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其一原文赏析及翻译_第1页
塞上曲·其一原文赏析及翻译_第2页
塞上曲·其一原文赏析及翻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塞上曲·其一原文赏析及翻译塞上曲·其一原文赏析及翻译1

塞上曲·其一

王昌龄〔唐代〕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到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非凡地把骏马夸耀。

解释: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萧关:宁夏古关塞名。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共:作“向〞。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鉴赏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到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怜悯。“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很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尘沙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擅长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挖苦,深刻地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憧憬。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可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的反战心情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有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塞上曲·其一原文赏析及翻译2

《塞上曲·其一》介绍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有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