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060-2021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3502T 060-2021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3502T 060-2021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3502T 060-2021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3502T 060-2021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99B39DB3502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DB3502/T060—2021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2021-06-08发布 2021-06-08实施厦门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DB3502/T060—2021IITOC\o"1-5"\h\z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栽培场地环境要求 25季节栽培的菇房(棚) 36生产投入品要求 47栽培季节 58培养基配方 59栽培技术要求 510发菌培养管理 811覆土管理 812岀菇管理 813采收与处理 914病虫害防控 1015生产档案管理 1116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产原材料使用质量要求 1217附录B(资料性附录)在食用菌上登记可使用的化学药剂 1318附录C(资料性屈)生产档案管理记录 14DBDB3502/T060—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岀的规则编写。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提岀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菌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莲塘宏路茶树菇专业合作社、厦门南泰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高原山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区菌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阮时珍、邱小蓝、林文化、林一帆、阮以恒、江旺坤、阮诗权、阮召校、郭宝珠、何华、阮诗明、阮召渠、曾淑玲。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姬松茸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环境要求、季节栽培的菇房(棚)、生产投入品要求、栽培季节、培养基配方、栽培技术要求、发菌培养管理、覆土管理、岀菇管理、采收与处理、病虫害防治、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厦门市无公害姬松茸自然条件下季节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86.21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H/T1262—2019棉籽壳496—2010528—2010658—2015496—2010528—2010658—20151935-20102375—2013NY/TNY/TNY/TNY/TNY/TNY/TNY/TNY/T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2798.5-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5部分:食用菌5010—2015房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5099 奴公害紬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代料栽培指用稻草、秸秆、玉米芯、蔗渣、棉籽壳等原料取代原培养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式。3.2室内床架栽培将培养料铺在室内床架上的栽培方法。3.3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大棚层架栽培将培养料铺在层架上的栽培方法。3.4前发酵在室外一次完成培养料的堆制发酵过程。3.5后发酵经前发酵的培养料,在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氏消毒的发酵过程。3.6原基菌丝体从营养生长阶段转为生殖生长阶段后,扭结形成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状物质。3.7孢子真菌经无性成有性过程所产生的繁殖体。3.8子实体产生抱子的真菌的繁殖器官结构。9姬松茸姬松茸学名AgaricusblazeiMurrill,别称巴西蘑菇、小松菇、小松口蘑、阳光蘑菇、柏氏蘑菇。在生物学分类上属菌物界、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亚纲、伞菌目、伞菌科属。4栽培场地环境要求1栽培场地姬松茸栽培场地要求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栽培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远离有毒有害污染源(工矿企业三废、禽畜舍、垃圾场),距医院、学校爲所ROm以上。4.2栽培场所布局4.2.1生产区原料仓库应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隔。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6.6.6石灰粉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5.45.4塑料大棚建造4.2.2生产区和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应严格分开。生产区中拌料区、装料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安装空气对流通风窗区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其中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紧密相连。原料仓库应设在下风口。4.3栽培模式采用室内层架栽培、室外大棚层架栽培。5季节栽培的菇房(棚)5.1栽培场地应选择交通便利,给排水方便,环境干净,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菇房(棚)宜坐北朝南,利于保温和通风。每间菇房(棚)面积为100m2〜230m2。5.2整体布局菇房(棚)座北朝南,菇房排列和堆料场地应布局合理,菇房(棚)保湿、保温好,空气流通,无直射阳光,光照度均匀,菇房(棚)内整洁。5.3室内栽培的菇房(棚)5.3.1菇房(棚)设施菇房(棚)墙体采用具有防火保温功能的彩钢板建成,内墙厚7.5cm〜10cm,四周墙体厚10cm〜15cm,房顶厚10cm〜15cm。5.3.2层架设置床架采用热镀锌角铁装配建造而成,层架设置5〜6层,层高45cm〜55cm,底层与地面距离20cm〜30cm,顶层栽培架距屋顶70cm〜90cm;两边操作的栽培架宽度为100cm〜120cm,单边操作的为50cm〜60cm,栽培架之间的K佇通道宽80cm〜100cm。5.3.3通气设施菇房安装6〜9台排气扇,规廠疝^nX40cm,功率40W-100W,外壳有带百叶的排气扇,每个走道的单边墙壁上方安装2台〜3台,墙壁中断安夥2*〜3台,走道的墙壁下方安装2台〜3台,以80m'安装6台;180芹安装9台。在通风口加设防虫网。5.3.4光照设施采用节能灯、白色或黄色LED灯带,光照控制在300Lx噸)艮。5.3.5自动喷雾设施安装微喷系统,间距150cm〜200cm安装微喷头设施,并配备超声波增湿器1台〜2台。5.3.6控温设施安装空气对流通风窗。有条件的可配控温设施。5.4.1塑料大棚大棚建造;选用热镀锌钢管装配建造而成,菇房(棚)高度300cm〜350cm,宽度为700cm〜900cm,长度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而定;选用塑料薄膜、遮阳网覆盖。安装空气对流通风窗,棚顶有遮光、防雨、隔热覆盖物。大棚四周开挖排水沟。5.4.2层架建造采用钢结构建成,两侧操作的床架宽度100cm-120m,单侧操作的床架宽50cm〜60cm,通道宽度60cm〜70cm,中间通道宽度80cm〜90cm,菇床设4〜5层,底层离地20cm〜30cm,层间距50cm〜60cm,顶层离房顶80cm〜100cm;床架之间每条通道两端各开窗的大小规格为30cmX40cm,上中下的通风口,并安装纱窗。5.4.3排气天窗每条通道中间的屋顶设置排气天窗1个,天窗规格50cm〜60cm,内径30cm〜40cm,天窗共设4〜6个。5.5安装微喷设施室内层架栽培,安装微喷系统,间距150cm〜200cm安装微喷头,可配备增湿器。大棚层架栽培,在层架中间顺向安装微喷系统,每个微喷头间距200cm〜250cm。6生产投入品要求6.1栽培料基质栽培料基质应符合NY/T1935-2010和NY/T5099的规定;禁止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使用禁用农药,农药残留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参见附录A-6.2原辅材料选用稻草、花生秆、玉米秆、蔗渣、棉籽壳、干牛粪等为栽培主料,辅料石灰粉、石膏粉、轻质碳酸钙等为添加剂,应符合NY/T2375—2013的规定。6.3生产原料按培养基配方准备原料,用草料量控制在18kg/m2~20kg/m2o稻草料应要求新鲜无霉变,玉米秆脱粒草要碾压处理,玉米秆碾压后,割成30cm〜40cm长的秸秆或小颗粒。6.4生产用水生产用水无污染的山泉水和深井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6.5土壤要求覆土的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无杂质、无白蚁、无虫卵、无杂菌的壤土或粘壤土,pH7.5〜8.0;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9.9.1预湿处理应符合NY/T2375—2013中第4.2.2条化学添加剂的规定。6.7石膏粉应符合NY/T2375—2013中第4.2.2条化学添加剂的规定。6.8菌种要求应符合NY/T528的规定和NY/T2798.5-2015的规定。6.9化学药剂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参见附录B。6.10消毒用剂应符合NY/T2375—2013的规定。7栽培季节栽培季节选择春秋两季,以秋季栽培为主。春季栽培应安排在2月〜3月上旬堆制培养料,经二次发酵,3月上旬〜4月上旬播种,5月〜6月岀菇;秋季栽培在7月下旬〜8月中旬堆制培养料,8月中下旬〜9月播种,10月〜次年4月岀菇。8培养基配方8.1基本要求根据当地资源选择配方。生产中采用的培养料有稻草,牛粪,鸡粪等,每平方米栽培面积最好用干稻草18kg〜20kg计算。培养料pH值调至7.8-8.5,含水量63〜65%。8.2稻草70%、灰粉I5%„8.31%„稻草64%、牛粪30%、石膏粉.褫豆粕2%、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0.5%、尿素0.5%、石灰粉8.41%„稻草59%>棉籽壳25%.牛粪12%,这谈酸钙,;国、石膏粉或轻质碳酸钙1.5%、尿素0.5%、石灰粉8.5粉1.8.2稻草70%、灰粉I5%„8.31%„稻草64%、牛粪30%、石膏粉.褫豆粕2%、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0.5%、尿素0.5%、石灰粉8.41%„稻草59%>棉籽壳25%.牛粪12%,这谈酸钙,;国、石膏粉或轻质碳酸钙1.5%、尿素0.5%、石灰粉8.5粉1.5%„稻草48%、玉米秆30%、牛粪15%、菜籽饼粉3%、尿素0/5>石膏粉1.5%、过磷酸钙0.5%、石灰8.6稻草50%、粉2%„甘蔗渣30%、牛粪15%、磷酸二氢钾0.5%、尿素0.5%、过磷酸<1%.石膏粉1%、石灰9栽培技术要求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9.79.7大棚层架铺料预堆原辅材料应按配方要求。将稻草先晒Id〜2d,用1%石灰水浸泡Id〜2d,浸水充分预湿,或喷水淋透,捞起随堆成长方形,预湿后2d〜3d;牛粪碾碎,加水预湿搅拌均匀,水分不宜过多,以手抓成团放地松散即可。9.2前发酵9.2.1建堆发酵建堆时料底层铺20cm〜25cm厚的稻草,然后交替铺上牛粪3cm〜5cm和稻草20cm〜25cm,料堆宽180cm〜200cm,料高150cm以上,呈长方体形,长度不限,顶部龟背形。在料堆背脊上打一排通气孔,料堆中间每隔80cm〜100cm设排气孔。特别是顶层应保持牛粪厚层覆盖,顶部堆成龟背形,水分掌握在堆好后四周有少量水流岀为准。9.2.2翻堆将料翻开抖散抖松,内外、上下层料相互交换,翻堆时根据料的含水量调节水分,再次建堆。自建堆起,每间隔4d、3d、3d翻一次堆,共3次,应根据料的腐熟程度而定翻堆次数;堆温的测定一般以圆柱形温度计插入料堆中心测温为标准。9.3后发酵9.3.1室内层架后发酵完成前发酵后,将料趁热搬入消毒后的菇房,集中堆放在中间二层以上层床架上,关闭所有门窗,输入蒸汽升温,使料温快速升至60°C~62°C,维持8h〜10h。然后停止加温,随后,打幵通风口使料温缓慢降至48°C~52°C,维持3d〜5d,视料的腐熟程度而定。每天小通风1〜2次,每次lOmin〜30min„如培养料仍有氨味,需继续升温培养至氨味消失。测定料温时,人不得入室,在室外制一竹竿温度计或选用专用灭菌温度计均可,由室外插入室内至料层中心测温。9.3.2大棚层架后发酵完成前发酵的培养料,趁热搬入消毒后的大棚层架上,发酵方法按前述第9.3.1条流程进行后发酵。9.4培养料质量将培养料发酵呈深咖啡髙或褐棕色,可观察到白色的放线菌,料柔软,腐熟均匀,无臭,无异味,有弹性和香味,轻轻一拉即断,疏松,没有粘滑感,含水量63%〜65%,pH7.0〜7.5。栽培料发酵好后及时散堆降温,当料温降到28。。以下后即可铺料播种。9.5菇场(棚)消毒进料前的3d〜4d,淸除菇场(棚)内的杂物,打扫淸洁卫生,然后用漂白粉溶液喷雾后。隔Id用石灰水进行消毒;在进料前Id用气雾消毒剂密闭熏蒸8h〜I0h,开「诚|风。9.6室内层架铺料当料温降至30°C以下时,将料均匀铺在床架上,厚度20cm〜23cm。当料温降至26°C~28°C时播种。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12.412.4喷出菇水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1010发菌培养管理将发酵完成后的培养料,当料温降至35°C以下时,均匀摊于层架上,上下翻透抖松均匀,若培养料偏干,可用1%石灰水调节料湿度后,再翻料一次,使之干湿均匀,整平料面时,料铺成中间高两边低,料层厚度为20cm〜25cm,当料温稳定降至28°C时播种。9.8菌种要求9.8.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应符合NY/T528的规定。9.8.2菌种质量无杂菌,无病虫,菌丝浓密粗壮,色泽洁白,白色至微黄色,生活力强,菌龄适中,菌龄应在30d〜35d,培养基不萎缩,无吐黄水现象的麦粒、谷粒、棉籽壳菌种。9.9播种消毒9.9.1播种前提前2d〜3d消毒,先用3%〜4%来苏儿水和煤酚皂溶液进行空间和表面喷雾。再用6g〜8g/m2气雾消毒剂熏蒸。9.9.2在菇房(棚)外150cm〜200cm处喷雾杀菌剂并撒上石灰粉。9.9.3室内播种时,提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每立方米用量12g~15g,消毒时间为5h〜6h。9.10人员消毒接种前工作人员要穿白色工作服,将双手和用具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9.11菌种用量麦粒、谷粒、棉籽壳的菌种2〜3瓶(750na)/m2,袋装菌种1〜2袋(20cmX38cm)/m2„9.12菌种处理先将经严格挑选的菌种,用酒精棉球消毒瓶(袋),或用来苏儿清洗菌种瓶(袋)表面,然后挖除表面老菌皮,将菌种挖到消毒过的容器内。9.13播种方法9.13.1撒播播种方法以撒播为主。当料温稳定在28°C左右,选用麦粒、谷粒、棉籽壳菌种宜采用撒播。先用70%的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用手抓提培养料,使菌种落入料内整平料面,再将剩余的30%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轻轻拍平料面,整平压实。播种后,若料面较干可用地膜覆盖,若料面较湿可用报纸覆盖。并关闭门窗,保温保湿促进菌种萌发。9.13.2穴播在料面上打穴,穴间距以8cmX10cm,将菌种穴距点播于播种穴内,穴深度4cm〜5cm,将余下的菌种均匀撒于料面,整平料面,轻轻拍实。10.1播种后管理10.1.1室内床栽发菌管理播种后3d〜5d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高湿为主,促进菌种萌发,若料温超过28时应适当通风降温。3d后当菌种已萌发,且菌丝发白并向料上生长时,适当增加通风量。播后7d〜10d菌丝基本封面后,每天通风2次,每次时间lOmin〜30min。通风时,应结合温度变化调整通风时间。12d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整齐往下吃料,菇房(棚)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10.1.2大棚床栽发菌管理播种后3d〜7d以保湿控温为主,视空气情况稍作通风,促进菌丝萌发吃料。7d后,逐渐加大菇房(棚)通风量,促进菌丝尽快在培养料中定植,每天通风换气1次〜2次,每天lOmin〜15min,正常情况下,播种10d,菌丝基本上长满料面,此时应揭膜通风,菇棚通风口也应经常打开,降低空气湿度,使料面稍干,促进菌丝向湿度较大的料内生长。发菌20d左右,菌丝吃料大于2/3,接近料底时,及时覆土。11覆土管理11.1覆土标准播种后23d〜25d,当菌丝长至料层的2/3后,或吃满料层即可覆土。11.2覆土方法覆土时,应采取一次性粗细土混合覆土方式,粗细土层厚度控制在2.5cm〜3.0cm,厚薄一致,表面平整。覆土后可向覆土层微喷一次pH8.0-9.。的石灰水。11.3覆土后管理覆土后,关闭门窗3d〜5d,让菌丝尽快向土层内生长,采取轻喷勤喷的办法逐步调至所需湿度,菇房(棚)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3d后适当加大通风量,有利于菌丝爬土;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1%~22%,温度控制在23°C~26°C,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通风换气。12出菇管理12.1搔菌覆土前采取一次“搔菌”措施,即用手将料面轻轻藜动,拉平,然后用木板将培养料轻轻拍平。12.2催蕾12.3喷结菇水在搔菌后2d〜3d菌丝普遍开始突岀土面时,加大通风量2d〜3d,温度降到28°C以下,及时喷结菇水,每天2次〜3次,达到土质能捏得扁,搓得成团。每次喷水后要加大通风。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DB3502/T060—2021当子实体普遍长到米粒至黄豆大小阶段时,将喷头向上45度角,每天喷水3次〜5次,使雾状水薄薄落到菇蕾上,现水而不滴水;喷水后逐渐减少菇棚通风量,增加空气湿度,保持空间相对湿度为85%〜90%„12.5生长环境因子调控12.5.1温度温度不能低于16或超过33°C,适宜控制在20°C〜28°C。12.5.2湿度向空中和地面喷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12.5.3通风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需大量新鲜空气。毎天通风3次〜5次,每次30min〜50min,二氧化碳(CO2)浓度控制在0.2%以下,保持菇房(棚)内空气新鲜。12.5.4光照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需要适量的散射光。光照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12.6采后管理采完菇后,应清除菇脚、死菇、老根,清理干净床面,补上新土,保持床面平整,停水让菌丝恢复生长。适当加强通风。当有菇蕾产生时,逐渐加大喷水量,让菌丝恢复生长3d〜4d后,再喷水调湿,再按前述的管理方法,进行下潮菇管理。13采收与处理13.1采收标准从现蕾蕾长至成西菇需7d〜9d。当菌盖表面呈淡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盖大小直径3.5cm〜5cm,菌柄长度4cm〜9cm,菌盖尚未开伞,菌膜未破时采收。气温高时,每天可采收2次〜3次;气温低时,可采收1次〜2次。13.2采收方法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柄轻轻扭下,对丛生菇或菇床岀菇密度过大时,可改用刀片切割方法,采大留小,小心勿伤及周围小菇。13.3采收处理采收后,削去残留在菇柄上的杂质及柄基变黄部分,清除残留在菇柄上的培养料、无杂质,留柄长4cm〜6cm,按大小分级后,装入塑料袋。13.4鲜菇包装包装塑料袋,采用规格40cmx48cmx0.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分装每袋净重为2000g〜2500g;小包装采用白色塑料托盘,每盒分装净重为500g,250g,用保鲜膜包装;包装袋应符合NY/T658-2015和GB4806.7-2016的规定。13.5鲜菇贮存将包装好的鲜菇放置在rc〜3°c的低温条件下贮存。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存。13.6装箱每箱净重10kg〜15kg,或根据用户需要确定包装规格。13.7烘干鲜菇加工为干品时,采用脱水机烘干。将鲜菇按长短粗细分类,摆放在竹筛片或钢丝网上进行烘干。烘干开始温度为35C,待菇体水分蒸发40%后可逐渐升温,温度控制在45C〜50C,直至烘干,含水量<12%以下。烘干后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以防回潮、变质。13.8干菇贮存要求在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下贮存;贮存的库房,地面应具备有防潮设施,防止底部受潮;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和易于传播虫害的物品混存;入库后应注意防霉、害虫、鼠类危害。14病虫害防控14.1防治原则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助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14.2农业防治保持菇房(棚)内外的清洁卫生,净化栽培环境;废弃料要及时运离生产场地,运离菇房进行处理;合理调控菇房温度,加强通风,减少喷水,降低菇房(棚)温度、湿度。14.3物理防治应在菇房(棚)门和窗,应安装孔径为0.21cm〜0.25cm防虫网,防止害虫飞入;安装食用菌专用的灭虫器;菇房(棚)内每的廿处挂一块黄色粘虫板,粘虫板距地面高度为60cm〜70cm,及时更换;菇房(棚)内每100cm〜15cm挂6W杀虫力•必挂高度为距顶层床架30cm;菇房(棚)周围挖沟深40cm的环形水沟防白蚁进入。14.4生物防治使用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害,如用苦楝叶煮汁喷施菇场,烟叶熏蒸或其浸岀液喷施防除菌蝇、菌蚊。14.5化学防治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不同品种农药轮换交替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岀菇期不使用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和NY/T2375—2013的规定。参见附录Bo14.6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鬼伞菌、胡桃肉状菌、疣孢霉病、绿霉、黄霉、木霉感染等;主要虫害有:螨虫、线虫、菇蚊、菇蛾、菇蝇、蛞蝓、红蜘蛛、蚯蚓、白蚁等。14.7病虫害防控按照NY/T2375-2013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中第4.6中的规定进行防控。14.8病虫害综合防控14.8.1发生胡桃肉状菌危害应立即停止喷水;待料面干燥后,再除去胡桃肉状菌的子囊果,更换新土;若发生胡桃肉状菌、疣孢霉病等污染时,及时把菌袋取岀室外深埋;在感病区域及其周围,用百菌清1000倍液喷洒或用0.2%克霉灵水剂1000倍液连续喷洒,抑制病害蔓延;菇房(棚)内高温、高湿、通气不良等因素是霉菌发生的原因;预防感染,必须注意菇床(棚)的空气流通,调节控制菇房(棚)的温、湿度。14.8.2用2%〜3%克霉灵喷洒菇房(棚)内壁及床架进行消毒;栽培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对菇房(棚)定期消毒杀菌;菇采完后,菇房(棚)的墙壁、地面、床架及周围空间用漂白粉液喷雾。14.9虫害防控蛞蝓防治:傍晚将石灰粉撒在蛞蝓活动处,每间隔3d〜4d撒一次,可采取人工捕杀;红蜘蛛防治:用小盆装麦麸拌四螨嗪和杀螨特,放在菇房(棚)内红蜘蛛活动处诱杀;白蚁、蛞蝓防治:用700倍辛硫磷液喷杀或用明矶粉调水洒于白蚁喜食芒箕上诱杀,可采用人工捕杀;可用白蚁灵或灭蚁粉放入蚁巢和蚁路;白蚁:采用灭蚁灵诱饵剂诱杀,一亩地投放诱饵40g〜80g;蛞蝓采用撒石灰粉诱杀;伪步行虫采用500-800倍除虫菊脂防治。采收前7d~10d停止喷药;蚯蚓防治:傍晚将石灰粉撒在蜻蝙、蚯蚓活动处,每隔3d〜4d撒一次,或采取人工捕杀。14.10鼠害防治培养料上层床后,应安放捕鼠器进行灭鼠。11菌渣处理采收完毕及时将菌袋集中,进行袋料分离,菌渣统一无害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15生产档案管理1生产管理各环节生产管理过程应详细记录,生产管理档案记枣的要求。参见附录C。15.2生产档案管理生产档案记录保存5年以上。附录A(资料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