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模型试验设计方案_第1页
斜拉桥模型试验设计方案_第2页
斜拉桥模型试验设计方案_第3页
斜拉桥模型试验设计方案_第4页
斜拉桥模型试验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斜拉桥模型试验设计方案

一、试验的目的、任务

对于全桥模型试验而言,主要是完成动力试验,但动力试验既要满足静力试验相似条件,也要满足动力相似条件,所以全桥模型设计时要两者兼顾。

无论是静力试验还是动力试验,它们都是在线弹性状态下完成的,所以模型只要满足线弹性范围内的要求即可。

二、确定相似关系

1、静力相似关系的确定

2、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

三、模型的设计

1、外形尺寸、结构截面设计

2、附加质量配重

为了满足质量相似,采用了附加质量配重的方法,使得模型的名义密度与实桥的密度相等。

模型材料的密度ρ要为实桥的4倍,可以用附加质量的方法来增大材料密度。

混凝土主梁的配重:

塔配重:1013.74㎏配重采用铁片沿塔身四周均布,铁片厚度约为2.2厘米

总配重:2782.78㎏

3、减少配重的办法

(1)降低有机玻璃的弹模

有机玻璃的弹模降低,其所需的配重也随之减少。

在本报告中采用的有机玻璃的弹模为3.6GPa,大约为混凝土弹模的1/10。但实际上有机玻璃的原料添加的成分不同,其弹模也随之改变,一般范围在1.5~3.8GPa之间,所以通过工厂定制使有机玻璃的弹模低于3.6GPa。

(2)减少配重

对于动力学模型的配重,振型只受配重分布的影响,不受配重大小的影响。当质量按同一比例折减时,振型不受影响,频率则与质量平方根的反比呈线性增长。因此,对模型的质量统一折减,即采用全配重模型的1/X作为动力学模型的质量,则频率提高为全配重模型的倍。

四、有限元分析

1、有限元模型

2、计算结果

(1)静力计算

(2)动力计算

五、损伤模拟

1、单索损伤

损伤设置:跨中下游处M23索断索

2、主梁损伤

损伤设置:跨中截面损伤,见图4。

模态昆柔度吸矩阵灿可为德:六、模葡拟力锤袜冲击力作攀用位随置:匙跨中确施加50桥0N冲击力七、模愁态测试顿方案1、东方所测试方戴法:采用锤鼓击法进柏行模态窄试验,纸力锤激杆励的位匪置固定饮,这个唯固定的坐位置即铅作为参卷考点的轧位置,哀多个传圣感器同始时拾振继,传感周器逐批插移动测邪量。2、东抖华测试背方法:使别用激炊振器箩激励仆法来齐做试蛙验,扣多点壤激励蔑多点冒响应协。通过多惹个激振芝器激励跪的方式咽,可以讽较好克笨服锤击炉法由于致能量较杜小、即记单点激却振容易关引起模炸态遗漏丹以及重卖特征值维(一个疾固有频相率对应祖多个振经型)和戏模态密娇集结构昌的模态精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