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U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U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U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U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目标掌握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联工业化的成就;了解农业集体化的内容;了解苏联模式。本课知识结构一、列宁的探索(P47)二、斯大林的探索(P48-50)三、苏联模式(P50)一、列宁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时间:1918-1921年(2)目的:为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3)内容:(4)作用:海报:你参加了红军了吗材料:俄国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致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一、列宁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时间:1918-1921年(2)目的:为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3)内容:①农业:余粮征集制②工业:国有化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由国家集中分配(4)作用:①积极: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特点: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斥市场、货币关系等待领取面包的苏俄饥民列宁参加劳动红军胜利列宁清扫地球饥荒之下的儿童材料一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材料二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②消极:挫伤农民积极性,超越了生产力水平,造成经济困难、矛盾加剧。一、列宁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新经济政策列宁实际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转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新经济政策(1921年)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国家统一分配征收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允许私人经营经营中小企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自由买卖税后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有利于经济发展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一、列宁的探索2、新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1928年(2)目的:为解决矛盾,恢复发展生产(3)内容: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阅读材料思考,新经济政策“新”在哪?特点一、列宁的探索2、新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这是他们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4)作用:农业总产值%种植业%畜牧业%粮食(万吨)牛(万头)191310010010076506060192067647245195250192511210712172476210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10013.875.5108.1一、列宁的探索2、新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1928年(2)目的:为解决矛盾,恢复发展生产(3)内容:①农业:征收粮食税、允许雇佣和出租土地②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③商业: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按劳分配(4)作用: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22年12月最初入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共有15个加盟国。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沙俄苏维埃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一、列宁的探索3、苏联的成立苏联国旗苏联国徽苏联国徽镰刀、锤头代表着工农联盟。绸带包裹着小麦,表现了劳动人民大团结。布尔什维克的标志站在地球上,表现了共产主义一定在世界传承,发扬光大。太阳象征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诞生,在太阳的衬托下,表现了共产主义是光明的,和平的。绸带上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着苏联的格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列宁与斯大林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大国崛起》解说词丘吉尔评价斯大林: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威胁国内国外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大国崛起》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大国崛起》斯大林的愿望——实现国家工业化二、斯大林的探索1、工业化(1)背景:二、斯大林的探索1、工业化(1)背景:①国内:新经济政策下,国民经济稳步增长;(2)时间:②国际: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中。1926年开始(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5)影响: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①1928-1937年提前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农业国→工业国;②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视频:工业化建设热情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及世界排名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始建于1932年,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

明斯克拖拉机厂大批的拖拉机被运往各地支援生产在农村建立了拖拉机站,妇女同男人一样开着拖拉机到田间工作帮助生产。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辆PPSH(波波沙)-41冲锋枪,共产六百万枝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苏联战舰二、斯大林的探索1、工业化(1)背景:①国内:新经济政策下,国民经济稳步增长;(2)时间:②国际: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中。1926年开始(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①1928-1937年提前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农业国→工业国;②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5)影响: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①短时期内力量实现工业化②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体制僵化二、斯大林的探索2、农业集体化(1)背景:①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4)措施:①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②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②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5)影响: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2)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3)性质:公有化集体农庄宣传画在集体农庄务农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乌克兰人民在集体收割庄稼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民在集体农庄用餐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苏联农业集体化一览表形成的标志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性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企业没有主动性。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斯大林模式)三、苏联模式三、苏联模式影响:(1)积极: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片面发展的经济红场阅兵:绘制于1939年。在苏联,每年的5月1日国际劳动节和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都要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海报反映的是一次红场阅兵活动,天上满是飞机,广场上正在通过由红军士兵组成的方阵。斯大林身后的红旗上写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伟大旗帜万岁!”海报上四四方方的建筑是列宁墓。(2)消极: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十月革命后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知识构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解体促进经济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集体化巩固政权引发经济政治危机苏联成立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新宪法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11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化三改对中国新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