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理论上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流入了第五营养级。A.1/1000B.2/10000C.1/625D.1/125
4.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
A.第二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C.二级肉食动物D.顶部肉食动物
5.种群的最大出生率是指()。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B.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C.在一定条件下,种群出生的新个体与死亡个体的比率
D.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6.群落命名的依据是()
A.优势利B.生态型C.生活型D.小群落
7.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
8.氮素的下列四种状态中,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利用的是()
A.N2B.NO2
C.NH4+D.NH3
9.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10.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A.湿生植物B.水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
11.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A.环境资源有限B.多个物种共存C.环境资源无限D.K-对策生物
1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13.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14.虾的个体很小,它对于恶劣水下环境的生态对策是()。
A.快速繁殖,不断扩展生境B.减慢繁殖,不断扩展生境C.提高出生率,提高对后代的照顾能力D.个体繁殖晚,发育减慢
15.当一种植物最初侵入某地时,常呈()
A.随机分布B.集群分布C.均匀分布D.其他
1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俄罗斯C.中国D.美国
17.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18.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19.生长在水中的溞在夏季具有发达的头盔,到冬季头盔就消失,这是溞对温度变化的()
A.生理适应B.形态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20.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间接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限制因子
21.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
22.生态位包括()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以上三者都是
23.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
24.构成能量的潜能部分体现在下列的()。
A.太阳的光能中B.燃烧时产生的热中C.储存在高山水库中的水中D.肌肉收缩过程中
25.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6.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27.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A.内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28.群落中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A.密度B.多度C.盖度D.频度
29.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B.种群平衡C.种群爆发D.生态入侵
30.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二、填空题(20题)31.某些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称为______。
32.动物的内禀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动物的生殖能力、寿命、发育速度和______等因素。
33.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根据其来源途径不同,可分为太阳辐射能和______两大类型。
34.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______。
35.种内互作包括种群的领域性和______。
36.一种生物进入新的适宜其栖息繁衍的地区,种群迅速增长,并对该地区原有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37.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有一个或两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该因子称为______。
38.在环境条件没有限制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称为______。
39.群落演替按发生时间的进程可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和______。
40.仙人掌科植物的叶片多呈针刺状,这是植物对______环境的适应。
4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的和逐级递减的。
42.逻辑斯谛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__________。
43.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______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44.具有镶嵌性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_______群落。
45.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这是______植物的特点。
46.河流、湖泊中______超出规定标准的现象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47.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典型的______型循环。
48.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9.种群的调节功能是通过种群的增长潜势和共同作用的。
50.每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B.错误
52.世界人口迅速的增长,是土地承受压力的原因之一。()
A.正确B.错误
53.生物多样性只为艺术家提供艺术创作素材。()
A.正确B.错误
54.群落镶嵌性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55.趋同适应的结果是使同种生物形成多种生态型。
A.正确B.错误
56.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57.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富营养化。()
58.植物群落的发生是指在一定的地段上,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
A.正确B.错误
59.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60.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特征。
62.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63.简述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64.简述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植被类型。
65.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67.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68.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69.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70.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六、单选题(0题)71.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的结果分成()。A.稳定选择B.定向选择C.分裂选择D.以上三类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A
6.C
7.C
8.C
9.A
10.D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物种比较贫乏,其结构特征类似于旱生植物。
11.C
12.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13.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14.A
15.A
16.C
17.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18.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19.B
20.A间接因子如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地形、纬度是通过光热、水、气和土壤养分等因子,间接作用于生物。
21.B
22.D
23.A
24.C
25.D
26.A
27.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其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等属于人为发生演替。
28.C
29.D
30.B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31.固氮作用固氮作用
32.年龄结构年龄结构
33.光补偿点
34.盖度比
35.社会等级
36.生态入侵(或生物入侵)生态入侵(或生物入侵)
37.主导因子
38.内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
39.快速演替快速演替
40.干旱
41.单向
42.逻辑斯谛系数
43.平衡状态
44.镶嵌镶嵌
45.阳性
46.氮、磷浓度氮、磷浓度
47.沉积沉积
48.活动温度活动温度
49.适应适应
50.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51.A
52.A
53.B
54.N层片在二维空间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同,称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
55.B
56.N
57.Y
58.A
59.N
60.B
61.从生态学角度,可以把一个种群分成三个主要的年龄组(即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和三种主要的年龄结构类型(即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1)增长型:其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基部宽阔而顶部狭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年个律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后继世代的种群数量总是比前一世代多,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2)稳定型:介于增长型和衰退型之间,其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形。说明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其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相平衡,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3)衰退型:其年龄锥体呈瓮形,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种数量趋于下降的种群。
62.(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度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度,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
63.①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为150nm,吞噬泡直径大于250nm;②胞饮作用是一个连续发生的作用,吞噬作用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③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吞噬泡的形成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帮助。
64.植被是划分生物群落类型的基础。陆地生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如下:(1)森林包括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2)草地包括稀树草原和草原;(3)荒漠;(4)苔原。植被是划分生物群落类型的基础。陆地生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如下:(1)森林,包括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2)草地,包括稀树草原和草原;(3)荒漠;(4)苔原。
65.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66.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立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优点如下:①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②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生物,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③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生态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为社会生产了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④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高农民素质。生态农业是技术密集型农业,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67.(1)过程:①磷循环起源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的沉积。②贮存于岩石中的磷通过人工开采和自然风化后,被植物吸收,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生物小循环;其中部分生物排泄物及残体所携带的磷离开生物小循环,进入环境。③同时,环境中的磷也通过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江河、海洋、进行地质大循环。(2)磷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圈;循环速度慢、时间长;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3)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①当磷被大量开采和使用时,贮存于岩石圈中的磷被大量释放出来,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磷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过多积累。②同时,同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磷肥,而植物对土壤中的磷利用率低,停留在土壤中的磷一部分随地表径流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磷的富集。③水体中过量的磷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者,导致赤潮发生和蓝藻大暴发等。
68.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就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操纵者人类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企图建立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所能依赖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无限增长而去盲目地对自然进行征服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所依赖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小甚至遭到破坏。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就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操纵者,人类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企图建立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所能依赖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能控制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素质教育计划
-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教学计划
- 油茶果壳肥料化利用应用实践研究
- 校企合作近视防控工作职责
- 粗山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盐胁迫转录组分析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几何特征的定量研究
- ZnCds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氮还原性能研究
- 全域旅游视角下浙江白水洋镇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 机器故障下装配作业车间重调度方式决策的集成学习模型构建与解析
- 碳交易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
- 胃肠外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1立方米砼模板含量表
- 紫藤萝瀑布的说课稿
-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 无菌GMP 操作指南: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确认
- 海因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 罗甸县从里水库管道输水工程施工方案
- UWI海威清创机使用说明书
-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第课时示范教案
- 刮板式花生脱壳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