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中学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14分,每空1分)

1.(3分)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是cm;如图乙

所示,温度计读数是

r~-------

IO^E-10

............................、0-31-0

|iiii|iiii|iiii|llil|liii|iiii|iiil|iiii|iiii|iiih昔

1^2__『341

甲乙

2.(2分)口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秀的口技传承人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

鸟鸣,甚至战场上的各种特殊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传承人能模仿各种鸟鸣,主

要模仿的是声音的;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大炮声,是因为大炮声的较

大。(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2分)2021年9月20日,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

火箭直冲云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三号是的:天舟三号与火箭成功

分离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此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三号是的。

4.(2分)如图所示的是冬天松花江畔的自然美景一一雾淞,它是水蒸气(填物态

变化名称)形成的。在雪、雾、露、冰雹的形成过程中,与雾淞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相

同的是_______

5.(2分)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后,密度会变;医院的某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是

6kg/m3,用去三分之一后,该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kg/m\

6.(3分)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但是光经过不均匀的气体时

会发生偏折。若没有大气层的存在,白天时间就会变(选填“长”或"短”),

原因是。

二、选择题(16分,7-12题为单选题,13、14为双选题)

7.(2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手指的宽度大约为1dm

B.中学生的课桌高度大约为80cm

C.正常人步行1m所用时间约为0.1s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100g

8.(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B.在路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

C.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D.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的超声波来预警

9.(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该物质可能是沥青

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10.(2分)如图是家用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蒸发器节流阀

A.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液化放热

B.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

C.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

D.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液化吸热

11.(2分)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芳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镜中的像与她相距1m

B.她向后退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C.她向后退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变小

D.在镜后0.5m处放置一块与镜面一般大的木板,她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12.(2分)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的反射来集热的

彩色电视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验钞机发出的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邮票通过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多选)13.(2分)在操场平直的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

起点向东运动,两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在0〜6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Im/s

B.在0〜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是2m/s

C.t=8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4s后,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多选)14.(2分)图甲是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是北方冬季湖水温度分布示

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性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甲乙

A.乙图中A处水的温度为-10℃

B.乙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C.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D.水在0〜4℃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三、画图题(4分,每题2分)

15.(2分)如图所示,AB是箭头状光源,不透明的墙壁C处有一小孔。请画出光源AB在

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o

M

A

C

B

N

16.(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在水面处发生

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17.(4分)小明和小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

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好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未

pill|llll|llll|ll,Jo111Ill'll

Ocm1()7080d)1(M)

画出)。甲乙

(1)图甲中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的成像特点相同。

(2)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处,放置一凹透镜,为

了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该实验模拟的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了图乙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

以让像重新回到光

屏中央的是(填序号)。

①光屏下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18.(6分)如图甲所示的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温度计

甲乙

(1)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选填“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的顺

序。

(2)李红小组用该装置做了两次水的沸腾实验,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从

图乙中可以知道水的

沸点是℃;a、b两图线对应水的质量分别是ma,mb,则mamb(选填“>”、

“=”或

(3)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气泡内是大量的(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4)移去酒精灯后,水还会再沸腾一会儿,原因是。

19.(8分)小敏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一石块(不吸水)的密度。

40

(1)将天平放置在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小敏测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其中的操作错误是o

(3)纠正错误后,将石块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使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祛码和游码在

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o

(4)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cm3,密度为

kg/m3o

(5)测完石块密度后,小敏又对一小块吸水砖进行了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砖块的质量为mi;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为V1;

③用细线系住砖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直到砖块不再吸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记为

V2;

④取出砖块,测出其此时的质量为m2,则砖块吸收水的体积是o

⑤写出砖块密度的表达式p碣=。(④⑤用题中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

五、综合计算题(18分)

20.(9分)在我国城市中,近距离出行时,共享单车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某日早

上,小明爸爸骑共享单车去上班,骑行结束后手机程序截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

题:

(1)小明爸爸上班途中骑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上午8:10,小明的爸爸再次骑共享单车去相距4.2km的市民服务大厅办事,若与

第(1)问中的骑行平均速度相同,他到达目的地是什么时间?

(3)骑共享单车出行的好处有。(写出一条即可)

1.5元

2021-()9-2907:3()时长15分钟

本单可免费获得骑行意外保障

1.«21650

骑行距离节约碳排放卡路里(kcal)

21.(9分)随着科技的发展,铝锂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都已经应用

在飞机制造上,这些材料的共同物理特性是密度小、耐腐蚀,可以大大减轻飞机及其发

动机的质量。如图所示的是一颗用钛合金材料做成的飞机轮毂连接螺栓,用天平测得其

质量是54g,用量筒和水测得其体积是12cm3。

(1)若这颗钛合金螺栓随飞机飞行在8000m高空,它的质量将(选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2)这种钛合金螺栓的密度是多少?

(3)一货运飞机上所用钢材的质量是39.5t,若用同体积的钛合金材料替代钢材,飞机

的质量可以减少多少吨?(ptw=7.9X103kg/m3)

(4)请写出一条减轻飞机质量的好处。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中学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14分,每空1分)

1.(3分)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长度是3.40cm;如图

乙所示,温度计读数是-4

『川川1|川1|1川|川1|川1|川1|1川|川1|川

0cm1234

甲乙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

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

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

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解答】解:

(1)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l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40cm对齐,所以木块

的长度为L=3.40cm-0.00cm=3.40cm;

(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C,比0℃低4格,

温度为-4℃。

故答案为:1mm;3.40;-4。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的读数以及分度值的问题,是一道基础题,应掌握

常用器材的读数方法。

2.(2分)口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秀的□技传承人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

鸟鸣,甚至战场上的各种特殊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传承人能模仿各种鸟鸣,主

要模仿的是声音的音色;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大炮声,是因为大炮声的响度较

大。(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

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不同的发声体(如不同的人),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

□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

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大炮声,是因为大炮声的响度较大。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音色、响度的认识,属于基础题目。

3.(2分)2021年9月20日,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

火箭直冲云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三号是运动的;天舟三号与火箭成功

分离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此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

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火箭直冲云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三号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

因此是运动的;

天舟三号与火箭成功分离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此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

舟三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4.(2分)如图所示的是冬天松花江畔的自然美景一一雾淞,它是水蒸气凝华(填物

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雪、雾、露、冰雹的形成过程中,与雾淞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

相同的是雪。

【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雾淞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露是从气态到液态,是液化;雪是从气态直接到固态是凝华;雾是从气态到液态,是液

化现象;冰雹是水凝固成冰。与雾淞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雪。

故答案为:凝华;雪。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

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2分)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后,密度会变大;医院的某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是

6kg/m3,用去三分之一后,该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4kg/m\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

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三分之一后,质量变为原来的2,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

3

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

【解答】解: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被压缩后,质量不变,但是体积变小,故其密度会

增大;

原来氧气的密度为6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工,质量变为原来的2,

33

而氧气的体积保持不变(等于氧气瓶的容积);

根据P=21l可知,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2,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p'=2p=2x

V333

6kg/m3=4kg/m3«

故答案为:大;4。

【点评】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密度,固体和液体不容易压缩,二气体是可以压缩

的,因此,当瓶内氧气用去工后,质量变成了原来的2,容积不变,密度就变成了原来2.注

333

意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区别。

6.(3分)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光经过不均匀的气体

时会发生偏折。若没有大气层的存在,白天时间就会变短(选填“长”或"短”),

原因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在地平线以下,处在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

则H出时间将推迟,H落的时间将提前,臼天时间将变短。

【分析】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若没有大气层,由于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在地平线以下,处在地球上的人看不

到太阳,则日出时间将推迟,日落的时间将提前,白天时间将变短。

故答案为:直线;短;由于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在地平线以下,处在地球上的

人看不到太阳,则日出时间将推迟,日落的时间将提前,白天时间将变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二、选择题(16分,7-12题为单选题,13、14为双选题)

7.(2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手指的宽度大约为1dm

B.中学生的课桌高度大约为80cm

C.正常人步行1m所用时间约为0.1s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100g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

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

答案。

【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手指的宽度大约为1cm,故A不合实际;

B、中学生课桌高度大约为80cm,故B符合实际;

C、人步行Im所用时间约为1s,故C不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故D不合实际。

故选:Bo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

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8.(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B.在路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

C.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D.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的超声波来预警

【分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

B、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响度,不能防治噪声;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会产生次声波。

【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故A错误:

B、在路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响度,不能防治噪声,故B错误;

C、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时,探头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各层组织界面后,产生反射脉

冲电信号,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来诊断疾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

确;

D、发生地震时产生的是次声波,可利用仪器接收的次声波来预警,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是一道声现象的综合题,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相关知识要加强记忆防止

混淆。

9.(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该物质可能是沥青

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分析】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

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

熔点温度;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处于液态。

【解答】解:

ABD、分析图象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而沥青是非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

分钟左右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故ABD错误;

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

故选:Co

【点评】分析物质熔化图象时、既要看温度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更要学会观察关键

的温度点和时间点,这样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

10.(2分)如图是家用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蒸发器节流阀

C泠

缩机

A.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液化放热

B.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

C.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

D.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液化吸热

【分析】制冷剂在冰箱内部的蒸发器里面汽化,吸收冰箱内的内能。携带有冰箱里面内

能的制冷剂,到了冰箱外面的冷凝器里液化,液化放热,将冰箱内部的内能转移到冰箱

的外面。

【解答】解:由图可知,液态制冷剂经过蒸发器后得到常温常压气态制冷剂,制冷剂由

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而汽化是吸热的过程,故A错误,B正确;

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后得到液态制冷剂,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

程,但液化是放热过程,故C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将汽化和液化现象放入生活应用中,要求学生学会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

题。

11.(2分)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芳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镜中的像与她相距1m

B.她向后退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C.她向后退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变小

D.在镜后0.5m处放置一块与镜面一般大的木板,她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与像大小相等,物

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

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0.5m

处,则人像离镜子也是0.5m远,镜中的像与她相距1m,故A正确;

BC、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物与像大小相等,她向后退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

正确,C错误;

D、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

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

是实际光线形成,是人的主观感觉形成,镜面后方是没有实际光线的,成的是虚像,所

以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

12.(2分)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二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的反射来集热的

彩色电视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C.验钞机发出的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邮票通过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分析】(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

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3)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

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

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

收;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4)当uV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A、太阳灶利用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将太阳光的能量会聚于一点,属

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

B、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故B错误;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C错误;

D、放大镜是凸透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光现象的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考查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和

生活的密切关系,要留心生活。

(多选)13.(2分)在操场平直的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Os时由同一

起点向东运动,两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在0〜6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lm/s

B.在0〜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是2m/s

C.t=8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4s后,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分析】(1)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求其速度;

(2)利用平均速度丫=且计算;

t

(3)t=8s时两车相遇;

(4)以地面为参照物,4s后甲车速度为零,乙车向东运动,据此判断。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8s内通过的路程为8m,则其速度v

乙=且具n加S,在0〜6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8s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t8s

B、在0〜8s内甲车的路程为s甲=8m,时间t甲=8s,则其平均速度是v甲=

—―=---—=lm/s>故B错误;

t甲8s

C、t=8s时,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lm/s,两车

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4s后甲车速度为零且在乙的前方,乙车以lm/s的速度向东运动,

若以乙为参照物,则甲向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o

【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取、s-t图象及其应用,利用s-t图象可比较物体运动的

快慢,反映物体运动的性质等。

(多选)14.(2分)图甲是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是北方冬季湖水温度分布示

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性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甲乙

A.乙图中A处水的温度为-10℃

B.乙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C.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D.水在0〜4℃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分析】(1)根据图甲可找出不同点时对应的温度值;

(2)在0〜4℃范围内,温度越低,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解答】解:ABC、由图象可知,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所以最低层的水温度

为4C,由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到4℃依次升高,故

A错误、BC正确;

D、由图象可知,0〜4c的水温度下降时密度会变小,所以体积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在。〜4℃范围内,热缩冷胀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但却容易

出错。

三、画图题(4分,每题2分)

15.(2分)如图所示,AB是箭头状光源,不透明的墙壁C处有一小孔。请画出光源AB在

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

M

C

B

N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实像。

【解答】解:

连接A点与小孔的下边缘,并延长与光屏MN相交于A,点;连接B点与小孔的上边缘,

并延长与光屏MN相交于B,点,最后连接AB,就是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

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的作图,注意实像必须画实线,若图中给出的小孔较大,

作图时尤其要注意细节,即要连接A点与小孔的下边缘,连接B点与小孔的上边缘,而

不是直接把小孔视为一个点。

16.(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在水面处发生

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空气

【分析】光在水面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遵循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

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画出

反射光线;

折射角小于60°,在法线的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和反射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反射角和折射角随入射

角的增大而增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两种不同

的介质中。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17.(4分)小明和小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

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好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未

画出

(1)图甲中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的成像特点相同。

(2)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处,放置一凹透镜,为

了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

该实验模拟的是近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了图乙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

以让像重新回到光

屏中央的是③(填序号)。

①光屏下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分析】(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物距在一倍焦

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延后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

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该实验模拟的是近视眼的矫正;

(3)根据物与像上下移动方向相反判断即可。

【解答】解:(1)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u=50.0cm-20.0cm=30.0cm,大于二倍焦距,

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

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向右移动,该实验模拟的是近视眼的矫正;

(3)如图乙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移动到光屏的上方,要让像重新回到

光屏中央,可将蜡烛向上移动、将光屏向上移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能让像重新回到

光屏中心的操作是③。

故答案为:(1)照相机;(2)右;近视眼;(3)③。

【点评】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为使像成在光屏

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及近视眼的矫正,要注意理解应用。

18.(6分)如图甲所示的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先下后上(选填“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

的顺序。

(2)李红小组用该装置做了两次水的沸腾实验,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从

图乙中可以知道水的

沸点是98℃:a、b两图线对应水的质量分别是ma、mb,则ma<mb(选填“>”、

“=”或

(3)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变大(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气泡内是大量的水蒸气(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4)移去酒精灯后,水还会再沸腾一会儿,原因是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会

继续吸热。

【分析】(1)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

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先下后上进行

调节;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即为液体的沸点;图丙水的沸

点相同,说明水上方的气压相同,通过a和b初温相同,但到达沸腾的时间不相同,根

据Q=cmAt判断水的质量;

(3)水沸腾的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最后破裂;放出大量的水蒸气;

(4)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分析。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

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先下后上组装实验器材;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即为液体的沸点,图中

所示水的沸点是98℃;由图丁知,a的初温与b的初温相同,a先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

相同,a升高的温度高,根据Q=cmZ\t知,a的质量小;

(3)水沸腾的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最后破裂,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汽化,故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

(4)沸腾条件为: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在实验中当移去酒精灯后,发现水仍继续沸腾

了一会儿后才停止,原因是撤去酒精灯后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先下后上;(2)98;<;(3)变大;水蒸气;(4)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

沸点,水会继续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解题关键是将实验操作要求及结论熟练掌握,认

真审题分析。

19.(8分)小敏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一石块(不吸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

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小敏测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其中的操作错误是测量

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3)纠正错误后,将石块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使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祛码和游码在

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58g»

(4)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20cm3,密度为2.9

X103kg/m\

(5)测完石块密度后,小敏又对一小块吸水砖进行了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砖块的质量为mi;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为V1;

③用细线系住砖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直到砖块不再吸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记为

V2;

④取出砖块,测出其此时的质量为m2,则砖块吸收水的体积是

P水

miPik

⑤写出砖块密度的表达式-------J—生--------o(④⑤用题中字母表示,

一(V27Pp水+m2-m】一

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

【分析】(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

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不允许调节平衡螺母;

(3)物体质量等于法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4)石块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样品后的总体积算出,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

石块的密度;

(5)砖块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为吸收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吸收水的体积,从而

求出砖块的体积,即可求出砖块的密度。

【解答】解:(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的

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祛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再移动

平衡螺母;

(3)物体质量等于祛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石块的质量为:m=

20g+20g+10g+5g+3g=58g;

(4)石块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n?;

石块的密度为:p=&=58g=2.9g/cn?=2.9X103kg/m3;

V20cm3

(5)砖块吸收水的质量为:m;x=m2-mi,

m水m2一m]

则砖块吸收水的体积为:V水

P水P水

则砖块的体积为:V西=V2+V水-V1=V2-Vi+上」1

P水

m1mlP水

则砖块的密度为:p成=—!-=---------------

Vz±nin-m.VV

砖V2“F^2~PP水+m2-m[

故答案为:(1)水平;右;(2)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3)58;(4)20;2.9X103;

⑸叫』________P水___________。

P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