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学习与思考(TH)_第1页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学习与思考(TH)_第2页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学习与思考(TH)_第3页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学习与思考(TH)_第4页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学习与思考(TH)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12月10日当前第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9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0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S基因变异可导致隐匿性HBV感染(occultHBVinfection)当前第1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19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有关:

(A高于D,B高于C,A和D又高于B和C)基因型是否影响核苷(酸)类似物的疗效尚未确定当前第20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当前第2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2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我国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分别为4.51%和9.51%当前第2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2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HBV的传播途径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围生(产)期传播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当前第2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HBV的传播途径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未被证实当前第2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2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HBV感染是HCC的重要相关因素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的HCC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HBsAg阳性者当前第2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29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我国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新生儿,免费)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新生儿接种越早越好(出生后24h内)母婴传播阻断: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加强的乙肝疫苗当前第30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39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40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意外暴露HBV后预防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当前第4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4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对HBV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对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根据其病情确定是否住院或在家治疗

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具应严格消毒尤其应加强对带血污染物的消毒处理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

除不能献血和国家法律规定不能从事的特殊职业(如服兵役等)外可照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要加强随访

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水平而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当前第4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4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4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反映肝细胞损伤指标:

ALT,AST肝脏严重损害指标:

TB: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

PT及PTA: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价值

胆碱酯酶: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血清白蛋白及白/球比值: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AF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HCC(需综合分析)生化学检查当前第4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HBV感染的诊断血清学检测:

HBVm:HBV血清学标志(两对半)

血清病毒学检测:

HBVDNA定性和定量检测HBV基因分型HBV耐药突变株检测

组织病毒学检测:

HBsAgHBcAgHBVDNA

当前第4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乙肝两对半及其意义感染(过)与否?病毒存在与否?病毒存在状况?

有无传染性?(与HBVDNA结合)有无免疫力?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当前第4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HBV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情况或水平慢性HBV感染的诊断血清HBVDNA及其水平的监测抗病毒疗效判断当前第49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50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5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肝细胞变性、坏死,伴不同程度的炎细胞侵润和肝细胞再生

变性:Ballooningdegeneration(气球样变性)Eosinophilicdegeneration(嗜酸样变性)坏死:typicalhepatitis---

spottyandfocalnecrosis

(点状坏死和灶性坏死)

severehepatitis---

piecemealnecrosis

(碎屑性坏死,PN)bridgingnecrosis(cirrhosis)

(桥形坏死,BN)fulminanthepatitis---multi-lobularnecrosismassivenecrosis肝炎的典型病理改变当前第5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G汇管区及周围小叶内S纤维化程度0无炎症无炎症0无1汇管区炎症变性及少数点,灶状坏死灶1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2轻度PN变性,点、灶状坏死或嗜酸小体2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3中度PN变性、融合坏死或见BN3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4重度PNBN范围广,累及多个小叶(多小叶坏死)4早期肝硬化根据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分别分为1~4级(Grade,G)和1~4期(Stage,S)目前国际上常用KnodellHAI评分系统亦可采用Ishak、Scheuer和Chevallier等评分系统或半定量计分方案了解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以及评价药物疗效当前第5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肝细胞变性、坏死,伴不同程度的炎细胞侵润和肝细胞再生

变性:Ballooningdegeneration(气球样变性)Eosinophilicdegeneration(嗜酸样变性)坏死:typicalhepatitis---

spottyandfocalnecrosis

(点状坏死和灶性坏死)

severehepatitis---

piecemealnecrosis

(碎屑性坏死,PN)bridgingnecrosis(cirrhosis)

(桥形坏死,BN)fulminanthepatitis---multi-lobularnecrosismassivenecrosis肝炎的典型病理改变当前第5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G汇管区及周围小叶内S纤维化程度0无炎症无炎症0无1汇管区炎症变性及少数点,灶状坏死灶1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2轻度PN变性,点、灶状坏死或嗜酸小体2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3中度PN变性、融合坏死或见BN3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4重度PNBN范围广,累及多个小叶(多小叶坏死)4早期肝硬化根据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分别分为1~4级(Grade,G)和1~4期(Stage,S)目前国际上常用KnodellHAI评分系统亦可采用Ishak、Scheuer和Chevallier等评分系统或半定量计分方案了解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以及评价药物疗效当前第5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慢性肝炎的治疗历经:

休息营养疗法(20世纪60年代)

保肝护肝治疗(70年代)

免疫调节治疗(80年代)

抑制炎症治疗(90年代初)

抗病毒治疗(90年代末)

慢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当前第5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治疗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或HC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肝炎的药物治疗当前第5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抗炎保肝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慢性肝炎的药物治疗当前第5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乙肝病人治疗的规范化急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慢性肝炎抗病毒抑制炎症抗纤维化人工肝肝移植抗病毒当前第59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一般适应证:

HBVDNA≥105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104拷贝/ml)(2)ALT≥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ULN,血TB应<2×ULN(3)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G2炎症坏死有(1)并有(2)或(3)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注意排除由药物、酒精和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应排除因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当前第60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干扰素:普通IFN

PegIFN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胸腺肽和其他免疫调节剂传统中药和其它草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是目前公认较有效的抗HBV药物抗病毒治疗当前第6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6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

单项应答病毒学应答(virologicalresponse)血清学应答(serologicalresponse)生化学应答(biochemicalresponse)组织学应答(histologicalresponse)抗病毒治疗应答联合应答(combinedresponse)完全应答(completeresponse,CR)部分应答(partialresponse,PR)无应答(non-response,NR)

时间顺序应答初始或早期应答(initialorearlyresponse)治疗结束时应答(end-of-treatmentresponse)持久应答(sustainedresponse)维持应答(maintainedresponse)反弹(breakthrough)复发(relapse)当前第6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对慢性HBV携带者,如肝组织学≥G2者,需抗病毒治疗如肝炎病变不明显或不愿做肝,建议暂不治疗2.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一般不需治疗3.上述两类携带者均应每3~6个月进行生化学、病毒学、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一旦ALT2×ULN,可开始治疗

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当前第6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对于HBVDNA定量≥1105拷贝/ml,ALT水平2~10×ULN者,或ALT<2×ULN但肝穿刺检查显示G2病变者,应开始抗病毒治疗对HBVDNA阳性但低于1105拷贝/ml者,经监测病情3个月,HBVDNA仍未阴转,且ALT异常,则应抗病毒治疗(III)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当前第6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普通IFN:5MU,TiworQd,皮下或肌肉内注射一般疗程为6个月,如有应答亦可延长疗程至1年或更长如治疗6个月无应答者,可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应注意剂量及疗程的个体化PegIFN-2a:180g,Qw,皮下注射,疗程1年剂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决定拉米夫定:100mg,Qd,口服(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疗程至少1年以上(疗程长,耐药问题,反跳问题停药指标:完全应答(HBeAg血清学转换)经监测2次(每次至少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者停药后需密切监测肝脏生化学和病毒学指标阿德福韦酯:10mg,Qd,口服。疗程可参照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0.5mg(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为1mg),Qd,口服疗程可参照拉米夫定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当前第6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此类患者复发率高,疗程宜长,至少为1年因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IFN或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等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类似物普通IFN:5MU,TiworQd,皮下或肌肉内注射,疗程至少1年

PegIFN-2a:180g,Qw,皮下注射,疗程至少1年阿德福韦酯:10mg,Qd,口服。疗程至少1年监测3次(间隔6个月)HBVDNA(-)和ALT正常可停药拉米夫定:100mg,Qd,口服,疗程至少1年,治疗终点同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0.5mg(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为1mg),Qd,口服疗程可参照阿德福韦酯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当前第6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6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当前第69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治疗指征为HBVDNA≥105(≥104)拷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的发生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需长期应用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需长期应用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当前第70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治疗指征:为HBV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治疗目标: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以延缓或减少肝移植的需求特别注意:1.抗病毒治疗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但本身不能改变终末期肝硬化的最终结局2.干扰素治疗可导致肝衰竭,属禁忌证

3.对于病毒复制活跃和炎症活动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但不可随意停药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加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类似物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当前第71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对于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HBsAg阳性者,即使HBVDNAa阴性和ALT正常,也应在治疗前1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每日100mg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停止后,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拉米夫定停药时间对拉米夫定耐药者,可改用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核苷(酸)类药物停用后可出现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应十分注意当前第72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乙肝及相关疾病肝移植者应于肝移植术前1~3个月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每日100mg口服,术中无肝期加用HBIG,术后长期使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HBIG但理想的疗程有待进一步确定(II-1)。对于发生拉米夫定耐药者可选用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当前第73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联合治疗不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I)。对IFN、拉米夫定序贯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Ⅱ-2)。不推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用于初治或未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有研究报道,拉米夫定和胸腺肽α1的联合治疗可提高持久应答率,但尚需进一步证实。干扰素或拉米夫定与其他药物(包括中草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也需进一步证实。当前第74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

一线药物选择问题:综合判断,个体化治疗

疗效问题:部分病人有效,抑制而非清除

副作用、耐药及反跳问题:疗程较长

特殊人群的治疗选择问题:

如:携带者、儿童、失代偿者、肝移植者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应注意的问题当前第75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开始治疗后的第1个月,应每1~2周检查1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次,直至治疗结束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等,治疗开始后每月1次,连续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个月1次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检测1次HBsAg、HBeAg、抗-HBe和HBVDNA每3个月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当前第76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一过性骨髓抑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50×109/L,应降低IFNα剂量;1~2周后复查,如恢复,则逐渐增加至原量。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75×109/L,血小板<30×109/L,则应停药。对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者,可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当前第77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尚缺乏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胸腺肽α1: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对于有抗病毒适应证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当前第78页\共有95页\编于星期六\20点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如能有效抑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目前治疗慢性肝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