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课件_第1页
比较文学-课件_第2页
比较文学-课件_第3页
比较文学-课件_第4页
比较文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杜伦大学——哈利波特课课程将以JK罗琳(JKRowling)撰写的哈利波特故事做背景,研究现代社会中的歧视、公民身份以及欺凌现象等题目。哈利波特及幻觉时代(HarryPotterandtheAgeofIllusion)被作为杜伦大学教育学学位的一门选修课。厦门大学“爬树课”美国南加州大学——LadyGaga和名人社会学

南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马修·戴福伦开设并执教,一个学期仅招收50名学生选修。戴福伦本人也是一名LadyGaga的粉丝。美国巴尔的摩大学——僵尸课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将观看16部经典僵尸电影,并阅读大量僵尸漫画。期末考试他们可以选择撰写自己理想中的僵尸剧本,或者绘制僵尸连环画。2000年,史塔福郡大学的教授EllisCashmore开设了一门研究贝克汉姆的课程,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足球文化是运动、媒体与文化的一个模块,而且该教授一直捍卫着这一观点。他指出,足球研究应该和电影研究一样,不该因为他是体育运动而被拒之校园大门之外。英国史塔福郡大学——贝克汉姆课美国肯塔基州当维尔市中央学院——散步的艺术在肯塔基州当维尔市的中央学院,学生们可以选修“散步的艺术”这门课。在这门课上,学生们不但要阅读一些著名的漫步者的著作,如康德和尼采的作品,而且还会和教授及他的狗一块儿在附近散散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三国杀》成选修课

比较文学教学安排

教材: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师大出版社(不拘泥)讲课:讲课、讨论、影像观摩考试内容:教材及课堂评分:100分,平时40%,期末考试60%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1国外比较文学

1.1史前史

1.2学科史2中国比较文学

2.1史前史

2.2学科史两个发展阶段:史前史和学科史区别:在史前史阶段,研究者的比较意识是自发的,其比较多半是零散的、肤浅的,并没有理论和方法的自觉;学科建立之后,研究者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目的明确的、系统的研究了。1国外比较文学1.1史前史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史诗和悲剧相同的地方,只在于史诗也用‘韵文’来模仿严肃的行动,规模也大;不同的地方,在于史诗纯粹用‘韵文’,而且是用叙事体;就长短而言,悲剧力图以太阳一周为限,史诗则不受时间的限制”古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诺斯等人接受了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理论后,开始强调罗马作家要模仿古希腊人,也开始将希腊与罗马文学进行比较,主要是罗马作家与希腊文学之间的传承关系和风格差异。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论俗语》中,按照方言的不同把欧洲文学分成北、南、东三部分,并把南部的意大利俗语文学、普罗旺斯俗语文学、西班牙俗语文学加以对照。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连续出现了一系列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和思想文化运动。从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到浪漫主义,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学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欧洲文学的整体观念也逐渐明确。这就为比较文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随着欧洲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加强,随着启蒙思想家们视域的不断扩大,他们已不再停留在欧洲文化体系内部寻求理论支持,同时还将目光投射进了非欧洲文化体系的遥远的东方,特别是中国,中国艺术品地传入欧洲,中国古代典籍、文学作品由一些传教士译成西文,以至在欧洲掀起了一阵“中国趣味热”。有些人开始对中西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如伏尔泰,理查·赫德等,晚年的歌德(JohannW.Goethe)在读过《好逑传》,《玉娇梨》一类作品之后,感叹中国文学的成就,进而宣布“世界文学时代即将来临”,之后,施莱格尔兄弟和斯达尔夫人进一步发展了歌德的思想。1.2国外比较文学学科史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文学比较报》,由多种语言写成,介绍或提及欧洲主要国家及欧洲以外的许多文学。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了《比较文学史研究》。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步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这标志着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1870年,俄国学者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创立了总体文学讲座。1871年,意大利学者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1871年查理·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创办了“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1892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以后,各国纷纷开设比较文学讲座,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成为高等学校中一门常设的具有明确的理论研究性的课程。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著作与工具书的出现。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了法国第一部科学的比较文学专著,也是第一篇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同年,贝茨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和《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法国学派

【先驱型人物】:戴克斯特,维尔曼,安贝尔。法国比较文学之父。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了法国第一部科学的比较文学专著,也是第一篇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1892年,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1827年,维尔曼(Uilemain,1790-1870)在巴黎大学讲学时采用“比较文学”这个名称,1829年,开设了题为《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1830年,巴黎大学另一位教授安贝尔则把自己讲授的课程称为"文学艺术的比较历史"。【中坚型人物】1.巴登斯贝格,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地总结了学界的观点并提倡系统采用严密考证的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相互影响,其研究方法使法国学派初步形成。他的《歌德在法国》《巴尔扎克所受的外来影响》等作品,主张严格的实证方法,主张言必有据,反对牵强附会。2.梵•第根,作为第一个全面而系统地阐述法国学派的理论代表,他以实证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法国比较文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为比较文学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学科体系,其主要精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将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使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为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其次,梵•第根将文学的同源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为比较文学研究寻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学理依据。在此基础上,他又为比较文学研究建立了以媒介学、流传学、渊源学三大理论支柱共同构筑的影响研究的理论大厦。最后,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观带有明显的文学沙文主义特征,不仅局限于欧洲中心主义,而且在后来逐步沦为“法国中心”的文化扩张主义3.卡雷他在为他的学生基亚的《比较文学》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提出了法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的概念应再度精确化。我们不应无论什么东西、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乱比一通……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4.基亚说:“人们曾想,现在也还在想把比较文学发展成为一种‘总体文学’来研究;‘找出多种文学的共同点’(梵•第根),来看看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主从关系抑或仅只是一种偶合。为了纪念‘世界文学’这个词的发明者——歌德,人们还想撰写一部‘世界文学’……1951年时,无论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打算,对大部分法国比较文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些形而上学的或无益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上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1954年,法国成立“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标志着法国学派的正式成立。在法国学者看来,作为科学的比较文学可按照文学跨国界传播的环节:放送、传递、接受而具体分为渊源学、媒介学和流传学三个大的范畴。其研究方法以“影响研究”为其主要基石,即注重事实联系、依靠具体材料考证题材、主题、文体、风格、典型、思想等因素的假借、接受与影响等。小结:法国学派的四个特点:A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研究,即“国际文学关系史”;B强调事实联系,崇尚考证方法;C治学态度严谨,方法科学;D以跨越民族和语言为前提。

法国学派的三个失误:A研究范围限于西欧文化体系与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B有时过分拘泥于实证主义,忽略了同时要对文学作品的美学分析;C有民族沙文主义的倾向的存在。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美国学派

“平行研究”【先驱性人物】:沙克福德在美国首开比较文学研究的先河。1871年他在康奈尔大学开设了《总体文学还是比较文学》的研究课程。盖莱,1899年被延聘到加利福尼亚大学,然后1912年建立比较文学系后与英文系合并。1904年哈佛大学创办的比较文学系才名副其实。系主任是伍德贝利,他还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克里斯蒂(1899——1946)生于中国,16岁离开中国,为巩固比较文学的学术地位、确立美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观点:从一种文学现象中研究文学是不够的,只研究文学现象本体也缺乏学术生命力,只有将文学放在它所描绘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文学本体才显得厚重。弗里德里希(1905——)执教北卡罗来纳大学,被誉为美国比较文学的救星。《论比较文学》,现在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学习和从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当时的创造性劳动。1960年成立美国比较文学协会,任首届会长。后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秘书长,成功组织了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中坚性人物】: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问世,以总体观念研究文学批评史和新批评文论的著名学者韦勒克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文章《比较文学的概念》。他指出,由法国学派所倡导的民族文学间的关系研究,这种仅仅注重文学的外部研究,排斥文学批评的方式不过是“拼凑实证主义的杂碎”。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年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会上,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韦勒克从五个方面直斥法国学派:第一,没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机械的研究渊源和影响;第三,文化民族主义动机;第四,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分开;第五,丢弃了文学之美的欣赏。教堂山会议之后,比较文学进入第二阶段,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也从法国转移到美国。

印第安纳大学的雷马克(1916----)发表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是一篇颇能代表美国学派观点的论文。提出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主张。提出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界定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不仅可以进行跨国界的文学研究,而且还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我们学科的名称是比较文学而非“影响文学”。

1976年第八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所做的题为《比较文学的前景》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理论与主张。

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师大,1986,第1页)

小结:美国学派的四个特点:A对于法国学派主张的反叛性;B强调比较文学研究“文学性”;C认为“平行研究”是可行的;D认为“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学派的三个失误:A让比较文学研究几乎是无所不包;B将“比较文学”导向了“比较文化”,从而有可能消失自己的学科特征;C其比较文学研究仍然没有跨越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美国学派的特点与缺点之成因:A正在兴起的新批评的影响;B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结构;C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气象;D比较短的文化与文学传统.比较文学之俄苏学派与法国学派的偏狭、美国学派的放任相比,俄苏学派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即独特的本质论和方法论。18世纪末,有些作家学者把俄罗斯文学同欧洲其它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加以比较论述。真正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的是俄罗斯的“比较文学之父”-----维谢洛夫斯基。1870年,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了“总体文学”课。19世纪末几乎所有大学开设了“总体文学”课。柯尔什和基尔皮奇尼科夫主编的4卷本《总体文学》为标志,俄国文艺研究的一个新学派----历史比较文艺学----开始形成。维谢洛夫斯基最著名比较研究论著《历史诗学三章》,体现了他的比较文学思想:他对世界上许多民族之间存在的诸多文学现象进行了类型化的分析和对照比较,发现其中有的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和联系,有的则并无直接的关联和影响。他提出了俄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两个重要论点:借用说和多源说。借用说: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中存在着借用、影响或接受关系的现象。多源说:有些民族文学现象之间并无直接的、源流上的依存关系或影响接受关系。这些观点形成了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方法,历史比较研究。其基点在于:一系列平行的相似事实进行对比,找出因果联系,发现某些规律日尔蒙斯基在维谢洛夫的斯基的基础上,在1935年所作的题为“比较文艺学与文学影响问题”的报告中,进一步总结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决定文学发展过程一致性的理论。他从类似的文学现象之间未必一定存在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思考,逐渐形成了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类型学的观点。他去世后出版了他的论文集《比较文艺学东方和西方》,其中的《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问题》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他认为比较文学、比较方法这些术语在苏联当时是不能接受的,1978年在《简明文学百科辞典》里,他用了“比较文艺学”一词。一、从本体论而言,俄苏比较文学学者普遍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国际间的文学联系和文学关系,研究世界各国间文学艺术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其次,许多学者不仅研究东西方之间的文学异同,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学联系和关系,而且还研究俄罗斯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二、就方法论而言,俄苏比较文学学者注重“类型学”研究。俄苏学派的四个特点:A历史比较文艺学;B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C一种新的类型学研究;D同时重视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但做得不够。俄苏学派的三个失误:A局限于文艺学范围之内;B时有“苏联中心主义”观念;C以政治观念代替学术研究。2中国比较文学史1.史前史译介学研究:东晋时期,佛经翻译。阐发研究:西晋时期,佛教学者讲解佛典所用的“格义法”。平行研究:如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学者们对梵汉文体的“商略同异”;唐代学者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将本土传说与佛经中的类似说法进行比较研究等等。影响研究:如段成式对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的“阳羡书生”的故事渊源于佛教《譬喻经》等等。跨学科研究:出现在历代文论中。其中内容最多的是两个方面:(1)诗与画的比较研究。(2)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特点:跨学科成就突出专业意识缺乏2.学科史中国比较文学从20世纪初萌芽,到现在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发端于20世纪初,成长于三四十年代,沉潜于五六十年代,复兴于七八十年代,繁荣、创新于世纪之交和新世纪伊始。

20世纪初,在国门打开、西学东渐的形势下,梁启超最早从宏观角度进行中外文化文学关系的研究。他留给后人的比较文学论著有《翻译文学与佛典》、《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之亲属关系》等,可以说是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开拓者。梁启超

王国维曾依据亚里土多德的《诗学》中关于悲剧的理论和康德、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来研究《红楼梦》,从全新的角度评价了这部古典小说的美学价值和伦理价值。如果说把中国文学研究课题与外国文学参照对比研究是迈出了比较文学研究第一步的话,那么,王国维就是比较文学研究最早的实践者。王国维

鲁迅发表了《文化偏全论》和《摩罗诗力说》,进行比较文学的尝试,而且提出首在审己,亦必知人,较既简,爱生自觉”的思想,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比较文学原则。鲁迅

历史说明,中国比较文学孕育于社会变革时期,立足于本土文学研究观念变革和方法更新的内在需要,是在全球交往语境下产生的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现象。

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不少学者、教授、翻译家致力于比较文学研究和介绍,如戴望舒、傅东华、陈铨、方重、梁宗岱、范存忠、朱光潜等,他们就比较诗学、比较神话以及中英、中法、中德、中印等各国文学关系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论著。同时,还翻译介绍了法国学派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以及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使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发展。戴望舒朱光潜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受到前苏联极“左”思潮的影响,比较文学受到误解和排斥,一时间处于沉潜状态。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比较文学的成果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奠定了比较文学为时代服务和为开拓文学研究新途径、新观念、新方法打先锋的正确思想;二是开启了世界的眼光和视域,确立了放眼世界,开放、包容、互识、互补、互尊地对待外来文化,共同为人类沟通、平等对话。繁荣世界文明而努力的态度;三是奠定了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学关系、传播人文精神、普及人文思想的基础;四是为后辈树立了自觉承担、与时俱进、矢志不移、知难而进、特立独行、开拓创新的榜样。值得注意的是,当祖国大陆的比较文学处于沉潜状态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香港地区的比较文学率先繁荣起来。颜元叔、余光中、李达三、袁鹤翔、侯健、张汉良、郑树森、周英雄等一批学者对台港地区比较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余光中

从1978年开始到80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年代的到来,中国比较文学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开始复苏。1985年后又进入全面复兴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也是从教学起步的。20世纪70年代末到1985年前后,大约有40多所院校相继从无到有地开设比较文学课程,成立教学研究机构。比较文学的教学以其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获得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一时间如春潮汹涌,席卷神州大地。1978年,杨周翰在全国外国文学研究规划会议(“广州会议”)上作“关于提高外国文学史编写质量的几个问题”的发言,率先提倡在教学与研究中开展“有意识的、系统的、科学的比较研究”,而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20世纪以来这门学科在西方的发展。此后的一系列会议上,学者们呼吁开展比较文学研究,直接催生了这一学科。杨周翰

1979年钱钟书出版了《管锥编》。这部鸿篇巨制为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树立了典范,充分显示了中国比较文学的特色,以致被公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从1978年到1985年,各地学者每年发表的比较文学性质的文章和著作数以百计。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合作出版了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教材《比较文学导论》这部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比较文学的成果,而且努力发掘中国比较文学的基础,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为了开辟比较文学复兴的阵地,专业性的比较文学刊物正式问世。1984年,上海外国语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创办了《中国比较文学》,这是中国第一份专业性的比较文学刊物,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比较文学阵地,后来定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机关刊物。1985年8月,在全国各地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正式成立。大大地推动了全国的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进入全面复兴阶段。比较文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中国学派

跨文化研究中国学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7月18日至24日,台湾淡江大学召开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它是朱立元、颜元叔、叶维廉、胡辉恒等学者在会议期间提出的一种学术构想。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和陈慧桦(陈鹏翔)编辑出版了台湾第一部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在序言中提出:在晚近中西间的文学比较中,又显示出一种新的途径。我国文学,丰富含蓄,但对于研究文学的方法,却缺乏系统性,缺乏能深探本源又平实可辨的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