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_第1页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_第2页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_第3页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_第4页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第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步骤及预测资料收集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气象条件计算清单地形数据计算清单设定预测情景选择预测模式确定相关的计算参数进行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2第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确定预测因子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一般选取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应注意选用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物和预测区域内污染严重的因子。一般3~5个,但排放大气污染物种类较多的项目可适当增加。①常规污染物:指GB3095中所规定的二氧化硫(SO2)、颗粒物(TSP、PM1O)、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②特征污染物:指除常规污染物外,项目特有的污染物。3第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如点源源强计算清单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及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a),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等。2、污染源计算清单点源、面源、体源和线源源强计算清单。4第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5第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新建项目: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在建和未建项目:已批准的环评报告书;改、扩建项目:利用已有的有效数据或实测;分期实施的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实测。6第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污染源调查内容与调查清单(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满负荷排放下(三级)(2)点源调查(3)面源调查(4)体源调查:初始横向与垂直扩散系数(5)线源调查:街道街谷高度(6)其他:建筑物下洗参数和粒径分布7第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8第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9第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0第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1第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2第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一)环境质量现状数据的获取①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②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③进行现场监测。13第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①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②特征污染物中有标准的也应筛选为监测因子。③毒性较大的,按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14第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内容一级评价二级评价三级评价监测季节二期(冬、夏)一期不利季节近3年监测资料或补充监测监测时段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小时、日均采样符合GB3095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小时浓度监测要求02、05、08、11、14、17、20、23,8个小时浓度02、08、14、20,4个小时浓度特殊规定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点位(三)不同评价等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要求15第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级评价二级评价三级评价监测点数≥10≥62~4布点方法极坐标布点法极坐标布点法极坐标布点法布点方位米十一布点要求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能反映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16第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①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②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③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m应没有局地排放源;④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⑤同时注意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和电力保证。(四)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注意事项17第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五)各种污染物监测数据要求污染物取值时间数据有效性规定SO2、NOx、NO2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TSP、PM10、Pb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SO2、NOx、NO2、CO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TSP、PM10、B[a]P、Pb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SO2、NOx、NO2、CO、O31h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Pb季平均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氟化物(以F计)月平均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植物生长季平均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的月平均值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1h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18第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六)对监测资料的分析①分析其长期浓度、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②若超标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超标原因③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19第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的确定(一)评价工作分级方法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20第二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C0i的选用:①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②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③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④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⑤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评价工作等级21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不同评价等级的预测要求一、二级评价应选择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22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评价范围的确定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23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

一般取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24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预测网格方法直角坐标网格极坐标网格布点原则网格等间距或近密远疏法径向等间距或距源中心近密远疏法预测网格点网格距距离源中心≤1000m50~100m50~100m距离源中心>1000m100~500m100~500m预测网格点设置方法计算点可分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应选择所有的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作为计算点。25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50m26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6、预测模型的选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大气污染物计算模式由三种类型构成:①估算模式计算地面最大浓度,确定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②进一步预测模式:用于一、二级评价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27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①估算模式

28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9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进一步预测模式分类AERMODADMSCALPUFF适用评价等级一级、二级评价一级、二级评价一级、二级评价污染源类型点源、面源、体源点源、面源、线源、体源点源、面源、线源、体源适用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小于等于50km大于50km对气象数据最低要求地面气象数据及对应高空气象数据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及对应高空气象数据适用地形及风场条件简单地形、复杂地形简单地形、复杂地形简单地形、复杂地形、复杂风场模拟污染物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恶臭、能见度其他街谷模式长时间静风、岸边熏烟②进一步预测模式:用于一、二级评价30第三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7、气象资料收集

应同步收集项目位置附近有代表性,且与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间相对应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于各级评价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像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31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一级评价二级评价三级评价评价范围小于50km大于50km小于50km大于50km—气象资料年限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地面气象资料必需必需必需必需—高空气象资料按选取的模式要求必需按选取的模式要求必需—补充气象资料观测前提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补充气象观测连续一年2个月以上—一般要求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32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年、月、日、时、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海平面气压、观测站地面气压、云底高度、水平能见度。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年、月、日、时、风向、风速、干球温度、露点温度、探空数据层数、气压、高度33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一、二级评价)(1)温度月平均温度变化情况、温廓线、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2)风速月平均风速变化情况、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风廓线。(3)风向、风频静风风向用C表示。静风频率单独统计。四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20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4)主导风向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34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5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6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7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8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9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0第四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8、地形数据参数收集

如评价范围属复杂地形,需提供地形参数: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基底的相对高度(m);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距源中心距离(m)。41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在此范围内地形高度不超过排气筒基底高度时,可认为地形高度为0。42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3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复杂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西南山区多数情况下属于复杂地形。44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5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运行软件中插入地形高程数据46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在非平坦的评价范围内,地形的起伏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复杂地形下的污染物扩散模拟需要输入地形数据。地形数据除包括预测范围内各网格点高度外,还应包括各污染源、预测关心点、监测点的地面高程。评价范围5~10km10~30km30~50km>50km地形数据网格柜≤100m≤250m≤500500~1000m不同评价范围建议地形数据精度47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序号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计算点常规预测内容1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现有方案/推荐方案所有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2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现有方案/推荐方案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3削减污染源(若有)现有方案/推荐方案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4被取代污染源(若有)现有方案/推荐方案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5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若有)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9、设定预测情景48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0、模式中的相关参数不同预测模式所需要主要参数参数类型ADMSAERMODCALPUFF地表参数地表粗糙度,最小M-O长度地表返照率、BOWEN率、地表粗糙度地表粗糙度、土地使用类型、植被代码干沉降参数沉降率干沉降参数干沉降参数湿沉降参数清洗率湿沉降参数湿沉降参数化学反应参数化学反应选项半衰期、NOx转化系数、臭氧浓度等化学反应计算选项其他参数模拟建筑物/山区时区、城市/农村时区、地形影响半径、气象台站影响半径、风速幂指数、静风阈值、混合层阈值49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预测所需要主要参数选取方式参数选取方式地表参数根据项目建设地具体情况,在预测软件中选取干沉降参数根据项目建设地具体情况和污染物特征,在预测软件中选取湿沉降参数化学反应参数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取值(查阅物质理化数据)其他参数/如下:(二级预测时在软件中选取相关参数值)50第五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1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2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化学转化参数SO2

的转化计算1h平均浓度时,可不考虑SO2

的转化;计算日平均或更长时间平均浓度时,尤其是城市区域,应考虑化学转化。SO2

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

NO2的转化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9;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75。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和NOx

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53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1)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一般包括: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全年逐时/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地面浓度和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地面浓度和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长期气象条件下,地面浓度和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54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一般包括:55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大气污染物扩散常用预测模式烟羽扩散的物理和化学过程56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有风点源高斯扩散模式2、小风与静风的点源扩散模式3、熏烟模式4、颗粒物模式(倾斜烟云)5、线源模式6、面源扩散模式7、体源扩散模式(一)大气预测软件主要预测模式(内置预测模块)57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①无界高斯烟流扩散模式高斯模式的假设条件污染物浓度在y、Z轴方向符合正态分布;有主导风向,流场均匀定常,即风速u为常数;在X轴方向上只考虑迁移,不考虑扩散;源强连续均匀分布,污染物稳定且质量守恒;浓度分布不随时间改变58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高斯模式的坐标系59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无界空间情况(不考虑地面情况)有很强的假定,限定条件多未考虑地面、地形条件气象条件仅考虑风速污染源空间位置没有考虑等等需要进行修正60第六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适用条件有风:u≥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或颗粒物粒径<15μm;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②有风点源高斯扩散模式61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P(x,y,z)H像源He有界情况下,考虑地面及源高的影响,利用像源法HeH实源He-zHe+z62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P点的实际污染物浓度:式中:C(x,y,z)——排放源在下风向空间点P(x,y,z)处的浓度(mg/m3); Q——源强为(mg/s);u-排气筒高度处的风速,m/s;

δy,δz——横向和铅直向的扩散参数(m)He——排气筒有效高度,m。

63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若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为地面源,即He近似为零,考虑地面刚性、对污染物全反射的情况下,可表达为:64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下风向地面上任一点的浓度(2)下风向地面轴线上任一点的浓度65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地面轴线最大浓度方法一:假定δy/δz=K(常数),代入到地面轴线浓度公式,对δz求导,并令其为0,就得到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点的δz值:66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方法二:扩散参数δy,δz可由下述回归式表示:式中:γ1、γ2——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

α1、α2——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的回归指数;x——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67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代入地面轴线浓度公式求导,令其为0,可得到0.5h取样时间的地面最大浓度Cmax:68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③小风与静风的点源扩散模式小风:0.5≦U10<1.5m/s静风:U10<0.5m/s主导风向不明确,假设条件一不成立,不能直接用高斯经典公式,而用经验公式。69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式中:η和G按下面的公式计算70第七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④高架连续点源封闭型扩散模式He高架连续点源封闭型扩散模式γ>0Hhγ<0X⊿Hh71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封闭型扩散公式可以表示为:H大于50m需要考虑混合层修正问题,与考虑地面反射类似一、二级评价项目中n=-4~4;三级评价项目中,n=072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地面轴线浓度地面浓度73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计算源强,1h=3600s:Qso2=(Q烟×ρso2)/3600代入地面浓度公式中进行计算,y=50m:在计算Cmax中,应先计算δzmax,74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熏烟污染⑤熏烟模式75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发生在早晨逆温情况下,属于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之一。σyf——熏烟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应选取逆温破坏前稳定层结 的数值;hf——熏烟时的混和层厚度。76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⑥颗粒物模式(倾斜烟云)颗粒物的沉降速度用托马斯公式计算ηa——空气动力黏性系数;可取 1.8×10-4g/(cm·s);d,p——颗粒物的直径和密度g——重力加速度。颗粒物大于15m时使用77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粒径范围/μm15~3031~4748~7576~100平均粒径/μm22386085反射系数α0.80.50.30地面反射系数α取值表78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⑦长期平均浓度公式平均时间超过1h,由于风向的摆动,任一方位内的污染物浓度在横向上趋于均匀分布,需要考虑各个风向的影响n—方向方位数,一般取16;m—反射次数,一般去-4~4对于任一风向方位i的孤立源下风向距离x处的长期平均浓度:79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式中:C:年平均浓度,mg/m3i:风向,分为i个风向;j:风速等级,分为j个等级;k:稳定度等级,分为K个等级;fijk:有风时风向、风速等级、稳定度联合频率;fLijk:静风及小风时风向、风速等级、稳定度联合频率;Cijk:有风时在某一风向、风速等级及稳定度条件下的年平均浓度;CLijk:静风及小风时在某一风向、风速等级及稳定度条件下的年平均浓度80第八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多源长期平均浓度如果评价区域内排气筒数目多于1个,则评价范围内任一点(x,y)的长期平均浓度为:式中:r——第r个污染物排放源81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⑧日平均浓度计算(1)典型日法:最常用的方法典型气象条件是指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的组合条件。计算方法根据典型日的逐时(次)气象数据,计算小时平均浓度,再按照选取的气象观测次数n求其平均值C(x,y)i—第i次的小时平均浓度82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换算法在缺乏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有采用如下换算方式式中:c(x,y)—计算点的小时平均浓度83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保证率法在国际上比较通用①对任一关心点,根据一年逐时气象资料计算逐时地面浓度,再按下式计算日平均浓度②把一年的日均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按某一保证率取对应的日平均浓度值,即为该保证率下该点的日平均浓度。84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⑨线源模式线源模式:公路及街道一般采用点源求和法求取式中:c——整个线源造成的污染浓度;L——线源长度QL——单位长度的线源在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质量f——一般点源扩散公式。85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⑩面源扩散模式主要用于预测源强较小、排放口较低,但数量多、分布比较均匀的污染物。面源扩散模式箱模式后退点源模式:适用于小面源≤1km286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面源网格化示意图L=0.5km或1.0km87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面源简化为点源的示意图88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修正后的δy、δz分别为:式中:X——自接受点至面源中心点的距离;

αy——面源在Y方向的长度;——面源的平均排放高度。

89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⑪体源扩散模式当无组织排放为体源时,地面浓度可按点源扩散模式计算,但需对扩散参数进行修正:式中:αy,αz——分别为体源在Y和Z方向的边长;

90第九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扩散参数估值1、大气稳定度分级2、大气扩散参数3、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有风,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有风,稳定条件下静风、小风条件下4、大气边界层高度中性和不稳定条件稳定条件下91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大气稳定度(1)大气稳定度的分级方法修订的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简记P·S)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分为A——强不稳定;B——不稳定、C——弱不稳定、D——中性、E——较稳定、F——稳定六级。从A——F,表示大气扩散能力逐渐减弱。92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确定等级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查找稳定度等级。大气稳定度分级地面风速太阳辐射等级云量太阳高度角经纬度北京时间太阳倾角角度换算一年中日期序数93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①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太阳高度角(或日高角)是指当时当地太阳实际照射到水平面上的角度。在当地真太阳时正午12点太阳高度角h0、太阳倾角δ(赤纬角)和当地纬度角之间的相互关系。

.

α-天顶角;太阳倾角δ(赤纬角)和当地纬度角94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式中:ho——太阳高度角,(°);λ,——当地经、纬度,(°);t——进行观测时的北京时间;σ——太阳倾角,(°)。

式中:

(°)——为一年中日期序数,0、1、2、……364。

太阳倾角计算95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1-23.1-17.2-7.804.3015.022.023.118.28.40-3.00-14.3-21.82-23.0-16.9-7.404.7015.322.223.117.98.10-3.40-14.6-21.93-22.8-16.6-7.005.1015.622.323.017.67.70-3.80-15.0-22.14-22.7-16.3-6.605.5015.922.422.917.47.40-4.10-15.3-22.25-22.6-16.0-6.205.9016.222.522.817.17.00-4.50-15.6-22.36-22.5-15.7-5.806.3016.422.622.716.86.60-4.90-15.9-22.47-22.4-15.4-5.406.6016.722.722.616.56.20-5.30-16.2-22.68-22.3-15.1-5.107.0017.222.822.516.35.90-5.79-16.5-22.79-22.1-14.8-4.707.4017.222.922.416.15.50-6.10-16.7-22.810-22.0-14.5-4.307.8017.523.022.315.75.10-6.50-17.0-22.911-21.8-14.2-3.908.1017.823.122.215.44.70-6.80-17.3-23.012-21.7-13.8-3.508.5018.023.222.015.14.40-7.20-17.6-23.113-21.5-13.5-3.108.9018.323.221.914.84.00-7.60-17.9-23.114-21.4-13.2-2.709.2018.523.321.714.53.60-8.00-18.1-23.215-21.2-12.8-2.309.6018.823.321.614.23.20-8.30-18.4-23.316-21.0-12.5-1.9010.019.023.421.513.92.80-8.70-18.6-23.317-20.8-12.1-1.5010.319.223.421.313.52.50-9.10-18.9-23.418-20.6-11.8-1.1010.719.523.421.113.22.10-9.40-19.1-23.419-20.4-11.4-0.8011.019.723.420.912.91.70-9.80-19.4-23.420-20.2-11.0-0.4011.419.923.420.712.61.30-10.2-19.6-23.421-20.0-10.70.0011.720.123.420.512.30.90-10.5-19.8-23.422-19.8-10.40.4012.120.323.420.311.90.50-11.0-20.1-23.423-19.5-10.00.8012.420.523.420.111.60.10-11.3-20.3-23.424-19.3-9.601.3012.720.623.419.911.20.00-11.6-20.5-23.425-19.1-9.301.7013.020.823.419.710.9-0.60-12.0-20.7-23.426-18.8-8.902.1013.421.123.419.510.6-1.10-12.3-20.9-23.427-18.6-8.502.4613.621.223.419.310.2-1.50-12.6-21.1-23.328-18.3-8.102.8014.021.423.319.19.90-1.90-13.0-21.3-23.329-18.0

3.2014.421.023.318.99.50-2.20-13.3-21.4-23.330-17.8

3.6014.721.723.318.69.20-2.60-13.7-21.6-23.231-17.5

4.00

21.9

18.48.80

-14.0

-23.296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太阳辐射等级表云量,1/10总云量/低云量太阳高度角(h0)夜间h0≤15°15°<h0

≤35°35°<h0

≤65°h0>65°≤4/≤4-2-1+1+2+35~7/≤4-10+1+2+3≥8/≤4-100+1+1≥5/5~70000+1≥8/≥800000注:云量(全天分为10分制)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②确定太阳辐射等级97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大气稳定度等级地面风速m/s太阳辐射等级数+3+2+10-1-2≤1.9AA~BBDEF2.0~2.9A~BBCDEF3.0~4.9BB~CCDDE5.0~5.9CC~DDDDD≥6.0DDDDDD③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3表示强太阳射入辐射;+2表示中等射入辐射;+1表示弱射入辐射;0表示射入与射出辐射相平衡;-1表示地球存在弱的射出辐射;-2表示存在强的地球射出辐射。98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有风时,扩散参数的确定①采样时间为0.5h时,扩散参数δy,δz可由下述回归式表示:式中:γ1、γ2——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

α1、α2——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的回归指数;x——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2、扩散参数σy、σz的确定99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稳定度等级δy=γ1Xα1δz=γ2Xα2γ1α1下风距离,mγ2α2下风距离,m0.4258090.9010740~10000.07999041.121540~300A0.6020520.850934>10000.008547711.52360300~5000.0002115452.10881>500B0.2818460.9143700~10000.1271900.9644350~5000.3963530.865014>10000.05702511.09356>500B~C0.2295000.9193250~10000.1146820.9410150~5000.3142380.875086>10000.07571821.00770>500C0.1771540.9242790~10000.1068030.917595>00.2321230.885157>10000.1439400.9268490~10000.1261520.8386280~2000C~D0.1893960.886940>10000.2356670.7564102000~100000.1366590.815575>100000.1107260.9294180~10000.1046340.8262120~1000D0.1466690.888723>10000.4001670.6320231000~100000.8107630.555360>100000.09856310.9251180~10000.1117710.7768640~2000D~E0.1243080.892794>10000.5289920.5723472000~100001.038100.499149>100000.08640010.9208180~10000.09275290.7883700~1000E0.1019470.896864>10000.4333840.5651881000~100001.732410.414743>100000.05536340.9294180~10000.06207650.7844000~1000F0.07333480.888723>10000.3700150.5259691000~100002.406910.322659>10000100第一百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0.5h取样时间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A、B、C级稳定度直接由表查算;D、E、F级稳定度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由表查算。工业区、城区、丘陵山区的农村A、B级稳定度直接由表查算;C、D、E、F级稳定度,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后由表查算。101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采样时间大于0.5小时的情况垂直方向扩散参数不变,横向扩散参数及稀释系数满足下式:式中:δyτ2,δyτ1——对应取样时间为τ2,τ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m;q——时间稀释指数,在计算δyτ2时,应先根据0.5h取样时间值计算时间为0.5h的δy,再以其作为δyτ1,计算δyτ2。102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适用时间范围/hq1≤τ<1000.30.5<τ<10.2时间稀释指数(q)103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小风和静风(U10<1.5m/s)时的大气扩散参数(0.5h)稳定度δx=δy=γ01Tδz=γ02Tγ01γ02U10<0.5m/s0.5≤U10<1.5m/sU10<0.5m/s0.5≤U10<1.5m/sA0.930.761.571.57B0.760.560.470.47C0.550.350.210.21D0.470.270.120.12E0.440.240.070.07F0.440.240.050.05T——烟团运行时间104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不同稳定度等级下的p值稳定度ABCDE-F城市0.100.150.200.250.30乡村0.070.070.100.150.25105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式中: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

△H——咽气抬升高度。烟囱的有效源高度He△H烟囱的有效高度H3、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烟囱的任务:保持通风;排烟气至高空,减轻地面污染烟气抬升的原因:动力抬升:取决于初始速度热力抬升:取决于烟气温度106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面状况系数;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n2—排气筒(烟囱)高度指数;H—当超过240m时,取H=240(电力);pa—大气压力,hpa,如无实测值,可取邻近气象台(站)的季或年平均值。Qv—实际排烟率,m3/s;

Ts——烟气出口温度,K;Ta——环境大气温度,K,如无实测值,可取邻近气象台(站)的季或年平均值;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1)有风,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①当烟气热释放率Qh≧2100kJ/s,且ΔT≧35K时:3、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107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n0、n1、n2的选取Qh(kJ/s)地表面状况n0n1n2Qh>21000农村或城市远郊区1.4271/32/3城市及近郊区1.3031/32/32100≤Qh<21000且ΔT≥35K农村或城市远郊区0.3323/52/5城市及近郊区0.2923/52/5108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编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