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1.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装置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的白磷A燃烧,红磷C不燃烧B.70℃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与隔绝氧气C.由白磷A与红磷C可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由红磷C与白磷B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2.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华雪同学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C.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增大氧气的浓度C【解析】将木柴架空,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A错误;木柴的着火点不能被改变,故B错误;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促进木柴燃烧,故C正确;将木柴架空,不能增大氧气的浓度,故D错误。3.为了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通过此实验小明同学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②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需要可燃物(或物质具有可燃性)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可观察到酒精能够燃烧,而水不能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可燃物(或物质具有可燃性);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知识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4.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⑥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A【解析】①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而端油锅是非常危险的,故①错误;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②正确;③酒精灯的火焰应用灯帽盖灭,用嘴吹易引起酒精灯内燃而发生危险,故③错误;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④正确;⑤汽油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⑤错误;⑥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⑥正确。5.2019年9月,澳大利亚发生大型山火,历时4个月才将其基本扑灭。下列关于森林火灾应急处理措施或原因不合理的是()。A.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达到隔离可燃物的目的B.用大量沙子灭火,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C.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D.飞机播撒干冰,达到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目的D【解析】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用大量沙子覆盖灭火,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故B正确;森林火灾时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故C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D错误。易错警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不能降低;灭火的方法之一是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而不能说成降低了着火点。6.许多成语隐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A.“钻木取火”——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B.“煽风点火”——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C.“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导致火焰熄灭D.“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直到火焰熄灭为止C【解析】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A正确;煽风点火,促进空气的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使燃烧更旺,故B正确;杯水车薪指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故C错误;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质的燃烧,从而实现灭火,故D正确。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b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B.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C.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D.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A【解析】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A正确;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B错误;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温度更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C错误;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空气流通带走热量,造成蜡烛温度低于其着火点而灭火,故D错误。拓展提升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不同物质燃烧,应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如镁等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这些物质燃烧时就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B.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C.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B【解析】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氧气含量增加,火势更旺,故A正确;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火柴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熄灭的原因是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而灭火,故C正确;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故D正确。9.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减少污染(或环保)擦干氧气(或空气)【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2K+2H2O===2KOH+H2↑10.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中所示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①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⑥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二氧化碳进入具支试管中;⑦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⑧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⑨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问题解答】(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步骤⑥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5)实验步骤⑨的现象是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