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_第2页
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_第3页
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_第4页
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科学研究对研究者个体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些素质要以()为核心。

A.教学能力B.组织能力C.科研能力D.写作能力

2.最早提出论证自然知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模式——“归纳——演绎”程序的是().

A.泰勒斯B.阿拉克西米尼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

3.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对象领域的课题是().A.创见性课题B.再生性课题C.承继性课题D.开拓性课题

4.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5.时间取样观察是()。

A.对行为或事件的持续时间的观察B.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C.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D.在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6.下列测量方法中属于主观反应测量法的方法是()。A.标准化选择法B.问题解答法C.ri陈量表法D.二次量化法

7.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A.具有启发性B.具有幽默趣味性C.具有倾向性D.保持态度中立(措词取中性)

8.教育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核心内容是“(广。A.变量分解B.变量观测C.变量假设D.变量控制

9.用于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明确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程度的指标称为()o

A.实验的内在效度B.实验的外在效度C.实验的难度D.实验的区分度

10.教育辞书属于(卜A.研究性专业图书B.专业性教学用书C.文献性专业工具书D.资料性工具书

II.下述方法中,每个研究对象被选为样本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法是()。

A.方便抽样B.维度抽样C.系统抽样D.定标抽样

12.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的主要区别在于()。A.层次不同B.内容范围不同C.社会化程度不同D.推广价值不同

13.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任务在于()。

A.丰富、繁荣教育学术理论B.获得教育科研成果C.形成、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D.创立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14.如果一个教育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教育概念的全部外延,且后者仅仅是前者的一部分,那么这两个教育概念具有()。

A.交叉关系B.同一关系C.真包含关系D.矛盾关系

15.经计算,数学与计算机这两门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是0.72,可见这两门课程()。

A.中度相关B.高度相关C.极高相关D.正常相关

16.实验研究(报告)的重点应放在().A.解释教育现象B.(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C.阐明教育事实D.阐明教育理论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编制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不宜采用的语句表述形式是().

A.简单疑问句B.反问句C.完整的陈述句D.多重否定复合句E.感叹句

2.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主要有()。A.怀疑B.变换思考角度C.类比与移植D.明察暗访E.探究与体察

3.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之一是标准化程度高,这主要体现在()等几个方面。

A.调查工具标准化B.调查人员标准化C.调查过程标准化D.调查结果标准化E.调查时间标准化

4.教育实验一般属于()。A.自然实验B.实验室实验C.前实验D.真实验E.准实验

5.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要求有().

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1:创新B.观点和材料的统一C.在独立思考基础I:借鉴吸收D.主观与客观相结合E.书写格式符合规范三、填空题(每

空I分,共16分)

I.科学研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历史继承性和规范性。

2.无结构非参与观察的记录往往有和两种方式。

3.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由、、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4.分配被试的方法主要有单组法、和____________三种。

5.教育经验总结主要是运用方法对教育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在其深入阶段,还要用到方法,后者是建

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思维方式。

6.在教育理论中,涉及教育事实的命题一般由命题构成,而涉及教育价值的命题则具有大量的命题。

7.相关系数有两个性质:(1);⑵。

8.按照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三类:(1)________型;(2)综合论述型;(3)论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研群体2.演绎假设3.教育调查法4.教育科研成果评价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2.简述教育观察法的主要优缺点。

3.简述教育实验具有的质的规定性。4.简述教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六、计算分析题(共10分)

某校面向社会在已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名教师,对应招(聘)人员

进行考核,考试分专业知识课和教学技能两项,结果有两位应招(聘)者成绩最好,但总分相等(169分),他们的具体成绩是:

甲:专业知识86分;教学技能83分

乙:专业知识87分;教学技能82分

如何确定录用呢?最后决定用标准分办法。经计算处理得本次13名参加考试的应招(聘)人员的成绩是:专业知识平均得分是76分,标准差

是4分;教学技能平均得分是72分,标准差是5分。问最后应当录用哪•位?(提示:标准分具有可加性。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步

骤。)

七、论述题(共12分)

试述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同异。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教师的社会作用集中表现在:(I);(2);(3)。

2.师爱内容由低到高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其次是;第三是_________.

3..我国学校对教师风度的基本要求是:(1);⑵:⑶;(4):(5)o

4.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

5.我国小学教师资格分为、、、。

6.“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和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

7.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即是强调作为德育范畴的最基本的内涵;“望多”是指德育还应包

括、等项基本价值教育的内涵。

8.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通过文化课的与来实现的。

9.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是、和。

二、名词解释(9分)

1.教育机智2.心理相融3.自主性

三、选择题(20分)

I.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称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加里宁C.荀子D.赫尔巴特

3.“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是()的要求。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严谨治学D.为人师表

4.“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是()。A.涂尔干B.卢梭C.杜威D.裴斯泰洛齐

5.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是体现的是德育的()。

A.政治功能B.生存功能C.发展功能D.享用功能

6.通过向学生进行教育,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A思想品德课B各科教学C校会和班会D少先队活动

7.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

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

认为要使王林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

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

8.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传授知识B发展技能C培育或发展智慧D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9.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A艺术美育B自然美育C社会美育D教育美育

10.“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就是()。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教育方针D.教学目标

一、填空题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属于那一种代表性的学习理论。(A)

A联结派的学习理论B认知派的学习理论C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2.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指的是什么学习。(B)

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智力技能的学习

3.当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阻时,因为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的情绪反应。(D)

A应激B动机冲突C心理防卫机制D挫折

4.划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B)

A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定论的形式呈现B学习中能否得到新的概念或理论

C是否需要对原有知识重新组织D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5.认为人类可以不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的学习理论是。(A)A

社会学习理论B认知同化理论C认知发现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6.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不同,老师有责任帮学生形成哪种归因(D)A.能力归因B.难度归因C.运气归因D.努力归因

7.动力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A.倒U型曲线B.线性关系C.U型曲线关系D.倒U型直线关系

8.激励个体为自己的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力(B)

A.成就需要B.成就动机C.动机D.学习动机

9.动作技能与认识技能的学习形式都是(C)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练习D.意义学习

10.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D)

A.动机强度与学习强度之间成反比B.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正比

C.动机强度与学习强度的关系是线性关系D.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倒U型曲线关系

II.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监控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认知技能叫做(B)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12.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分化和整合D.辨别关键属性

13.两名在测验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A)

A.归因方式不同B.学习目标不同C.成就动机水平不同D.自我期望不同

14.学生常常不能区分一字多音或多义的读法或用法,这种现象是(B)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特殊成分迁移

15.阿特金森认为,当两个人所处的任务难度和诱因价值相同时,越有可能作出争取的行为的(B)

A.能力水平高者B.求成动机越高者C.心理素质稳定者D.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

16.充分利用头脑中的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什么策略(B)

A.组织策略B.鲜明加工策略C.复习策略D.元认知策略

17.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是指(B)

A.概念的肯定实例的关键属性B.概念的肯定实例在细节方面的变

C.概念的否定实例的关键属性D.化概念的否定实例的无关特征

18.教学“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老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B)

A.使用比较教学B.使用变式教学C.分类教学D.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下

19.阅读完某段文章后,学生问自己:“我理解了吗?”“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能记住吗?''这是属于(B)

A.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B.元认知策略的应用C.概括策略的应用D.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

20.阅读理解策略是(B)A.分析理解策略B.综合性策略C.元认知策略D.单一性策略

21.从众是什么结果(B)A.群体规范B.群体舆论C.群体目标D.群体压力

22.应用题解题策略属于(D)A.一般解题策略B.分析理解策略C.元认知策略D.具体解题策略

23.每当想起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就辉唤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激励着小李去战胜困难,这种道德情感是(D)

A.直觉的道德感B.理想的道德感C.理性的道德感D.想象的道德感

24.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C)

A.有效成份迁移B.特殊成分迁移C.非特殊成分迁移D.有限成分迁移

25.把大的目标状态分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然后进行搜索,逐步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的策略是(B)

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C.系列搜索策略D.算法式

26.容易使儿童形成自我中心、惟我独尊、攻击心强、难与人相处等性格特点的教养方式是(B)

A.控制型B.过度放纵C.过度保护D.民主型

27.信息加工论者把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做(A)

A.算子B.问题空间C.算法式D.手段-目的分析

28.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这种现象称之为(A)

A.良心B.道德评价C.移情D.从众

29.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体验如同身受,称做(B)A.良心B.移情C.信念D.反思

30.经常表现出行动迅速、强而有力,行动易爆发、不能控制等的特点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C)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31.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32.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D)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33.在学校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也最大的因素是(C)A.学校类型B.校风C.教师D.同伴关系

34.小学教师首先要扮演的角色是(C)A.学生楷模B.心理医生C.学生家长代理人D.知识传授者

35.以下哪种角色是教师职'也最显著的标志(C)

A.“家长代理人”角色B.“学生楷模”角色C.“知识传播者”角色D.“严格管理者”角色

36.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社会助长作用或社会阻抑作用,这取决于(D)

A.社会群体构成程度B.活动的性质和个人能力水平C.个人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个人能力水平D.活动的性质个人技能熟练程度

37.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C)A.教师对他人的行为期待B.他人对教师角色的行为期待C.教师自我形象与公共形象D.教师对自己的行为

期望

38.在进行形象联想时,应遵循的原则是(C)A.联想化B.系统化C.具体化D.形象化

39.古诗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典型例子(B)

A.反向作用B.投射C.转移D.认同

40.能够根据不同学生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反映了教师思维的(B〉A.逻辑性B.创造性C.敏锐性D.精确性

二简答:

1.试述学习.教育与发展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答:(1)心理发展的四个特点:①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③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④心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学习与个体的生理发展:①个体的生理发展制约着学习②学习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3)学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①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制约着进行某种学习的可能性②学习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4)教育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学习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致的。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前提。

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及结果。

2.试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答: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

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3.技能与知识的关系

答:技能也是知识的•种,但从严格的意义看,技能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4.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它就是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是将所学得的经验

有变化的运用于另一情景。学习迁移的直接作用也就是学习迁移对学习在当前的学校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学习迁移的间接作用也就是

学习迁移对学生在学校毕业后的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

5.简述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一些主要影响

答:(I)学习者的动机(2)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3)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

(4)教师的有关特征(5)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

6.简述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答:道德与品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的存亡与个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

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懒于个体的存在。道德或品德的内容往往有文化背景和阶级的差别,而品德的存在形式及其规律对于人们来说则

是共同的。

7.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

答:(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2)群体的领导方式(3)群体内部的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4)外部影响

8.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影响有呱些?

答:创造性指的是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个性特征或倾向。

(1)创造性与智力(2)知识经验(3)左右脑的优势(4)认知风格(5)人格和动机(6)社会环境因素

9.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气质是指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速度等方面的特点。有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

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10.什么挫折以及挫折后的心理反应?

答:(1)挫折指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的状态和情绪反应。(2)心理反应有:①攻击②

冷漠③幻想④退化⑤固执三论述:

I.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为什么回遗忘?试阐述原因并说明如何是高其记忆效果。

答:(一)根据衰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就导致了遗忘。

(1)衰退理论(2)干扰理论(3)线索一依存遗忘理论(4)动机遗忘理论

(-)记忆策略

(1)复习(2)积极的遗忘(3)过度学习(4)精细加工

2.论述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以及其在我们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

答: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是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知识的应用是抽象指示灯

的具体化过程。知识应用是把自己有的知识用于解决作业中或实际生活中的课题,学习迁移是指先前在一种情境卜.获得的某一类知识或技

能对于新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3.假如你是一个小学教师,请你谈谈如何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来组织教学

答:特点:直观操作性、指导一模仿性、基础一再现性。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其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

康。

4.试评述价值澄清法以及如何对其合理利用

答:指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实际时机,作出适当儿简短的语言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

为做进•步的省察与探讨,达到澄清或养成价值观的目的。价值澄清法在理论上也有缺点和错误。

5.试谈淡你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会

答:(1)创建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2)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发展

(3)鼓励实践并尽力有创造性的人接触(4)实施鼓励创造性的教育

6.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记千篇一律,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应因材施教,试谈谈对其的看法

答:(1)了解学生的心理深闺派和知识能力的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2)了解学生的学生动机,进行激励。

(3)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

7.作为一名快要踏上工作岗位的小学教师,谈谈你对小学教师角色的看法

答:(一)角色特点:(1)角色认知(2)角色体验(3)角色期待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2)学生楷模的角色(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4)严格管理者的就角色

(5)心理调节者的角色或者心理医生的角色(6)学生的朋友的角色

8.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答:(•)家庭:(1)父母之爱(2)家庭的不完满(3)家庭的教养方式

(二)学校:(1)教育思想(2)教师(3)学校的类型

(=)社会环境:(1)社会形态(2)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属了教育木体功能的是()A.人的培养功能B.人口功能C.政治功能D.经济功能

2.支配了德国整个高等教育,并一度使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是原则。()

A.实践与理论统一B.做学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D.研究与教学统一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A.环境B.遗传素质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主张教育万能论的是()A.康德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年。()Aj951B.1978C.1985D.1986

6.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机构创设于年。()A.1901B.1902C.1903D.19()4

7.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无目的论D.泛目的论

8.教育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A.社会生活B.科学技术C.生产劳动D.经济建设

9.“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A.现代社会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

10.“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B.受尊重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D.生存的权利

11.“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

12.社区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正式确立和广泛发展,是在()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

2.在古代社会,产生,从而使教育从•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

4.制约和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5.1982年,党的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6.人的发展是指人在两个方面的发展。

7.奠定中国当代学制基础的是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8.马克思恩格斯在全面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9.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

10.以教学为主,说明教学是学校教育主要的中心工作,而不是工作。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I.教育规律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3.教育要素4.学校教育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I.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2.简述德育的内容。3.简述教学的任务。4.简述学校教育的地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I.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2.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11.A12.B13.A14.C15.D16.B17.C18.B19.B20.A

I.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

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B)A汉武帝B黄仲舒C郑玄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

4.强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B“弃仁绝义”C“道法自然”D“化性起伪”

5.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C)A布鲁纳B赫尔巴特C杜威D杨贤江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A小学教育目的B小学教育目标C小学教育原则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A弗

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

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A公正评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

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A)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

14.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C)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15.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D)

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1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17.教师按•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

18.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般称为()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

19.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贯性原则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I.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2.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4.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生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5.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权和公正评价权。

6.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I八

7.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8.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9.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我们把课分为课和综合课。

10.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白我教育能力由、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

11.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12.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13.《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这是我国义

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14.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5.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活动,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

16.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17.是指一个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18.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教育。

1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法。

20.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形式的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I.职业化2.民主化3.康德4.能动的

5.学习6.教科书7.孔子8.教学组织形式

9.单一10.自我评价11.宫廷12.理想国

13.宪法14.智力15.心理16.基础

17.效度18.思想19.榜样20.群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I.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楮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

D.申比寥夫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6.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利“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7.“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8.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9.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10.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11.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2.我国正在进行的五四制实验开始于()年。

A.I981

B.1989

C.1991

D.1994

13.“明人伦”是我国()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14.“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的观点。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

15.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

A.田径

B.乒乓球

C.武术

D.游泳

16.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A.•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17.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9.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20.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位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o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

A.儿童对成人模仿的需要

B.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社会需要

C.人类生存的需要

D.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E.社会安宁的需要

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4.政治有()儿种表现形态。

A.管理

B.制度

C.活动

D.观念

E.组织

5.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几种类型()。

A.基础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E.成人教育

6.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的需要。

A.社会舆论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C.个人意志

D.社会政治经济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7.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赞科夫

E.克伯屈

8.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o

A.教科书

B.参考书

C.练习册

D.课程计划

E.教学大纲

9.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10.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

2.潜在课程

3.教学

4.教育目的

5.教育合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4.现代社会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阐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2.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I.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一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II.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13.强调学生的“•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16.1901年,由立花铳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教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

B.《教育学》

C.《大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19.“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B)。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斯宾塞的《教育论》

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C)。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7.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B)。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2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3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C)。

A.斯金纳

B.杜威

C.布鲁纳

D.加涅

3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

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3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D)。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

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

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3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C)。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3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