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善于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唐代诗人A.A.李白B.孟浩然C.王维D.李商隐
2.属于书信驳论体的文章是
A.《陈情表》B.《答司马谏议书》C.《秋水》(节选)D.《寡人之于国也》
3.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B.《寡人之于国也》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节选)
4.《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A.A.韩愈B.柳宗元C.王安石D.欧阳修
5.“中原干戈古亦闻”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借代C.夸张D.比拟
6.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A.比喻、夸张、对偶、排比B.夸张、对偶、比喻、排比C.对偶、比喻、夸张、排比D.夸张、比喻、对偶、排比
7.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
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的钱。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
8.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A.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谢灵运
9.下列史籍属纪传体通史的是()A.A.《左传》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10.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A.曰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11.《寡人之于国也》采取的推理方法是()A.对比推理B.假设推理C.比喻推理D.连锁推理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13.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A.A.苏轼B.王安石C.柳永D.晏殊
14.契诃夫是()A.俄国诗人B.俄国散文随笔作家C.俄国政论家D.俄国短篇小说之王
15.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
二、填空题(10题)16.
17.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18.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其作品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19.苏轼称_________为“文起八代之衰”。
20.《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的诗集________。
21.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2.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___________."
23.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自居易《长恨歌》)
24.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25.黄庭坚宗法杜甫,风格奇拗瘦硬,在宋代影响很大,与___________并称“苏黄”。
三、判断题(5题)26.《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7.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28.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29.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0.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32.(一)阅读《大同》片段,回答下列21~23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隐:家:池:固:
33.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概括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三)阅读鲁迅《忆韦素园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题。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数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35.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之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活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也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避也没处逃避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个契约,便是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过的便是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
36.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小题:
一切文学都是语言艺术,但是可以说,散文和诗歌,对于语言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我想这样来譬喻一下,一座大山上有一小堆的乱石,并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小园林中有一堆乱石却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一部长篇小说,只要整体精彩,个别片段稍微沉闷,正像一株大树有些枯枝,并无损于亭亭如盖的大树的雄姿。但是一篇短文,文章“败笔”之处就显得十分刺眼了。
这段话主要论述了什么?
六、作文(1题)37.题目:团圆
要求:
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D解析:“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出自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是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人物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此句以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写愁思,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的《蜀相》,使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出自《礼记.大同》,修辞方法是排比。因此这道题选择D。
[错误防范]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修辞的掌握情况。做好这一类题目的前提是熟悉大纲规定的作品,每一句话都可以迅速准确地说出其出处和含义,这样就便于进一步正确判断其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7.A
8.A王维、孟浩然都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所以很容易选这两位诗人。但这里问的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所以应该想到在他们之前的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故A项正确。
9.B
10.BA、C两项写的是“干谒者”攀附权贵、奴颜婢膝的丑态;D项写的是“闻者”对干谒者的态度。
11.D
12.C
13.C苏轼也是北宋著名词人,但他只是开创了豪放词派,而非专事写词的作家。
14.D
15.A
16.
17.但愿人长久
18.俄国革命的镜子
19.韩愈
20.《猛虎集》
21.短篇小说之王
22.无语东流无语东流
23.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
24.女神
25.苏轼
26.N
27.Y
28.N
29.Y
30.Y
31.类比论证。“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其比喻意义在于指出治国不善致使百姓饿死,责任在人,不能把责任推给年景不好。
32.隐:消失。家:家族。池:护城河。固:坚固保障。
33.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驱逐客卿是损伤自己资助敌国的错误做法。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34.赞美韦素园平凡而伟大的人格。抓住文段中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语句,体会作者行文中所蕴涵的情感倾向即可作答。
35.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36.散文和诗歌对语言的要求比其他文学样式更高一些。
37.项目
类别A内容B语言C篇章评分细则一类卷
(45~50)中心明确
见解深刻行文流畅
语言准确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二类卷
(37~44)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文从字顺
语言基本
准确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获本类卷最高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三类卷
(30~36)中心明确
内容尚充实语言通顺
有个别病句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以33分为基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