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司马光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意思。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够正确断句。3.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4.在掌握课文内容基础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经过重复诵读方法,感悟文章内涵,体会文言学习乐趣。2.经过改写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和古典气质。教学重点了解文言文词语意思,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和古典气质。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在宋朝,一个小孩与儿童一起玩耍时,其中一个儿童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这个小孩就急中生智,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落水儿童,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最早统计在古代史书中。因为古代书面语与我们当代语言有一些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故事都是翻译成当代语。而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课文,就是用古代书面语讲述司马光砸缸故事,他与我们当代汉语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体会一下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字词圈画出来。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字词注音。3.学生自由朗诵课文,标出自然段,依照注音拼读,将读不通地方重复多读几遍。4.检验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庭、众”能够采取猜字谜方法;学习“司、持”能够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庭、跌、众、皆”能够用汉字加减法。谜语示例: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雅士,斜帽站船上。(庭)三人叠罗汉。(众)形近字示例:司(司机)——同(相同)持(坚持)——诗(古诗)(2)对要求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司:内部“口”要扁而方正。登:“豆”上横短,下横长。跌:左窄右宽,右部撇捺伸展。众:上边“人”居中,下边“从”左小右大。持:左窄右宽,右上“土”第二横长。易错提醒:司:里面有一横,不要少写。庭:里面是“廴”,不要多写一点。登:上面右边是两个短撇,不要多写。跌:右边是“失”,不要写成“夫”(3)归类识字。同音字归类示例:持(主持)——池(水池)——迟(迟到)部首归类示例:广:庭(家庭)——应(应该)——座(座位)——床(木床)足:跌(跌倒)——跑(跑步)——跳(跳高)——路(小路)(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示范朗诵,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课文朗诵节奏。明确: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2.指名学生朗诵,相机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3.分组朗诵,其余组评价读得是否标准。4.全班齐读,要求注意节奏,要语速适中,停顿恰当。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这节课,我们对这篇文言文进行了重复诵读,不过这篇文章详细讲是什么呢?同学们课后能够结合课下注释,与你同桌、好朋友或者父母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意思。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企业家庭登山跌倒众多放弃坚持2.导入新课(1)检验预习,随机指名学生大致翻译一下课文意思,并请其余持不一样意见学生起来翻译和讲话,将了解有不一样地方板书出来。(2)对学生预习行为进行必定,然后对不一样地方进行总结,导入:到底哪一位同学了解愈加好呢?在今天学习中,也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地方,进行判断。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全班齐读课文,从节奏、停顿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指导。2.通译全文,采取逐字逐句了解方法来翻译并了解句子意思。(1)学习并了解“群儿戏于庭”意思。明确:词语解释:群,一群;儿,儿童;戏,嬉戏、玩耍;于,在;庭,庭院。句意: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2)学习并了解“一儿登瓮”意思。明确:词语解释:一,一个;儿,小孩;登,爬;瓮,大缸。句意: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耍)。教师点拨:文言文在翻译时候,通常是把每个词语意思翻译出来,然后将这些词语意思组成一个完整句子。这句话按照通常方法进行翻译,句意应该为“一个小孩爬大缸”,不过按照我们现在表示方式来说,这个意思并不完整,所以,我们需要经过联想对这个句子意思进行合理地补充,即想一想小孩爬到大缸上是干什么,结合前一句和我们生活中积累,能够知道是玩耍。(3)学习并了解“足跌没水中”意思。明确:词语解释:足:失足;跌:身体失去重心而摔下去;没,读mò,淹没。句意:一失足就掉到缸里了。(4)学习并了解“众皆弃去”意思。明确:词语解释:众,众人,指其余小孩;皆,都;弃,放弃、抛弃;去,离开。句意:其余小孩都抛弃(他)离开了。(5)引导学生回顾在平时学习中“去”意思,与这里“去”意思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与当代汉语一些词语意思存在不一样,这种词叫做“古今异义词”,这是文言文学习中比较常见现象,提醒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对这些词语进行积累。(6)学习并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意思。明确:词语解释:光,指司马光;持,拿;击,敲打;破,使……破碎;之,代词,指大缸。句意:司马光拿着石头敲打,使大缸破碎。(7)抓住“破”意思,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使动使用方法,并点明这是与古今异义词一样比较常见文言现象,提醒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抓住“之”字意思,说明在文言文中“之”意思会有多个,提醒学生能够将“之”在不一样句子中意思誊录下来,有时间能够多读一读,从而培养语感。(8)学习并了解“水迸,儿得活”意思。明确:词语解释:迸,流出来;得活,得以活下来。句意:水流出来,这个小孩就得救了。(9)在对句子意思疏通上,了解全文意思。3.在了解全文意思基础上,说一说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孩子。明确:聪明、勇敢,临危不乱。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经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文言文一些基本知识,如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意思与我们当代词语意思不一样,这个叫“古今异义词”,如“去”字。文言文中还有一个词语是使动使用方法,翻译时通常为“使……”,如本文中“破”。这些都是文言文常见现象,我们能够誊录下来进行积累。四、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金安国际商品房销售合同
- 石油开采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制作中的疑难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 低碳技术与绿色工艺考核试卷
- 社会救助住宿服务的信息公开与监督考核试卷
- 航空危机处理与公关策略考核试卷
- 水轮机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考核试卷
- 无线电监测设备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考核试卷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2021年9月25日广东省事业单位招聘高校应届生《基本能力测试》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街舞培训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
- 06 H5主流制作工具-易企秀
-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Python)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DB34∕T 4235-2022 浓香窖泥检测操作规程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
- 《财务大数据分析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及进度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