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提升预测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提升预测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提升预测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提升预测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提升预测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读拼音,写词语。

草原上,白色羊群像给无边的绿tǎn绣上了白花。前来迎接的主人穿着各色衣shang,像一条彩hóng飞过来。进了蒙古包,几位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跳舞,歌声好听,舞姿yōuyǎ。二、积累运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尽管

尽心B.吞咽

咽喉C.调动

调整D.含糊

迷糊3、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徘徊(huán)

藤蔓(wàn)

严竣

身临其镜B.汤匙(chí)

笨拙(zhuō)

通宵

暴露无遗C.惩罚(chéng)

冠冕(guàn)

狼籍

司空见惯D.铁锹(qiāo)

风靡(mí)

恻隐

精兵减政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小年纪的他,已经会四国语言了,真是令人张口结舌。B.班长提议全班同学给留守儿童“献爱心”,大家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C.经过一系列的革故鼎新之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D.学校女子健美操队式成立,队员最小的是九岁,最大的是十二岁,都是风华正茂。5、下列对“鼎”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鼎”字一共12笔,第一笔是竖折折。B.“鼎”读dǐng,可以组词“鼎盛”“大名鼎鼎”“铜鼎”等。C.“大名鼎鼎”“鼎力相助”中“鼎”字的意思都是大。D.“鼎盛”中“鼎”字的意思是正当,正在。三、非选择题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蔺相如避着廉颇,()怕廉颇,()为了赵国的利益。

(2)朱自清一身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3)每天上学,()我去约小明,()他来约我。7、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8、句子乐园。(修改病句)

①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文默写

1.________,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王冕《墨梅》)

2._______,_______。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_______,_______。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________,_______。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________,_______。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0、阅读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1.文章的观点是

,对于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做了阐述,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照问题1和3,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5.“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①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②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③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④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⑤“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⑥“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⑦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⑧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⑨“您老有60岁了吧?”⑩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⑪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⑫“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短文主要记叙了“我”登天游峰的事,表达了“我”十分得意、快乐之情。B.短文描写了“我”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扫路老人的形象,表达了“我”对扫路老人的赞美。C.短文中的景物描写对刻画扫路老人形象起衬托作用。2.对第4自然段句子:“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杯浓茶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热情好客,老人的热情好客一下子拉近我们的距离,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B.天游峰上非常冷,“我”登天游峰非常累,此时,老人一杯普通的浓茶显得特别热、香,就好像一股热流,驱赶走了我的寒冷。C.老人的热情和茶一样热,一样温暖,仿佛一股暖流渗入我的心里,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使我们之间的间隔消失得无影无踪。3.联系上下文想想,第7自然段中写“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原因是(

)A.因为天游峰实在太高太险了,光想想就让人感到害怕。B.“我”想到老人在如此艰险的条件下,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天天扫石阶,感到十分惊讶,十分敬佩。C.老人身体很棒,每天能爬这么险的天游峰。4.与短文第2自然段划横线语句运用的相同修辞手法的是(

)A.树上的花仿佛风一吹就要掉下来似的。B.倾盆大雨,像泼,像倒。C.这位精瘦的老人像武夷山上的青松,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5.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6.用“

”从短文中划出一处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写写这句话表现了老人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言语交际。

辩论会上,甲方的观点是“电脑时代,仍然需要练字”。如果你是甲方,请从三个方面陈述你方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习作(任选答一题)

1.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感动、欣喜若狂、盼望、归心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