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施_第1页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施_第2页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施_第3页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施_第4页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施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项目组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领域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是本轮课程改革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2002年1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全新理念:“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提出“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增加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公益活动及日常表现真实、典型的内容,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提供更多的学生成长信息,逐步使中学对学生的评价记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2003年3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以整体化实施向纵深推进。《方案》提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学校要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2004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学生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17个国家级实验区认真组织新课程实施一轮后的首次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普通高中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要求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并提出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首次出现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并纳入到高利害评价的体系中来。经过两年过来的实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实践证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学校选拔合格人才、提高日常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以及在基础教育中建立诚信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深圳市南山区作为17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对中考及普通高中招生改革中进行了改革,对初中毕业生首次进行了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作为普通高中招生重要的参考依据。2005年,我省的首批31省级课改实验区迎来了义务新课改后的首次中考,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在多次深入到南山区进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省级实验区必须实施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为依据。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据了解,大多数实验区进行了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使用。2003年广东省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决定在全国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这次实验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省的课改工作统筹安排下,2003年7月,省教育厅成立了普通高中学生评价项目研究组,同步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新课程与高考改革、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个研究项目,力争全方位、整体地探索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普通高中评价体系。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精神,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增加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公益活动及日常表现真实、典型的内容,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提供更多的学生成长信息,逐步使中学对学生的评价记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省层面的《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等文件中有关评价考试的内容,并在上述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性、操作性、公平性、发展性等四条基本原则。三、方案的内容及特点(一)方案在评价内容上全面具体,体现了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基本素质和个性特长、共同要求和发展差异统一的特点,全面贯彻了《通知》的要求,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相吻合。确定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简称《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及学科学习发展性目标。与另外2004年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三个省区的方案相比较,我省应用了广义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既包括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状况,又反映学生的学科学习状况。在这两大目标的基础上,评价内容还要考虑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评价内容应包含对于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或“事无巨细”。可操作性是指评价内容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切实可行,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1.模块修习记录。它对应的是《通知》中的学科学习发展性目标。通过模块修习记录,高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了解学生三年所修习模块(包括必修和选修)的数量、模块是哪个科目的、总共获得了多少学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广东省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会考制度早在2000年就已经取消。广东又是2004年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四个省区中唯一没有进行省级教学水平测试的省,学生的学分及毕业资格全部由学校认定。将模块修习记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可以规范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管理。2.基本素质评价。它对应的是《通知》基础性发展目标。但考虑到实际操作性以及反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特点、要求,我省将基础性发展目标分为“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五个方面。五个方面再细分为18个要素,并列出相应的评价内容。学生在成长发展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在数理逻辑方面表现得好一些,另一些学生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更为擅长,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具有特殊的音乐、艺术潜能。综合素质评价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多元性的评价,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使自己的特长能得到表现。3.实验操作考查。实验操作考查主要是科学领域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以及技术领域的通用技术科目。4.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分为五个等级,一级的考试范围为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加一个选修模块;二级的考试范围在一级的基础上,加测与一级不重复的另一选修模块;三级、四级、五级的考试以此类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内容如下图所示: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普通高中学生评价社会责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道德素养普通高中学生评价社会责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道德素养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达成情况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情况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达成情况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情况模块记录实验操作考查科学模块记录实验操作考查科学领域技术领域基本素质评价科目科目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必修学分选修学分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信息技术等级通用技术试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信息技术等级通用技术试验艺术水平艺术表现能力审美与情趣学习态度与习惯心理健康水平体能素质标准体质健康标准成果表现活动次量能力技能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与能力公民意识艺术水平艺术表现能力审美与情趣学习态度与习惯心理健康水平体能素质标准体质健康标准成果表现活动次量能力技能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与能力公民意识高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二)方案在评价主体上,学校是评价的责任主体,体现教师评价和学生主体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的特点,体现了学校办学“责、权、利”的统一。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实施,校长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求在学生的评价档案上签字,以示诚信。由学校在省方案的指导下,成立工作小组和评价小组,制订评价实施细则。工作小组的成员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以班级为单位,由在本班授课不少于一年的班主任、科任教师构成。在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评价主体性原则,如基本素质评价由学生本人自我描述和具体作品来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学校根据学生的自评情况予以确认或补充。在评价的内容上,不仅要看学生对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把两者之间有机地融合为统一的整体。(三)方案在评价方法上,体现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统一,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面,追求客观化、量化一度成为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常模测验等成为盛行的评价工具和手段。但是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往往失去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无法反映出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而质性评价在某些方面则更能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将学生处于什么样的状况能够更具体、直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但是,不可否认质性评价在使用时也有它的局限性和缺点,例如它相对费时,可控性较差,主观性较强。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评价,在具体评价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如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评价以质的评价为主,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通过查阅资料、观察、访谈、情景测试、角色扮演等方法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但在适当的时候又插入量的评价,充实、佐证评价内容,如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次量的情况应该采取量化评价,对学生的体能素质进行标准测试。对学生的学科学习评价以量的评价的为主,如统计学生三年修习的学分数,在特定的时间里对使用科学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操作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进行量化考核,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用等级考试的形式来考核。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对学生使用仪器、实验操作的情况进行一般观察或集中观察,记录学生的技能、行为与进步。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既对学生综合素质做出阶段终结性评价,又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而且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就是学生的过程评价。(四)方案在评价结果的呈现及使用上,体现了综合性、写实性、渐进性的特点。目前各地对综合素质评价经常采用几种方式来呈现评价结果,一是百分制的形式来呈现,用0-100分来表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二是评语。三是等级,直接给出等级,或以百分数转换为等级。三种呈现方式都各有其优劣,简单采用一种都是有失偏颇的做法,只能根据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的评价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在我省的方案中,模块修习情况以写实性的记录来反映,基本素质评价用综合性评语描述和呈现,并将写实性文字记入学生电子档案。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实验操作考查以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来呈现,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五个等级,根据考试结果的不同等级记入学生电子档案。总的说来,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主要是参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由教师纪实描述和记录,记录学生的基本素质状况,记录学生的模块修习状况、记录学生在技术领域及科学领域的实践操作情况。将几块的评价结果逐一呈现在普通高中毕业生电子档案中,不综合为一个最终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或退档的依据之一。并作为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但由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区域之间、中学之间客观存在的水平差异,不同地区、不同中学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也不一样,涉及到教育的诚信、均衡等重大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使用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评价的方式、手段、结果呈现及应用等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五)方案体现了我省综合素质工作的延续性,完善了我省普通高中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省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各地也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方案和实施细则,并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成部分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评价与考试改革方面要考虑到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延续,借鉴义教阶段好的经验,并尽量避免和解决义教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因为目前高考还是以纸笔测验形式为主,测验内容多局限于认知、理解、文字表达等领域,较难直接反映情感、态度、运用技能、心理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较难体现学生的过程发展的特点,所以在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不仅有学生的基本素质评价,也有技术等级考查;不仅反映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反映学生的模块学习状况;不仅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情况,也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并将评价结果一一如实呈现在普通高中毕业生电子档案表,给高校录取学生提供依据和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考的缺陷。普通高中综合素质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它提出的标准是一种对学生发展的期望。如随着时代的进步,希望在学生发展时强化哪些行为,期待并引导学生不断向这些方向努力,并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高中教育正确的导向。因此,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也是我省即将实施的普通高中教学水平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方案体现了操作性和公平性的特点。通过征求意见,我们发现,方案为普通高中学校、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理解并接受,大家一致认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和理念是好的,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方案尽量使普通高中教学组织、考试考查组织、高校录取等方面的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制定全面、合理,评价的方法具体可行,评价资料的收集途径多样,可以互相验证,加强了评价的客观和准确性。方案要求各地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考虑到学校与学校、地区与地区的差异,提出评价的结果只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一个依据,实现“软挂钩”,保证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相对公平。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顺利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导向作用。但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新生事物,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同时,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情境的丰富性给综合素质评价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如操作性问题、如诚信问题、如客观准确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除了要逐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技术,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常规化、规范化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评价改革的意义,在全社会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评价观,使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实施素质教育大局为重,对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配套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当中,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情况作为学校是否规范化办学的一个硬性指标。要建立和完善评价工作的公示、诚信、监督、申诉等制度。逐步建立综合评价诚信等级制度,由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学教师组成诚信等级核定委员会,在一定期限依据相应的标准对各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进行评价,并向社会公布。(吕伟泉黄志红执笔)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送审稿)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要求,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从2007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开始实施。一、指导思想(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描述学生高中期间学习情况、社会公益活动和日常表现等真实、典型的内容,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为学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学生毕业提供依据,为高等学校录取学生提供参考。通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引导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二)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综合素质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三)探索科学可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根据我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申诉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教学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生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二、基本原则(一)导向性原则。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高中教育正确的导向。(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普通高中、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三)公平性原则。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三、组织机构(一)成立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指导。(二)各市成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学校评价工作的监督指导,咨询、投诉和复议等事宜的处理。各市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报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备案。(三)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学校实施,校长是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综合素质工作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校的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负责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投诉和复议申请。四、评价内容和方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模块修习记录、基本素质评价、实验操作考查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等四个方面。模块修习记录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各科目学分获得情况和各科目模块修习情况。基本素质评价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各方面情况。实验操作考查反映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反映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一)模块修习记录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根据学分管理的要求,学生修习课程的情况通过高中三年学分进行管理。学校通过学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学生学业状况通过学分记录予以量化反映,通过适当的文字描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和成长过程。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粤教基[2004]47号)的要求,学生毕业的必修学分为:每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内必须获得必修学分116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23学分);学生毕业的选修学分要求:选修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选修二至少获得6学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中要将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和各学分对应修习的模块名称记入学生电子档案。(二)基本素质评价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基本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五个方面,结合粤教基[2004]115号文要求建立的《普通高中学生档案》进行。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见附件二《普通高中学生基本素质评价细目表》。2.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写实性文字描述为主,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1)道德素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主要包括爱国情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团队精神等方面,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有关材料进行评价。(2)文化素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评价,根据学生学分管理档案,对学生所得学分的总量、学分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3)综合实践学生综合实践的评价,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完成情况,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证材料等,客观反映学生在综合实践方面的表现。(4)身心健康学生身心健康的评价,根据学生在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体能素质、体质健康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客观反映学生身心健康状况。(5)艺术素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评价,根据学生在学校艺术课程和参加学校艺术活动的表现及作品,客观反映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3.评价结果呈现基本素质评价由学生本人描述性记录和具体作品名称等呈现,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的描述或记录予以确认或补充,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同时提供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典型材料。(三)实验操作考查1.考查内容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科学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必修学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高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见附件四),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2.考查方法各地级以上市统一命题,由各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条件不具备的学校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指定代理考查学校。3.考查结果呈现实验操作考查成绩以等级呈现,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查结果的等级记入学生电子档案。(四)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按《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方案》(粤教研[2006]7号)实施。1.考试内容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科目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大纲及说明》,规定各个等级考试的内容,公布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库。2.考试组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学校负责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考试的等级记入学生电子档案。五、评价结果的使用评价结果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反映,学校要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及家长;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也是高等学校录取或退档的依据之一。六、保障措施为确保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地进行,发挥评价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和完善评价工作的公示、诚信、监督、申诉等制度。(一)各市在评价工作开展前,要将评价的内容、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向学校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并对学校进行评价工作的培训,对学校的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受理社会及学生家长对学校评价工作的投诉。(二)学校在评价工作开展前,必须公示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具体程序、工作小组成员名单,指导监督以班级为单位的评价小组工作,审定、公示评价结果,受理咨询、投诉、复议申请,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三)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构成要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的评价小组,由在本班授课不少于一年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要充分了解评价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处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综合评价诚信等级制度,省教育厅将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诚信认定制度,通过教育督导评估对各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布。附件一:《普通高中学生模块修习记录表》附件二:《普通高中学生基本素质评价细目表》附件三:《普通高中毕业生电子档案表》附件一:普通高中学生模块修习记录表科目必修学分选修学分一二学分修习模块学分修习模块学分修习模块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音乐艺术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社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