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2.下列有关砂土类土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B.土壤黏性大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

3.生产者包括的生物类群是()。

A.真菌B.病毒C.绿色植物和利用化学能的细菌D.工人、农民

4.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x-x0).Y中,x0代表()。A.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一段时间的天数D.总积温

5.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

6.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小,茸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有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A.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B.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C.高山上蓝、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7.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内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8.若缺少一方,另一方不能生存,这样的两个种群间的关系是()。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偏害

9.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10.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谢尔福德D.克列门茨

11.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1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3.判断下列生物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校园里的所有植物B.校园里的所有树木C.校园里的所有松树D.校园里的所有草本

14.生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的特征外,还具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表现为()。

A.森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种

B.组成群落的各种植物常常具有极不相同的外貌

C.群落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

D.在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群落内形成斑块相间

15.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

16.环境条件没有限制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率为()。

A.最大增长率B.最小增长率C.内禀增长率D.最佳增长率

17.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A.碳B.氮C.磷D.氧

18.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19.我国解放后新增加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A.过度放牧B.破坏森林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

20.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说法中有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在生命开始后就进行着B.人工选择是人类产生以后才开始的C.自然选择是次要的D.人工选择是次要的

21.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2.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

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23.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24.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25.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26.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27.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的结果分成()。A.稳定选择B.定向选择C.分裂选择D.以上三类

28.下列不属于森林植被净化空气的方式()

A.分泌杀菌素B.吸收、吸附作用C.光合作用D.强大的根系

29.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类开始生长时处于()。A.地衣群落阶段B.苔藓群落阶段C.草本群落阶段D.木本群落阶段

30.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最后恢复的群落是()。A.杂草群落B.黄蒿群落C.禾草群落D.贝加尔针茅群落

31.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A.北方针叶林B.草原C.苔原D.荒漠

32.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33.为了能够加快在水中的移动速度,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身体常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动的()

A.压力B.重力C.阻力D.浮力

34.植物株高的增长属于()增长型。

A.几何级数B.J型C.S型D.混合型

35.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最为单纯的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3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37.逻辑斯谛方程中的r是()

A.内禀自然增长率B.周限增长率C.瞬时增长率D.相对增长率

38.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暖温带

39.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40.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41.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42.指出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物种()

A.牛和青草B.狼和羊C.小麦和杂草D.人和蛔虫

43.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出现的次生裸地,与原生裸地()。

A.差异极大B.有些差异C.差异不大D.没有差异

44.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45.最先提出生物群落概念的是()

A.达尔文B.亚里士多德C.莫比乌斯D.林德曼

46.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47.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48.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A.栖息地B.生境C.现实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49.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A.食谷鸟由于食物的短缺而迁徙

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

C.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

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

50.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A.同化作用B.异化作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二、填空题(20题)51.水的主要蓄库是__________。

52.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入侵、定居、______和反应等阶段。

53.土壤是生态系统中______的重要场所。

54.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气候,相应的变化植被依次出现__________、半干旱草原区和干旱荒漠区三大植被区域。

55.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______所同化的能量。

56.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生态学分支叫______。

57.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

58.()在土壤中容易引起钾、钙、磷、镁等元素的缺乏。

59.植物开始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临界温度称为______。

60.

61.随着密度增加,没有领域或没有配偶的生物个体比例将增加,它们最易受不良天气和天敌的危害。如果这部分生物个体比例增加,会使生物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

62.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

63.世界上主要经济渔场几乎都分布在______。

64.能量流以______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65.枝下茎高较短,树皮通常较薄,叶色较深,生长较慢,寿命较长。这是______植物的植株结构。

66.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______和农生演替两类。

67.______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有机体多少的度量。

68.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适应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69.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物生长或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叫______。

70.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在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生态金字塔中,只有数量金字塔总是呈典型的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形。()

A.正确B.错误

72.生物群落是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A.正确B.错误

73.按照生物种群实际占有的空间所计算的密度称为生态密度。()

74.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

75.现代生态学以人为研究中心,更加注重实践研究。[]

A.正确B.错误

76.在适宜条件下,r-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长。()

77.根据竞争排斥原理,在进行间作时,应选择需光性都很强的植物种类。()

A.正确B.错误

78.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A.否B.是

79.()

80.冬小麦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捕食的概念及形式。

82.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83.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84.若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划分,演替可分为哪几类?

85.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87.论述人工选择在种群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

六、单选题(0题)88.生态学的建立时期是()。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B.17世纪到19世纪末C.19世纪D.20世纪10~30年代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D

7.A在裸岩上最先登陆的先锋群落为地衣和苔藓,以后又渐渐长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内因演替的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首先是它的生境发生改变。

8.B

9.C一般用单位时间里单位面积上的能量流量或生产力表示的比例关系;由于能量以一个营养级向另一个营养级传递时总是不断减少的,能量金字不仅表示流经每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值,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各生物在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中的实际作用。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C

17.C

18.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19.A

20.C

21.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22.A

23.A

24.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25.D

26.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27.D

28.D

29.C

30.D

31.C

32.B

33.C

34.C解析:植物株高的增长速度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株高趋于一定恒值,不再增加,故呈S型,选C。

35.C解析:C项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其他选项所含生物种类多,关系也很复杂,故选C。

36.D

37.C

38.D

39.D

40.D

41.B

42.C

43.A

44.A

45.C

46.D

47.B

48.D

49.D

50.B

51.海洋

52.竞争竞争

53.物质和能量交换物质和能量交换

54.湿润森林区

55.主导因子

56.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57.土壤肥力

58.酸性酸性

59.生态学零度

60.光

61.下降(减小受到限制)下降(减小,受到限制)

62.环境容量

63.大陆架和大陆架附近

64.食物链

65.阴性阴性

66.原生演替

67.生产力生产力

68.耐瘠型;耐肥型;喜肥型

69.温度系数温度系数

70.生态因子生态因子

71.B

72.B

73.Y

74.N

75.A

76.Y

77.B

78.Y

79.Y

80.B

81.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

82.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

83.(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

8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严格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其含义是: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它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转换、流动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要从浓缩的有效形态变为可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切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能量要失去做功能力而使能质(能的质量)下降。(1)快速演替。在短时间内(几年或几十年)发生的演替;(2)长期演替。在较长时间内(如几十年或几百年)发生的演替;(3)世纪演替。这种演替占有很长的地质时期。

85.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