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光的反射_第1页
初中物理竞光的反射_第2页
初中物理竞光的反射_第3页
初中物理竞光的反射_第4页
初中物理竞光的反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尹总物理竞赛精编

1、光的反射P2~P5

2、光的折射P6~P9

3、简单热现象P9~P13

4、热机P13~P15

5、相对运动P16~P19

6、力(一)(受力分析)P19~P23

7、力(二)(杠杆平衡)P23~P27

8、力(三)简单机械及密度P27~P31

9、压力压强P3rp33

10、液体压强及大气压强P33~P37

11、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P37~P40

12、功和功率P40~P43

13、电学综合P43~P46

14、电学综合2P47~P49

15、16初中物理的解题方法P50~57

17、电功及电功率P57~61

18、磁P61~P65

19、end

初三物理竞赛寒假班

第一讲光的反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

1、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⑴在月球的本影区里可看到日全食⑵在月球

的半影区里可看到日偏食

⑶在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叱可看到月偏食

⑷在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可看到月

全食

(A)l个(B)2个(C)3个(D)4个

2、在公元前305年,著名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

就已经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与现代科学公认的

地球周长的真实值相差不到0.1%。他在研究中发

现,每年夏至这天,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正

午的太阳光正好直射到城内一口深井的底部,而

远在Skm以外的亚历山大城,夏至这天正午的太

阳光却会使物体在地面上留下一条影子,他测得

太阳光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度,由

此得出地球的周长为()

A.”kmB.gkmC.”kmD.9km

360e1800

3、晴天里,某同学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直杆,地

面上0A是这根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过了一段

时间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0B,且0A=0B,如图

所示。则BA所指的方向是()

A.东B.西C.南D号

结Q旦行团份/I旦行团名■匚旦行团

4、如图所示,点光源S离开水平地面的距离为3

米,在点光源S的正下方有一个身高为1.5米的

学生,现让这个学生从该位置开始以大小为1米

/秒的速度匀速直立向右运动,则该学生头顶在

地面上投影的运动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变大、变小、不变),在该学生开

始运动的6秒内,该学生头顶在地面上投影的运

动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5、两个身高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夜

晚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相距为d,0,点是路灯

0在地面上的投影,A、B两人足部的连线过0,

点,如图所示。他们头部分别在地面上留下两个

影子A'和B',相距为d'。当两人沿着过0’的直

线,以相同的速度行进,在A'尚未超过B'时,

A'和B'的距离将()

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不断

增大D.不断减小

二、平面镜成像范围

6、如图所示,以平面镜的高度为直径

作一圆,使圆所在平面与平面镜垂直。

在圆周上有三个发光点a、b、c,若a、

b、c与圆心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分别为a、

B、Y,若圆所在平面内的镜前一定范围内可以

看到发光点a、b、c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观测到a点像的范围最小B.观测到c点像的

范围最小

C.观测到a、b、c三点像的范围一样大D.观测

到a、b、c三点像的范围不一样大

7、身高170cm的某人的眼睛在其头顶下方10cm处,为了能从竖直悬挂的平面镜

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他购置的平面镜至少应有的高度为cm,且镜子竖直

悬挂时,应使其上端在人头顶下方cm处相平。

8、人脸部宽为L,两眼间距为d,人脸正前方有一块与脸部平行的平面镜,人要

在平面镜前看到脸的整个宽度,平面镜的宽度至少应为O

9、一般人脸宽(包括两耳)约18厘米,两眼的光心相距约7厘米,两眼光心离

头顶和下巴分别为10厘米和13厘米。当平面镜竖直放置时,则至少要用多大的

平面镜(矩形),才能看到自己脸的全部?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

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

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

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

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

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

A.0.5m2B.3.0m2C.4.5m2D.5m2

给1八旦行第11旦而行1。旦而给1。14

11、如图所示,AB表示一平面镜,是水平放

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

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狭

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的

小孔S(其位置如图所示),飞鬟坪臂看到米

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图上,啸三%赤图,求

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R、£上把这部分涂以标

志。

互成夹角的平面镜

12、如右图所示,光由AB方向射入两相交平面

镜间,光线最后由CD方向射出,已知NBOC=

42°,则两平面镜的交角@角度为何()

(A)66°(B)67°(C)68°(D)69°。

13、如图所示,两平面镜夹角为60°,op为角

平分线,某人站在p点,则平面镜M内此人

所成的像的个数是()

(A)2个(B)3个(C)5个(D)6个

14、上题中,此人以速度V向。点运动时,他在

M镜中的像会以一定的速度“靠近他”,则其

中最快靠近速度和最慢靠近速度之比为()

(A)2:1(B)2:V3(0V3:1(D)V2:1

15、如图所示,平面镜0M与ON镜面之间夹角为

〃,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

果要保证S本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

次乙一的最小值是()

r

A.10C.72°D,60°

第1二斯第1公斯第1r7斯

16、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互成CL角,两条平

行线AB与DE分别射到两个平面镜上,其反射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为120°,两平面镜的夹

角Q二。

17、A0B是两块相交的面镜,夹角是5°,现将一

束光在A0B内由A射出,其方向与A0的夹角a

=45°,则光线经过次反射后不在与镜面相遇()

(A)17(B)18(025(D)26

18、如图8-34所示,平面镜0M以与ON垂直放

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

发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

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

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

意图中正确的是()

19、两平面镜垂直放置,某光线PA以入射角a

入射镜面M上,经平面镜M和N两次反射后反射

光线BQ与PA平行。现将两平面镜以过0点且垂

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同时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

B假设镜面足够大,则入射光线与反

射光线之前的距离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计算有关运动的“速度”及“长度”■■■

20、用转动八面镜法可以测光速,实验装置示意

图如图8-20所示。S为发光点,T为望远镜,平

面镜0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距

反射系统的距离AB为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

远大于0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调整八

面镜的位位置直到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发光点S,

然后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1S

内转过的圈数),当转速达到您时,恰能在望远

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得到光速c的表

达式是()

A.。二4£T7OB.。=8£77OC.C=16ZZ70D.C=32ZZ?0

第on旦行91旦行

21、如图平面镜M绕垂直于纸面的轴0以每秒

120°匀速转动,AB为一段圆心在0点的圆弧形

屏幕.张角NA0B为60°.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

的平行光束通过狭缝S射向平面镜M上的0点,

已知光源每秒闪动12次,屏幕AB上每秒内可能

出现的光斑次数是()

(A)4次(B)6次(C)8次(D)10次

22、图中c是一口水池,地面ab、cd与水面处

在同一水平面上。是高为10米的电线杆,〃。二4

米,A=2米,cd=2米。立在d点的观察者弯腰

观察电线杆在水中的像。已知观察者的两眼距地

面高为1.5米,则他能看到电线杆在水中所成像

的长度为()

(A)4.5米;(B)6米;(C)3米;(D)1.5米。

23、一个人站在河边,能看到对岸一棵树在水中

的倒影,当人从河岸边后退6nl时,恰好不能看

到树的整个倒影了,如图8-46所示。若人身高

1.5m,河岸高出水面河宽40m,则树高为

24、某人站在木架上,其脚下地面有一光源S,

眼睛到光源的高度为3m。现在人面前2m处竖立

一块平面镜MN,如图8-48所示,则光源发出的

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多

少?

第二讲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图中所示是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

正确的光路图是()

2、如图是一束光线从空气通过一个均匀玻璃球

笛。厮笛。斯

3、如图所示为半径为10cm的均匀透明球,一束

光由球面A点射入,从球面B点射出,光的传播

方向改变了30°,已知入射光线与半径0A的夹

角为75°,则该光线在球内传播的路径长度为()

A.10cmB.10V2cmC.lOVscmD.20cm

4、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在水池右侧距离

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达,子在

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夕[『向水

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铲三}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

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

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啮

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

速度

5、在光学中,折射率是这样定义的:让光线从

真空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如果入射角是九折

射角是r,则该介质的折射率是n=sin〃sin八

则如图所示的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A.tan〃B.cotaC.tan2aD.cot2a

馅匚旦而给公旦而

6、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

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

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有一半

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

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

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

为多少?并在图中画出光路图。

7、如题图所示,挡光板与光屏P平行且相距为L,

挡光板上有一直径dl的圆孔,0P

为圆心,直线0M与光屏垂直,NM

一会聚光束从圆孔入射,在0M\

直线上的一点会聚,照到屏上时

形成直径为d2的亮斑。若在圆孔处镶一薄透镜,

屏上亮斑的直径不变,下列关于透镜性质的推测

中正确的是()

(A)若dl=d2,透镜必为凹透镜

(B)若dl>d2,透镜必为凸透镜

(C)若dl〉d2,透镜必为凹透镜

(D)若dl=d2时,透镜可能是凹透镜也或可能是

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

8、在图中,P、。为某凸透镜主轴[即主光铀]0。

上的两点。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

像,放在。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

断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

B.凸透镜可在P点右侧,也淳上.〒二―/2_

C.凸透镜必须在P、。之间;

D.凸透镜一定不在P、。之间。

9、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

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

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

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f

透镜B成像点下移。

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

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

10、一块凸透镜被剖成对称的两半,并按图所示

对接。一个物体。人置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

则对凸透镜成像的描述中,有可能正确的是图中

的()

(D)

n、右图为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炉&ol]

置。当幻灯片与透镜的距离落在缸二二户瞒财

两倍焦距附近时,幻灯片在纸屏上的投影,看起

来像下面的()

ABCD

L

12、如图所示,“P”字形发光物经9

透镜/在毛玻璃光屏M上成一实像,

观察者分别处于E和F处,他在E处看到屏幕上

的像的开关为在F处看到的像的形状

为o

13、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

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B'i

A.图中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比

B.图中II区域,箭头水平向

c.图中n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

D.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

14、甲、乙两只机械手表,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

上,如图9T5,手表的表面正对凸透镜,跟主光

轴垂直,从凸透镜的另一侧适当位置观察手表,

则下列关于手表秒针旋转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甲表秒针顺时针旋转,跟直接J:_____L

B.乙表秒针顺时针旋转,跟直接:,7「一'

C.乙表秒针逆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

倒过来了

D.甲表秒针顺时针旋转,但跟直接看表不相同

15、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

置,焦距为现有一点光源……°......

H-2/----

S在凸透镜左侧以两倍焦距

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

圆周运动,直径为D,则在下列关于.氛

光源所成像S'运动轨迹的图中,正确的是()

A.B.C.D.

透镜成像公式及放大率的计算

16、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一物体放在透镜前,

要得到放大率为3的虚像,则物体离透镜间的距

离应为cmo

17、光源和光屏相距0.9m固定,将凸透镜放在

它们之间某一位置时,屏上成一放大的像;把凸

透镜移到另一位置时,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若第

一次像的长度是第二次像的长度的4倍,则凸透

镜的焦距为mo

18、物体高12cm,垂直于透镜主轴放在透镜一侧

的适当位置,物体经透镜形成4cm的倒立像,如

果物体朝透镜方向移近10cm,则可经透镜形成

36cm的正立像,求此透镜的焦距。

19、某人通过焦距为9cm、直径报纸透镜

6cm的凸透镜看报。此时眼睛距一一一--J-眼睛

离报纸15cm,凸透镜距离报纸

6cmo设眼睛在凸透镜主光轴上,报纸平面垂直

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⑴此时报纸的像距离眼睛多远?

⑵若报纸上密排着宽、高均为0.3cm的字,则

他通过透镜至多能看清同一行上几个完整的

字?(忽略眼睛瞳孔的大小)

简单光具组

20、如图所示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

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和一个二』A\

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一二寸i才一一一『

合,凸透镜的焦距为£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

离为乙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

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

镜的焦距为()

A./B.ZC.AZD.f~L

21、把一个薄玻璃板如图那样以球形割面切开,

成为两个薄透镜,然后沿主轴分开一定的距离.

如果一束平行光沿主轴投射到一个透镜上,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⑴平行光从凸透镜一边入射,经两N

个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光束一f一

⑵平行光从凸透镜一边入射,经两

个透镜折射后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发散光

⑶平行光从凹透镜一边入射,经两个透镜折射

后一定是会聚光束

(A)只有(2)正确(B)只有(3)正确

(C)只有⑴(2)正确(D)只有(2)⑶正确

2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cm,在凸透镜

的左侧10cm处,有一个与主光AJA

轴垂直的物体AB,在凸透镜右侧——h

15cm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

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一个正立虚

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一个正立虚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

23、在不透光的箱内直立一根蜡烛,--------1

箱后壁是平面镜,前壁嵌有透镜,如工0]

图所示,箱长L。在这光具组中观察

到蜡烛的两个像并且像的大小相等。其透镜的焦

距是()

(A)1/2L(B)2/3L(C)3/4L(D)L

第三讲简单热现象

温度和温度计

1、小明同学有一支温度计,它的玻璃管的内径

和刻度是均匀的,标度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

中的读数是-0.7七,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o

(1)当它指示的气温为-6t时,实际温度是多

少?(2)它在什么温度附近误差最小,可以当作

刻度准确的温度计使用?

2、用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来侧量

某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低1℃。当该物体的

温度升高i(rc后,再用温度计来侧量物体的温度

时,测量值却偏高0.52;将该物体的温度继续

升高io℃,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

(选填“偏高”或“偏低”)℃;

用这个温度分别测量标准气压下沸水和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时,两者的示数差为℃o

3、小明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

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

2T时它的示数是4C,实际温度为82。12时它的

示数是802。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1)请以x表示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以p表示这

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x表示y的公式。

⑵这支温度计示数是26P时,实际温度是多

少?

⑶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

温度?

4、一根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的刻度线。若把

它插人标准大气压下正在融化的冰水混合物中

时,汞柱下降到第11根刻度线;当把它插入在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汞柱升高到第61根

刻度线。若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是()

A.-5^110℃B.-18^138℃C.—20〜140℃

D.-22~142℃

5、在摄氏温度下,酒精的熔点是-1172,沸点

是78℃,如果规定酒精的冰点为Ot,沸点为

ioo℃,在(rc到io(rc之间分成loo等份,每一

等份作为UC,那么用这种温度计来测量时,水

的冰点为℃,沸点为℃o

6、在摄氏温标建立之前,有一种温标叫华氏温

标,它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212t,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P,中间分为180

等分,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写作1°Fo如果

用T表示华氏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则它们之

间的换算关系为0

A.1吗B.人吗+32C.T=丁=吗+32

100100100100

热传递

7、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后继续用急

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沸后将火焰调小但

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

现,()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既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

所用时间相近

8、如果在一个比较深的直筒形容器的底部点燃

一根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会熄灭或火焰变得

很小,如图10-4所示。请利用剪刀和一张足够

大的硬纸片,设计一个简单方案,让蜡烛能长时

间正常燃烧。把设计图画在纸上,并对操作步骤

做简要说明。

9、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试管尾部的石蜡过一会

儿就会掉下来,热量传递到石蜡上主要通过的途

径是()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蒸发

10、正方形薄板ABCD是用铜板制成的。从AB端

面加热铜板,维持AB端温度为100℃;从其余三

个端面冷却,维持它们的温度为0久(已知单位

时间传导的热量与温差成正比)。关于薄板中心

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等于250cB.小于25℃C.大于25℃D,以上都有

可能

热胀冷缩

11、甲尺在-3(rc时和乙尺在3(rc时的刻度都是

准确的,现在这两把尺在o℃的环境中测量同一

物体的长度,示数偏大的是尺,示数偏

小的是尺。

12、一根金属丝A、B折成如图

所示形状。当温度降低时,三口A、B

间的距离将()

A.增大B.不变

C.变小D.不能判断

13、如图所示,有一块厚的铁板,冲下圆

柱体N(N能很紧密地塞回圆孔)。现把铁板

和铁柱同时放到炉内加热较长时间,在取出的瞬

间,()

A.N变粗,塞不进圆孔B.圆孔变大,N很容易

塞入

C.圆孔变小,N不易塞入D.N仍能紧密地塞入

圆孔

14、一块厚度均匀的直角三角形铜板均匀受热膨

胀后,它保持不变的量是

A.三角形面积B.三角形各边的中线长

C.铜板的密度D.三角形的任何一个角

15、研究表明: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其长度满足

L=Lo(l+at),上式中Lt表示温

度在t时的长度,L。表示在(TC'.......

时的长度,t表示在摄氏度。a叫做组成该物体

的物质的线膨胀系数。现有两根长度均为50cm

的金属丝A和B牢固地焊在一起,另两端固定在

牢固的支架上(如图)。其线胀系数分别为aA=1.1

Xio-7℃,aB=1.9X10~7℃,倔强系数分别为

66

KA=2X10N/m,KB=1X10N/m;金属丝A受到450N

的拉力时就会被拉断,金属丝B受到520N的拉

力时才断,假定支架的间距不随温度改变。则温

度由+30。C下降至-20。C时,会出现的情况是

(不计金属丝的重量,在温度为30°C时它们被

拉直但张力为零。)()

(A)只是A断(B)只是B断(C)A、B两丝都断

(D)A、B两丝都不断

物态变化

16、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

有水,并通讨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

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

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出后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温度t

1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

关系如图中的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彳f,

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

是()

18、一保温瓶内盛有2(TC的水,把水蒸气缓缓通

入瓶中,在图10T1中表示水蒸气和水混合后,

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A.B.C.D.

19、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

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

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

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

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

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

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20、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面上浮有一层

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1由同

、.、遹水

时蒸发---

B.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

时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以后,

油才能沸腾

21、用足够的10(TC的沸水和10CTC的水蒸气分

别融化冰块,()

A.无论用10CTC的水还是1002的水蒸气,都不

能使冰变成100℃的水

B.无论用10CTC的水还是10CTC的水蒸气,都可

以使冰变成100℃的水

c.只有用io(rc的水蒸气才能使冰变成io(rc的

D.只有用io(rc的水才能使冰变成io(rc的水

22、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

有一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碳码,这时天

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

天平向倾斜,原因是。

23、把一杯水和一杯花生油分别放在略低于它们

熔点的低温环境中,在它们凝固的过程中,水从

开始凝固,油从开始凝固。(选

填“上部”、“中部”或“下部”)

24、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章一玻璃

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岂的水被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匡叁弗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

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

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25、烧瓶内装半瓶水,还放一正方形物

体A,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为止,

然后盖好瓶塞,并将烧瓶倒立,如图

10T3所示,此时瓶内水已停止沸腾,物体A刚

好处于悬浮状态。当用冷水浇烧瓶底部时,可以

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瓶内的水将;②

物体A将o

第四讲热量和热机

热平衡

1、一大杯冷水的温度为ti,一小杯热水的温度

为方2,将它们混合后的温度为t,那么下列四个

关系中,正确的是()

A.t=(ti+方2)/2B.t>(ti+A)/2c.t<(ti+A)/2D.仁(

t"1)/2

2、把质量为加、温度为t的铜块放入一杯质量为

1kg、温度为0℃的水中,水的温度升高到t/5,

若把质量为2m、温度为方的铜块投入质量为1kg、

温度为0℃的水中,不考虑散热和容器吸收的热,

达到热平衡时,可使水的温度()

A.升高t/2B,升高了2〃3c.升高到2〃5D.升

高到t/3

3、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CTC和2(TC的质量相

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TC的铁球,放入甲杯中

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放入乙杯停留足够长时

间,如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水的温度

变化()

A.△t甲>△[乙B.△t甲<△方乙C.△t甲二△t乙

D.无法确定

4、把加热到io(rc的铁块投入周g、2(rc的水中,

混合温度为40℃;把加热到io(rc的该铁块投人

Hkg、2(TC的水中,混合温度为60℃;如果把同

样加热到io(rc的该铁块投入(加+加g、2(rc的水

中,混合温度为

A.50℃B.48℃C.36℃D.32℃

5、费米根据侦探小说得知,一具尸体大约需要

半天的时间才能从体温372降至252。另外他

还通过实验数据了解到:体重约60kg的正常人

的比热容与水相当,约为4200J/(kg・℃),每千

克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的热量为1.6X107J,此

外尸体的散热量大约为正常人在相同时间内散

热量的60%。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出一个正常人

体每天必须补充的葡萄糖为

A.630gB.63gC.840gD.84g

6、质量相等的28。(:和10(TC的水分别装在甲、

乙两容器中,现将一个温度为10CTC的金属球放

入甲容器,达到温度相同时,甲容器水温升高到

40℃,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再次

达到温度相同时,乙容器中水温是(不计热量损

失和质量损失)0

A.60℃B.70℃C.88℃D.90℃

7、将一杯热水倒入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

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

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

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A.4.5℃B.4℃C.3.5℃D.3℃

8、有一加热到较高温度的热铜球,现用两种方

法对其冷却。第一种方法是用质量为加、温度为

t0℃冷水将球放入其中待热交换彻底后得到温

度为tlo第二种方法是现将球放入质量为1/2加、

温度为t0℃一杯冷水中待平衡后在取出放入第

二杯同样的质量为1/2%、温度为t0℃的冷水中

待平衡后得到球的温度为t2o整个过程忽略一切

热量的损失。关于如、t2的说法正确的是:O

A.ti>t2B.ti<t2C.ti=t2D.无法比较

9、一个绝热容器里装有体积为修、温度为匕的

某液体,另一个绝热容器里装有体积为V2、温度

为t2的相同的液体。如果此种液体的体膨胀系数

为B且满足V=V。(1+Bt),其中V。是(TC时的体

积。关于两杯液体混合后的最终体积说法正确的

是()

(A)等于原来的体积之和(B)小于原来体积之

(C)大于原来体积之和(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多次热平衡问题

10、将质量为例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加

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

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同温度

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不计热损失,则

可判断()

A.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87℃,Z%:ZZF1:28B.热

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69℃,Z%:ZZF1:32

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54℃,Z%:ZZF1:24D.热

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48℃,Z%:ZZF1:20

11、将质量为叭温度为0℃的雪(可看成是冰

水混合物)投入装有热水的容器中,热水的质量

为M,平衡后水温下降了t;向容器中再投入质

量为2m上述同样性质的雪,平衡后容器中的水

温恰好又下降了to则m:M为()

A.1:2B.1:3C.1:4D.1:5O

12、将50g、0℃的雪(可看成是冰水混合物)投入

到装有450g、4(TC水的绝热容器中,发现水温下

降5℃o那么在刚才已经降温的容器中再投入

100g上述同样的雪,容器中的水温又要下降()

A.6℃B.7.5℃C.9℃D.10℃

混合物体求比热容

13、有一堆潮湿的泥土,利用实验测得其比热为

1.HX103J/(kg•℃),已知水的比热是4.2X

103J/(kg•℃),干泥土的比热是0.84X

103J/(kg-。0。则这堆潮湿的泥土中含水的质量

是多少?

14、已知铅的比热是0.13X103J/(kg­℃),锡

的比热是。22X106/(kg・℃),现有100g铅、

100g锡,要制成比热为0.19X103J/(kg・℃)的

铅锡合金,问最多能制多少克?

15、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小、02,且P1:02=3:2,它们的比热分别为a、0,且q:

C-2=2:3O现用这两种金属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球甲、乙。甲球中两种金属的体积相等,乙

球中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则甲、乙两金属球的比热C甲、C乙的比值关系是:

A.8:9B.14:15

C.20:21D.24:25

16、现需要6千克43°C的温水,但只有17。(3的

冷水和95C的热水。现用质量为皿的17。C的

冷水与质量为叱的95°C的热水混合成6千

克的43。C的温水,则()

(A)5=1千克,叱=5千克(B)nh=2千克,

m2=4千克

(C)nh=3千克,m2=3千克(D)nh=4千克,m

2=2千克

能量转化与热机:

17、如图所示的是完全相同材料的甲、乙两球;

甲放置在水平桌面,乙悬挂在不可伸长的细线

上,若使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关于两球的温度

说法正确的是:()

A.甲高B.乙高C.一样高D.无法确定

18、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

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内,甲、乙两球是用同一

种特殊材料制作的:当温度稍微升高时,球的体

积会变大。如果开始水和水银的温度相同,且两

液体温度同时缓缓地升高同一值,则()

(A)甲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B)乙球吸收的热量较.,

甲乙

(C)两球吸收的热量相等

(D)无法确定

第18颍

第17题

19、将一功率为P=500瓦的加热器置于装有水的

碗中,经过2.0分钟后,碗中水温从T尸85℃上

升到T2=90℃,之后将加热器关掉1.0分钟,发

现水温下降1.0℃。试估算碗中所装水的质量是

(A)1.5千克(B)2.0千克(C)2.5千克(D)3千克

20、如图为四缸发动

机工作原理:内燃机排量2.0L

输出功率120kW

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转速6000r/min

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

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曲轴与飞轮相

连,飞轮每转动半周,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

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现有

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

作容积等于活塞的面积与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

(即冲程长)的乘积,转速表示每分钟飞轮所转

的周数。若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压强可以

看作恒压,则压强是()

(A)3X105Pa(B)3X106Pa(01.2X105Pa(D)1.2

X106Pa

21、型柴油机汽缸直径为90mm,活塞冲程是

100mm,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平均压强为

69.3N/cm2o

(1)求做功冲程中燃气所做的功;

⑵如果曲轴每分钟转2000圈,求此柴油机的功

率。

第五讲相对运动

1、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

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m的圆形轨道

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

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

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假设

甲、乙、丙沿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

按照大赛的要求,三个机器人都要跑完50圈,

那么当甲完成任务时,丙还要跑()

A.9圈B.9.5圈C.10圈D.10.5圈

2、两名同学在周长为100m的圆形冰面上一起进

行溜冰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必须同时从同

一地点出发,沿圆形跑道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变.由于两人出发速度不同,速度快的同学超出

一圈追上速度慢的同学时向前推一把,于是双方

正好“互换速度”;原先速度慢的同学由于速度

变快,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此时也向前

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如此循环下

去,当双方都完成了活动规定要滑的圈数时,最

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将记为该组的成

绩.假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速度分别为10m/s

和12.5m/s,并且规定每人都要完成2500m,则

该组同学的成绩为()

A.225sB.224sC.222sD.220s

4、已知水流速度恒定为vi,一艘船顺流行驶,

船相对水的速度为V2。某时,船上有一人迅速跳

上摩托艇,向岸边驶去,摩托艇的艇身始终垂直

于对岸,摩托艇相对水的速度为v3,经过3min

到达岸边后,马上改变摩托艇的方向向船追去,

摩托艇相对水的速度仍然保持Vs不变.已知V1:

v2:v3=l:2:4,不考虑人跳上摩托艇、摩托艇

启动以及掉转艇身所浪费的时间,由此人从岸边

追上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A.3minB.4minC.5minD.6min

5、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以40千

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此时,正好

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进发,且以后每隔

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

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可遇到从乙地发

出的汽车共()

(A)15辆,(B)10辆,(C)8

辆,(D)无法确定。

6、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

图A

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1

0;1;23:4;

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J___i—A

PlnlP2n2

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囱-------

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

速度,图夕中X、&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

4、色分别是X、鸟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

测速仪匀速扫描,A、E之间的时间间隔4

Ql.O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呼340m/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中可知,汽车在

接收到X、R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是m,汽车的速度是m/s.

7、如图19所示,传送带的速度恒为0.1或1

米/秒,转轮A和B的大小不计,AB=1.2&Y

图19

米(即传送带的总长度为2.4米)。某偷油

老鼠跳到A点,并以相对传送带0.3米/秒的速

度向B点爬去,到达B点后立即回头仍以相对传

送带0.3米/秒的速度返回A点。回到A点后,

该老鼠将再次向B点爬去,到达B点后再次返

回……如此反复下去,且老鼠相对传送带的速度

始终为0.3米/秒。老鼠在A、B两端点速度转向

所需的时间不计,从该老鼠由A点出发时开始记

时,经过多长时间,传送带上将都会被老鼠身上

的油渍污染()

A、16秒B、17秒C、18秒D、19秒

相对运动

如果有一辆平板火车正在行驶,速度为k(脚标

“火地”表示火车相对地面,下同)。有一个大

胆的驾驶员驾驶着一辆小汽车在火车上行驶,相

对火车的速度为小,那么很明显,汽车相对地面

的速度为:

/汽地="汽火+”火地

(注意:%火和%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汽

车中有一只小狗,以相对汽车为%汽的速度在奔

跑,那么小狗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

“狗地=°狗汽+/汽火+/火地

从以上二式中可看到,上列相对运动的式子要遵

守以下几条原则:

①合速度的前脚标与第一个分速度的前脚标相

同。合速度的后脚标和最后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

相同。

②前面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和相邻的后面一个

分速度的前脚标相同。

③所有分速度都用向量合成法相加。

④速度的前后脚标对调,改变符号。

相对运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许多问题通过它

的运用可大为简化

8、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

察到雨滴以一定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站

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A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

大。

B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

小。

C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

大。

D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

小。

9、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上行驶,方向相同,

乙在前,早在后,在射程以内,车上两1日“心

甲乙

出相同的演示子弹,子弹对枪口的速覆上;:±

I11

在两车速度分别为匕=匕,匕>%,w<匕二种'情''

(a)

确的判断应该是()

(A)甲车上的人选被射中(B)乙车上的人选

被射中

(C)两人同时被射中(D)无法确定

10、有A、B两艘船在大海中航行,A船航向正东,

船速15km/h,B船航向正北,船速20速/h.A船正

午通过某一灯塔,B船下午二点也通过同一灯塔.

问:什么时候A、B两船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

少?

11、如图所示,某人站在离公路距离为60mn工?

的A处,他发现公路上有一汽车从B处以标一苫

10m/s的速度沿公路匀速前进。B处与人(a)

相距100m,问此人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奔

跑才能与汽车相遇?

小船过河问题基本模型

一・v水〈V船

1)时间最少

2)路程最少

—•v水〉v船

1)时间最少

2)路程最少

典型例题

1、某人以不变的速度垂直对岸游去,游到中间,

水流速度加大,则此人渡河时间比预定时间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

确定

2、某人以一定速度始终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

当河水匀速流动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

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B.水速

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D.路程、

时间与水速无关

3、某人横渡一河流,船划行速度和水流动速度

一定,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了若此船用最短

的位移过河,则需时间为丁2,若船速大于水速,

则船速匕与水速叱之比为()

(A)/^(B*

(C)-^(D)二

4、小船在s=200m宽的河中横渡,水流速度是

2m/s,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4m/s.求:

(1)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

(2)要使小船航程最短,应该如何航行?

5、一条河宽100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

水流速度是5m/s,则()

A.该船可能垂直河岸横渡到对岸

B.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过河所用的时间

最短

C.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船的位移最小,

是100米

D.当船横渡时到对岸时,船对岸的最小位移

是100米

真题演练

1、某河流两岸相距120米,河水流速为2米/秒,

某人林从岸边A点到对岸下游某处B点,AB之间

的距离为150米。此人在水中的游泳速度为1.2

米/秒,在岸上奔跑的速度为5米/秒。如果此人

要用最短的时间过河,则他从A点到B点需用时

秒;如果此人要用最短的路到达B

点,则他从A点到B点的路程为

米。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从水速恒定的河岸a、

b处同时下水游泳,a处在b处的下游位置,甲

游得比乙快,要在洒中尽快相遇,甲乙两人游泳

方向应为()

A.都沿ab方向

B.都沿ab偏向下游方向

C.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甲的偏角更大

D.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乙的偏角更大

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长为1m的直杆AB

的A端紧靠在竖直的墙面上,B端可以沿水平地

面运动。现使B端匀速向右运动,从AB杆与竖

直墙面的夹角为30°时开始,到AB与竖直墙面

的夹角为60。时结束,此过程中直杆AB的中点

0经过的路程为m,A端运动的速度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

力(一)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的具体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即确定所研究的问题中,

要研究的是哪一个物体

2.隔离研究对象:把受力物体单独画

3.分析物体受力: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

的次序进行受力分析,防止漏力和添力

4.画好受力图:每个力都要标上符号

例题: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

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

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

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

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A.(M+m)gB.(M+2m)gC.M

g+fD.Mg+2f

例2、一只封闭的小箱子,自重为G,内有一只伊

重为Co的小蜜蜂,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关人

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蜜蜂在箱子内水平匀速飞行,箱子对地工

面的压力等于G

(B)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箱子

对地面的压力大于G+Go

(C)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下匀速飞行,箱子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G+Gn

(D)若小蜜蜂在箱子内倾斜向上匀速飞行,箱子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Cn

例3、如图所示,A、B为质量均为"的两条形磁

铁,置于台秤的托盘上,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

力作用,当平衡时B对A的弹力为内,台秤的示

数为司,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i=mg,£=2侬,(B)Fi>/ng,A=

2侬,

(C)Fi>mg,F,z=mg,(D)£>2侬。

例4、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叫,一端与水

平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挂着质量为f

的钩码B,木块恰好在桌面上匀速运发一~||山

上再加一个质量为m的碳码,同时在日下再挂上

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木块的速度将()

A.不变B.变快C.变慢

D.由n、m2>m的大小关系而决定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1.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

2.力的分解---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a、力的分解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以

已知力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行四

邻边就是这已知力的分力。隹六

力的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方法: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想一想:没有条件限制,能有多少种分解方

法?

B、力的正交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Fx和

F,,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的方法,叫作力的

正交分解

例5: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

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角。

7

分析:(1)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

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副的两个分力就在

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

(2)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就

是唯一的。

(3)如图所示分解Fi=Fcos。,F2=Fsin9

例6:物体放在斜面上,那物体受的重力产生有

什么样的效果。

(1)G方向竖直向下,又不能下落。在垂直于斜

面方向产生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效果;在沿斜面

方向上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效果。

(2)两分力方向确定了,分解是唯一的。

(3)Gi=Fsin0,G2=Gcos。

习题巩固:

1、如图10所示,轻质细杆ABC的A端用较链固

定在竖直墙面上,C端悬挂一重物P,B点与一细

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系于墙面D点。整个装置

平衡时,细杆正好呈水平。关于细杆在A端所受

外力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0

2、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时候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会变

(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

这个力的一半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

这个力的2倍

3、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力

同向时,合力为力,反向时合力为昆当两力相

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A)y/A2+B2(B))(屋+6、/2(C)y/A+B

(D)J(A+B)/2

4、如图所示,把一个物体用两根等长的细绳施

和。力悬挂在半圆环上,。点为半圆环的圆心.让

a点固定不动,当力点由最高点。向最低点"缓

慢移动的过程中,力和龙两绳对物体的拉力7;

和办的大小变化是()

(A)Ti和72(B)Ti始终

增大,72先减小后增大

(C)T1始终增大,T1(D)T1

和72都是逐渐减小

给/旦百给二旦行给公旦而

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

块2有一滑块6沿木块斜面匀速下滑,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静止,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

的趋势

(B)〃保持静上,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

的趋势

(C)〃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左运动

的趋势

(D)没有数据,无法通过计算判断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点,现要使物体沿着方向作加

速运动,(/和0。'都在"平面内),那么,必须

同时再加一个力尸,这个力最小值是()

(A)FcosO(B)Fsin^(C)Ftg0(D)Fctg0

7、如图所示,通过一个动滑轮拉住物体G,当°

角逐渐减小时,为了使物体最后静止,拉绳头的

力9必须()

(A)(B)(C)(D)无法

确定给7旦百笛Q旦而给C旦而

8、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光滑球放在倾角为a

的斜面上,并被48板挡住,设球对斜面的压力

为N,对挡板的压力为也,当挡板与斜面的夹角

。增大到挡板呈水平的过程中()

(A)Ni变小,N2(B)Ni和M都变小

(C)M变大,Ni(D)M变小,M先

变小后变大

9、质量为0.8kg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

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3N

顿的力推物块,物块仍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A)5N(B)4N(C)3N(D)号QN

3

10、被两块同样竖直的板A、B夹着的完全相同

的重物P和Q都处于静止状态,则P受到的摩擦

力是()

A、有一个,施力物是A,竖直向

B、有一个,施力物是Q,竖直向上。

C、有二个,A施力物方向竖直向上,Q施力

物方向竖直向下。

D、有二个,A、Q各施一个力,方向都竖直

向上。

11、现有长度均为0.1m的两根弹簧A和B,已

知弹簧A和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