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柏拉图高中历史人物选修课件_第1页
思想家柏拉图高中历史人物选修课件_第2页
思想家柏拉图高中历史人物选修课件_第3页
思想家柏拉图高中历史人物选修课件_第4页
思想家柏拉图高中历史人物选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思想家柏拉图拉斐尔所画的雅典学派,中央二人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哲学家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柏拉图,他是古希腊思想史的丰碑,他是古希腊文明魅力的焦点,他留下了古代人类思维的梦想与创意,他将真理之光带给了人类的未来。那么,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希腊“影响(人物)成才的因素,是一个包括环境、教育以及主体能力作用等多层次、多方面整体相关发展变化的复杂系统……其中,社会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而人才自身发挥主体能力作用。”当然,环境、教育的作用最终通过人才主体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柏拉图之所以能够成为彪炳千秋的思想巨匠,与古希腊民主政体、苏格拉底等良师益友的影响及他本人坚持不懈的追求是分不开的。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1、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除了家庭的熏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正直善辩的哲学家苏格拉底。A、家庭出身:(1)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B、时代特征:(前427年—34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伊那齐岛,名门望族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1、柏拉图的生平A、家庭出身: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B、时代特征:(前427年—34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伊那齐岛,名门望族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1、柏拉图的生平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1、柏拉图的生平C、追随名师苏格拉底师从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故事1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故事2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大最好的树,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故事3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我们说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体著作中,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所以说:柏拉图是最理解苏格拉底思想、学术修养最深厚的学生。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1、柏拉图的生平2、周游“列国”

雅典—麦加拉—埃及—居勒尼—意大利(考察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增长了阅历,为柏拉图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柏拉图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这段游历生活是柏拉图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他在意大利结识了一些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门徒,阅读了德谟克利特的著作,他还在埃及结识了许多名噪一时的思想家与政治家,对各地的政治制度与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最终柏拉图在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即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哲学王统治下的理想国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1、柏拉图的生平3、哲人的理想国正值中年,满腔热情的柏拉图立即将他的理想政治体制付诸实践,然而结果如何呢?2、周游“列国”(1)政治实践:三次叙拉古之行,结果都失败了。(2)失败的原因:缺乏实践基础。(3)影响:①深化了他对公民教育必要性、艰巨性的认识;②创办学园,培养人才,通过他们来改变社会现实,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③开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雅典学园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柏拉图学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他的学园不仅研究政治,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学园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雅典学园3、雅典学园的特点(1)政治思想的“集散地”雅典学园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城邦培养治国人才。学园是一个带有政治性质的学校。(2)重视自然科学知识“虽然柏拉图本人在数学研究方面没有特别杰出的学术成果,然而,他却是那个时代的数学活动的核心……他对数学的满腔热诚没有使他成为知名数学家,但却赢得了‘数学家的缔造者’的美称。”柏拉图强调数学,是因为他认为数学在训练智力方面作用很大,而几何的学习则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归根结底是将自然科学知识作为研究政治、哲学的基础。柏拉图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与交叉,是具有现实政治意义的。雅典学园在学院里,男女生平等对待。学院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轻松自由的学术空气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柏拉图学院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它为雅典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代表。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1、目的:(又称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2、雅典学园的特点(1)政治思想的“集散地”(2)重视自然科学知识(3)强调思想独立并影响深远3、雅典学园在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1)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大学的雏形;

2)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史上,雅典学园的地位比同类其它学园显得更为重要;

3)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各地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等。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雅典学园是当时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柏拉图认为人们所能感觉的东西是不断流变着的,所以无法定义。而不断流变着的东西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即不可感而可知的东西,这被称为理念,它们是永恒不变的,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柏拉图认为,惟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柏拉图理念世界,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1.哲学观点——理念论三、柏拉图的主要思想理念论的核心

世界是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构成。理性世界真实,感性世界虚幻。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唯心主义哲学1.哲学观点——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这个故事中的囚犯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又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普通人哲学家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①世界由两部分构成:②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感性世界(具体事物):虚假、残缺而变幻理念论理性+感性理性世界(理念):真实、完美而永恒③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评价:理念论②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①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那么柏拉图的“理想国”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呢?三、柏拉图的主要思想1、理念论2、政治思想:《理想国》与《法律篇》

这两本著作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两部作品,它们(尤其是《理想国》)浓缩了最完整的柏拉图思想,论述所及不仅包括关于国家及人的思想,也包括其著名的关于形式的学说,关于知识的理论,以及关于音乐、诗歌在社会中作用的见解。它们对于西方人有关正义、统治、服从以及恪守道德的等观念问题具有强烈的影响。(1)、理想国阅读教材,思考:A、“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B、“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C、“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D、“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E、统治者由何人来担任?F、如何评价?2、《理想国》与《法律篇》和谐与效率;正义与幸福统治者(护国者)、军人(卫国者)、平民(生产者)三等级各尽其职,恪尽职守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哲学王”—最有智慧、正义感和理性G、评价:①目的: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实质:“人治”-“德治”)②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其理念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所描述的国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乌托邦的幻想,它集中了古代人类的梦想与创意,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2、《理想国》与《法律篇》(1)、理想国

思考:你愿意扮演“理想国”社会分工中的哪种角色并陈述理由。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渴望并争夺权力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符合柏拉图“哲学王”的道德标准呢?可见这种设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晚年的柏拉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与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主张以法治取代人治。他强调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

第一等理想国:德治第二等理想国:法治(2)、《法律篇》“法治”。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四、柏拉图的历史地位“在那时代所有的人之中,他是最有智慧、最正直、最善良的人”。他的成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派别,“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思想的了”。当苏格拉底这颗巨大的星辰陨落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柏拉图却熠熠升起,谱写了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诚如开篇所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