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空作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特征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施工人员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施工人员高处坠落导致的伤害事故,可造成轻伤、重伤,严重的能够造成死亡事故。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高处坠落事故可发生在脚手架工程、房建高空临边作业、杆塔上部作业、电力接触网放线(调整)作业、高墩大跨及架梁施工、深基坑顶边作业、高处路基(路堑)边坡施工、高处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上下爬梯活动等,多发生在施工现场作业面及其下方坠落半径以内。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险程度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生在冬、雨季,因作业面较滑,作业人员操作不灵活,容易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事故。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在高空设施上,如果安全防护设施偏移原有位置,构件断裂或失效,同时伴有金属开裂及碰撞声音,一般情况下是出现上面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征兆。二、应急组织与职责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人员组长:项目部负责人副组长:项目支部书记、总工小组成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①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②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8)在抢救伤员的同时,派抢险队伍对造成人员高处坠落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作业平台进行检查,对有缺陷和存在隐患的立即进行加固,确保安全稳定可靠,防止坍塌和人员再次坠落。(三)事故报警联络方式、报告内容及要求1.报警联络方式: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重大伤亡和淹溺的,拨打“120”,同时与公司应急指挥机构取得联系。2.事故报告内容及要求:①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址、联系人电话、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包括伤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等;②事故报告人员,在事发现场通往外部交通道路有明显标志处迎候外部救援单位的到来。四、注意事项1.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参加抢险救援前,在高空坠落半径之内人员应正确配戴好安全帽;高空抢救人员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防止操作碰撞,并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或金属结构架上。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所使用的救援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随身携带的工器具必须用绳索等系挂在身上,防止掉落伤人。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首先在确保自身安全后,方可参与救援;针对人员受伤部位、伤势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救援措施,严禁盲目搬运背扛以及不恰当的急救措施。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⑴受伤人员没有能力摆脱被困环境时,在救援人员没有到达之前,尽量保存自身体力等待救援,在救援人员到来时,尽最大能力进行呼救;⑵当受伤人员伤势不严重,且有能力摆脱被困环境时,应尽快逃离危险境地,并查看周围有无被困人员,同时向救援人员呼救。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⑴正确判断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决不能因怕扩大事故影响,对不能组织抢险自救的,强行组织自救,而不向外部请求救援。⑵高处坠落事故,除营救人员在其坠落半径内进行必要的抢救外,其他人员应防护在坠落半径之外,并派人警戒。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⑴应急救援结束后,立即查看事故现场是否还有不安全因素,是否还有被困人员,并采取妥善防范及急救措施;⑵抢险结束后,对应急预案的整个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