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毒品案件调查汇报)深化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禁毒意识。县政府及关于部门经过禁毒图片展、印发宣传资料、张贴警示口号、开展禁毒知识竞赛、公开销毁毒品等多个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禁毒宣传气氛,提升了全民防毒、拒毒意识。主动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利用每年“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在县剧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得到了群众主动参加,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县公安局、教育局经过“警校共建”、“禁毒图片巡展”、法制讲座等系列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禁毒预防教育;主动筹建永久性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和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提升了宣传教育效果。
(三)严打违法犯罪,有效遏制毒品蔓延。公安部门一直坚持把打击毒品犯罪作为有效降低毒品流入、供给主要路径,一直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以来,全县共破获涉毒犯罪案件40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49名。其中,刑事拘留45人,逮捕37人,移交起诉34人;查处吸毒人员122人,新发觉102名,治安处罚100人,缴获各类毒品624.14克,有效地震慑了犯罪分子,遏制了毒品蔓延。对全县100余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实施网上列管,强化动态管控。共查处易制毒化学品违法案件5起、刑事案件1起,查扣各类非法交易易制毒化学品10余吨。
(四)推进小区帮教,实施戒毒康复工程。县政府逐步健全小区戒毒与康复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组建小区帮教队伍,确保戒毒模式改革顺利过渡,使戒毒康复工作在管束、矫治和救助吸毒人员等方面作用得到了发挥,尤其是美沙酮药品维持治疗点筹建工作稳步推进。以来,全县共作出各种戒毒决定54人,小区戒毒决定20人,强制隔离戒毒28人,劳教戒毒6人。另外还对22名原吸毒帮教对象作出责令小区康复决定。全县吸毒人员在控率平均保持在80%左右,吸毒人员平均强制管束率达成38%,两年来,达成三年戒断标准有3人,连续三年实现当地籍实有吸毒成瘾人员“零增加”。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伴随我县禁毒工作深入开展,在禁毒宣传教育、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推进小区帮教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县仍存在吸毒人员总量连续增多、吸食新型毒品呈蔓延趋势、禁毒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防控体系微弱等方面困难和问题。
(一)禁毒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吸毒人员总量连续增多,毒品在地域上不停扩展。截至年底,我县在册吸毒人员从1999年8名快速增加到220名,涉毒乡镇从1999年4个扩展到17个。二是吸毒群体不停扩张。现在,吸毒人员以社会闲散人员为主,但已经有个别村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个体企业主涉嫌吸食毒品,吸毒已在不一样层次、类别人群中逐步蔓延。三是“以贩养吸”现象突出,吸食新型毒品呈蔓延趋势。现在,我县流动都是零包毒品,不但满足了贩毒人员购置毒品需要,也为以贩养吸零包贩毒人员提供了“生存”条件。这些人绝大多数因吸毒倾家荡产,生活无着落,就依靠从事零包贩毒,获取吸毒资金。我县以前主要包括是传统毒品(海洛因)。以来转变为以吸食新型毒品为主,毒品种类包括市场上常见新型毒品,如冰毒、k粉、摇头丸等。据统计,至,在新滋生吸毒人员中有88人是吸食新型毒品,占新滋生吸毒人数84.6%。四是吸毒场所愈加隐蔽。吸毒场所开始从原先迪吧、ktv转移到宾馆、酒吧、网吧等场所,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二)禁毒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领导对禁毒工作主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禁毒工作是公安政法机关事情,与本单位无关,对工作支持、配合不够。禁毒组员单位没有主动主动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工作,依然存在公安部门单打独斗、孤掌难鸣局面。二是禁毒组员单位职能分工不明确。县禁毒领导小组各组员单位责任不明确,职能优势未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毒力度不够,影响了禁毒工作整体效果。三是考评评定体系不够完善。县综治考评中缺乏详细、刚性工作任务和要求,政绩评价体系还未形成,禁毒工作目标、任务和方法没有真正落实。
(三)禁毒防控体系微弱。一是宣传教育不深入。禁毒宣传主要集中在县城范围,乡镇还未全方面开展;禁毒组员单位对日常宣传重视不够,缺乏常抓不懈;宣传方式比较单调,缺乏有效宣传载体;宣传对象层次不够分明,重点不突出。社会禁毒气氛不够浓厚,群众参加度有待深入提升。二是社会帮教不力。我县吸毒人员在控率低、失控率、复吸率高。各乡镇(街道)对吸毒人员帮教监管方法不力,工作没有全方面开展,不定时尿检等制度还没有落实到位,缺乏有效尿检帮教管理方法,帮教、尿检停留在档案、文字中,使“四位一体”小区帮教方法流于形式。三是涉毒犯罪打击力度尚需加强。公安部门对教唆、引诱、坑骗他人吸毒以及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打击力度有待深入加大;对歌舞娱乐场所、宾馆、酒吧、网吧等易涉毒场所管理还留有死角;公安部门毒情线索不够通畅,深挖余罪、扩大战果能力有待深入提升;毒品案件侦查取证难度较大,毒品案件因毒贩拒不交代或者旁证不足,最终难以认定,影响打击效果;毒品犯罪伎俩高科技化趋势显著,多数毒品交易采取当代化通讯工具,但我县禁毒大队技术装备滞后、经费不足,难以适应缉毒侦查工作需要。
案件调查汇报【二】
一、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
伴随毒品犯罪形势发展,毒品犯罪严峻形势和出现新情况、新特点,决定了毒品犯罪案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保持高发势头,人民法院受案数量处于高位状态,所以,为准确、有效依法严厉惩处严重毒品犯罪,确保毒品犯罪案件审判质量,市中院针对近几年受理毒品案件展现特点、问题,进行梳理,把审理好毒品犯罪案件作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增强做好审判毒品案件使命感。
(一)审理情况
,受理刑事一审案件64件,其中毒品案件9件,占受理案件14.1%;,受理刑事一审案件72件,其中毒品案件5件,占受理案件6.9%;,受理刑事一审案件83件,其中毒品案件19件,占整年受案22.9%;审结81件,毒品案件17件,占结案率21%;上六个月,受理刑事一审案件38件,其中毒品案件10件,占受理案件26.3%;审结25件,毒品案件7件,占结案率28%。
以上三年半内,受理一审刑事案件257件,其中毒品案件43件108人,占整个刑事案件16.73%,毒品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在43件108人当中,女性13人,占1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共92人,占到84.67%;其中小学、文盲47人,占43.5%;初中45人,占41.17%;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6人,占14.8%,全部为农民、城镇无业人员。累犯、再犯、前科、吸毒人员64人,占59.3%;其中吸毒人员为29人,占总人数31.5%。
(三)审判情况
一审判处死刑(包含死缓)26人、无期徒刑28人、有期徒刑48人。
二、毒品犯罪案件特点
1.毒品数量越来越大,呈连续增加状态。如受理马自胜、马忠明、马怀英、景录德、谢光秀走私、运输毒品海洛因1366.6克;受理马海路、赵正彪、马国民、马亥牙贩卖、运输毒品甲基苯丙胺1527.958克,麻古200粒净重19.124克;受理金宁运输毒品案,涉案毒品2709.244克。
2.累犯、再犯、前科、吸毒人员所占百分比大。108人毒品犯罪人员当中,上述人员为64人,占到59.3%。其中吸毒人员29人,占31.5%。
3.共同犯罪百分比突出:43件毒品犯罪案件中,12件为一案一人,占收案27.9%;2人以上共同犯罪案件31件,占收案72.1%。共同犯罪以团伙形式从事毒品犯罪,即使不具备犯罪集团组织性、严密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但其纠合性很强。有甚至由同一家庭或同一家族众多组员共同参加贩毒活动,在共同涉毒犯罪中,家族血缘关系和乡情邻里关系往往成为相互连结主要纽带。如林吉全、杨树花、鲍志南、黄文科、李顺宝贩卖、运输毒品案,存在乡亲关系、夫妻关系、甥舅关系。
4.毒品藏运伎俩狡诈诡秘:为逃避警方打击,毒品犯罪嫌疑人藏运毒品伎俩多样化,交易方式繁杂多变。原来毒贩主要经过火车、汽车和飞机携带毒品,现在则采取人毒分离方式藏运毒品。比如将毒品伪装成糖块、奶粉,有将毒品装到普通茶叶袋中后,再进行密封等,通常人假如不是尤其注意,根本不知道是毒品。
5.以贩养吸成主要目标:有许多贩毒人员通常本身就是“瘾君子”。他们因吸食毒品花费巨款,家业都因吸毒而耗空,而平时又无正当职业,没有正当收入,所以唯有在吸食毒品过程中经过贩卖部分毒品获取利润,方可确保继续吸食毒品经济起源。因为吸毒者直接从事贩毒活动,扩大了贩毒队伍和渠道,使贩毒活动愈加猖獗,另外,吸毒人员为了扩大“市场”,赚取更多毒资,便会经过各种路径各种方式将从未沾染毒品人和已戒毒成功人员拉下水,壮大吸毒人员队伍。所以,由以贩养吸产生社会问题不容无视。如本院受理唐道辉、向贤波、袁明建、苟晓莲、刘巧贩毒、运输毒品、窝藏、转移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案中,苟晓莲为吸毒人员,一次出资16万元购置毒品,法院最终依照现有证据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苟晓莲有期徒刑十五年。
6.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依然是毒品犯罪案件主要毒品类型,同时,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传统毒品海洛因具备成瘾性强、吸收快、精神刺激异常、贩卖后赢利大等特征,因而成为吸毒者和贩毒者吸食、贩卖主要毒品类型。
三、毒品犯罪现实状况之成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性是毒品犯罪主要诱因
毒品是国家严格管制违禁品,客观上只能隐蔽、非法生产、流通、交易。当毒品在一个地域蔓延到一定程度后,必定会形成地下交易市场。毒品犯罪本质上是一个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标特殊经济犯罪。因为西宁地域毒品与境外及境内云南、广东地域存在着几倍甚至十几倍交易价格差和源源不停“市场需求”,为了获取非法暴利,毒品犯罪人员把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作为暴富捷径,不惜以生命、自由作赌注,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二)收入巨大差异性是毒品犯罪经济动因
经济原因是毒品犯罪主要原因。统计结果反应出毒品犯罪罪犯基本为农民或者城镇无业人员,上述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人员达84.67%,这些人员极难获取工作机会,又不愿从事脏、累、酬劳低暂时性工作,在毒品犯罪高额利润或者高额“工资”引诱下走上了毒品犯罪不归路。另外,有一部分人不慎染上了毒品,为了维持吸毒高昂开支,不得不参加毒品犯罪,以贩养吸,为寻求经济起源维持生计或满足其享乐而参加实施毒品犯罪,这是毒品犯罪居高不下经济动因。
(三)个人思想蜕变性是毒品犯罪内在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先受到西方国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另首先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随之而来,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心理渐渐地形成。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毒品犯罪非体力性和高额回报使他们不惜铤而走险,实施毒品犯罪,进而深陷毒品犯罪泥潭不能自拔。
(四)强烈成瘾性是毒品犯罪心理动因
毒品易成瘾性是毒品本质特征,毒品本身特征决定了吸毒者“一日吸毒,终生难戒”;另首先,面对激烈竞争社会,人们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大。一些人因为感情脆弱、意志微弱,面对挫折难以承受,内心苦闷焦虑,在绝望之中开始接触毒品,希望借助吸毒缓解心理压力、寻求精神解脱、躲避烦恼,而毒品巨大毒害性使得吸毒人员产生生理与心理依赖,而且心理上依赖更难以根除。一旦染上毒瘾后戒断率极低,在成为瘾君子以后,为满足毒瘾和高昂毒品消费开支,利欲熏心,不得不走上以贩养吸道路,造成恶性循环。这也是毒品犯罪人员再犯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
(五)法律滞后性是毒品犯罪客观原因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吸食毒品罪,对吸毒者采取治安行政处罚根本无法遏制吸毒者行为,这使大多数从事毒品零售人,因持有毒品数量少而无法判断他们持有毒品是以贩卖为目标还是以个人消费为目标,从而使毒贩借助法律对吸毒者空白而得以逃脱。另首先,现有法律也没有从根本上摧毁罪犯从事贩毒活动经济基础,在司法实践中,对判处死刑犯罪分子,即使并处没收财产,但极难确定或界定属于犯罪分子财产;对判处徒刑犯罪分子,虽并处罚金,但极难收缴罚金。这些情况造成犯罪分子财产如存款、房子、车辆等未得到彻底罚没,没有起到应有威慑作用,致使一些人产生了“杀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甚至几代人”念头。
四、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几个问题
(一)程序正当与特情引诱之间关系问题
近年来,在人民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中,使用特情引诱方法侦破案件逐年增多。特情引诱我国现有立法并无明确要求,自然有“违法”之嫌。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经常要面临是坚持程序正当标准还是适用特情证据问题,如闵进虎、马艾为四贩卖、运输毒品案就存在此问题。
(二)毒品数量可否以纯度折算立法要求与现实需求之间关系问题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第二款要求:“毒品数量以查证属实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近年来,伴随实践中大量掺假毒品和成份复杂新型毒品不停出现,为落实落实罪刑相适应标准和慎用死刑刑事政策,12月出台《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意见》,要求对于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案件,应该做毒品含量判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可能被判处其余刑罚案件,甚至是交易价格显著偏低、有大量掺假可能毒品案件,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含量判定,使得这些案件难以真正做到罪刑相适应,并所以造成刑罚适用上不平等,如马文明、马忠良贩卖、持有毒品案,在马文明住处查获疑似毒品3326.9006克,其中检出海洛因成份共计净重1809.3936克,部分毒品纯度很低,未判定毒品成份共计净重1517.507克。已检出1809.3936克含有海洛因中,有证据证实仍大量掺假。又如马福明非法持有海洛因710.696克,其中大量掺入脑复康,没有纯度判定。
新型毒品出现对法院定罪量刑影响。新型毒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因为我国现有立法中没有就新型毒品范围及其定罪量刑问题作出要求,实践中对新型毒品案件追诉标准、定罪标准和量刑标准都存在不统一问题。
(四)对被告人认罪悔罪在量刑时怎样评价问题
犯罪分子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帮助公安机关起获或搜集主要证据,对定案起到主要作用,即使不能认定为立功,但确定是认罪悔罪,依法应该从轻处罚。
如罗由布、马仲华运输毒品案,罗、马共同运输毒品195.8克,纯度为92.2%;罗由布单独运输毒品一起。罗由布单独运输这一起是从甘肃省积石县前经西宁途中,发觉有些人跟踪,遂将毒品扔到路旁继续前行,后在西宁朝阳收费站处被查获。次日,罗由布率领侦查人员在丢弃毒品地方查毒品海洛因306.7克,纯度为48.16%。依照罗由布所犯罪行应该判处死刑立刻执行,鉴于罗由布如实交待犯罪事实,帮助公安机关起获毒品,对定案起到主要作用,应从轻处罚。本院一审判处罗由布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二审法院复核,核准死缓。
(五)对立功把握问题
对立功把握,应以功是否足以抵罪为标准。审判实践中有时也是难以掌握,对被告人检举、揭露是其余犯罪案件中一样严重犯罪分子,或者帮助抓获是同案首要分子、主犯,功是否足以抵罪,即应结合被告人罪行严重程度、立功大小综合考虑。如马自胜、马忠明、马怀英、景录德、谢光秀走私、运输毒品案。公安机关先行抓获马忠明,马忠明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在异地抓获同案犯马自胜;马自胜归案后帮助公安机关在异地抓获了同案犯马怀英,二人具备重大立功表现,对此一、二审法院认识是一致,但功是否足以抵罪一、二审法院有不一样认识。一审法院认为,马忠明、马自胜虽有重大立功表现,但走私、运输海洛因1366.6克,纯度为41.1%,数量巨大,社会危害性极大,功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分别判处二人死刑,判处马怀英无期徒刑。而在二审期间,马忠明又检举他人犯罪线索,公安机关据此破获该起案件,查获毒品408克,属于重大立功表现。二审法院认为马忠明,马自胜有重大立功表现,分别改判马自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马忠明为无期徒刑。
(六)证据问题
因取证不到位或证据缺失造成不能准确、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怎样永本案,只有何永本是供述乘班车从四川运毒到兰州,又从兰州乘出租车到西宁被抓。侦查机关未获取相关运输证据,怎样永本乘车票据、沿途收费站监控录像等,因取证不到和证据缺失,不能准确定罪量刑,不能有效打击毒品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人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年教师座谈会校长致辞:《长安的荔枝》启示:送一份执着育一树未来
- 2025年高等数学教学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平安校园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财务人员集中管理办法
- 东台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pos机安装管理办法
- 2025年食品冷冻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融资租赁管理办法最早
- 个人贷款集中管理办法
- 双人合作开店协议书范本
- 以史为帆明方向+少年立志向未来+课件-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主题班会
- 2025年医卫类病理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上海科技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初二】【八年级】【道法】2025【秋】上学期开学第一课【统编版】(课件)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26个英文字母(课堂PPT)
- 考评员题库(1000题)
- 途虎八步及10大保养质检流程试题及答案
- WS T 462-2015 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与临床应用
- 中国文化概论·第3章·第1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