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5土壤沉积物固废一、单选题1.土壤和沉积物有机物的提取压力流体法,萃取过程中不可使用的萃取溶剂为()。
()A、二硫化碳B、四氯化碳C、石油醚D、丙酮答案:A2.农田土壤采样时,对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
合适的混合样采集方法为()。()A、对角线法B、梅花点法C、蛇形法D、棋盘式法答案:B3.由于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理化性状的差异,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具有多种形态,其中以有
效态和()的毒性最大。()A、残留态B、结合态C、交换态D、游离态答案:C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用于土壤农药、有机质、全氮含量等
项目测试的样品,需过()的孔径筛。()A、0.25mmB、0.20mmC、0.15mmD、0.10mm答案:A5.()采样方法更适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地块的土壤样
品采集。()A、对角线法B、梅花点法C、蛇形法D、棋盘式法答案:D6.在以下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中,不属于全分解方法的是()。()A、普通酸分解法B、微波加热分解法C、碱融法D、酸溶浸法答案:D7.土壤污染累积倍数是()。()A、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B、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标准值C、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标准值D、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答案:A8.土壤分层中A层一般指的是()。()A、枯枝落叶层B、母质层C、淀积层D、淋溶层答案:D9.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
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保存。()A、室温避光B、在20℃以下C、在4℃以下D、常温答案:C10.农田土壤表层土的采样深度一般为()。()A、0~10cmB、0~20cmC、0~30cmD、0~50cm答案:B11.土壤中有效态金属是指()。()A、能被植物生长利用的部分B、有机质部分C、无机质部分D、残渣部分答案:A12.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项目包括()。()A、镉、汞、砷、铅、镍B、镉、汞、砷、铅、铬C、镉、汞、铅、铬、镍D、镉、砷、铅、铬、镍答案:B13.分析完成后剩余的土壤样品一般要保留()。()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两年答案:B14.坡度为()以上的山坡禁止开垦耕地。()A、15°B、25°C、30°D、20°答案:B15.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适宜的野外点
是()。()A、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地点B、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地点C、城镇、住宅、道路及沟渠附近D、水土流失严重地答案:B16.采集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A、铁制B、铅制C、不锈钢制D、塑料制答案:D17.《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规定,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基本项目有()。()A、镉、汞、砷、铅、铬、铜、镍、锌B、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六六六C、镉、汞、砷、铅、铬、铜、镍、锌、滴滴涕D、镉、汞、砷、铅、铬、铜、镍、锌、苯并[a]芘答案:A18.每个土壤监测单元一般要求最少设()个点。()A、2B、3C、4D、5答案:B解析:Scan/BookBnav2022/3/19.土壤消解后的测汞试样加入保存液的目的是()。()A、防止溶液中的汞化合物还原为HgB、将各种形态的汞转化为Hg²+C、防止汞被器壁吸附D、减少汞的损失答案:D20.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A、硝酸B、高氯酸C、氢氟酸D、盐酸答案:C21.土壤背景等特定调查研究监测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剖
面的规格一般为(),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A、长1.0m、宽0.8m、深1.2mB、长1.2m、宽0.8m、深1.0mC、长1.5m、宽0.8m、深1.0mD、长1.5m、宽0.8m、深1.2m答案:D解析:Scan/BooBmavraa22/3/
第五章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29922.海洋沉积物表层样品的采集深度应不小于()cm,否则应重新采样。()A、5B、10C、15D、20答案:A23.若某一土块加水潮润后只能搓成短条,这种土壤的质地应该归属为()。()A、砂土B、轻壤土C、砂壤土D、中壤土答案:C24.场地调查的水平布点方法中,适用于潜在污染明确的场地的是()。()A、系统随机布点法B、系统布点法C、专业判断布点法D、分区布点法答案:C25.根据《土壤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规定》(总站土字〔2018〕407号),土壤样品制备流转过程中,保留的样品须满足分析测试、细磨、永久性留存和质量抽测所需的样品量。其中,留作细磨的样品量至少为细磨目标样品量的()倍。()A、1.5B、2.0C、2.5D、3.0答案:A26.依据《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803—2016),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在制备时样品应过()筛。()A、10目B、20目C、60目D、100目答案:D27.《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2—2013)中规
定,在现场样品采集过程中,每批次样品至少采集()空白样品。()A、运输空白B、全程序空白C、以上二者都有答案:C28.土壤容重越小,说明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A、越差B、越好C、无关答案:B29.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A、风险管控类B、严格管控类C、风险管制类D、严格管制类答案:B30.分析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应采集并储存(在),且样品要装满样品瓶。A、白色玻璃瓶B、棕色玻璃瓶C、塑料瓶D、塑料袋答案:B31.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为()cm。()A、20B、60C、100D、120答案:C32.若需了解农田土壤中污染物的垂直分布情况,较为合理的采样方法是()。()A、剖面采样B、表层采样C、深层采样D、表层与深层采样答案:A33.海洋沉积物监测站位选择的监测海域应具有代表性,其沉积条件要稳定。因此,选择站位
应考虑()、沉积速率、沉积结构(地貌、粒径)等。()A、水动力状况B、沉积盆地结构C、生物扰动D、以上都是答案:D3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土壤常规项目监测频次原则上为每
()年监测一次。A、1B、2C、3D、5答案:C35.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样品,一般须研磨到全部过孔径为()目的筛。()A、20B、60C、80D、100答案:D36.()不包含周边土壤监测内容。()A、《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泥工业》(HJ848—2017)B、《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提取类制药工业》(HJ881—2017)C、《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造纸工业》(HJ821—2017)D、《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HJ946—2017)答案:C37.土壤容重的单位(是)。()A、g/cm³B、g/cm²C、g/kgD、mg/kg答案:A38.土壤监测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通常情况下()。()A、SE>PE<AEB、SE<PE>AEC、SE>PE>AED、都不是答案:C39.底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B、离心分离C、真空冷冻干燥D、高温烘干答案:D40.蛇形法布点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15个左右,多用于(土)壤。()A、农业污染型B、工业污染型C、生活污染型D、建筑污染型答案:A41.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总称。()A、动植物残体B、土壤微生物C、含碳有机化合物答案:C42.土壤样品应依据各检测方法的要求保存,除汞以外的重金属项目原则上可以在室温下保存
()个月。()A、1B、3C、6D、12答案:C43.固体废物有机磷样品采集后,应密封储存于预先洗净烘干的()玻璃瓶中,尽快分
析。()A、无色B、棕色C、无色或棕色答案:B44.危险废物与放射性废物混合,混合后的废物应按()管理。()A、危险废物B、放射废物C、固体废物D、有毒废物答案:B45.对工业固体废物样品进行缩分时,将样品混匀后,采用二分法,每次减量一半,直至试验
分析用量的()倍。()A、2B、5C、10D、20答案:C46.工业固体废物样品保存期一般为(),易变质的不受此限制。()A、1年B、半年C、1个月D、半个月答案:C47.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的规定,测定固体废物
中的氰根离子所用的方法为()。()A、分光光度法B、离子色谱法C、流动注射法D、容量法答案:B48.固体废物样品制样时,粒度大于筛孔尺寸、不能筛过的样品应该不多于总量的()%。
()A、5B、10C、15D、20答案:A49.根据《固体废物热灼减率的测定重量法》(HJ1024—2019),按照《工业固体废物采
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的相关规定,剔除样品中的石块、金属等不能焚毁的异物,将样品破碎、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mm的实验筛,混匀后装入磨口瓶中于常温下保存待测。
()A、1B、0.5C、1.5D、2答案:A50.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规定,对贮存池中固态、半固态废物采样时,在网格的中心处用土壤采样器或长铲式采样器垂直插入废物底部,旋转()后抽出,每采取一次,作为一个份样。()A、90°B、120°C、180°D、360°答案:A51.下列关于工业固体废物样品容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盛样容器材质与样品物质不起作用B、盛样容器应具有符合要求的盖、塞或阀门C、盛样容器应没有渗透性,使用前应洗净、干燥D、光敏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盛样时无须采用不透光容器答案:D解析:Scan/BookBnav2022/3/52.固体废物监测中,当含水率大于或等于()时,则将样品直接过滤,收集其全部滤出液,供分析用。()A、80%B、91%C、90%D、95%答案:B53.危险废物焚烧残渣热灼减率是指焚烧残渣经()灼热3h后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
量的百分数。()A、500℃B、600℃C、800℃D、850℃答案:B54.根据《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简单随机采样、系统采样、分
层采样都属于()。()A、单阶段采样B、多阶段采样C、权威采样D、以上都不是答案:A55.在固废采样中,当对其性质了解很少,且采样的样份比较分散也不影响分析结果时,对这
批废物不做任何处理,不进行分类和排队,采取的采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采样法B、系统采样法C、分层采样法D、两段采样法答案:A56.固体废物份样量取决于废物粒度的(),废物的粒度越大,均匀性越差,份样量就应
越多。()A、上限B、下限C、平均值D、中位值答案:A解析:Scan/BooBmavrak22/3/
第五章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32157.根据《固体废物有机物的提取加压流体萃取法》(HJ782—2016),固体废物的采集的
样品应放入清洁、无干扰()中,密封保存。()A、棕色玻璃瓶B、透明玻璃瓶C、塑料瓶D、牛皮纸袋答案:A5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
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按照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质量浓度低于()规定
的限值,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A、《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B、《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2007)C、《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D、《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GB5086.1—1997)答案:B59.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对废物进行腐蚀性鉴别,其A、pH≥12.5或pH≤2.0B、pH≥12.0或pH≤4.0C、pH≤12.5D、pH≤4.0答案:A解析:Scan/BooBmavrak22/3/
第五章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319
浸出液pH范围为()时,属于危险废物。()6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适用于()。
()A、卤化溶剂B、生活垃圾C、石棉废物D、火电厂的灰渣答案:D61.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原始颗粒最大粒径(以d表示)
D≤0.50cm固态废物的一个份样所需采取的最小份样量为(g)。()A、100B、300C、500D、1000答案:C62.《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规定,工业固体废物样品每份样品保
存量至少应为试验和分析需用量的()倍。()A、1B、2C、3D、5答案:C63.《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是以硝酸/硫酸混合溶液为浸提剂,模拟废物在不规范填埋处置、堆存或经无害化处理后废物的土地利用时,其中的有害组分在酸性降水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当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的浸出毒性时,选用浸提剂的pH为()±0.05。()A、2.20B、3.20C、4.20D、5.20答案:B64.在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实验分析时,若无法确认固体废物是否存在危废特性或毒性时,应按
照顺序进行检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浸出毒性检测→毒性物质含量检测→急性毒性检测B、急性毒性检测→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浸出毒性检测→毒性物质含量检测C、浸出毒性检测→急性毒性检测→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毒性物质含量检测D、毒性物质含量检测→急性毒性检测→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浸出毒性检测答案:A65.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的要求,将零顶空提
取器固定在翻转式振荡装置上,调节转速为30±2r/min,于23±2℃下振荡()。()A、48±2hB、24±2hC、12±2hD、18±2h答案:D66.采集桶装、袋装或其他容器装固体废物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各容器编号,用随机数据表法随机抽取N/3个容器作为采样单元采取样品B、分别在容器的上部(1/6处)、中部(1/2处)和下部(5/6处)取样,每层采取等份样数C、根据固体废物的性状,分别使用长铲式采样器、套筒式采样器或探针进行采样D、只有一个容器时,分3层取样,每层采取2个样品答案:A6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在进行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测试时,固液比一般为()。()A、1:2B、1:5C、1:10D、1:20答案:C68.危废代码是危险废物的唯一代码,为8位数字,如261-007-11,其中最后两位数字代表
()。()A、行业代码B、顺序代码C、类别代码D、企业代码答案:C69.在一次固体废物采样时,共采集了8个样品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实验,请问最少有()
个样品超标,可判断该批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A、2B、3C、4D、5答案:B70.用导管采集污泥样品时,为了减少堵塞的可能性,采样管的内径不应小于()mm。
()A、20B、50C、100D、120答案:B71.下列关于工业固体废物采样质量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样小组应由受过专门培训、有经验的人员承担。采样时,应由2人以上在场进行操作B、任何采样装置在正式采样前均应做可行性试验C、对于与水、酸、碱有反应的工业固体废物,在采样精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快速采样的方式消除这一影响D、对于样品组成随温度变化的工业固体废物,在采样精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快速采样的方式消除这一影响答案:D多选题1.()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肥力有重要影响。()A、含水率B、pHC、土壤粒径D、阳离子交换量答案:BD2.对于农田土壤监测单元的点位布设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B、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C、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D、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答案:AC3.下列名称中,属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对土壤质地的分类名称有
()。()A、砂土B、沙土C、中壤土D、粉土答案:AC4.对于土壤样品风于室,需满足下列()要求。()A、方向朝南,确保阳光照射土壤B、通风良好C、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D、整洁无尘污染答案:BCD5.《土壤和沉积物有机物的提取超声波萃取法》(HJ911—2017)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等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提取。()A、多环芳烃B、酚类C、邻苯二甲酸酯D、有机磷农药E、有机氯农药答案:ABCE6.测定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新鲜土壤或沉积物样品一般采用()方法干燥。()A、冷冻B、离心C、干燥剂D、风于答案:AC7.根据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土壤质地分为()。()A、砂土B、矿土C、壤土D、黏土答案:ACD8.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耕作层土样,采样深度说法正确的是()。()A、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20cmB、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0~20cmC、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60cmD、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0~60cm答案:AD9.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进行测定时,可采用()对样品脱水。()A、在样品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B、添加粒状硅藻土脱水C、采用冷冻干燥的方式脱水D、使用烘箱对样品烘干脱水答案:ABC10.“十四五”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包括()。()A、基础点B、背景点C、监控点D、不清楚答案:AB11.底质中含有大量水分,正确的除水方式是()。()A、自然风干B、高温烘干C、离心分离D、日光暴晒E、真空冷冻干燥F、无水硫酸钠脱水答案:ACEF12.底质采样点应避开()。()A、河床冲刷之处B、底质沉积不稳定之处C、水草茂盛之处D、表层底质易受搅动之处答案:ABCD13.制备后的土壤样品不立即测定pH时,应密封保存,以免受大气中()的影响。A、O₃B、氨C、酸性气体D、CO答案:BC14.土壤水分与干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之和可能是()()。()A、>100%B、<100%C、=100%D、≈100%答案:ABCD1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新鲜土样在<4℃的储存环境条件下保存一周后还能用于()项目的分析。()A、汞B、砷C、六价铬D、氰化物答案:AB16.关于城市土壤的监测采样,说法正确的是()。()A、分两层采样B、分三层采样C、监测点以网距2000m的网格布设为主D、各层单独取样监测答案:ACD17.在以下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中,属于全分解方法的是()。()A、普通酸分解法B、微波加热分解法C、碱融法D、酸溶浸法答案:ABC18.()属于吸附柱色谱法。()A、硫净化法B、弗罗里硅土柱法C、硅胶柱法D、凝胶渗透色谱法答案:BC19.成土因素主要有()。()A、生物B、母质C、时间D、气候E、地形答案:ABCDE20.土壤采样点简单随机数的获得可利用()方法获得。()A、掷骰子B、抽签C、查随机数表答案:ABC解析:Scan/BookBnavP022/3/21.根据生态环境部《农用地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在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
中,()附近不宜设置土壤采样点。()A、陡坡地、低洼积水地B、住宅C、道路D、沟渠、粪坑答案:ABCD22.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的田块。()A、地势平坦B、面积较大C、土壤不够均匀D、地势不太平坦答案:BCD2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适用于()。()A、固体废物B、半固体废物C、液体废物D、排入水体的废水答案:ABC24.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敏感点指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可能受污染物影响的()()等地
点。()A、住宅B、学校C、医院D、行政办公区E、商业区F、公共场所答案:ABCDEF25.下列固体废物中列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有()。()A、医疗废物B、废弃钻井液处理产生的污泥C、拆船过程中产生的废油D、放射性废物答案:ABC26.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时,有机危害成分鉴别项目的前处理方法有()。()A、微波辅助酸消解法B、分流漏斗液-液萃取法C、索氏提取法D、Florisil(硅酸镁载体)柱净化法答案:BCD27.危险废物具有危险特性,“危险特性”是指()和感染性。()A、腐蚀性B、毒性C、易燃性D、反应性答案:ABCD28.固体废物包括()等。()A、过期药品B、受灾农产品C、假冒伪劣产品D、废弃的阴极射线管E、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F、供实验室化验分析用或科学研究用固体废物样品答案:ABCD29.固体废物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限值中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危险废物。
()A、pH≥12.5B、pH≤2.0C、氰化物(以CN计)≥1mg/LD、总镉>1mg/LE、总铅>5mg/LF、总砷≥2mg/L答案:ABDE30.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是()。()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安全处置答案:ABCD判断题1.根据《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613—2011)进行测定时样品需要过2mm筛。()A、正确B、错误答案:A2.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A、正确B、错误答案:A3.进行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土壤剖面采样时,在每层中部多点取样、等量混合,所以在表土被破坏的地方也可设置采样点进行采样。()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Scan/BookBnavP022/3/4.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通常以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某一分位值表示。其中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点源输入影响的土
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5.沉积物采样点应与水质采样点在同一重线上,不能偏移。()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沉积物采样点应与水质采样点在同一重线上,如沉积物采样点有障碍物影响,采样点可适当偏移。6.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棕色玻璃瓶中,且样品不能装满样品瓶。()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且样品装满样品瓶。7.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A、正确B、错误答案:A8.根据《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HJ780—2015),
压制的薄片测定后,可以保存在干燥密闭的容器内,以便下次复测。()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硫和氯元素具有不稳定性、极易受污染等特性,分析含硫和氯元素的样品时,制备后的试样应立即测定。9.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若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了底质,应另选采样点位。10.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块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组成。()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应挑除非土部分,使分析结果更能代表土壤本身的组成。1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要遵循“随机”和“等量”的原则。()A、正确B、错误答案:A1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规定,对异位治理修复工程措施效果的监测,处理后土壤应布设一定数量监测点位,每个样品代表的土壤体积应不超过1000m³。()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应不超过500m³。13.《森林土壤pH的测定》(LY/T1239—1999)规定,测定森林土壤pH时,土壤样品需通过1mm筛孔,而《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HJ962—2018)规定土壤样品需通过2mm筛孔。()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森林土壤pH的测定》(LY/T1239—1999)及《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HJ962—2018)中均为2mm筛孔,对应10目筛。1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由于土壤组成的不均匀性造成土壤的
基础误差,该误差不能消除,但可通过研磨成小颗粒和混合均匀而减小。()A、正确B、错误答案:A15.根据《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测定土壤中铅时,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硫酸全消解的方法,彻底破坏土壤分矿物晶格,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消解的方法。16.土壤的水分含量是指在110℃下从土壤中蒸发的水的质量占干物质量的质量百分比。()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土壤的水分含量是指在105℃下从土壤中蒸发的水的质量占干物质量的质量百分比。17.分层随机采样适合于绝大部分土壤采样。土壤纵向分三层,样品在每层的1/2处采集。()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深度=每层土壤深×RN,RN为0~1之间的随机数。18.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一般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而灌溉水污染和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则均匀布点。()A、正确B、错误答案:A19.土壤样品常用盐酸、硫酸、氢氟酸和高氯酸4种酸进行酸化分解。()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土壤样品常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进行酸化分解。20.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对角线法。()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应采用梅花点法。21.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由于部分小分子种类容易挥发,采完样后一定要立即分析。()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若不能及时分析,应于4℃以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22.用于测试无机项目的土壤样品,采样取土后,将土壤样品先装入布袋,然后再套上塑料袋。()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将土壤样品先装入塑料袋,然后再套上布袋。23.进行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土壤剖面采样时,为避免各层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取样时应自上
而下依次取样。()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自下而上。2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每批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20%平行样品;当5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可不做。()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20%平行样品;当5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25.采集农田土壤混合样时,棋盘式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棋盘式法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分点10个左右;受污泥、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20个以上。26.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A、正确B、错误答案:A27.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5个。()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28.采集土壤沉积物二噁英样品的采样器在采样前只用水清洗,避免采集的样品间交叉污染。
()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采样工具应保持清洁,采样前应使用水和有机溶剂清洗,避免采集的样品间交叉
污染。29.《土壤和沉积物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微波消解法》(HJ832—2017)中规定,测定土壤中的硒元素用硝酸、盐酸、硫酸和高氯酸消解。()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土壤和沉积物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微波消解法》(HJ832—2017)中规定,测定土壤中的硒元素用硝酸、盐酸消解。30.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棋盘式法采集农田土壤混合样时设分点10个左右。受污泥、垃圾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20个以上。()A、正确B、错误答案:A31.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表层土壤样品
的采集一般采用挖掘方式进行,一般采用锹、铲及竹片等简单工具,也可进行钻孔取样。()A、正确B、错误答案:A32.《土壤和沉积物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703—2014)中的萃取可选择索氏萃
取、加压流体萃取、超声波萃取或微波萃取等任意一种方式进行目标化合物的提取。()A、正确B、错误答案:A33.土壤的监测项目分为常规项目、有机项目和选测项目。()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土壤的监测项目分为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34.温度对土壤pH的测定没有影响,在测定时无须控制温度。()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温度对土壤pH的测定有影响,在测定时需控制温度。35.通过详细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管制值的,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A、正确B、错误答案:A36.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为60cm。()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为
100cm。37.底质采样量通常为1~2kg,在较深水域一般常用掘式采泥器采样;在浅水区或干涸河段用塑料勺或金属铲等即可采样。()A、正确B、错误答案:A38.如果建设工程或生产没有翻动土层,则表层土受污染的可能性最大,中下层土壤没有影响。()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如果建设工程或生产没有翻动土层,表层土受污染的可能性最大,但不排除对中下层土壤的影响。39.土壤颜色可采用门塞尔比色卡比色法,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A、正确B、错误答案:A40.土壤样品的全消解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晶格破坏的方法。()A、正确B、错误答案:A41.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集剖面样品时,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A、正确B、错误答案:A42.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过程中,取小块土壤,加水潮润,然后揉搓,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成圆圈时容易断裂的土壤称为中壤土。()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重壤土。43.土壤样品的消解方法,分为浸取法和全消解法两种。()A、正确B、错误答案:A44.底质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点位的正下方。()A、正确B、错误答案:A45.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A、正确B、错误答案:A46.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是矿物质、有机物、无机物和有机质。()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是矿物质、有机物、水、空气。47.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湖(库)底质采样点一般应设在主
要河流及污染源排放口与湖(库)水混合均匀处。()A、正确B、错误答案:A48.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内,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A、正确B、错误答案:A49.大气中氨和酸性气体不会对已制备好的土壤样品的pH测定造成影响。()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大气中氨和酸性气体不会对已制备好的土壤样品的pH测定有影响。50.《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1019—2019)规定,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在采集混合样时,禁止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扰动,禁止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不得采集混合样。51.土壤样品分解方法有:酸分解法、碱熔分解法、高压釜密闭分解法、微波炉加热分解法等。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Scan/BookBnav2022/3/52.《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5—2017)中规定,测定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Scan/BooBmavraa22/3/
第五章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305
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时,校准曲线中目标化合物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20%。否则,说明进样口或色谱柱存在干扰,应进行必要的维护。()5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特殊要求的监测(如土壤背景)可采用
剖面采样。剖面的规格一般为1.5m(长)×0.8m(宽)×1.2m(深)。()A、正确B、错误答案:A54.根据《土壤中全硒的测定》(NY/T1104—2006)和《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原子荧
光测定硒时,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A、正确B、错误答案:A55.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耕作层土样,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0~50cm土样。()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耕作层土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20cm,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0~60cm。56.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五级,手捏土块,在手指上留有湿印的土壤,其湿度为
潮。()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其湿度为重潮。57.使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样品时,送入实验室后应尽快分析,若不能立即分析,在4℃以下密封保存,保存期限不超过7天。()A、正确B、错误答案:A58.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时,采样顺序应该自上而下,先采集剖面的上层样品,再采集中层样品,
最后采底层样品。()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时,采样顺序应该自下而上,先采集剖面的底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59.土壤粗磨样品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等项目分析测试。()A、正确B、错误答案:A60.农田土壤采样时,土壤混合样是指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
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无固定要求。()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土壤混合样是指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5~20个。61.采集有机污染土壤样品时,采用棕色螺口玻璃瓶装样品,装至瓶高的1/2高度处。()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采集有机污染土壤样品时,采用棕色螺口玻璃瓶装样品,且尽量装满瓶。62.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不采混合样,便于掌握工
程及生产对土壤影响状况。()A、正确B、错误答案:A63.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缩分后的土样经风干后,除去其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等异物,只
能使用玛瑙棒研磨,直至全部通过4mm尼龙筛。()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可用木棒或玛瑙棒研压,通过2mm尼龙筛。64.建设用地如果具体地块土壤中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但等于
或者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平的,不纳入污染地块管理。()A、正确B、错误答案:A65.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时要在各层范围内随机多点取样,等量混匀。()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每层单独采样。66.根据《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的规定,带卸料口的贮罐(槽)装应尽可能在卸除废物过程中采取样品;根据固体废物性状分别使用长铲式采样器、套筒式采样器或者探针进行采样。()A、正确B、错误答案:A67.在一批废物以运送带形式连续排出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的质量或时间间隔采样,采第一个份样时,必须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采第一个份样时,不可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可在第一间隔内随机确定。68.对于粉末状、小颗粒的工业固体废物,可按水平方向、一定深度的部位确定采样点。()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可按垂直方向、一定深度的部位确定采样点。69.固废和土壤同为固体,其监测结果计量单位均以mg/kg表示。()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浸出法的监测结果计量单位为mg/L。70.河道清淤底泥可以作为农肥在农用田里堆放和使用。()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规定,禁止在农用地排放、倾倒、使用污泥、清淤底泥、尾矿(渣)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71.《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3—2013)中规定的运输空白为,采样前实验室将基体改性剂和石英砂放入顶空瓶中密封,将其带到采样现场,采样时开封,之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分析室步骤进行实验,用于检查样品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采样时不开封。7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测定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时,在样品的采集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挥发性物质的损失。()A、正确B、错误答案:A7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规定,当pH≥11或pH≤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当pH≥12.5或pH≤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74.对于堆存、运输中的固体废物和大池(坑、塘)中的液体工业废物,可按对角线形、梅花形、棋盘形和蛇形等确定采样位置。()A、正确B、错误答案:A7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测定并评价生活垃圾飞灰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液浓度时,其浸出液的制备方法是《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其浸出液的制备方法是《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2007)。76.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缩分时,将样品混匀后,采用二分法,每次减量一半,直至试验分析用
量的10倍为止。()A、正确B、错误答案:A77.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如果样品中干固体百分率小于或等于10%,所得到的初始液相即为浸出液,直接进行分析。()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如果样品中干固体百分率小于或等于9%,所得到的初始液相即为浸出液,直接进行分析。78.《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方法原理是以硝酸/硫酸混合溶液为浸提剂,模拟废物在不规范填埋处置、堆存或经无害化处理后废物的土地利用时,其中的有害组分在酸性降水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A、正确B、错误答案:A79.工业固体废物分层采样法:根据对一批废物已有的认知,将其按照标志分若干层,然后在
每层中随机采取份样。()A、正确B、错误答案:A80.根据《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时,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全部份样或将其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份样或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81.具有磨蚀性的危险废物,其清运、贮存或处置容器或反应器应特别注意其锈蚀、溢(泄)
漏问题,含氰化物和硫化物的废弃物可以与酸性废物混合贮存或处置。()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含氰化物和硫化物的废弃物不可以与酸性废物混合贮存或处置。82.对于某批固废进行浸出毒性鉴别时,若采集8份样品,检测结果的3份超标,即可判断该固体废物具有浸出毒性。()A、正确B、错误答案:A83.固废样品保存时,对于易挥发的废物,应采取无顶空存样,并用冷冻保存。()A、正确B、错误答案:A84.测定固体废物腐蚀性的固体试样,风干、磨碎后应能通过2mm的筛孔。()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测定固体废物腐蚀性的固体试样,风干、磨碎后应能通过5mm的筛孔。85.由对被采批工业废物非常熟悉的个人来采取样品时,可以置随机性于不顾,凭采样者的知识获得有效的样品。()A、正确B、错误答案:A86.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也属于固体废物。87.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A、正确B、错误答案:A88.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分类应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A、正确B、错误答案:A89.在进行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时,份样量越大,样品的代表性越好,所以采样时份样量越多越
能显著提高采样的准确度。()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份样量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再增加重量也不能显著提高采样的准确度。90.工业废物的采样过程中要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和发生变质。()A、正确B、错误答案:A9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固体废物含水率测定后的样品,基于不浪费的原则可以继续用于浸出毒性试验。()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进行含水率测定后的样品,不得用于浸出毒性试验。92.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的份样量与废物的均匀性有关,废物的粒度越大,份样量应该多些
才有代表性。()A、正确B、错误答案:A93.《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也适用于对固体废物放射性指标监测的采样制样。()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不适用于对固体废物放射性指标监测的采样制样。94.采集固体废物样品时,应采集一个生产周期以上的样品,每个周期混合成一个样品,总量不
少于500g,装于玻璃瓶中。()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总量不少于1kg。95.在固体废物的毒性浸出实验中,所有样品均需要浸沥提取,对得到的浸出液进行分析。()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固体废物监测中,当样品含水率大于91%时,则将样品直接过滤,收集其全部滤出液,供分析用。96.采集工业固废时,采样准确度要求越高,采样单元就应越多。()A、正确B、错误答案:A97.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酸碱进行酸洗碱洗,产生废酸废碱,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废酸pH<2,废碱pH>12.5,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属于危险废物,企业自行中和处理后可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要求,则该废液可不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管理。()A、正确B、错误答案:A98.每份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的保存量至少应为试验和分析需用量的2倍。()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每份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的保存量至少应为试验和分析需用量的3倍。99.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原则是:场界应位于居民区600m以外,地表水域100m以外。()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100.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中的水平振荡法不适用于含有非水溶性液体的样品。()A、正确B、错误答案:A101.在固废浸出毒性实验分析无机物时,浸出所使用的提取瓶可用玻璃瓶或聚四氟乙烯瓶;分析有机物时,可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在固废浸出毒性实验分析有机物时,浸出所使用的提取瓶可用玻璃瓶或聚四氟乙烯瓶;分析无机物时,可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102.零顶空提取器是用于浸取固废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专用装置。()A、正确B、错误答案:A103.测定固体废物腐蚀性时,应称取100g试样(以干基计),加水1L(包含试样的含水量)浸取。()A、正确B、错误答案:A填空题1.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的样品,应全部过()孔径筛。答案:0.25mm(60目)2.土壤试样的“全分解”方法就是把土壤的()彻底破坏,使土壤中的全部()进入试样溶液中。答案:矿物晶格|待测元素3.在土壤分析中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必做()的平行样品,当样品少于5个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答案:20%4.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的田块。答案:用污水灌溉5.测定一般土壤pH时,浸提液应选用()。答案:无二氧化碳的水6.土壤的监测项目分为常规项目、()和选测项目。答案:特定项目7.在对草甸土区域进行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若需采集剖面样,则一般在A层5~20cm、B层()cm、C₂层100~120cm处采样。答案:508.根据《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14550—2003)进行测定时,经常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经液液分配及浓硫酸净化或()净化除去干扰物质。答案:柱层析9.决定土壤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是“()”和“()”。答案:随机|等量10.海洋沉积物的采样频率依各采样点()和所要求的()而定。答案:时空变异|精密度11.根据《土壤和沉积物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743—2015),如经过提取的液体颜色较深,可首先采用浓硫酸净化,可去除大部分有机化合物,若提取液中存在杀虫剂及多氯碳氢化合物干扰时,采用()或硅胶柱净化,若存在明显色素干扰时,可用()净化,沉积物含有大量元素硫干扰时,可采用活化铜粉去除。答案:氟罗里硅土柱|石墨碳柱12.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
小的部分。答案:0~30|30~6013.《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HJ962—2018)中规定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值为()个pH单位。答案:0.314.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表层()cm土壤,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如果是爆炸污染型,以()方式布点,采样点位不少于5个,爆炸中心采()样,周围采表层()cm土壤。答案:5|放射性同心圆|分层|0~2015.土壤样品分析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用()表示,并注明其表示未检出。答案:“ND16.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定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的,则要进行()。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1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土,采样深度0~20cm,特殊要求的监测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答案:表层1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答案:农田19.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样品,采集的样品应置于()容器中,瓶口不要沾污,及时放入样品冷藏箱,()避光保存。答案: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的棕色玻璃瓶|4℃以下20.根据《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613—2011)进行测定时,样品需经过()样品筛。答案:2mm/10目21.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常用的样品净化方法为()、()和()()4种。答案:铜粉脱硫|硅胶层析柱|硅酸镁小柱|凝胶渗透色谱22.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4种方法,分别是()()()和()。答案: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23.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答案:氢氟酸2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污染事故土壤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kg土样装入样品袋。答案:125.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为主,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以土类和()类型为主。答案:土类|成土母质母岩26.水体沉积物可用()、()或钻探装置采集。答案:抓斗|采泥器27.根据《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HJ717—2014)土壤的消解温度不能超(过)()℃,以防瓶壁温度过高而使铵盐受热分解,导致氮的损失。答案:40028.土壤样品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样,采用以下方法: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g混匀后用()法缩分至约()g答案:500|四分|10029.《土壤有机质测定法》(NY/T85—1988)中规定,空白标定时取()g粉末状()代替试样,其他步骤与试样测定相同。答案:0.500|二氧化硅(或石英砂)30.根据《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HJ962—2018)测定土壤pH时,应该控制试样和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在()()℃。答案:25|131.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样品要充满容器。答案:避光保存32.根据《土壤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HJ635—2012)中规定的酸溶性硫酸盐是指土壤中能够被()(土稀盐酸比m/V)的6mol/L稀盐酸所提取的硫酸盐。答案:1:5033.土壤环境,指受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陆地表面疏松综合体,包括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层和污染物能够影响的())等。答案:有机质|松散层34.按照《土壤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873—2017),水溶性氟化物用()提取,总氟化物用()法提取,在提取液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与电极电位呈线性关系。答案:水|碱熔融|对数35.适合提取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的萃取方法有()()等方法。答案:索氏提取|加压流体萃取(ASE)36.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河床冲刷、沉
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易受扰动之处。答案:正下方|表层沉积物37.《土壤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样品采集一般分3个阶段进行,分别为()采样、()采样、()采样。答案:前期正|式|补充38.《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HJ889—2017)方法原理,在()十())℃条件下,用三氯化六氨合钴溶液作为浸提液浸提土壤,土壤中的阳离子被三氯化六氨合钴交换下来进入溶液。三氯化六氨合钴()nm处有特征吸收,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根据浸提前后浸提液吸光度差值,计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答案:20|2|47539.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和()三部分组成,通常情况下,()最小。答案: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分析误差|分析误差40.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场地监测的基本原则是()原则、()原则、()原则。答案:针对性|规范性|可行性41.在对水质、土壤等样品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分析时,一般使用正己烷、苯、醚、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等溶剂进行萃取,()()两种溶剂具有致癌性,为控制使用的溶剂。答案:苯|二氯甲烷42.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时,根据()和()两项基本项目,用于确定评价土壤的质量标准值。答案:pH|阳离子交换量43.土壤总磷的前处理方法常选用()(试剂)()(方法),土壤有效磷前处理采用()(试剂)()(方法)。答案:碳酸钠|碱熔|碳酸氢钠溶液|浸提4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野外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稳定、植被良好的地方。答案:平坦4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测定土壤样品时,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5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答案:2046.根据《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HJ962—2018),用于校准pH的两种标准缓冲溶液,其中一种标准溶液的pH应与土壤pH相差不超过()个pH单位。答案:247.土壤监测布点方法主要有三种:()()、系统随机。答案:简单随机|分块随机48.测定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新鲜土壤样品需保存于()容器中,保存温()℃,保存时间10天。答案:棕色玻璃|<449.使用加压流体萃取法对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物进行提取时,应注意不可使用自燃点(在)()的萃取溶剂。答案:40~200℃50.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将农用地划分为()、()()答案: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51.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布点,在()和()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他点)。答案:中心放射状|主导风向|地表水的径流方向52.依据《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780—2015)测定土壤中某重金属元素,其土壤样品在制备时,需要通过()目筛。答案:20053.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时,一般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cm,特殊要求的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一般每个剖面采集A.B.C三层土样,对层发育不完整(不发育)的山地土壤,只采()和()两层。答案:0~20|B|A,C54.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答案:金属|玻璃瓶55.土壤监测单元是按地形—()()—环境影响划分的监测区域范围。答案:成土母质|土壤类型5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答案:300m57.在进行土壤样品保存时,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年。答案:半58.土壤剖面样品的采样次序为()。答案:自下而上59.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其污染物分布量和残留量最多的部位是()答案:根60.土壤预处理室分设()和()。答案:风干|研磨(磨样)61.根据《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803—2016)在配制标准曲线时以()为标准系列的零点。答案:0.5mol/L的硝酸62.对发生污染事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微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危急值报告流程试题与答案
- 应急救护技能试题(附答案)
- 专职安全员C证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 三基医师题库+答案
- 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绿色倡导者介绍
- 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期末营销试卷B卷及答案
- 2025年大学毕业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实务》考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 GB/T 44871-2024纺织品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3800字
- 航空器租赁合同模板
- 物业项目开办物资明细表(参考)
- GB/T 44577-2024商用电动洗碗机性能测试方法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颞、舌下、颏下、咽旁间隙感染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光纤激光器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广东珠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4.2.1 共面直线(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数学(高教版2021拓展模块一上册)
- DL-T-5161.5-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