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_第1页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_第2页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_第3页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_第4页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早期理论早期哲学理论:柏拉图(Plato):“理性、精神、欲念是心灵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而情绪是一种低级的东西。”—理想国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情绪是高级的认知生活和低级的感官生活的混合体。”—论灵魂笛卡儿(Descartes):“情绪包含认知成分。”“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恨、欲望、欢乐、悲哀。”

—论情绪第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早期理论达尔文学说的启蒙作用查尔斯﹒达尔文(C.Darwin,1809--1882)出生于英格兰。于1859年出版《物种的起源》,达尔文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论证了科学进化论。历史把进化论的创立归属于达尔文的功劳。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生存竞争、最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一)达尔文的生平贝格尔号(1831-1836)第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达尔文的情绪原理有用的联合性习惯对立的表情动作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第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经典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第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你的反应?A.立即逃跑,然后感到害怕B.感到害怕,同时逃跑C.认为熊对自己有威胁,才逃跑—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第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倡导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人物:威廉.詹姆斯(1884)观点:

“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

“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人物:卡尔.兰格(1885)观点:

“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詹姆斯—兰格理论观点:对情绪状态的感觉出现在生理反应之后,情绪来源于对生理反应的意识。①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②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情绪刺激ANS唤起行为(跑)情绪体验(害怕)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相关实验研究英国心理学家“温度效应”;布拉茨—心率变化研究;兰迪斯—情绪混乱的生理研究;霍曼对25位退伍士兵的调查;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那么每一种情绪都应有不同的生理唤醒模式。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那么倘若有意识地控制外周生理反应的出现,与这种反应相联系的情绪也应该出现。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那么剥夺身体的外周生理反馈就不应该体验到情绪。理论争论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坎农——巴德丘脑学说沃尔特.坎农(Walter.Cannon1871-1945)美国生理心理学家,美国20世纪贡献最大的生理学家之一,将X射线用于生理学研究的第一人,钡餐设计者,提出生物体“自稳态”理论。坎农对情绪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情绪理论被称为坎农―巴德学说。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坎农(1927)的主要批评:(1)“内脏是相对不敏感的器官”,其反馈很差,仅依靠内部器官的反馈我们不可能区分所体验到的多种情绪。(2)“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相同的内脏变化”。(3)“人为地引起某种强烈情绪的典型内脏变化,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4)“内脏变化太慢,因此不能成为情绪体验的来源”,因为情绪变化毕竟是爆发性的。(5)“使内脏脱离中枢神经系统并不改变情绪行为。”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沃尔特.坎农提出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驱动力实验证据:(1)切去大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有愤怒表现,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2)丘脑单侧的伤害影响单侧的情绪表现。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观点: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丘脑唤醒是大脑解除丘脑抑制的机制。情绪的体验及其生理症状是丘脑信息平行的效应。坎农―巴德丘脑学说ANS唤起行为(跑)情绪刺激丘脑情绪体验(害怕)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相关实验研究瑞士生理学家希斯的研究(在实验狗、牛的下丘脑后部植入电极);耶鲁大学德尔加多的(人类)研究;发展心理学家斯坦纳的研究(婴儿简单表情)。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沙赫特的认知情绪理论人物:斯坦尼.沙赫特(1962)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认知解释起两次作用:第一次是当人知觉到导致内脏反应的情境时,第二次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

StanleySchachter,1922-1997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沙赫特实验被试:大学生三组程序: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正确反应;二组是会头痛、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做说明。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结果:二、三组被试愉快环境中愉快;愤怒环境中愤怒;第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说明当处于激起状态时,我们首先会寻找一个用来解释这种状态的原因。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沙赫特认知理论图解个体根据经验和情景线索对生理唤起加以解释,由此产生特定情绪。情绪刺激唤起并对生理反应加上标签(我害怕)情绪体验(害怕)行为(跑)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相关实验研究扬声器研究;吊桥实验时间测定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情绪的认知理论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人物:阿诺德(Arnold)观点:①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②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理论模式为: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进行评定,形成一种态度)——交感神经——内脏、血管——感觉——反馈到大脑皮层(获得情绪)。例如:某个刺激,如果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有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相关实验研究赫斯的图片研究画面的类型瞳孔大小的改变(%)男性女性孩子+0.2+17.0带着孩子的母亲+5.5+24.5赤裸的男性+7.0+20.0赤裸的女性+18.0+5.0自然景色-7.0+1.6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情绪的认知理论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人物:拉扎勒斯(Lazarus,1991)观点:①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和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②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③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评价结果类型:无关——刺激被评价为与人的利益无关。有益——既被评价为对人有保护的价值。紧张——被评价为对人有伤害。二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三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情绪与认知1.实验的被试是54名见习跳伞运动员,分成两组,每组27人。研究者在第一次跳伞前二周、第一次跳伞前一天和第一次跳伞的当天这三个时间对两组被试进行图片联想测验。所用的联想图片是按和跳伞这个主题的关系程度制成低、中、高三个等级的图片材料。2.实验中,研究者将手术前病人的恐惧程度划为三类:第一类为手术前低恐惧水平组;第二类为手术前中等恐惧水平组;第三类为手术前高恐惧水平组。研究术后反应。实验说明,由于三组被试手术前恐惧情绪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手术的认知也不尽相同。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功能主义理论人物:克拉克.赫尔(Hull,1943)观点:内驱力激起有机体习惯行为的强度,使之成为反应势能。生理需要驱策有机体行动寻找满足—放松因生理需要而生成的令人不快的紧张感。相关实验:沃登(1931)的驱动力研究里奇塔(1922)的驱动力研究理论争论:赫尔认为驱动力减退是所有动机行为的最终目标。该思想受到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的挑战,研究认为许多行为的动机是由复杂的需要激发的。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功能主义理论人物:汤姆金斯(Tomlins)观点:反对把动机与内驱力等同的观点,特别强调情绪的动机作用。相关研究:生活中的实践(如狗对环境了解的需求、小孩子的好奇心等;)动物实验(实验鼠寻找新的路线及实验猴窥探研究);发展心理学(儿童探索性行为);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人物:卡罗尔.伊扎德(CarrollIzard)理论假设:(1)存在十种基础情绪,它们组成人类的动机系统;(2)每种基础情绪在组织、动机和体验上都有其独特性;(3)这些基础情绪可以引起对认知和行为产生特定影响的不同的内部体验;(4)情绪过程与机体的内稳态、驱力、知觉和认知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5)内稳态、驱力、知觉和认知对情绪也有影响。五、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观点:情绪与人格系统: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组成,情绪系统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系统及功能:成分:神经生理、表情行为、情感体验基本情绪筛选:①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②在面部运动和表达上存在着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