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山西省晋城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山西省晋城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山西省晋城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山西省晋城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城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90年代,库页岛之行后,契诃夫创作的一篇著名的中篇小说是()

A.《套中人》B.《第六病室》C.《樱桃园》D.《变色龙》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送别诗B.爱情诗C.边塞诗D.山水诗

3.《菉竹山房》的作者是()

A.茅盾B.老舍C.钱钟书D.吴组缃

4.《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

A.《雅舍谈吃》B.《槐园梦忆》C.《雅舍小品》D.《实秋杂文》

5.《张中丞传后叙》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补记许远的事迹()A.A.叙述B.议论C.夹叙夹议D.描写

6.下列作品集属于闻一多的是()A.《红烛》B.《繁星》C.《灾难的岁月》D.《女神》

7.《又是一年芳草绿》一文的作者是()

A.老舍B.余秋雨C.贾平凹D.林语堂

8.与韩愈齐名,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一位中唐作家是()

A.柳宗元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

9.

3

《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10.下面关于《左传》的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A.记载我国战国时代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重大事件。

B.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C.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

D.足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11.

2

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

12.屠格涅夫最后一部作品是()A.A.《贵族之家》B.《处女地》C.《散文诗集》D.《初恋》13.《秦晋殽之战》中哭师止秦袭郑的人物是()A.A.杞子B.蹇叔C.原轸D.文赢1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A.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15.从抒写的内容来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A.中秋词B.端午词C.重阳词D.清明词二、填空题(10题)16.___________是新月派的中坚,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爱眉小札》。

17._________是我国最早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其风格平淡自然。

18.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是当代小说家,他的《红高梁》是一部颇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

20.“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21.巴金《爱情三部曲》10《雾》、《_________》、《电》)

22.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___________。”

23.《驳复仇议》选自《__》。

24.《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_________”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25.契诃夫,______作家。其作品有《一个小官员之死》、《变色龙》、《苦恼》《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其小说风格简炼冷峻。戏剧作品有《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三、判断题(5题)26.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7.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8.《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9.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0.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这首元曲是如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4分)

32.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33.词中九组叠字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划分这一片段的场面描写层次。

35.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厂什么?

36.

这段文字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六、作文(1题)37.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下半壶水了!”而另一个却高兴地说:“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C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写作手法的掌握。记叙文一般应是以描写叙述为主,兼有议论。本文虽是记叙文,但写法却与众不同,是叙述与议论并重。作者这样写是因为在叙写中要为许远辩诬,自然形成了这一特点。

6.A

7.A

8.A

9.C

10.A

11.C

12.C

13.B

14.A

15.A《水调歌头》这首词由中秋赏月进而抒发人生感慨。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

16.徐志摩

17.陶渊明

18.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楼兰终不还

19.莫言莫言

20.春花秋月何时了

21.雨

22.万重恩怨属名流

23.柳河东集柳河东集

24.关雎

25.俄国

26.Y

27.Y

28.N

29.Y

30.Y

31.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很多时令、景物已附有相对稳定的喻意,秋及秋景多含萧瑟凄凉、孤寂落寞之意,看藤枯老树,想人生短暂,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看日落,知黄昏本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之良辰,而此时自己却孤独漂泊在异土他乡;看“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鲜明对比,愈发感到自己的孤寂落寞,这一切触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正因人在天涯,日夜恋土思乡,以至“断肠”。32.“听其言,观其行”,才是识别他人言行真伪的唯一方法。

33.这首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词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词人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而“点点滴滴”虽然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仍然是词人心灵的感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创,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自然生动。34.这一片段的场面描写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那一天”到“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正面描写三只龙船上的青年桨手的动作。第二个层次(从“河身……”到“有一点感悟年”)侧面写观众呐喊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