)血压升高;——阻止儿童成为烟民。第六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四、冠心病与饮食(yǐnshí)第六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一)良好(liánghǎo)饮食习惯可预防冠心病采取正确的饮食结构、并按简单易行的规则进食,可以(kěyǐ)大大降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第六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1、纤维素的重要性每天通过饮食多摄入10克食物纤维,可使冠心病发作和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低14%和27%这一摄入量,相当于每天至少(zhìshǎo)吃3个苹果,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含纤维3克。来源于谷类食品和水果的纤维对降低冠心病死亡风险,效果最明显;但来自蔬菜的纤维摄入,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没什么关联。

第六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冠心病的克星(kèxīnɡ)维生素C,具有加强血管弹性、韧性,减少脆性和防止出血等作用。铬和锰缺乏是动脉硬化的因素之一。红糖中含较多的铬。五谷(wǔgǔ)中的糙米、小麦和黄豆,蔬菜中的胡萝卜、白萝卜、茄子、大白菜和扁豆含锰较多。碘有防止脂质在动脉壁沉积的作用,因此,多吃海带、海藻类对防治冠心病有一定的好处。第六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每天补充一定量维生素B、或者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心脏病、中风以及血液凝结成块,对高危人群来说,情况尤其如此(rúcǐ)。维生素B在蔬菜绿叶中非常常见。维生素D在预防冠状动脉硬化中,起到阻碍的作用。第六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3、蔬菜水果——健身(jiànshēn)强心佳品

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及其它一些抗氧化物质,使心血管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果胶类物质,可有效结合(jiéhé)胆固醇及脂肪,并将其排出体外。每天吃5种蔬菜或水果,400克至500克可从以下蔬菜和水果中选取,蔬菜有苦瓜、菜花、西兰花、圆白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菠菜、南瓜;水果有刺梨、猕猴桃、鲜枣、草莓、西瓜、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第六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4、红葡萄酒能防止(fángzhǐ)冠心病的科学依据

红葡萄酒中,所含的多酚,能够强烈地抑制endothelin-1(一种(yīzhǒnɡ)血管活性缩氨酸)的合成。多酚是冠状动脉硬化症发病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用同样的葡萄所酿制的白葡萄酒和玫瑰色葡萄酒,没有这种效果。

第六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5、红茶(hóngchá)能够帮助预防冠心病有规律地食用含有黄酮类食品,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极小。红茶含黄酮最丰富。黄酮是植物颜料,它富含于红茶、洋葱、绿叶菜、西红柿、苹果、红葡萄、荷叶、山楂等饮食中。日均食用含29.9毫克黄酮食品的冠心病病人,死于心脏病或心肌梗死发作(fāzuò)的可能性,比日均摄取19毫克黄酮食品的病人少50%。此外,用荷叶同山楂煎水代茶饮,也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第七十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6、大蒜(dàsuàn)——血管清道夫素有济世良药的大蒜,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天吃3瓣大蒜,一个月之后,可使血液中总胆固醇下降10%。大蒜中至少有6种有效成分,能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实验证明(zhèngmíng),患有严重动脉硬化的兔子,饲以大蒜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有些动脉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第七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7、大豆(dàdòu)——心脏的救星饮食中用大豆制品代替肉类与乳制品,3周后,血液中总胆固醇下降2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5%,同时甘油三酯也相应下降,使动脉血管与心脏得到有效保护。大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cóngér)能预防多种疾病。实验显示,饲以大豆的动物生命周期延长了13%第七十二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8、坚果(jiānguǒ)——护心健身良品坚果(jiānguǒ)富含抗氧化剂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过程。坚果大都富含维生素E,它能使老化的动脉血管重现活力。每天适量进食一些坚果,如核桃、杏仁、榛子、花生、松子仁等可以防治心脏病。

第七十三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二)冠心病食疗法(liáofǎ)绿豆粥【原料】绿豆适量、北粳米100克/【制作】将绿豆洗净,以温水浸泡2小时,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1千克,煮至豆烂米开汤稠。【用法】每日2~3次顿服,夏季可当冷饮频食之。【功效】清热解毒,解暑止渴,消肿,降脂。可预防动脉硬化;适用(shìyòng)于冠心病、中暑、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食物中毒等。【宜忌】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第七十四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玉米粉粥【原料】玉米粉粳米各适量【制作(zhìzuò)】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将粳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用法】可供早晚餐温热服。【功效】降脂,降压。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疗效;高脂血症病人常服也有效。第七十五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豆腐浆粥【原料】豆浆汁500克、粳米50克。【制作】将豆浆汁、粳米同入砂锅,煮至粥稠,加入砂糖或细盐即可食用。【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食。【功效】补虚润燥。适用于动脉硬化(dòngmàiyìnghuà)、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及一切体弱患者。第七十六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蜜饯山楂【原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制作】将生山楂洗净,去果柄、果核,放在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入瓶罐中贮存备用。【用法】每日3次,每次15~30克。【功效】开胃,消食,活血化淤。适用于冠心病以及肉食不消(bùxiāo)腹泻。第七十七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菊花山楂(shānzhā)茶【原料】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制作】水煎或开水冲浸。【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功效】健脾,消食,清热,降脂。适用——

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第七十八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五、冠心病人的自我(zìwǒ)调养(一)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乳赂、黄油(huángyóu)等;烧菜尽可能用植物油,少吃食盐、糖;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制品等;蛋白质的补充可食用瘦肉、鱼肉和蛋类。第七十九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二)生活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日温差变化大时,

注意保暖。起居有规律,睡眠充足,心境平稳,勿大喜大悲、忧愁郁闷。禁吸烟饮洒。(三)控制(kòngzhì)体重肥胖者要设法减肥,减少食物的总热能卡;不宜过多饱食,并通过体力活动、锻炼来减轻体重,务使达到较理想水平。第八十页,共九十页。80编辑课件(四)温水浴疗给左上肢做局部温水浴,水温从37℃开始,逐渐上升到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改善冠脉循环。(五)上午吃药,下午锻炼心脏病急发率和猝死率,以上午6—12时最高;尤其是睡醒后头3个小时心脏最容易“闹事”。冠心病人应做力所能及的体育强炼,如散步、体操、慢跑等,这样可增强(zēngqiáng)心脑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建立侧支循环。锻炼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切忌操之过急。(六)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八十一页,共九十页。编辑课件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