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二下一单元为例_第1页
“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二下一单元为例_第2页
“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二下一单元为例_第3页
“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二下一单元为例_第4页
“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二下一单元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二下一单元为例

以“双减”政策与语文“新课标”为纲领,结合单元主题教学意

识,研究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篇课文各自的特点,对其

在课后作业上做了相应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本文将对以上设计和实施

情况逐一分析和呈现,并对其设计思路进行阐述。

一、案例分析

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与“春天”的主题息息相关,恰巧与上课的

季节背景也一致,很容易将学生引入春天的情境当中,于是我将第一

单元的四篇课文设计为“开往春天的列车”的四个站点,以此激发学

生的兴趣,呼应单元主题教学观念。

1、第一站:“诵读春天的诗会”一一《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之《村居》。在课上学生对于“纸莺”这一概念很

是新奇,于是布置:1、基础性作业:①背诵诗歌《村居》;②通过新

华字典或互联网查找“纸莺”的“前世今生二2、拓展性作业:①动

手做一只“纸莺”,放一放纸莺,感受春意和童真;②积累几句跟“风

筝”有关的诗句。3、实践探究性作业:根据“儿童放学归来早,忙

趁东风放纸莺。”这两句诗想象出一幅画面,可以试着写下来。

反馈情况:第1、2项作业完成率高,学生兴趣极强,第3项作

业一半以上同学可口头表述,少数同学可以动笔写出,推广性强。

附赵苹杉同学作品《放纸莺》:“放学啦!放学啦!我飞快地跑回

家中,把书包一放风筝一拿,急忙跑去和朋友约定的地方,而他们早

已玩得不亦乐乎。

我趁着温暖的春风还在,赶紧将我的蝴蝶风筝放上天空,风筝在

天空上自由地飞舞着。风筝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热闹极

了!我们有说有笑玩到快日落才回家。”

《古诗二首》之《咏柳》

在诗歌讲解后,学生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两句诗的含义仍感模糊,于是布置:1、基础性作业:背诵诗歌《咏

柳》;2、实践性作业:正值春季,请观察家附近的柳树和柳条,并说

一说它像什么?3、拓展性作业:①上网查找与柳树相关的资料;②

积累几句跟“柳”有关的诗句。

反馈情况:1>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柳条确实又细又长又绿,迎风

飘舞很像丝带,将抽象的诗句具象化;2、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进

一步了解柳树这一极具春天代表性的植物;3、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

跟“柳”相关的诗句并进行积累、背诵。推广性强。

2、第二站:“寻找春天的足迹”一一课文《找春天》

抓住文中“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四个词语,全方位多角度

训练学生对“春天”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布置课后作业:1、基础

性作业:熟读课文4-7自然段,抓住其中的3个比喻句和反问句,读

出对春天到来时的喜悦、惊奇、热爱之情;2、实践探究性作业:①

找一找你认为最能代表春天的事物,小组内评一评;②描述一下你找

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用上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春天的样子说得生动

一些。可以仿照课文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反馈情况:学生均能完成这项作业,有的带来了树叶,有的带来

了花瓣,有的带来了种子,还有的带来了亲手做的当季食物“青

团”……呈现结果五花八门,学生通过自己的五官感知理解自己心中

的春天。下附汪嘉炜同学交上的作品小诗一首《春天的小姑娘》。

春天到来了,

有位小姑娘,

一把窗打开,

它就跳进来,

带来了温暖,

我们都爱她。

3、第三站:“讲述春天的童话”一一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

本课中出现的小动物很多,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动物们各自家的位

置及因此而推动的故事情节,老师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并布置课

后作业:拓展性作业:1、根据思维导图和故事情节画一画这条开满

鲜花的小路;2、根据你的画再和家人复述这个故事,注意用上课文

中描写鲜花的词语;3、讲一讲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

反馈情况:1、将语文学习与绘画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度很高;2、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是在还原课堂,是加深课文印象的一种好方法,

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做到,推广性强。3.讲述自己收到过的美好礼物,

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标题“美好”的理解,注重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引导。

4、第四站:“播报春天的故事”一一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抓住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描写,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不怕辛

苦的精神品质,结合“植树节”这个时间背景,布置课后作业:1、

基础性作业:①了解植树节;②结合课文插图讲一讲邓小平爷爷植树

的情景,注意用上课文中表现邓小平爷爷细心植树的词语;2、拓展

性作业:学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更深入了解邓小平并谈一谈

这位伟人;3、实践探究性作业:在“植树节”当天种下一棵小树并

许下一个心愿。

反馈情况:1、结合插图复述故事,注意植树过程中“移、挥、

填、站、看……”等动词的使用;2、将语文学习与音乐联系起来,

跨学科联动,学生参与度很高;3、不少同学亲自动手种下了一棵树,

如:张家铭同学在乡下爷爷家种下了一棵桃树,期待着来年的开花结

果。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很难接触到农活,亲手种树既能

感知劳动的艰辛也是一种传承,把死板的文字鲜活化,十分有意义,

可操作性强。

二、设计思路

在“双减”与“新课标”的双重指引下,传统的“抄抄写写”“读

读背背”已不能够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和需求。王月芬博士在《重构

作业一一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书中提到作业的“演变”的这一

概念:“第一阶段:作业即活动;第二阶段:作业即教学;第三阶段:

作业即学习;第四阶段:作业即评价。”我在设计这一单元时正是围

绕这一观点展开。

1、作业类型向“心”性

树立“单元主题教学”意识,如果把整本语文教材比喻成一棵树,

那么单元即是“树干”,课文好比“树叶”,一脉相承,同气连枝,这

就是单元主题教学。这个“心”便是指本单元的主题“春天”。无论

是设计背诵跟春天有关的诗句,还是描绘春天的图景,抑或是用各种

感官去寻找春天,还是讲一讲春天的故事等等……所有的设计都离不

开“春天”这个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更科学,更系统,更敏锐的思维和眼

光,站在系统的高度,以单元话题为基础,将重要的知识重新罗列、

编排,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建构出一个知识整体或概念整体,

吸引学生持续进行探究。

除了主题的向心力,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向心力。所以,每一篇课

文的作业设计,在读和说上都有具体的体现,而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一运用合适的词语来增加语句和文章的感

染力,是这个单元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

2、作业类型多样性

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有书面作业,并且单一的作业类型容易带

给学生枯燥乏味之感,久而久之做作业的欲望低下。所以我设计的作

业类型即便是在一篇课文中也是多样且丰富的,有查找相关资料、唱

歌、画画、手工、植树等等……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学目标做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化被动

学习为“主动出击”,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3、作业类型梯度性

众所周知,教师布置过于容易的作业学生感觉不到挑战,过难的

作业学生容易感到挫败,失去对作业的兴趣。如何唤起学生在做作业

时的成就感?有梯度的,螺旋式上升的作业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2022年《新课标》提出作业认知层级分为“记忆、理解、应用

、分析、评价、创作”六个层面,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我巧妙

融合。背诵诗歌为“记忆”;根据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学着去

种一棵树,这便是“应用”;根据自己的感官判断找出最能代表“

春天”的事物,画出思维导图即为“理解”;根据画再来讲一讲这

个故事,理一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即为“分析”;查阅相

关资料并谈一谈这位伟人就是一种“评价”,谁找出的事物最能代

表“春天”也是“评价”,评价机制力求多元化;根据诗歌拓展画

面写一写,根据课文创编诗歌即为“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