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2012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2012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2012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2012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20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一、单选题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 )A.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 B.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C.现象·问题和规律 D.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教学教育原则的教育专著是:(A)A.《礼记,学记》 B.论语 C.《礼记,内则》D.《礼记,王制》3、美国学者(C)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A杜威 B布鲁纳 C博比特 D泰勒4、“非指导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是(C)A、斯金纳 、赞可夫 、罗杰斯 D、布鲁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B.教师中心论的代;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活动中心论的代6、在1951年提范例教”主张的(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7、19世纪中叶,( D )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真正从社会生活的角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位。A.赫尔巴;B.赞可;C.怀特;D.斯宾8、校风属( C。A.显性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A、导向规范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C、激励改进功能 D、以上三者10、施瓦布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是(D)A、个体审议 B、集体审C、讨论 D、实践活动11、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学论专家是(C。A、巴班斯基 、加涅 C、布卢姆 D、顾泠1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D)。A、实验法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13、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D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习惯性目14、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A、基础性 B、时代性C、创造性 D、综合15、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C.惠勒模式 情景模式16、不陵节而”就是强调要按(A )组织课程内容。A、序列 B、横向C、直线 D、水平17、中国古代的“六艺”属于(C 。A.学术中心课程 B.综合学科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 D.经验课程18“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 D )C.整合性19、“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 )

阶段性D.A.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 D.黑格尔20、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 C)A.普遍主义 唯科学主义 实践理性 解理性21、最早在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家( )A.赫尔巴特 B.乔伊斯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22、成功教育教学模式属( C。A学导类教学模式 B目标类教学模式 C创造类教学模式 D情境类教学模23、首次描述现代教学基本形态的著作是(D)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布鲁纳的《教学过程》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4.(D)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A.内在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发现教学法”的创立者是(D)A.斯金纳 赞可夫 罗杰斯 布鲁纳2、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语文教学方法是(B)A.八字教学法 B.六步教学法 C.六课型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2、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 (C ABD学论》“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 哲学流派的影响?(B )A.存在主义 实用主义 分析哲学 语言哲学 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30.发表了《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的“教育测量之父”是 (A )A.桑代克 布鲁纳 泰勒 布卢姆3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是(A A、课程内容即教材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课程内容即活动32.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 (A )A.精确性 普遍性 规范性 模糊性33.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 C。A.观察法 实验法 演示法 练习34.文纳特卡计划的创始人(C 。A.博尔文 凯勒 华虚朋 柏克赫斯35.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是(B 。A.加涅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赫尔巴特3(A)择、采用及判定绩效为依据的评价。A、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37、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所出版的著作是(A)A.博比特《课程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C.查特斯《课程编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8、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A A.古德莱德 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39、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 C )存在的。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指导者40、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 较为适用;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 更佳(C )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二、判断分析1、在现代社会,不掌握课程与教学论,就不能胜任教师工作。2、一般来说,课程和教学内容一样都只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就可以了。3、在我国,当前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4、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是活动课程的主张。5、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是一样的。6、课堂教学是各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7、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8、垂直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9、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10、课程标准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11、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技能类教学模式有诱思探究教学实验、成功教育、十六字教学法等。12、成长记录袋评价是表现性测验评价之一种方法。、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观的核心问题。、诊断性评价是诊断学生进步性评价。15、集体审议的重要内容就是谋求课程三要素教材、教师、学生的相互协调和平衡。16、现代个别化教学不能有集体活动的成分。17与教材的编排。18、标准参照评价会带来学业竞争方面的负面影响。19、四性教学法属于情境类教学模式。20、可控性是教学设计的最高表现。三、名词解释1、课程开发2、课程模式3、教学4、课程5、课程目标6、课程内容7、讲授法8、谈话法9、讨论法10、演示法11、班级授课制12、教学评价13、量化评价14、质性评价15、教学设计16、教学模式17、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8、课程计划19、课程标准20、教材21、教学组织形式22、校本课程23、成长记录袋四、简答1、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2、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施有五个层次,是什么?3、确立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有哪些?4、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有哪些?5、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有哪些?6、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7、试比较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8、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9、教学目标功能有哪些?10、谈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1、简述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2、上好一堂课,必须符合哪些基本要求?13备课要做好哪些工作?写好哪些计划?14、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15、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经历哪些阶段?16、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程序?17、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18、教学设计的特征有哪些?19、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20、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五、论述1、你认为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无意义?如何学习?2、有人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班级授课制将被取消”,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3、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4、试述成长记录袋的优势和局限。5、联系实际谈谈小学课程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6、试述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并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六、材料题1、材料:目前,ft”“+”ft的角度来谈其所做的评价改革。2、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如何运用这种思想?2、材料 望大陆——于右任葬我于高ft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ft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ft之上,国有殇!《望大陆》是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7课课文。学生学习该诗有两个生字:兮、殇shan请根据教学目标的理论制定该课的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并谈谈你对制定教学目标意义的理解。3、材料《爱我中华》教学设计歌曲《爱我中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课本第十七册第一单元《祖国情》中的一首必唱歌曲。请设计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材分析: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音域跨度较大,歌曲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点。4、材料: 囚 歌 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北师大《语文》四年级上册8尊严)请设计它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习,健康成长。二、教学重、难点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由”的不同含义。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请分析这节课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合理,为什么?5、材料:这是三个国家三位教师教学的“画苹果”。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美国的学生开始画的不像苹果,慢慢的才像苹果。日本的老师: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让学生看、摸、闻,然后画苹果。中国的教师:拿着一本书,一只粉笔走进教室,打开课本多少页,今天学习画苹果,画苹果有几个注意事项,一二三分别是什么交代清楚后,问:记清楚了吗?跟老师一起画苹果。结果,中国的学生一开始就画的非常像苹果。问题:上述案例揭示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什么规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12分)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