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课件_第1页
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课件_第2页
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课件_第4页
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最新考纲]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_________中各种___________的集合,叫做群落。生物种群一定区域一、群落的概念与特征下列叙述中,属于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片草地C、一片稻田里的全部蛇D、浅海中的鱼类、节肢动物、海藻等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D1、概念:即全部的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2研究某群落种群种类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种群位置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2、群落特征:物种的丰富度、__________、

空间结构、_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3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1、意义: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组成2、衡量指标:物种数目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即群落中_________的多少规律: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与高度、深度、纬度的关系?4苔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热带雨林5(2013全国)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C6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C3、物种丰富度统计方法: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7(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

的活动能力,可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

法栖息场所较强取样器取样目测估计2、实验过程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8诱虫器吸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纱布作用: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酒精作用:杀死并固定小动物采集小动物诱虫器,吸虫器,镊子9⑴观察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普通显微镜(四倍的物镜和五倍的目镜)⑵分类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观察和分类10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3、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4、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5、菟丝子与大豆6、根瘤菌与大豆7、鸟与羽虱8、大鲈鱼吃小鲈鱼竞争捕食共生共生寄生共生寄生三.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判断下列是属于哪种种间关系种内斗争画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图和营养关系图?11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特点举例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互利共生寄生12图a:生存能力不同,图b:生存能力相当注: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捕食13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如图1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图2所示的四个营养关系图中,与其所表示的种间数量关系相符合的是(

)图1

图2

D14(2014·课标Ⅰ,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15㈠.种内互助蜜蜂群、蚂蚁群等羊群、鱼群等狼、乌鸦等蜂、蚂蚁等“群聚”互助“社会性”群聚“生活性”群聚“报警”互助发声报警释放化学物质报警形态动作报警危险时鹿闪动尾巴拓展内容:种内关系㈡.种内斗争同类相食争夺配偶争夺生活场所16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类型分布特点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动物;水域生物: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光照、温度、盐度、溶氧量等及生物条件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镶嵌分布影响因素光照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环境的光、热、水、土质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原因17思考:一块地里的玉米,高低不齐,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高山不同的海拔高度群落分布可以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___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____________的充分利用。自然选择自然资源18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19五、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____

(能;不能)预见的或可测的能量总生产量______,群落的有机物总量______结构生物种类越来______,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________

(可逆;不可逆)变化,群落稳定性越来越高1、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能增加增加越多不可逆20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群落演替的实例(1)裸岩上的演替(乔木阶段)思考:演替的某个阶段,原有的物种还可以存在吗?21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树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思考: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22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时间速度影响因素实例内容类型3.演替的类型和区别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缓慢较快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过度放牧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23初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24次生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25图2如图2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不为“0”次生快相同不同初生264.发生演替的原因内因外因

人类活动(放牧、砍伐、开垦草地、放火烧山等)动力:先决条件:催化剂:诱因:重要影响因素:植物的入侵和定居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外部环境变化(气候、地貌、土壤、火山爆发等)27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和__________进行。

(2)有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________等(举一例)。

(3)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________等(举一例)。速度方向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围湖造田、捕杀动物28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强B29(2015浙江)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B.3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2)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3)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4)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5)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

)(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7)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