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气象学第一二章复习资料
一、大气组成
主要是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1、干洁大气:
干洁大气中对人类影响较大的成分是N2,O2,O3和CO2。
〔1〕N2和O2:它们是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但N2利用率低。O2是维持人类及动植物生命活动的气体。
〔2〕O3:含量很低,集中在20-25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可剧烈汲取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
(3)CO2:是植物生命活动离不了的气体,可汲取地面辐射,对气温影响较大。
2、水汽:主要集中在低层大气中。低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地区;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含量很少,但是天气改变的重要角色,云、雾、雨、雪的形成都与之有关。
3、气溶胶粒子: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粒子。包括水滴、冰晶、烟粒、尘埃等。
可充当水汽凝聚物,利于云、雨的形成;还可以汲取一部分辐射,对地温、气温有肯定影响。
二、大气垂直结构
从下到上有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大气层〔散逸层〕。
大气底界:即地球的表面。
大气上界:即大气的顶界。
有2种划分方法:依据极光涌现的高度估量,在1000—1100km;据人造卫星探测,约在3000km。
〔一〕对流层
是靠近地表的大气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改变:低纬度平均为17~18km,中纬度地区为10~12km,高纬度只有8~9km。夏季厚、冬季薄。
特点:
〔1〕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垂直递减率为:r=0.65℃/100m。
〔2〕空气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易形成云和降水〔雨、雪等〕。
〔3〕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匀称。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所致。
〔二〕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5km的气层。主要特点:
1、垂直气流显著减弱,气流多呈水平运动,故叫平流层。
2、集中了大气中大部分O3
3、下部气温随高度改变小,上部气温随高度上升而显著增加。
4、水汽和尘埃很少,大气能见度好。适合飞机航行。
〔三〕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距地面85km的高度。
主要特点:
1、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快速降低,其顶部可下降到-83℃。
2、气流有剧烈的垂直运动,故又称高空对流层。
〔四〕热层〔暖层〕
从中间层顶到距地面约700km的气层。
特点:
1、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快速上升〔因汲取短波紫外线〕。
2、空气分子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五〕外大气层〔散逸层〕
从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
特点:受地球引力小,高速空气分子常逃到太空,宇宙空间粒子也常进入该层。
第二章辐射
1辐射的基本知识
一、概念
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的现象。
通过辐射传递的能量叫辐射能。
辐射通量密度〔辐照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发射或汲取的辐射能量。单位:W/m〔瓦/米〕
二、辐射光谱
气象学讨论的辐射波谱范围是0.1~120μm,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μm,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在3~120μm,因此常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地球和大气辐射称为长波辐射,以4μm为分界线。
辐射的传播不需要中间介质。
三、基本定律
1、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E〕与其表面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E=TE=T4是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黑体:将投射到其表面上各种波长辐射能全部汲取的物体。4?是灰体常数,在0.80~0.99之间。
两个公式都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其辐射强度越强。
2、维恩位移定律
黑体辐射光谱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与其绝对温度T成反比。
λ=C/TC为常数,是2897。
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它所辐射的具有最大能量的波长越短。ma*ma*
2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1、太阳辐射光谱
(1)定义: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2、太阳常数
当日地处于平均距离时,在被照亮的半个地球的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每秒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叫太阳常数。
世界气象组织推举取值
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1、汲取作用
太阳辐射被大气汲取变为热能。
2、散射作用
〔1〕分子散射
空气分子和直径0.1?m的质点的散射作用叫分子散射。
波长愈短的辐射,被散射愈多。
在可见光中,蓝、紫光的波长最短,故被散射的也最多,红、橙光被散射的较少。
〔2〕粗粒散射
50%-55%。因反射作用使约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反射最多,散射其次,汲取最少。
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径直辐射Rsb:以平行光的形式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影响因素:主要与太阳高度角h、大气质量数m和大气透亮系数a有关,还与纬度有关。
〔1〕太阳高度角(h)
定义: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径直辐射Rsb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
〔2〕大气质量数m
m表示。
太阳光垂直照耀时,m=1;斜穿大气层时,m1,m大小仅表示太阳倾斜入射时大气光学路径为垂直入射时的倍数。?太阳高度角越大,大气量越小。
径直辐射Rsb随大气质量数的增大而减小。
〔3〕大气透亮系数a
定义:太阳光通过一个大气量后的辐射度与通过前的辐射度之比。
一般a1,受大气中的水汽、云滴、尘埃的多少影响。
径直辐射Rsb随大气透亮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改变规律:
晴天时太阳高度角影响大,阴天时大气透亮系数影响大。一天中,正午前后最大,日出、日落时最小;一年中,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我国因夏季水汽多、云量多,故最大值涌现在春末夏初。相同天气条件下,纬度越低,径直辐射Rsb越大。但是一年中径直辐射Rsb最大值不在赤道地区,而是在回来线四周。
2、散射辐射Rsd
散射辐射Rsd:经质点散射后,自天空各个方向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三、太阳总辐射及其影响因子
太阳总辐射:太阳径直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之和。即:Rs=Rsb+Rsd
影响太阳总辐射的因素有:太阳高度角、大气透亮系数、云、海拔高度、地理纬度等。
1、太阳高度角h:Rs与h正相关,随h的'增加而增加。
2、大气透亮系数P:Rs与P正相关,随p的增大而增大。
3、云:云层厚时,Rs与云负相关,随云量的增多而减小;云薄时那么相反。
4、海拔高度:Rs与海拔高度正相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四、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5、地理纬度:Rs随地理纬度增加而减弱,但总辐射年总量最大值在20四周。
地面反射辐射:地面反射到大气中的太阳辐射。
地面反射率α:指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辐射与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的比值。
影响α的主要因素有:颜色、土壤湿度、粗糙度、太阳高度角等。
3地面和大气辐射
一、地面和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RLu:即地面对外发射的辐射。
大气辐射:即大气向外发射的辐射能量。
地球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和。
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的不同:
1、太阳辐射只发生在白天,而地面辐射昼夜都有。
2、太阳辐射主要波长集中在可见光内,而地面辐射主要波长在红外、远红外区,大部分被大气汲取,只有少量逃到太空中。
大气对长波辐射汲取剧烈,但对8~12μm处汲取率最小,透射率最大,这一波段叫“大气天窗”。
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
大气
云量、空气湿度等是影响大气逆辐射的主要因素。
地面对大气逆辐射也能反射,所以地面只能汲取大气逆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被地面汲取的大气逆辐射为δRLd〔δ是汲取率〕。
一般地δ很大,可以认为地面对大气逆辐射的汲取率近于1。
大气逆辐射能使地面获得一部分能量,因此它对地面有保暖作用,叫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温室效应”:由于大气中各种微尘和二氧化碳成分的存在,如同温室掩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对外地辐射,加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顺增温作用,这种现象叫大气温室效应。
4辐射与农业
一、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PAR〕: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
光合有效辐射波长范围:0.4-0.7μm
叶绿素主要汲取蓝紫光和红橙光,而对黄绿光汲取较少。
在太阳辐射光谱中,红外光有热效应,蓝紫光利于光合作用,紫外线影响植物形态和品质。其作用分述如下:
1、红外辐射
〔1〕λ1000nm
?可转化为热能,影响植物体温顺蒸腾作用,不参加光化学反应过程。
〔2〕1000-720nm
?700-800nm近红外光对植物光周期及种子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掌握开花与果实颜色。
?一般红外线的热效应使植物体温上升,促进植物的蒸腾及物质运输;外界温度越低,红外线热效应越大。?因此高原地区叶子温度高于气温3-5℃,可以补偿高原地区气温低这个不利因素。
2、可见光辐射
〔3〕720-610nμm
红橙光,被叶绿素剧烈汲取,光合作用最强。表现出强的光周期作用。
〔4〕610-510nm
绿光,叶片汲取很少,是弱活性带。
〔5〕510-400nm
蓝紫光,被叶绿素剧烈汲取,表现出次强的光合作用和成形作用。
3、紫外辐射
〔6〕400-320nm
起成形及着色作用,使颜色变深,叶片变厚等。
〔7〕320-290nm
对多数植物有害,可消毒土壤。
〔8〕λ290nm
可马上杀死植物,叫灭生性辐射。
二、光照度与植物
〔一〕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1、光饱和点:在肯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合强度的增加而加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数值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此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个光照强度就是光饱和点。
CO含量、温度、土壤水分等因素而改变。
依据光照强度对植物可划分为:喜阳植物和喜荫植物。
最喜阳植物不存在光饱和现象,利于果实和种子的生长;喜荫植物在光强达到晴天的1/10时,光合作用就不增加,利于营养器官的生长。
喜阳植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荔枝、香蕉、椰子、桉树等。
喜荫植物有:茶叶、烟草、人参、龙眼、柑桔、田七、杉木等。
不同植物对光照要求不同,正确调整光照强度来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是作物栽培的重要课题之一。
“光呼吸”作用只在光合作用下发生,不产生能量,无益地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
C3植物:光呼吸作用很强,大大降低降低光合效率,如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
C4植物:光呼吸作用很弱甚至没有,相宜条件下可高产。如玉米、高梁、甘蔗等。
〔二〕光照时间对作物的影响
1、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暮光
可照时数:日出到日落太阳可能照耀的时间长度,即昼长。
曙暮光时间:在日出和日落后,地平线下的太阳光线投射到太空中,经大气的散射、折射等投向地面的光,叫曙暮光。
2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1〕定义:昼夜交替、明暗变换及其时间长短对植物进入发育阶段〔开花厚实〕的影响叫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2〕分类:
短日照植物:在植物发育前期,要在较短的白昼〔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户口代办授权书模板3篇
- 实验室教学试剂购销协议3篇
- 工程中介服务合同
- 2025新学期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31篇)
- 礼仪队个人工作总结(6篇)
- 挂职学习工作述职报告(3篇)
- 2025新入职工作总结(10篇)
- 合同管理口诀建3篇
- 国际授权代表声明3篇
- 建设样板房条款3篇
- AQ/T 2059-2016 磷石膏库安全技术规程(正式版)
- 青岛超银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调研地理试题【带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初二会考生物+地理试卷真题
-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国际视角
- 4000m3d制药废水计算书
- 越剧古装衣介绍
- 人事行政工作成功典范总结
- 英国皇室文化课件
- 咯血个案护理
- 第6课+呵护花季+激扬青春【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博士生入学复试面试报告个人简历介绍(完美版)模板两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