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王羲之你知道吗兰亭是怎么来的?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有关“序跋”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兰亭集序》是怎么来的?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列坐曲水的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流觞曲水”)。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兰亭集会”)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被为“天下第一行书”。
流觞曲水图古韵犹存《兰亭集序》书法帖唐初《兰亭集序》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等临写了几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时,以真迹殉葬。现存的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被称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法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法的前进道路。《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东晋书法家,字逸少。(303-361,一作321-379),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书圣——王羲之一、音读: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兰亭集序朗读.flv二、自读:课文及背景、点拨解词三、理读:梳理文章时间、空间脉络,感悟“痛”与“悲”。四、美读:自然之美、书法之美、玄理之美、名士风流之美。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朗读第一、二段,翻译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共有二层意思。“永和九年,……少长咸集”为第一层,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第二层“此地有崇山峻岭,……亦足以畅叙幽情”共两句话,前一句写兰亭美景,后一句写士大夫的行为。景虽美,若阴雨晦冥,便大煞风景,所以第二段便水到渠成:“是日也……信可乐也。”第一句写天气的美好,第二句写人们的行为和主观感受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贤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辰良,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引以为流觞曲水,”此乃事趣,是为四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五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六乐;人贤辰良事趣心娱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景美“信可乐也”情真作者的议论跟前两段是怎样联系的?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死生亦大矣”。第三段所议论的问题是
。感慨人生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死生亦大矣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思考题
找出第三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什么?!喜爱某物时厌倦该物时
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这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回顾由喜到厌的过程时面临死亡时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第四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了证明第二段观点,作者便用自己读古人文章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再联系当时士大夫中的崇尚虚无的思想(一死生、齐彭殇),并批驳他们的错误(为虚诞、为妄作),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以“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和意义上来,使“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死生之大。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作者认为我们不是神仙道人,因此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妄作齐彭殇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悲作序缘由一死生虚诞作者思想情感思想观点:死生亦大矣。情感
乐痛悲"悲"什么?悲夫!古人自我后人千古同悲思考题“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作者表露的这种思想,应作如何理解?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知其不可而为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斗争是他生命第一要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古今名人人生观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列坐其次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足以极视听之娱夫人之相与重点实、虚词古代的一种风俗高长旁边,水边热闹繁多用来……的原因动词,穷尽交往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曾不知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的人;会面乃,竟动词,至,及面对;明白本来;动词,把···看作一样动词,把···看作相等原因如同,好像对;这词类活用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之人。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死生亦大矣大:大事。③数词活用为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用作动词,看做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④意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用动词,看作相等。句式①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于怀不能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斯文有感)②定语后置:仰视宇宙之大(广大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丰富的万物)3.默读浏览全文,讨论课后练习二诗集的由来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内容的产生)。“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诗集的形成)。编集的目的句子:“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
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
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
.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
文
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
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
尾,
“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君民碑鹅池碑,人称父子碑。据传,碑上“鹅池”二字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合写。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生态考试题目及答案七
- 车辆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经营管理中的新质生产力应用
- 新质生产力的四大主要特点
- 医患关系处理方法
- 民族民间考级课件
- 七夕超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民族政策教学课件
- 解读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
- 2025年全科医学常见病诊断治疗能力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材料作文点拨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无线wifi安装协议书
- 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平权时代智驾商业落地的破局之路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5
-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2025年宿州市公安机关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10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课标(水平一)体育与健康《非移动性技能》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历史】2025年新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专题1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2025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