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实习总结_第1页
考古实习总结_第2页
考古实习总结_第3页
考古实习总结_第4页
考古实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古实习总结考古实习总结1

三峡考古实习对我而言已不像三年前那么神秘,时隔三年后故地重游,亲眼见证山川改变和物是人非,想起曾经的爱恨和轻狂,首先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三峡工程的顺利开展针对我个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不少三年前曾流连忘返的地方永久只能在回忆中追寻了,包括江边巨石上的岩画、宽敞柔软的银灰色沙滩以及巴阳旧镇曾经熟识的街道等等。虽然难免有些伤感,但是20xx年在此度过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还是在我的头脑、心灵和巴阳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残存了一些尚未被磨灭的印迹,再见熟识的老乡,喝酒拉琴,重回山巅的青河寨,仰天长啸,登山临水,扪心求索,回忆起曾经的暖和和遗憾,正是很多年来没有转变的理想与追求重新把我带回到这里。

20xx年,Z老师带着我们成为了畲家嘴遗址发掘工作的开拓者,20xx年,仍是Z老师带着我们回到了这里,进行该遗址的最终一次发掘。从开始到结束,总共10,000平方米的发掘任务使XM大学考古专业的全部老师和98-01级的各位同学都与巴阳这个紧守长江的小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大家将来会走上不同的道路,但是总难以忘记那段一起度过的时光,共同的工作和生活经受会慢慢变成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既联系着我们彼此也联系着我们与那片他乡热土。从98级的本科生到02级的硕士生,我个人有关实习的感受大多与回忆有关,还记得上次离开时曾许下20年后再见的诺言,但是没想到仅隔三年,命运就急不行耐地支配了这次重逢,执意要我体验个中的尴尬和怅惘,所幸今日永久不是昨天的重复,与新的、更多的伙伴在一起,我们共同经受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实习。

或许因为这次实习中自己的所思所想有较多私人的成份,我在以文字形式进行回忆和思索时没有采纳雄伟叙事的形式,仅就专业和生活两方面的一些片段谈谈自己的经受和感受。

在我看来,使讨论者对某一学科保持纯净兴趣并不断探究的是一种融入了个人阅历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来源于我们所观看、讨论的那些事物身上所包含的奇异与和谐。物理学家被电子显微镜下微观世界的整齐规律深深吸引,生物学家惊叹于物种进化中天才般的精致设计,考古学无疑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具体而言,一种是发觉的惊喜和欢乐,一种是思索的收获和满足,打个比方,前者属于双手,后者属于眼睛。

张光直先生曾说过,“考古学家的生命和考古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田野的发掘〞。在那片长江浩荡,青山常在的气氛里,临时告辞乡村外喧嚣的世界,用心致志地寻找、探究和解读古代先民身后留下的蛛丝马迹,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行为。我们就站在祖先曾生产生活、喜怒哀乐过的地方,虽然无法亲眼看到他们多年前生息劳作的景象,但是靠着细致的发掘我们的双手可以穿越时空,触摸到他们的指痕足印,我们的双眼可以凭借缜密的思索穿越历史的迷雾,见证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漫长的时光一方面不断掩埋历史,一方面还不停地破裂历史,面对残存的碎片,我们最理想的真相应当包含着很多古人拼搏求索的阅历和生命不息的热量,只有在探方里的细心观看和遗址上的冥思苦想才能使我们真实感受到生命原初的脉动,发觉把我们与他们融为一体的规律。

20xx年10月10日下午,阵雨,LHN同学负责的24号墓葬进行了清理,因为墓葬遗物丰富,清理工作始终持续到晚上8点以后,天色变黑后大家就借用手电筒坚持工作,在陆续出土了铜蒜头瓶、铜鍪、铜钫、铁剑等精致的器物后,常浩同学从泥土中捧起一件扁圆平整的铜器,在把它翻转过来的时候,全部人齐声欢呼,原来是一面完好无缺的铜镜,铜镜背后精致的缠枝花纹和乳钉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无比灿烂!发觉的那一刻使大家遗忘了工作中全部的.辛苦和疲乏,万分兴奋!这件铜镜的铸造工艺高超,后来经白醋浸泡、清洗后即可照出人影,看着镜中自己模糊的面庞不由浮想联翩,两千多年前是谁曾顾镜凝思整顿花容,又是谁把这面铜镜带入了这座幽深潮湿的墓穴?

M24的出土器物中我最偏爱的是一件铜蒜头瓶,它的曲线优美沉着,在伸展的器形中仿佛包含着人类永久向上的主动追求。田野发掘工作虽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轻松、浪漫,但是在发觉的那一刻,考古工会觉得之前付出的全部努力以及承受的全部辛劳都是值得的,这是一种难以复述也难以为他人所共享的美好,因为它深深浸渍了我们的汗水和心血。

在用竹签刮掉陶器外表上泥土的时候,在用小刀剔除铜器上锈渍的时候,暴露出来的就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感性的历史,但是考古学的探究不只如此,观看和记录详情是为了后续的分析以及思索。考古学讨论的方法可以形象地用实习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拼对陶片为例说明,想从大堆破裂的陶瓷片中拼对出可以修复的器物看似困难,其实有规律可循,工作的第一步是按陶质、陶色、胎质、釉色、可能属于何种器形等标准进行细致的分类,在逐步缩小范围后才能提高拼对的胜利率,但最终的胜利还是离不开对陶片的细致观看和不断的试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推断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都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和锻炼。对比于考古学讨论,比方此次实习中我负责的11号房址,就是将分布在近10个探方内的石条、居住面等遗迹进行归并、总结才呈现出来的,单个探方内看似缺乏规律的遗迹就像一块块陶片,假如从整片遗址的高度上进行观看并把它们按方向、材质、建筑方法等标准进行分类和重组,就能从中“拼对〞出一处长30余米、宽近20米的大型房屋遗址,不仅如此,进一步的分析还会发觉房屋不同的功能分区并且再现房屋不断扩建的过程。

田野考古发觉的永久只是历史的物质碎片,重现历史原貌是对这些碎片基础性的讨论和分析,地层学和类型学都可以视为遗物和遗迹的分类方法,是为进一步的规律性讨论所作的必要预备,只有不断的观看和思索才能从混乱中发觉规律,在局部中洞察整体,才能真正拥有一双可以穿越历史迷雾的眼睛。

回到20xx年曾经工作、生活过100多天的地方再次实习,我不会像三年前那样在离开学校时还对自己的理想和命运满心好奇,也不会像当年那样对将来有些担心和担忧,我很快就与三年未见的老乡们重新相认,很快熟识了已被三峡大坝转变的山形地貌,仔细工作,尽情山水,我也更多地享受到实习工作、生活中的欢乐。这些欢乐部分来自清爽、秀丽的田园环境,部分来自于轻松、自由的精神状态。

如今回想起来那些欢乐甚至有些荒唐的点点滴滴,嘻笑之余深感自己没有辜负这段与长江做伴、与青山相对的良辰美景。

在宜昌等待客轮的时候,我们在凌晨2、3点钟还在踢足球、打羽毛球。

我们曾在客轮上观赏巫山的夜景,水波揉碎了灯影,铺成出一片金雕玉砌般的富丽景象;我们还请求船长用探照灯为我们照亮神女峰,企盼在无边的黑暗中看到那个已在传奇中凝固千百年的身姿。

我们曾在初到巴阳的时候发足奔跑,那天的阳光分外清亮草木分外葱郁,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宫琦峻描绘的童话世界。

我曾在探方内发掘到一件石雕的文官俑,它一度被虔诚的乡民抬进了土地庙。

我们曾指挥民工在工地旁修筑简易的“大坝〞以对抗不断上涨的江水,但后来“大坝〞成了竞赛打水漂和掷远的阵地。

在工地最终被长江水拦腰冲毁后,我们挽起裤管,困难地趟到已被江水包围的孤洲,伸开双臂,想拥抱长江也想飞上蓝天。

我们曾在挥挥洒洒的秋雨中爬山,雨雾凄清道路迷漫长草湿滑怎奈我们兴致勃勃相互救援不愿服输,最终登上山顶,浑身湿透衣衫肮脏仍要仰天振臂狂热嘶吼,“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每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全村的各色家犬都闻风而动,或蹲在门口或卧在桌旁,摇尾乞食。

晚饭后,我们聚会在电视机前品评红楼戏说三国,高谈阔论妙语珠联。

突然停电的时候,我们坐在黑暗中唱歌,努力回忆那些许久未唱的经典歌曲,那些曾感动过我们的曲调和歌词突然又如当年一般真挚、纯粹。

我们经常在饭后到村庄附近散步,到老乡家里看电视,与老乡聊天、喝酒,听老乡演奏二胡。

有时我们会在午饭后去江边散步,低头查找,期望慷慨的江水赠送我们几件可资炫耀的“纪念品〞。

我们还曾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江边,看到沐浴在银色月光下的工地,听到对岸凄婉的歌声,高兴与哀痛一起涌上心头,令人不知是真是幻。

在实习的最终一个夜晚,我们用青竹挑起自制的小桔灯,在一座东周时期的窑址里烧烤红薯,熊熊火焰让我想起了许多,对这些年轻的日子、大家共同拥有的日子分外满足,也分外感怀。

这些就是我们在三峡在巴阳共度的那段日子中部分令人难忘的片段,时至今日,重返学校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不时还会想起那段被理想和激情支配的日子,那段随着时间的渐行渐远越会让我们怀恋的日子。

感谢大家!

考古实习总结2

为了丰富广大讨论生同学的业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和场所,同时也是为了发扬我们的国球精神,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讨论生会文体部于12月3日在校体育馆举办了冬季乒乓球竞赛。

XX年9月19日至12月30日,由22名考古专业03级本科生和9名04级考古学硕士讨论生组成的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由考古系白彬和于孟洲带队,前往成都金沙遗址蓝光工地,进行了为期103天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1月6日下午,金沙遗址考古实习汇报会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四川大学教务到处长马继刚、副处长廖沐川,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霍巍、副书记鲍成志,考古系主任李永宪,考古系资深教授张勋燎、宋治民等60余人出席了汇报会。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西二环路与西三环路之间,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41′,东经104°。该遗址发觉于XX年,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觉,也是继广汉三星堆之后四川省最重要的考古发觉,现为四川省文物爱护单位。

5年来,为协作基本建设,成都市文物考古讨论所在金沙遗址20多个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已超过15万平方米,发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区、大型墓地等,出土宝贵文物上万件,其中太阳神鸟金饰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初步讨论说明,这里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又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当公元前1200—前850年〕古蜀王国都邑之所在。

此次四川大学考古发掘实习所在的蓝光工地,位于金沙遗址中部摸底河南岸一级台地上,面积约25000平方米,与金沙遗址黄河地点仅一墙之隔,为金沙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大实习发掘区位于蓝光工地的东南部,共布设5×5㎡探方55个,10×10㎡探方12个。

实习队队长白彬副教授从实习的基本状况,教学大纲内容的执行状况,业务考核标准的执行状况,考古工地、文物库房及学生、民工的管理状况,学生的思想素养教育状况,发掘的主要收获等六个方面总结和汇报了此次考古发掘实习的状况。他指出,3个多月的田野考古实习,不仅锻炼了实习队伍,圆满完成了考古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三轮探方共完成发掘面积2575㎡,清理灰坑354个、灰沟70条、墓葬66座、窑4座、房址2座、井1口;遗址积累可分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四个大的时段,这为深入认识金沙遗址面貌提供了坚实的地层学证据,尤其是唐宋时期地层的辨析和确认,在成都地区乃至整个四川地区都是不多见的;发觉和复原了近百件完好器物,为金沙遗址的细致分期,并探讨金沙遗址的进展、变迁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灰坑、灰沟、墓葬、窑、房址等一大批遗迹的发觉和清理,为讨论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性质及金沙遗址的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资料;采集和浮选、筛选出较多的炭样和植物、动物标本,有助于金沙遗址古环境的复原讨论;对采集人骨标本的13C测定,可以反映金沙遗址居民的食谱,有助于了解成都平原古代先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参与实习的本科生代表胡松鹤、谢莉亚,讨论生代表杨佩玲先后发言,各自汇报了在发掘实习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此次考古实习取得圆满胜利表示庆贺,认为此次实习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操作规范、管理有序、训练完好、提取信息量大,在主动推动考古实习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方面,实行了一些新的举措,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是我校本科教学迎评创优工作的一个亮点和闪光点。期望考古系师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亲密川大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西南地区考古事业的进展。

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是9月19日抵达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9月20日-11月30日为野外发掘阶段,实习学生先后完成实习方、考核方、基建方三轮探方的发掘。11月26-27日,四川大学和成都博物院联合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考核。12月1日-29日为室内整理阶段,完成陶瓷片和小件标本的清洗,陶瓷器的拼对、粘接和修复,陶、瓷片的标号〔写字〕,陶质、陶色、纹饰和瓷器之胎、釉的统计,拣选标本,绘图,制作器物卡片,排版,拓片,文物摄影,器物排队,筛选、浮选等。12月22日-24日,实习师生分赴邛崃下霸石器地点,平乐冶铁遗址,临邛大渔村果园山庄窑址,临邛西江村尖山子、罗山墩窑址,固驿瓦窑山窑址,火井镇盐井溪,油榨乡唐城遗址、火井遗址等9个地点进行了考古调查。

发掘和整理期间,金沙遗址工作站站长朱章义副讨论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讨论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李明斌副讨论员先后为实习师生作了题为《金沙遗址的考古发觉和讨论》、《考古发掘出土人骨材料的处理》、《成都平原史前古城调查方法》的学术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