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学案(表格式)_第1页
《醉翁亭记》学案(表格式)_第2页
《醉翁亭记》学案(表格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期秋季课题《醉翁亭记》教科书书名:部编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12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理解文意。2.积累虚词,体会妙用。3.聚焦山水,学习手法。4.解读“醉”字,把握精神。课前学习任务1、搜索资料,了解作者生平。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课上学习任务1.请准确分辨以下加点字的读音:林壑尤美水声潺潺饮少辄醉伛偻提携觥筹交错树林阴翳2.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畅还读出了节奏和韵味,你能正确地划分以下句子的节奏吗?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有一咏三叹的韵味之美。这特别有赖于作者创新运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这样大量虚词的使用有什么妙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吧!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判断、感叹、陈述或者解释。用在复句的前分句末或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停顿和上下文的互相关连,兼有舒缓语气和抒情的作用。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判断、感叹、陈述或者解释。用在复句的前分句末或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停顿和上下文的互相关连,兼有舒缓语气和抒情的作用。而:有舒缓语气、轻微转折等作用。《醉翁亭记》自然之景拍摄内容画面内容景别介绍美景拍摄技巧4.欧阳修驾驭语言的功力真是不凡,就让我们随着这份脚本去到琅琊山醉翁亭,并用选择合适的景别记录下它的山色意境之美吧!(景别:全景、远景、近景、特写。拍摄方法:固定镜头、移动镜头。)5.自由朗读课文第三段,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6.请结合关键句子和链接内容谈一谈,太守因何而醉?如何理解太守的醉?7.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