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公开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公开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公开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公开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公开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3月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公开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将逐步呈现出两大抓手,一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二是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A.我国应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B.我国应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C.我国应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D.我国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话题落脚点。文段首先用两个并列句说明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然后用转折词“而”说明“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革”,并提出当前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话题。文段话题最后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接下来也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话题进一步展开论述。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D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文段尾部话题。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和C项:均与文段尾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话题不符。2.投资中,经常可以看到,当市场下跌时,大家一窝蜂地抛盘出逃,而市场上涨时大家纷纷跑步入市。这体现的是()效应。A.从众B.定势C.投射D.新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从众效应可能是最常见的心理效应。投资中,经常可以看到,当市场下跌时,大家一窝蜂地抛盘出逃,而市场上涨时,连菜场大妈、路边下棋的大爷都纷纷跑步入市。这种随大流的群体思维,极容易造成踩踏,乃是投资中的大忌。因此,选择A选项。B项: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定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大意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活动。B项错误。C项: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C项错误。D项:人们往往会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仅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印象深刻,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新闻效应。D项错误。3.牛奶的包装盒设计成方形,是因为方形比圆形的包装盒更节约储存牛奶所需的冷藏空间,这样一个冷藏柜中可以摆放更多的牛奶,可乐的瓶子设计成圆形是因为该形状更容易随手拿取和携带。如果以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必须以下列()为前提。A.储存牛奶的冷藏空间比储存可乐的空间小B.可乐不需要冷藏而牛奶需要C.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实用为主要目的D.人们无法接受圆形的牛奶盒和方形的可乐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逐一分析选项:A项,储存牛奶的冷藏空间比储存可乐的空间小,只能证明牛奶的包装盒设计成方形是正确的,但是无法证明可乐的瓶子设计成圆形,排除。B项,可乐不需要冷藏而牛奶需要,与观点中包装盒的设计无关。不构成观点的前提条件,排除。C项,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牛奶储存,方盒是为了冷藏柜中可以摆放更多的牛奶,可乐瓶圆形是为了让人们更容易随手拿取和携带。这些都是根据实际使用时的需求而设计的。可以构成观点正确的前提,当选。D项,人们无法接受圆形的牛奶盒和方形的可乐瓶无法证明观点的正确,因为人们还可以设计成圆柱形的牛奶盒或者圆锥形的可乐瓶,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作为上述结论前提的选项,需补充前提在两个观点之间搭桥。题干中两个观点较为明显,在关键信息“方形牛奶盒”和“圆形可乐罐”之间建立联系即可解题。题干观点一:方形比圆形的包装盒更节约存储牛奶所需的冷藏空间;观点二:可乐的瓶子设计成圆形是因为该形状更容易随手拿取和携带。A项,储存牛奶的冷藏空间比储存可乐的空间小,只能说明牛奶盒设计出方形是正确的,而无法说明可乐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因此不能成为必要前提。B项,可乐不需要冷藏,所以设计成方便拿取和携带的圆形;牛奶需要冷藏,所以设计成节约存储空间的方形,是题干观点成立的必要前提。C项,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实用为主要目的,能加强题干观点,但没有在方形牛奶盒和圆形可乐罐之间建立联系,因此不是题干成立的必要前提。D项,人们无法接受圆形的牛奶盒和方形的可乐瓶,无法证明观点的正确,因为除了这两个形状之外还可以设计成别的形状,因此不能成为必要前提。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牛奶的包装盒设计成方形。可乐的瓶子设计成圆形。论据:因为方形比圆形的包装盒更节约存储牛奶所需的冷藏空间。圆形更容易随手拿取和携带。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存储牛奶的冷藏空间比储存可乐的空间小,和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题干并未说明可乐和牛奶是否需要冷藏与包装盒的设计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补充前提。就是因为考虑到实用性,才设计出可乐的圆形瓶和牛奶的方型瓶,是题干观点正确的前提。D项:无关选项。人们是否能接受圆形的牛奶盒和方形的可乐瓶,与他们的实用性之间话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4.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比如打羽毛球,比那些不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羽毛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

)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大学生打羽毛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羽毛球运动

C.羽毛球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D.研究表明,游泳比打羽毛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羽毛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论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比如打羽毛球,比那些不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大学生打羽毛球的原因,论点说的是羽毛球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因果倒置。该项指出身体不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羽毛球运动,说明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会去进行羽毛球运动,否定了论点的因果关系,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羽毛球运动容易使人受伤,受伤与健康无必然联系,与论点羽毛球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游泳和打羽毛球的锻炼效果的比较,与论点羽毛球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5.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有个著名的拔河实验:当拔河的人数逐渐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并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这一现象被称作“林格曼效应”,也叫“社会性逃逸”。根据上述定义,下述不属于林格曼效应的是:A.一群人围观某个需要帮助的人,却很少有人真正伸出援手B.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C.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乱D.把男大学生分成2人、4人、6人各一组,要他们大声喊叫,并记录各人的音量,结果发现,个人的音量随着团体人数的增加而降低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为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人数增加;②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③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围观的人多,很少有人伸出援手,体现了“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符合定义;B项: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属于“人数增加”,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准,可能导致更多人慕名来算命,说明“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不符合定义;C项:意思是人多反而不好做事,体现了“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符合定义;D项:人数增加,每个人的音量反而降低,体现了“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导致“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人数逐渐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虽然围观人数是否越来越多不明确,但一群人中很少有人伸出援手说明没有力量的体现,可能符合定义,保留;B项: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准会形成口碑,让更多的人相信算命先生的话,达到了力量的累加效果,不符合定义,保留;C项: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乱,指人多了很难统一步调,办不成事,体现了人数增多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符合定义,排除;D项:个人音量随着团体人数的增加而降低,体现了人数逐渐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符合定义,排除。比较A、B两项,A项可能符合定义,而B项明确不符合定义,B项比A项更符合题目要求。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林格曼效应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人数增加却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林格曼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当从事一件事的人数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力量越少,产生的效果并未累加。A项,一群人围观却很少有人真正伸出援手,体现了人数增加但产生的效果并未累加,符合定义。B项,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闹,体现了人数增加但产生的效果并未累加,符合定义。C项,很多人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并未体现人数增加但产生的效果不累加,不符合定义。D项,个人发出的音量随着团体人数的增加而降低,体现了人数增加但每个人所用的力量越少,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6.

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我们的神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

这段话强调的主要意思是(

)。

A.探索是无穷的B.人类的认识非常缓慢C.有求知欲人类才有进步D.人类最终能认识整个世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先说人们的求知欲是我们不断探索的神灯,第二句话就说在这样的求知欲下我们的认识会不断地扩大。故整个文段就是告诉我们有求知欲人类才有进步,对应C项。A项,文段谈论的是“求知欲”对人类的作用,“探索”范围扩大,且没有体现对人类的作用,排除;B项,文段没有强调“人类认识的快慢问题”,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只强调“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并没有提及“人类最终能认识整个世界”,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7.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是:A.教师公正B.教师道德C.教师良心D.廉洁从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是教师公正。所谓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公正作为对教师职业的一项重要道德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8.关于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国,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硝石:加拿大B.磷矿:摩洛哥C.铜矿:智利、秘鲁D.金矿:南非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矿产资源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硝石的主产国是智利与墨西哥,而非加拿大。智利被称为“硝石之邦”,硝石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因此,选择A选项。9.以下属于人文景观的是:A.甘肃莫高窟B.江西庐山C.四川九寨沟D.吉林长白山天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B、C、D三项与自然相关,就A项与人文挂钩。故可选出A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分是常设考点,请考生牢固掌握两种景观的划分标准,并且熟练运用。人文景观是指历史形成的、由与人的社会性活动有关的景物构成的风景画面,它包括建筑、道路、摩崖石刻、神话传说、人文掌故等。B、C、D三项均属于自然景观,莫高窟是人文景观。故本题选A。10.行政复议便民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快速完成复议案件的审查,并快速做出相适应的决定。(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第二步,行政复议的便民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应当尽可能为复议当事人,尤其是为申请人提供必要的便利,从而确保当事人参加行政复议目的的实现。尽量减少申请人在人力物力上的耗费,减轻申请人的负担;

题干描述的是及时原则。及时原则指的是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完成复议案件的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决定。

因此,本题错误。

11.标化死亡比简称SMR,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得出观察人群的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数与预期数之比,即得标化死亡比。根据上述定义,若2019年某工厂20~25岁年龄组共有工人500人,有2人死于肺癌,已知同年该地区全人口20~25岁年龄组肺癌的发病死亡率为,则该厂20~25岁年龄组死于肺癌的SMR为(

)。A.0.45B.0.9C.1.11D.2.22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得出观察人群的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数与预期数之比,即得标化死亡比”。第二步:根据定义分析答案。根据定义可知,标化死亡比为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数与预期数之比。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为2,观察人群中预期发病死亡人数,故该厂20~25岁年龄组死于肺癌的。故正确答案为D。12.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有己、庚、辛、壬、癸,五个人对他们的名次做了如下判断:己:甲第1名,乙第2名;庚:丁第4名,戊第5名;辛:丙第3名,乙第2名;壬:甲第1名,丁第4名;癸:丙第4名,戊第5名;赛后名次公布后,发现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至少猜对一半,则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A.13425B.21345C.12453D.53412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辨析选项。根据题干条件“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等,确定采用代入法解题:代入A项:甲乙丙丁戊五人的名次为“1、3、4、2、5”,此时,己的猜测有1个对,庚的猜测有1个对,辛的猜测有0个对,壬的猜测有1个对,癸的猜测有2个对,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每人至少猜对一半”,符合;代入B项:庚的猜测有2个对,不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排除;代入C项:己的猜测有2个对,不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排除;代入D项:壬的猜测有0个对,不符合“壬、癸每人至少猜对一半”,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给出己、庚、辛、壬、癸五个人的猜测,并明确“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至少猜对一半”,要求据此推出甲、乙、丙、丁、戊五个人的名次,可以运用代入法进行解题。代入A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1、3、4、2、5,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至少猜对一半,当选。代入B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2、1、3、4、5,此时庚的猜测都对,不符合庚最多猜对一半,排除。代入C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1、2、4、5、3,此时己的猜测都对,不符合己最多猜对一半,排除。代入D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5、3、4、1、2,此时壬的猜测都错,不符合壬至少猜对一半,排除。故本题选A。13.种子,如果害怕________,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鲜花,如果害怕________,那它永远不能开放。矿石,如果害怕________,那它永远不能成钢。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埋藏凋零燃烧B.掩埋凋落烧毁C.凋谢埋没焚烧D.埋没凋谢焚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抓住第一空修饰对象,并根据选项词语的用法进行判断。第二步,第二空词语不好辨析,跳过看第三空,分析语境并辨析词语的用法,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凋谢”只能描写鲜花,不能用于种子,排除C。第三空,“烧毁”强调毁坏,与“成钢”的语境不相符,排除B。“燃烧”常与蜡烛搭配,与“矿石”搭配,“焚烧”更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搭配“种子”。A项“埋藏”,B项“掩埋”和D项“埋没”均能体现种子被埋在地下这一特点,搭配得当,符合语境。而C项“凋谢”指草木花叶掉落,不能与“种子”搭配,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并列句式“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可知,该空应体现矿石如果害怕被烧的过程,就永远不能变成钢这一含义。A项“燃烧”不能体现“被烧的过程”这一含义,排除A项。B项“烧毁”强调毁坏,文段并无“毁坏”之意,排除B项。D项“焚烧”强调被烧,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凋谢”与“鲜花”搭配得当,意指鲜花如果害怕凋谢,就永远不能开放,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14.甲乙丙三名羽毛球选手于某天练习中分别用了A、B、C三种,羽毛球总数为56个,若,那么乙选手所用的羽毛球数是(

)个。A.8B.9C.12D.16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假设,,则,根据题意可知,可得。分别假设1,2,3,4…代入计算,当时,C有整数解8,此时,,。故正确答案为D。15.我国现行的工时制度,定时工作日可分为:

A.条件工作日

B.标准工作日

C.缩短工作日

D.延长工作日

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知识。

第二步,BCD项:定时工作时间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固定工作时间的制度。定时工作时间制度又可分为标准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BC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BCD选项。

A项:条件工作日不是我国现行工时制度中定时工作日的分类。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关于标准工作日的延长工作日的法条:

(1)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2)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16.小王开车上班需经过4个交通路口,假设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0.1、0.2、0.25、0.4,则他上班经过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A.0.899B.0.988C.0.989D.0.99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分类分步型。第二步,逆向思维,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1-全是红灯的概率,即所求概率为1-0.1×0.2×0.25×0.4=0.998。因此,选择D选项。17.温度:沸腾正确选项为(

)。A.体积:重量B.年龄:衰老C.体重:减肥D.摩擦力:摔倒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沸腾,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质量等于体积乘以密度,但体积与重量之间无必然联系,体积增大,重量不一定会增大,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会衰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体重到达一定限度可能需要减肥,二者属于或然关系,而题干是必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摩擦力与摔倒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8.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创新目标比一般的目标更难确定,因此,现代企业在管理创新目标的设定时常带有弹性和(

)。

A.可实现性B.协调性C.可持续性D.经济性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现代企业中,管理创新目标的设定常带有弹性,而且在设置过程中又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可实现性、协调性、经济性。A项正确,可实现性即管理创新目标有可实现的可能性。B项正确,协调性即企业员工之间可协调,以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C项错误,可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管理创新目标不一定是长期目标。D项正确,经济性即投入后能产生效益,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故正确答案为ABD。19.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是20千米,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国家二级地震应急响应。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时在野外应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B.震级是根据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程度划分的C.同级地震中,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D.构造地震是世界上最多的地震类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地理常识。A项正确,地震时在野外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以防山体塌陷,碎石滑坡砸到自己。B项错误,震级是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C项正确,同级地震中,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D项正确,构造地震亦称“断层地震”。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0.所有优秀的电影导演心里都装着观众,而所有心里装着观众的人都是不求回报的。所以,仅追求票房的电影导演不是优秀的导演。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是:A.要求获得回报的电影导演心里都没有装着观众B.心里装着观众的电影导演并非仅追求票房C.仅追求票房的电影导演要求获得回报D.不求回报的都是优秀的电影导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仅追求票房的导演→¬优秀的导演。论据:优秀的导演→心里装着观众→¬要求获得回报。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要求获得回报→¬心里装着观众,和原有论据说法一致,具有加强作用。B项:建立联系。心里装着观众→¬仅追求票房的导演,等价于仅追求票房的导演→¬心里装着观众→¬优秀的导演,将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有加强作用。C项:建立联系。仅追求票房的导演→要求获得回报→¬心里装着观众→¬优秀的导演,将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要求获得回报→优秀导演,论题不一致,排除。第四步,强弱比较。B、C项建立联系,A项增加论据,B、C项力度强于A项;C项将论点和论据中的全部内容联系起来,C项是需要补充的前提;B项只是将论点和论据中的第一句话联系起来,B项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因此,选择C选项。21.

一般来说,下列各组物品互为替代品的是(

)。A.汽车与汽油B.牙刷与牙膏C.苹果与梨D.画笔与宣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替代品是指两种功能相同或相近、能满足人们的同一需求、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与之相对应的是互补品,是指两种存在着某种消费依赖关系的商品,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搭配。A项错误,汽车与汽油需同时搭配使用,所以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品。B项错误,牙刷与牙膏需同时搭配使用,所以牙刷与牙膏是互补品。C项正确,苹果与梨功能相似,都可以满足人们对水果的需求,可以相互替代,故苹果与梨互为替代品。D项错误,画笔与宣纸需同时搭配使用,所以画笔与宣纸是互补品。故正确答案为C。22.虽然我们不能左右火山的喷发而带来的扬尘,但是我们可以绿色出行,减少用电,这样就可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颗粒物。另外我们可以多植树、多种花,这样不但可以吸收PM2.5等颗粒物,还能美化环境。PM2.5没有那么恐怖,我相信只要每人都努力为环境做点贡献,摘掉口罩,呼吸清新空气绝不是幻想!这段文字意在表明:A.只要每人都努力为环境做点贡献,PM2.5没有那么恐怖B.防止PM2.5的污染要用最根本的防治手段C.从源头上降低PM2.5的来源才是最根本的防治手段D.防止PM2.5的污染一定要标本兼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人们不能左右火山喷发导致的扬尘,后用转折词“但”指出,人们可以通过“绿色出行、减少用电”和“多植树、多种花”的方式来减少颗粒物。尾句通过“我相信”引出重点,即“只要‘每个人都努力’,PM2.5没有那么恐怖”。故对应A项。B、C项“最根本的防治手段”无中生有,排除;D项“标本兼治”在文中并未体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PM2.5》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用转折关联词“但是”指出可以通过绿色出行减少颗粒物,接着用表并列的关联词“另外”指出可以通过绿化减少PM2.5。最后总结上文,提出观点,PM2.5没有那么恐怖。文段结构是“分—总”结构,主旨句是“PM2.5没有那么恐怖,我相信只要每人都努力为环境做点贡献,摘掉口罩,呼吸清新空气绝不是幻想”。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另外”这一提示文段结构的词语,同时由末句的“我相信”可知,其后句子应为文段的观点句。文段为分总结构,首先指出我们绿色出行、减少用电可以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颗粒物;接着以“另外”指出我们可以多植树、多种花来吸收PM2.5等颗粒物,并美化环境;最后总结说明只要每人都努力为环境做点贡献,其实PM2.5没有那么恐怖。A项为文段主旨。文段并未讲述PM2.5的具体防治手段,B、C两项中的“最根本的防治手段”、D项中的“标本兼治”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A。23.图灵测试是图灵于19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试验,用于测试某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相同或无法区分的智能。一个人(代号C)使用测试对象都能理解的语言去询问两个他无法看见的对象任意一串问题,对象分别为机器(代号A)和正常思维的人(代号B)。如果经过若干询问以后,C不能分辨A与B的实质区别,则此机器A通过图灵测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图灵测试的有效性?A.两个人面对同一台机器,测试结果可能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台机器,两次测试的结果也会不同B.即便图灵测试告诉了我们结果,我们还是会用一套人类的标准判断一个机器是否具备智能C.通过测试的机器并不能感知或者掌握人类的隐藏情绪,比如反语、双关、讽刺和谎言D.人类的智能要素可以分解为洞察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而通过测试的机器只具备基于正确逻辑和策略做判断的能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图灵测试能够测试某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相同或无法区分的智能。论据:如果经过若干询问以后,C不能分辨A与B的实质区别,则此机器A通过图灵测试。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明对于机器的测试是不可信的,可以削弱,排除;B项:该项说的是得到结果后,我们还是会用一套人类的标准去判断一个机器是否具备智能,那图灵测试的结果是否有效,不确定,所以该项不能削弱,当选;C项:该项说明图灵测试不能感知或者掌握人类的隐藏情绪,说明结果可能不靠谱,可以削弱,排除;

D项:该项说明人类智能要素由多方面能力组成,而图灵测试的机器只具备基于正确逻辑和策略做判断的能力,说明根据结果不能判断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相同或无法区分的智能,可以削弱,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能质疑的一项,需首先明确图灵测试的内容,然后再逐一分析选项。在对比选项时,如果是能够质疑题干内容的选项即可排除,剩下的即为正确答案。图灵测试:经过若干询问后,C不能分辨A与B的实质性区别,则此机器A通过了图灵测试。A项表示情况不同也会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同,质疑了图灵测试的有效性;B项说明会用一套人类的标准判断其是否智能,不能说明图灵测试有效或无效,不能质疑;C、D两项都表示即使通过了测试,机器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存在不足,均可以质疑图灵测试的有效性。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中的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一个人不能分辨机器与正常思维人的实质区别,则该机器通过图灵测试。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两个人对同一台机器,或者同一个人对同一台机器进行两次测试,结果会有不同,说明图灵测试的方式,本身就是不够严谨,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图灵测试告诉了我们结果,我们还是会用一套人类的标准判断一个机器是否具备智能,但并不能否定图灵测试的结果,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通过测试的机器并不能感知或者掌握人类的隐藏情绪,说明图灵测试并不能测试机器是否符合人类智能的全部,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人类的智能要素由多方面组成,而通过测试的机器只具备基于正确逻辑和策略做判断的能力,说明根据图灵测试不能判断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相同或无法区分的智能,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24.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常常看到冷冻室中冒出一股白雾,这是:A.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B.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C.冰箱里的水变成水蒸气D.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第二步,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冰箱内的低温气体飘散到冰箱外。使周围空气中平时看不见的水蒸气迅速冷却液化,成为很多微小水珠形成了“白雾”。因此,选择D选项。液化:气态变液态,放热。气化:液态变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变固态,放热。升华:固态变气态,吸热。凝固:液态变固态,放热。熔化:固态变液态,吸热。25.将20%的糖水与5%的糖水混合,配成15%的糖水600克,则需要20%的糖水和5%的糖水各:A.300克,300克B.400克,200克C.350克,150克D.500克,100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需要20%的糖水和5%的糖水各x,y克,根据混合前后溶质相等,可得:20%x+5%y=600×15%①,根据配成600克的糖水,可得x+y=600②,解得x=400,y=200。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第二步,设需要20%的糖水和5%的糖水各x,y克,可得:根据配成600克的糖水,故需要20%的溶液600÷3×2=400(克),需要5%的溶液600-400=200(克)。因此,选择B选项。26.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中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它主要是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情感营销的是:A.某医院的主任医师经常受电视台邀请在电视节目中为广大市民讲解健康养生的方法B.某楼盘在开盘前,开发商通过让有意购房者登记、交诚意金、张榜公布销售情况等方式,形成临时性缺货或只剩少数存量现象,造成楼市恐慌C.某火锅店专注于服务细节,让每位顾客从进门到出门都体会到“五星级”的贴心服务,这种服务方式深深地打动了每位顾客D.某企业在西部地区通过“对原住民儿童的关怀教育”和“部落孩童助学计划”等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企业;②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③借助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策略;④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医院的主任医师讲解健康养生,没有涉及“企业”和“消费者”,不符合定义;B项:开发商通过登记、交诚意金等方式,造成楼市恐慌,没有涉及“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不符合定义;C项:某火锅店专注于服务细节,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打动了每位顾客,属于“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符合定义;D项:通过公益活动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但西部儿童不属于该企业的顾客,没有体现“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把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中心”、“主要是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电视台不属于企业,且讲解健康养生的方法也不符合“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开发商通过一系列策略造成楼市恐慌,不符合“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火锅店让每位顾客都体会到“五星级”的贴心服务,符合“把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中心”,符合定义,当选;D项:某企业通过公益活动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但不符合“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互动”,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7.在考古学研究中判断人类遗骸的性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发现牙釉质中含有釉原蛋白,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恰好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研究者认为,用牙齿判定遗骸性别的方法可用于考古研究。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A.牙齿是古人类遗骸中最容易找到并且保存最完好的部分B.儿童遗骸的骨骼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C.人类遗骸的性别比例与当时人类社会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D.测量某些骨骼特征如骨盆的结构通常可以直接判定性别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用牙齿判定遗骸性别的方法可用于考古研究。论据:牙釉质中含有釉原蛋白,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恰好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补充前提。牙齿是人类遗骸中最容易找到且保存最完好的部分,所以用牙齿可以很好地判定遗骸性别,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有的遗骸是无法辨别性别的,所以这种方法可能无法用于考古研究,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人类遗骸性别比例跟当时人类社会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与用牙齿判定遗骸性别的方法能否可用于考古研究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通过骨盆结构可以判定性别,与用牙齿判定遗骸性别的方法能否可用于考古研究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8.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A.东经180°与西经180°重合B.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C.哥白尼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设想D.地球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类地行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们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他们主张用数学来解释宇宙,认为在所有立体图形中,球形是最美好的。宇宙的外形应该是球形的,宇宙中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天体都应该是球形的。过了100多年,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第一次对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论证。可知,“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设想是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们首先提出的,并不是哥白尼提出的。C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18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向东或向西180度的经线,既为东经180°,又为西经180°。因此,东经180°与西经180°重合。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6357km。可知,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从2006年8月24日起,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都是由岩石构成的。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尼古拉·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29.同伴教育:指利用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容易被采纳的特点来进行相关教育的手段。下列属于同伴教育的是:(

)A.有着四年吸毒史的小王,在成功戒毒后被聘为戒毒中心的义务辅导员B.这次晚会在大学校园举行,主办方特地请来了很多青年人喜欢的年轻艺人C.韩寒的书在校园中销量非常好D.“粉丝”对偶像言听计从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意见和建议容易被采纳”、“进行相关教育”。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戒毒成功的小王被聘为义务辅导员,符合“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意见和建议容易被采纳”、“进行相关教育”,符合定义,当选;B项:特地请来了很多青年人喜欢的年轻艺人是来在晚会上表演的,而不是来进行教育,不符合“意见和建议容易被采纳”、“进行相关教育”,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韩寒的书在校园中销量非常好,不符合“意见和建议容易被采纳”、“进行相关教育”,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粉丝对偶像言听计从,不符合“进行相关教育”,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0.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云计算”已经是一个

的概念了,而云计算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呢?云所带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每个人可以集中精力做他们最擅长的东西,让整个社会的资源更加优化。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烂熟于胸B.司空见惯C.耳熟能详D.屡见不鲜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横线处所填词语形容“概念”,表示“大多数人”对“云计算”的认知。C项“耳熟能详”指耳朵听得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表示“云计算”这一概念为大众熟知,符合语境,当选;A项“烂熟于胸”形容对某件事情或者事物的发展情况在心里记得很清楚或在心里掌握得极其熟练熟悉,但后文围绕“云计算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进行论述,即人们对云计算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清楚,程度过重,排除;B项“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不能用于形容“概念”,排除;D项“屡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鲜,通常指事物或现象,不与“概念”搭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关于云计算的发展与研究》31.从四个图中选出唯一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线条构成,但线条数、交点数、封闭区域数、笔画数等均不存在规律。进一步观察发现,题干图形中均含有正方形,可由此入手分析。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线条构成,但线条数、交点数、封闭区域数、笔画数等均不存在规律。进一步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含有正方形,可以考虑正方形的数量规律。题干图形中均仅含有一个正方形,只有D项符合。故本题选D。32.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积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亟须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的不足B.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C.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D.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转折结构,引出概念—指出问题。但没有关键词提示,需要考生仔细梳理行文思路。文段首先介绍了沉积物基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然后转折指出,虽然沉积物如此重要,但关于它的研究国外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基准体系,国内研究也比较零散,没有统一的规范。文段强调的是对沉积物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体系。B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A项“弥补……体系的不足”说法不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体系,故谈不上弥补不足。C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D项在文中没有提及。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了沉积物基准的概念,并指出它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作用。第二、三句对沉积物基准做进一步的说明,国外的研究情况是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体系,国内的情况是研究比较零散,国家主管部门没有颁布规范,即关于沉积物标准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综上,文段强调“沉积物基准很重要但是目前研究未形成体系”。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沉积物基准这一概念,并指出其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转折,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指出目前关于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形成体系,对应B项。A项:“亟需”表述错误,文段没有体现出时间的紧迫性,且现在的问题是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成体系,“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是有了体系之后的对策,表述不当,排除。C项:为转折前的表述,且为并列分句的一个方面,非重点,排除。D项:“较多进展”对应转折前“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属于转折之前内容,且与文段的倾向不符,文段重点强调的是目前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成体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3.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缺乏自主;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难以承受;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失去动力;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不知约束。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关爱

满足

享受

溺爱B.干预

期望

责备

迁就C.唠叨

攀比

反思

许诺D.在意

计划

躲避

表扬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使得孩子缺乏自主”可知,前后是因果关系。A项“关爱”形容关心爱护,符合文意。B项“干预”指干涉,过问,符合文意。C项“唠叨”指闲聊或漫无目的地说个不停,也会对孩子的自主性带来影响,符合文意。而D项“在意”指的是留心,注意,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难以承受”,同样是因果关系。A项“满足”指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与“难以承受”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排除A项。B项“期望”指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即期望越高孩子压力越大,符合文意。C项“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符合文意。第三步,分析第三空。“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失去动力”,同样是因果关系。B项“责备”指批评,指摘,可以理解为对孩子有太多的批评,孩子可能有逆反心理进而失去动力,符合文意。C项“反思”指反省,与“孩子失去动力”这一结果没有关系,排除C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四步,验证第四空。“迁就”指降低要求,曲意将就,“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计划:①办事前所拟定的方案;②制订行动的方案,以规划未来。享受:享用、享福。躲避:①隐匿避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②离开与己不利的事物。溺爱: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宠爱。许诺:应允,答应。表扬:赞扬、赞美。34.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侥幸/角色

车辙/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称赞B.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C.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D.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读音都不同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正确,“蹩(bié)/别(biè)、涸(hé)/和(hè)、徜(cháng)/场(chǎng)”。A项“侥(jiǎo)/角(jué)、辙(zhé)/折(zhé)、瞠(chēng)/称(chēng)”,排除A项。B项“踞(jù)/据(jū)、癖(pǐ)/否(pǐ)、摒(bìng)/屏(píng)”,排除B项。C项“怆(chuàng)/(chuāng)、蛊(gǔ)贾(gǔ)、诘(jié)/结(jié)”,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35.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里唯一自身会发光的天体,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员。(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太阳系其他天体因为太阳引力而围绕其旋转。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员。故表述正确。36.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A.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2010)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人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选择B选项。此题为2019年真题,但是存在瑕疵。如果根据《刑法》(2010)第六十八条,选择B项。但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第九条,删除《刑法》(2010)第六十八条第二款。根据《刑法》(2017)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根据《刑法》(2017)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法条可知,按照《刑法》(2017)此题无解。本题实际考点指向为B选项,所以各位考生只需掌握新旧法对照的考点即可。37.下列不属于公文的是(

)。A.会议纪要B.通报C.评论D.议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公文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15种。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8.民事行为能力是国家法律所赋予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和资格。(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第二步,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本题表述的概念应是民事权利能力,而非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本题错误。在我国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将民事行为分为三类: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39.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时管理者所扮演的是哪种人际角色?(

)A.代表人B.领导者C.发言人D.联络者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常识。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A项错误,作为所在单位的首脑,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例如,管理者有时出现在社区的集会上,参加社会活动,或宴请重要客户等,在这样做的时候,管理者行使着代表人的角色。B项正确,由于管理者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重要责任,他们必须在工作小组内扮演领导者角色。对这种角色而言,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C项错误,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员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由管理责任的性质决定,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组织内其他工作小组的信息传递渠道。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以便完成工作。管理者必须扮演的信息角色,具体又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三种角色:(1)监督者角色。管理者持续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以获取对组织有用的信息。管理者通过接触下属来收集信息,并且从个人关系网中获取对方主动提供的信息。根据这种信息,管理者可以识别组织的潜在机会和威胁。(2)传播者角色。管理者把他们作为信息监督者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3)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组织以外的个人。D项错误,管理者无论是在与组织内的个人和工作小组一起工作时,还是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都起着联络者的作用。管理者必须对重要的组织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从而能够在组织内外建立关系和网络。故正确答案为B。40.甲、乙、丙三村共建一项水利工程,原计划三村派出的劳动力之比为8∶5∶7,因丙村劳动力紧张,经协调,丙村少出的劳动力由甲、乙两村分担,相应的工钱由丙村承担。若甲、乙、丙三村派出的实际人数分别为84、52、24,丙村付给甲、乙两村的工钱共5.6万元,则丙村给甲村的工钱为:A.2.1万元B.2.8万元C.3.5万元D.4.2万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甲、乙、丙三村派出的实际总人数为84+52+24=160(人)。根据原计划三村派出的劳动力之比为8∶5∶7,可得甲原计划派出人数为(人),同理,乙、丙原计划派出人数分别为(人)、(人)。第三步,甲、乙实际比计划多派出的人数之比为(84-64)∶(52-40)=20∶12=5∶3,从而丙村付给甲、乙两村的工钱之比也为5∶3,故丙村给甲村的工钱为(万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三村实际派出的人数比为84:52:24=21:13:6(共40份),计划派出的人数比8:5:7=16:10:14(共40份)。所以甲村多出了21-16=5份,乙村多出了13-10=3份,甲、乙两村多派出劳动力的费用共8份由丙村来承担,一共对应5.6万元,每份为0.7万元。那么丙村需给甲村的工钱是5份共3.5万元。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丙村付给甲、乙两村的工钱应该是按照甲、乙两村帮丙村分担的人数分配,所以关键是求出甲、乙两村多派出的人数。甲、乙、丙三村实际派出的总人数为84+52+24=160人,计划三村共需派出人数为8+5+7=20份,则每份为160÷20=8人,甲村多出了84-8×8=20人,乙村多出了52-5×8=12人,20:12=5:3,丙村付给甲乙共5.6万元,则丙村付给甲村5.6×=3.5万元。41.在管理控制的实践中,工作场所常常伴随有各种形式的暴力存在。下列选项中,哪些描述构成了工作场所的暴力:A.由于管理者的不情愿或不作为,受情绪困扰的员工得不到帮助B.管理者沟通时采用过分放肆、暴躁、谩骂等有害的交流方式C.工作场所过度的取笑、戏弄,或者找替罪羊来背锅,引发心灵伤害D.对不同员工在培训机会、职务晋升、休假请假等方面施行双重标准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知识。第二步,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协会将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各种身体攻击、威胁行为、或口吐谩骂。不局限于敲击、刺戮、自杀、枪杀、接近自杀、心理伤害(如猥亵、威胁、胁迫、各种骚扰如跟踪、诅咒谩骂或大声呵斥)。工作场所的暴力主要有:①受情绪激动困扰的员工由于管理者的不情愿而使他们得不到帮助。②管理者沟通时采用过分放肆、恩赐、暴躁、过分消极等有害的交流方式;工作场所过度的取笑戏弄或找替罪羊。③对管理者和员工在规章、程序、培训机会等方面施行双重标准。④独裁领导以严厉、穷兵黩武方式对待员工。员工不允许提出疑问、参与决策或建立工作团队。⑤很少采取或根本没有绩效反馈的顽固态度,只管数量,以咆哮、恐吓和回避的态度处理冲突。⑥由于缺乏机制或只有敌对方来解决问题而造成悬而未决的冤情。由于长期存在的规章、以前的工会条约或不愿意解决问题而使一些失职的个人受到保护或忽视。因此,选择ABCD选项。42.下列关于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B.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C.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D.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的定义,其他选项不属于对社会定义的描述。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B项错误。

C项:社会互动是社会上个人与人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C项错误。

D项: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D项错误。

43.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就是“不值得”定律。根据以上定义,值得我们好好做的工作是:A.给我们带来成就感的工作B.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工作C.具有较高成功率的工作D.具有较高回报率的工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就是“不值得”定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成就感”是一个人取得成绩后产生的自我满足的感觉,不属于意识层面的认知,与工作是否“值得”无关;B项: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所以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工作,属于“值得”我们好好做的工作;C项:“较高成功率”指获得成功的概率、比例,不属于意识层面的认知,与工作是否“值得”无关;D项:“较高回报率”指投入成本后所得到的收益比较高,不属于意识层面的认知,与工作是否“值得”无关。因此,选择B选项。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44.外汇贷款的汇率是由金融市场上筹集外汇资金的成本决定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外汇贷款的利率是由金融市场上筹集外汇资金的成本决定的,而非汇率。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价格,也就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它是会一直变动的。而一般来说,利率被看做资金的使用成本。故表述错误。45.上述文段主要介绍了:A.区块链的发展潜力B.区块链的现实基础C.互联网平台式微和区块链的崛起D.互联网平台与区块链的竞争关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章分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转折指出,互联网平台的崛起源于共享经济理念,但共享性却在逐渐消失。第二自然段详细分析了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收集进入瓶颈的原因,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应运而生。故文段详细分析了互联网平台的衰落和区块链崛起的现象,C项当选。A项,文段主要围绕互联网平台进行详细论述,分析区块链应运而生的背景和原因,并没有介绍其“发展潜力”,排除;B项,文段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区块链是如何应运而生的,并非全面介绍区块链的现实基础,排除;D项,文段并未着重论述二者的“竞争关系”,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收集研究》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过介绍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来引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用脚投票”“问题的核心在于从互联网平台的崛起到大数据收集进入瓶颈的期间内”“这会使互联网平台不再满足其中介的身份,而是力争获取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数据收益”;尾句通过结论标志词“在这种情况下”引出结论——区块链技术应运而生。因此文章重点在强调区块链产生的条件。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符合文段重点。A项,“发展潜力”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C项和D项,偏离文段论述主体,文段是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相关阐述来引出“区块链技术”,“互联网平台”非重点,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6.田野∶小麦∶麦粒A.水塘∶鲤鱼∶鱼籽B.林场∶树木∶枯枝C.牧场∶牛群∶牛尾D.海洋∶鱼鳍∶鲨鱼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小麦”生长在“田野”里,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小麦”产出“麦粒”,“麦粒”生长发育成“小麦”,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鲤鱼”生长在“水塘”里,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鲤鱼”产出“鱼籽”,“鱼籽”生长发育成“鲤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树木”生长在“林场”里,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但“枯枝”不能发育成“树木”,排除;C项:“牛群”生长在“牧场”里,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但“牛尾”不能发育成“牛群”,排除;D项:“鲨鱼”生活在“海洋”里,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且“鱼鳍”是鱼的器官,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7.11,12,16,39,67,122,(

)A.228B.230C.336D.34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原数列为做和递推数列。从第四项开始,每项都等于它前面三项之和,具体规律如下:,,,所以未知项为。故正确答案为A。48.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长宽比为3∶2,工匠用边长为20厘米的方砖,沿着水池铺设了一条宽1.2米的小路,共用方砖414块,则水池的面积在(

)平方米。A.3.2-3.8B.3.81-4.2C.4.21-4.8D.4.81-5.2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方砖边长20厘米=0.2米,总面积为0.2×0.2×414=16.56平方米。根据水池长宽为3∶2,设长为3x,宽为2x,结合下图,则小路面积为2×1.2×3x+2×1.2×2x+1.2×1.2×4=16.56,解得x=0.9(米),则水池长为3×0.9=2.7(米),宽为2×0.9=1.8(米),水池面积为2.7×1.8=4.86(平方米)。因此,选择D选项。49.下列食物名称与别称对应正确的有(

)。A.马铃薯--洋芋B.金桔--芦柑C.番茄--西红柿D.甘蔗--香蕉参考答案:A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洋番芋、地蛋、土豆等。B项错误,金桔别称金枣,金丹,金柑,马水橘。芦柑,别名柑果,大于橘,而非金桔的别称。C项正确,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别名西红柿,洋柿子,表述正确。D项错误,甘蔗为甘蔗属,别名薯蔗、糖蔗,黄皮果蔗。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别名蕉果,匹配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C。50.下列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李东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D.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是2016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别出心裁”指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这里用来形容李东的制作的模型跟别人不一样,用法正确,排除。

第二步,B项,“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这里用来形容“个人的成绩”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渺小,没有错误,排除。

第三步,C项,“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用来形容女子,选项中用来形容小伙子,不合适,用法错误。

第四步,“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选项中用来形容飞船和空间站这样的大事,用法正确,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51.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①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抬眼时便是一幅图画②墙为纸,物为墨,随风摇曳,影布墙上③这个园子多回廊,亭堂又多窗④窗外常是粉墙,窗与墙之间或植竹数竿,或插梅一枝⑤且天生的艳红翠绿,这是任何丹青高手所不能企及的A.③①④②⑤B.⑤①④③②C.③①④⑤②D.①③④②⑤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⑤句开头有关联词后半部分“且”,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对比③和①,③句开头有指代词“这个园子”,如果③句在①句的后面,那么①句应该提到“园子”,但①句是在对“匠心之意进行解释说明”,因此③不能在①的后面,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对比A项和C项,④句和②句都是围绕话题“墙”展开的论述,可进行捆绑,且⑤句在总结评价画之美,适合做尾句,因此排除C项,锁定答案A项。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在苏州赏古柏看园林》52.“例如,直线融冰的原理是通过输电线路施加直流电压的同时,在输电线路末端进行短路,使导线发热来对数电流线路进行融冰。”这一句话该放在文章的(

)。A.第三段后B.第四段后C.第五段后D.第六段后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文段信息可知,第六段具体论述了以往电网防冻和除冰的方式以及当前的防冻技术手段升级,通过举例说明了具体包括“固定式直流融冰······”等方式。选项中文段讨论直流融冰的原理,与第六段内容衔接紧密,故应放在第六段后,D项当选。A、B、C三项的后文均未提及直流融冰的原理,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导线为什么会发生覆冰现象?》53.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