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_第1页
《颐和园》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_第2页
《颐和园》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颐和园》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挨次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培育同学的爱美情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一、导入

1、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很多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2、这节课通过观看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根据巡游的挨次,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就随一起去巡游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大家认真看,仔细听,想一想录象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

(播放录象)

2、沟通:

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是怎么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详细描写颐和园的?

(第2~5自然段)

4、自己读读这个部分,思索:

是按什么挨次巡游颐和园的?

填空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出名的()。走完长廊,就到了()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

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

老师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挨次介绍长廊的?

2、沟通,老师相机板书:

廊内──廊两旁

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沟通明确:

长廊又长又美。

⑴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⑵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

⑶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四周的环境也怎么样?

⑷在这么美的长廊巡游,游人的心情怎样?

4、看长廊图片。

5、出示句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指读,思索:

这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描写详细生动,用词精确     。

6、观赏着精致的画面,感受着四周美妙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巡游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

(齐读其次自然段)

7、小结:

长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是按什么挨次来描写万寿山的景色的?

沟通板书:

山上、山下

2、那么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指读第三自然段,读后沟通:

佛香阁、排云殿。

3、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

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

4、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宏伟壮美。

5、接下来我们看看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读后沟通。

6、这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

⑴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渐渐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指导朗读句子。

⑵出示句子: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向东远眺,隐模糊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7、万寿山的景色特殊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过渡: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宏伟壮美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又来到了哪里?

2、指读,思索:

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

结合同学回答板书:

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重点写了十七孔

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

桥洞多,狮子姿势不一。

4、出示句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势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从姿势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宏大。

齐读句子。

六、总结全文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2~5自然段,领会了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色?

第一句。

板书:

漂亮的大公园

2、在颐和园中除了精致的长廊,壮丽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知春亭、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

同学齐读。

出示最终一节:

颐和园处处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盼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板书:

说也说不尽

说也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3、课文最终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依据板书总结全文:

按巡游的挨次,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精确     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