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相和》教学反思菁选
教学反思1
《将相和》一课是人教版五班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由名著选段组成。它以秦赵两国的冲突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的英勇机灵、不畏**的**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珍贵品质和**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我前后用两个课时进行了本篇课文的学习。第一课时重在阅读,兼以扫除字词障碍、介绍课文出处、生*、故事背景,梳理三个小故事,并了解三个小故事的因果关系,把课堂还给同学。同学学会读、读中学,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阅读的力气为其次课时的人物分析,语言分析打下了基础。其次课时对人物进行逐步分析,通过三个小故事,逐步丰满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时,在导入时,我选择以名著为媒介,介绍《史记》。向同学交代《将相和》的时代背景: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叫做战国时期。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有七个,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也称战国七雄。七个国家都想****,因此战火连年。然而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也称虎狼之国,位于赵国的西面。而赵国的东面则是富强的齐国。赵国处于两个大国之间,行事到处当心。更何况,当时的秦王是一个凶狠残暴、阴险狡诈、不守信用又贪得无厌的人。赵王也就更加当心翼翼了。通过"战国形势图",让同学了解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状况,激发同学对当时历史的奇怪 ,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爱好。由于同学年龄段,对于历史有着深厚的爱好,我胜利地把他们带进课堂,带进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故事。
通过请同学读课文,疏通生字词;齐读课文,说明"将"是谁?"相"是谁?通过自读课文,同学给每个小故事加上标题,主要是训练提高同学的概括力量,并进行板书。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赐予了确定,关键是要求同学讲出概括的理由。再让同学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依据同学的实际水*,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目的是要调动同学参加的乐观性,其后,我在同学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在多**PPT上进行呈现。最终,留下课后问题"你认为蔺相如、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反思2
其次课时时,我打算采纳以读为主要教学**,分析人物形象。其实,要读懂这个故事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廉颇还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因此,我设计多层次地训练同学的朗读,盼望能通过读,让同学找到感觉,身临当时历史环境中。通过同学的读来呈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蔺相如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廉颇的骁勇善战、知错就改,以及二人的共同的爱国心。在读有关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时,我用不同的激励语言鼓舞同学,当同学读出了胆识过人的蔺相如,我会赞扬"好一个胆识过人的蔺相如";当同学读出理直气壮的蔺相如时,我会确定"多么理直气壮的蔺相如啊!"这种激励手法,实是想让同学真正的投入课文中,潜移默化,从各方面去深化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慢慢地人物形象在同学的朗读中鲜亮了,精神品质也渐渐在同学们头脑中清楚了,那么以读为本的教学设计在同学多层次读的训练中顺当完成了,并随机板书。
最终,我对本文的语言进行的总结,盼望同学在以后的习作中有所进益。即根据事情进展的挨次,冲突的发生、进展与结果依次绽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都是对人物刻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用词力求简洁、精准。
本次教学中,我与同学共同完成了对故事的分析,对人物的分析,对语言的分析。课堂节奏较为紧凑,对于重点的把握较为精确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同学投入爱好较大。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更留意让同学成为主体,更多地让同学的主体性突出。正如德国***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事,而在擅长激励、唤醒和鼓舞。"另外,在以后的备课中,应当更加认真,对小细节进行雕琢。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较为胜利。一个完善的课堂需要反复的雕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发觉自己的不足,乐观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将相和》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0)——《将相和》教案及教学反思(菁选3篇)
《将相和》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灵英勇、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预备:
多**课件
第一课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哪位同学能告知大家*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日我们连续学习新的内容。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爱好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沟通。如蔺相如为何舍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2)**: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赵国和秦国是打个*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熟悉?(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平安。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爱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同学演练,加深理解
1同学依据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爱的故事。
2表演时,着重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抄写喜爱的词语和句子。
2.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争论故事中的人物。
板书设计:将——————————相
廉颇和蔺相如
(知错就改)(爱国)(顾全大局)
《将相和》教案及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
解题导入新课:同学自学课文;检查预习状况;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一、解题
1.介绍时代背景(略)
2.抓题眼“和”,理解题意(略)。
二、同学默读课文,自学
要求:(1)查字典学习字词,解词要联系上文;(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3)给文章分段;(4)拟定三个故事的小标题。
三、检查自学状况
(1)留意:
廉颇蔺相如害怕抵挡上卿
(2)组词
秦璧击协渑
泰璧缶胁淹
(3)解词:
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4)指名读课文: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并说明这三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
(6)给三个故事拟小标题。
四、熟读课文
五、质疑问难
《将相和》教案及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把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2.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预备: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18将相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把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定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3.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预备: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引导同学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初读课文,并留意生字词的读音,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殊宝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亏——理亏。
绝口不提——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脆弱,不敢较量。
抵挡——抵抗,反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概。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每战必胜。形容擅长打仗。
负荆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团结全都,共同努力。
3.沟通初读课文的收获,以及存在的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默读课文,思索: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给文章列小标题。
2.沟通,完成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四、找准冲突点,抓住探究主题
1.看课题,既然是“和好”,那说明将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找出文中那句关键的话来。
2.找到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指导同学朗读。
“我是赵国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很多大功。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倒爬到我头上去了。哼,碰见他,我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3.那么蔺相如毕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究竟厉害不厉害?他的职位该不该比廉颇高?这就是咱们下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思索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将相和》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1)——最新《将相和》教学设计
最新《将相和》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题文联系,理解课题。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写什么。利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重难点:理解课题。利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题,解题,介绍背景。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战国末期的故事《将相和》,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在这里应当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个成语来概括’
2、简介时代背景。
出示《七国方位草图》,简介时代背景。
3、自同学字新词,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着(zháo)急、上当(dāng)、答应(yīng)、为(wéi)难、便(pián)宜、上朝(cháo),据词定音,完成作业本题1。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克(刻),完成作业2。
(3)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完璧归赵、攻无不克、理直气壮、负荆请罪、同心协力。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4、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依据过渡句划分段落。
(1)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2)划出故事与故事间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并依据过渡句或过渡段给文章分段。(提示:过渡句、段一般往下分。)
5、利用过渡句及文中的关键句概括段意。(同学自己概括,沟通、汇报。)
第一段写蔺相如见秦王没有诚意以械换璧后,用计取回和氏璧并冒死抗争,然后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其次段写蔺相如在秦王以鼓瑟污辱赵王后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第三段写蔺相如为赵国利益避开与廉颇发生冲突,而廉颇知过即改,负荆上门请罪,两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6、启发同学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以便老师有的放矢地教学。
7、完成作业本第6、7题。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个故事,了解蔺相如与秦王**的经过以及故事的结果。
2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蔺相如机灵英勇、不畏艰险的**精神。
重难点: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感受蔺相如机灵英勇、不畏艰险的**精神。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
1、听写生字及本课的成语。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索文章一开头告知了我们什么。
(2)**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学们边看边想,将这部分内容分成四层意思,每层意思用两个字的小标题来概括。
(3)沟通“骗玉”、“解难”、“智斗”、“归赵”。
(4)逐层讲读课文。
a、赵王遇到了一个什么麻烦问题?你能用上“假如……就,假如……就”来说好吗?(同学自说。)
b、面对如此麻烦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你划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的句子,钻研一下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想好了的同学可以相互争论。(板书:情愿,假如……就,假如……肯定,理直气壮,撞碎,举起等。)
c、同学相互沟通,老师归纳:在赵王犯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奇妙地想出进行授璧典礼的办法,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白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
d、指导朗读:指导同学用理直气壮、**方方的语气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两段对话。
c、故事的结果怎样?(板书:归赵。)顺势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1小题: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由于___________。秦王之所以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是由于________。
(5)同学参照板书复述智斗经过。小结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其次、三两个故事,了解“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概括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特点。
重难点: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概括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的特点。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简要复述“完璧归赵”。
(2)启发谈话:秦国骗取宝玉失败后,不愿善罢甘休,因此又生一计。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文其次大段,了解这件事的起因、进展、**。
2、讲读课文其次段。
(1)默读课文其次大段,边读边思索:这一大段可分几层?将每层的意思用两个字概括成小标题。
(2)默读第一层,思索:秦王又生出什么计谋,目的是什么?蔺相如为什么打算赴会?(依据课文内容,用‘‘为了……”的句式回答。)板书:赴会。
(3)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是怎样和秦王作**的?请同学划出有关句子,认真研读,想一想,蔺相如是靠什么在渑池会上再次斗败秦王的?板书:勇斗。
(4)齐读第15节,小结后板书:返回。
(5)让同学依据板书试说这个故事的起因、进展**和结尾。老师小结本段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因与氨茶碱中毒的临床护理
- 公民健康教育66条
- 湖南长沙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八)-化学答案
- 2025年小班第一学期班务总结模版
-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脑蛛网膜炎的临床护理
- 游戏客服工作总结模版
- 狼性管理模式之人力资源培训讲义
- 心衰超滤护理规范与实施要点
- 妊娠合并传染病护理查房
- 关节黏连松解手术
- 英语定位纸模板
- 招标代理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校园超市经营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关于调整市中医院医保管理领导小组和科室医保管理小组的通知
- Unit9SectionA(1a-2d)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eras在妇科围手术
- 下课了助农直播-大学生助农电商实践平台(简略版)
- 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肺癌的诊治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