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

2联考地理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8日,位于太阳表面南侧偏西的活动区12887爆发了一

次大耀斑,强度达到X1.0级,这是第二强的耀斑爆发活动。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

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信鸽飞行指数预报”,建议10月31日,停飞;11月1日,谨慎

施放。据此完成下题。

1.耀斑发生于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比该层更靠内的太阳大气层的活动现象是()

A.黑子B.日冕物质抛射C.太阳风D.日珥

2.影响10月31日前后信鸽放飞暂停的因素最可能是()

A.火山喷发B.极光C.磁暴D.暴雨

【答案】1.A2.C

【解析】1.太阳外部的大气圈层由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黑子出

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出现于日冕层。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2.鸽子是根据地球磁场来定位的;耀斑爆发释放出来大量高能带动粒子流,会影响地

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地球磁层压缩变形,干扰了鸽子对磁场的判断,导致辨别方

向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鸽子认家的能力,C正确;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形成的,A错

误;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

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即极光,极光与信鸽放飞无关,B错误;暴雨与信鸽放飞关

系不大,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急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

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筹。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太阳黑子出

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

活动的重要标志。

最近,脊椎动物学家在埃及西部沙漠的绿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牛头犬脸”恐龙化

石,该恐龙长着一张像牛头犬一样的扁平脸,用两条后腿走路,前臂粗壮,是凶猛的肉

食恐龙,属于蜥蜴类恐龙家族,1.45亿到6600万年前称霸撒哈拉。下图为“牛头犬脸”

恐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题。

3.该恐龙繁荣发展时期,主要代表植物为()

A.藻菌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A.生物圈与大气圈B.生物圈与水圈

C.生物圈与岩石圈D.大气圈与岩石圈

【答案】3.B4.C

【解析】3.恐龙生活在中生代,藻菌主要出现在前寒武纪,A错误;裸子植物在中生

代空前发展,B正确;蕨类植物繁盛主要在古生代,C错误;被子植物在新生代大发展,

D错误。故选B。

4.“落红”指凋落的鲜花,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凋落的鲜花经过分解作用成为

无机物,释放到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主

要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从时间来讲,地质时期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

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

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

代。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到火山灰

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在6月29日被迫关闭。读“火山景观图”(下左图)和“地球

的内部图层结构图”(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2页,共19页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中的下部C.②圈层中的上部D.③圈层

6.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气温日较差减小,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逆辐射增强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增多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增强

【答案】5.C6.A

【解析】5.右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中的外核,④是地核中的内核。火

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源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②圈层中的上部,C

正确,排除ABD,故选C。

6.气温日较差减小,说明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白天气温可从大气的削弱作

用进行分析,夜晚气温可从大气的保温作用进行分析。火山爆发后释放大量的火山灰,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加强,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少,D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

减少,地面增温减小,地面长波辐射减少,使白天气温较低,C错误;火山灰吸收地面

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夜晚气温较高,缩小了气温的日较

差,A正确;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与火山爆发无关,B错误。故选A。

【点睛】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岩石圈。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某航班在由重庆飞往拉

萨的途中9800米高空时,飞机颠簸严重,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炸裂并脱落,导致驾驶

舱温度迅速下降至-40°C,飞机立即按程序处珞,下高度、减速,飞机在下降过程中与

地面失联,在全体乘务人员的努力下,飞机最终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降落。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7.飞机起飞过程中乘务人员提醒乘客飞机易出现颠簸需系好安全带,其理由是()

A.飞机的发动机振动剧烈B.对流层空气进行水平运动

C.平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D.对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8.飞机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突然炸裂时,如果飞机位于两极地区,那飞机处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

9.挡风玻璃炸裂后,飞机在下降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

A.先降低再升高B.逐渐升高C.先升高再降低D.逐渐降低

【答案】7.D8.B9.B

【解析】7.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导致飞机起飞过程中易出现颠簸现象,BC错误,

D正确。飞机起飞过程中易出现颠簸现象是正常的,不是飞机的发动机振动剧烈,A错

误,故选D。

8.由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9800米高空时,《机颠簸严重,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炸裂

并脱落。如果飞机位于两极地区,两极地区的对流层较薄,8至Ij9km,9800米高空已经

进入了极地地区的平流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根据第一题可知,该飞机从对流层开始降落,由于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逐

渐降低,所以降落期间气温随着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

选B。

【点睛】整个地球大气层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世界

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2、平流层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平

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和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

收太阳辐射有关。3、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0km左右为中间层。该层的特点是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4、暖层暖层它位于中间层顶以上。

该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这是由于波长小于0.175pm的太阳紫外辐射都

被该层中的大气物质所吸收的缘故。5、散逸层这是大气的最高层,又称外层。这一层

中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由于温度高,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大,又因距地心较远,

地心引力较小,所以这一层的主要特点是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本层是大气圈

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大气是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必要条件,读“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

米以下)”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丁0.038%(变动)

其他0.032%

试卷第4页,共19页

10.关于图中大气成分及其对地球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B.乙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丙能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D.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11.丁含量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A.工业发展,化石燃料燃烧B.火山喷发,引发森林大火

C.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D.制冷剂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

【答案】10.A11.A

【解析】10.甲占干洁空气78%,是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A正确;乙占干

洁空气21%,是氧,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B错误;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从而

保护地球生物,丙占干洁空气0.93%,是筑,C错误;丁占干洁空气的0.038%,是二氧

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D错误。故选A。

11.结合上题可知,丁是二氧化碳,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与人类活动有着很大的关

系,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就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含量升高,A正确;火山喷发和森林大火不是人为因素,B错误;围湖造田对二氧化碳

含量影响很小,C错误;制冷剂的使用,其产生的氟利昂会影响臭氧层,与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干洁空

气是大气的主体,平均约占低层大气体积的99.97%(水汽平均约占0.03%,杂质可忽略)。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氧(21%),此外,还有氯、二氧化碳、氢、筑、氮、澈、

臭氧等。

2019年3月中旬,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再次被雾霾笼罩,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近地面大气获取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节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雾霾的出现,引起图中环节的变化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答案】12.B13.D

【解析】1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经过大

气层,要被大气削弱一部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被地面吸收,以地面辐射④,向

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所以与近地面大气获取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

节是①②④,B正确;③是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热量返还一部分给大地,对地面

起保温作用,与与近地面大气获取热量的热传递环节无关,ACD错误,所以选B。

13.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雾霾无关,A错误;雾霾的出现,加大了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地面

辐射④减弱,D正确,B错误;雾霾出现,会增加大气逆辐射,③增强,C错误,所以

选D。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021年11月26日我国某城市的天气状况为: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4℃和

21℃,天气晴朗。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①减弱,④增强B.②减弱,③减弱

C.①增强,③减弱D.④增强,③增强

15.当夜该城市出现的天气现象与下列古诗词描写景象相近的是()

A.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B.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C.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14.C15.B

试卷第6页,共19页

【解析】14.从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③

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从文字信息中可知当日该城市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天气晴

朗,云量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升温较快,①较强;夜晚大气逆

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③减弱,C选项正确,排除AD。云层

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②减弱,但②减弱、③减弱不是形成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B错误。故选C。

15.从时间和该城市某日气温可判断该城市处于深秋。当日夜间晴朗且气温较低,地面

辐射强烈降温冷却,使近地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空气中的水汽在地物上凝结可能形

成露。“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描写的是深秋晴朗夜晚关于露的景象,B符合题意。

当日天气晴朗,排除A选项;“穷冬不见雪,正月己闻雷”描写的是冬季对流活动较强,

有雷电天气,与晴朗天气现象不符,排除C选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的是冬季时降大雪的天气现象,排除D选项。故选B。

【点睛】如果昼夜都是晴天,那么温差就大。因为白天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小,

气温就高一些,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就低一些。如果昼夜都是阴天,那么

温差就小。因为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气温就低一些,夜晚阴天,大气

逆辐射强,气温就高一些。

下图为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海报内容为一个男人面朝大海,向一

艘船挥手,手中的手帕向后飘扬;图甲、图乙为某地某日海陆大气环流和气温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陆地气温曲线

图甲图乙

16.图甲中①、②、③、④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

17.若要拍摄手帕向前飘扬的真实场景,应选择的时间段是()

A.12时至15时B.15时至17时C.20时至24时D.10时至12时

【答案】16.D17.C

【解析】16.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所以①④气压高于②③气压,水平方向上,

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④地气压高于①地气压,所以四处气压最高的是④。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17.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

地面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

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当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时,海洋大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陆地为

高压。故拍出手帕向前飘扬的场景即在吹陆风的时候拍摄即可。由图可知,在20时至

24时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故此时吹陆风,可完成拍摄,C正确,ABD选项错误,故

选C。

【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①地面受热不均,导致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②近地面气

温出现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③同一水平面

出现高低气压差异,④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最终形

成热力环流。

下图(a)(b)(c)为不同情境下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自然界的水循环(h)城市化影响下的水循环(c)海绵城市的水循环

18.图(a)中水循环环节名称标注正确的是()

A.①水汽输送B.②地表径流C.③蒸发D.④降水

19.与(a)图相比,图(b)中城市的硬化地面对水循环的直接影响是()

A.⑤不变B.②增加C.③不变D.⑥增加

试卷第8页,共19页

20.图(c)中人工湿地的生态效应有()

①调节河流径流②增加下渗③减少局地蒸发量④减少土壤含水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18.C19.D20.A

【解析】18.由所学水循环知识知,图(a)中,③是蒸发,C正确;④是水汽输送,D

错误;①是降水,A错误;②是地下径流,B错误。故选C。

19.图(b)中,⑤是下渗,⑥是地表径流。城市地面硬化会使⑤下渗减少,A错误;

②地下径流减少,B错误;⑥地表径流增加,D正确;⑥地表径流增加,水体③蒸发增

加,C错误。故选D。

20.图(c)中的人工湿地在丰水期(雨季或发生降水时)可以接纳洪水、增加下渗,

降低河流洪峰流量,在枯水季节(旱季或没有发生降水时)可以补给河流,调节河流径

流量,①正确;人工湿地可以增加下渗,增加土壤含水量,②正确,④错误;人工湿地

容水量较大,扩大了城市的水域面积,增加了局地蒸发量,③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

正确,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

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及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目前,人

类活动对水汽输送的影响较小,但对其他环节均有影响,其中对下渗和地表径流的影响

最大。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适度的利用或改造,不仅可以提高水资

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例如海绵城市建设中,通过扩大绿地面积,

可以调节城市气温和大气湿度;通过修建透水地面、储水沟槽,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

减少,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地下径流增多可以缓解地下水位下降。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下

图(左)所示。下图(右)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21.上图(左)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蒸腾D.径流

22.读上面两图,下列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8〜21时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3时左右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低,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弱了太阳辐射

【答案】21.D22.B

【解析】21.读图可知,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沙滩上,水汽蒸发后在塑料薄膜凝结后以水

滴形式滴落到集水器中,再用取水管将淡水取出,因此取水管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径

流环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读图可知,图中膜下气温最高时,蒸发最为旺盛,获取淡水最多,大约在13点,B

正确、A错误;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由于薄膜对于地面辐射为绝缘体,以大气逆

辐射形式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返给地面所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增强太阳辐

射,CD错误.故选B。

【点睛】塑料薄膜与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进入。但

对地面辐射却不透明,长波辐射很少能通过,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密度、温度、盐度B.温度、盐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D.密度、盐度、温度

24.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性质特点及其成因是()

A.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B.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C.盐度低——海水温度高,降水量大D.盐度高——海水温度低,降水量大

试卷第10页,共19页

【答案】23.D24.C

【解析】23.由于地球的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的,海水密度与海水

温度密切相关,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

可知①为密度分布曲线。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故海水盐度的分

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可知②为盐度分布曲线。大洋

表层海水温度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故表

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可知③为温度变化曲线。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读图可知,5°N附近表层海水密度低,温度高,海水盐度低,ABD排除,5°N附近

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低原因可能是海水温度高,空气对流旺盛,降水量大。C正确,故

选C。

【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入海径流、

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

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

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

般比较低。

2020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钱塘江大潮()

A.仅有观赏价值,不能转化为能源B.一天中有两次起落

C.与杭州湾的地形关系不大D.海上生明月之时正宜观潮

26.推测下列月份中杭州湾口盐度最高的是()

A.3月B.6月C.10月D.12月

【答案】25.B26.D

【解析】25.钱塘江大潮可以转化为潮汐能,A错误;海上生明月指中秋满月时节,月

亮于日落时升起,月光正是皎洁之时主要位于夜晚,此时不宜观潮,D错误;杭州湾为

典型的喇叭口地形,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杭州湾的地形有密切关系,C错误:大潮一天

中有两次起落,B正确。故选B。

26.杭州湾口地处钱塘江入海口附近,该区域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湾口地带受

河流淡水的稀释作用更弱,盐度最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等。具体如下:1.降

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

度较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2.入海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

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如大江大河入海口处海水盐度比周围海区盐度低。

3.洋流。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7.以下全部属于暖流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⑥C.②④D.③④

28.下列地点附近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A.②附近B.③附近C.⑤附近D.⑥附近

【答案】27.B28.C

【解析】27.由图可知,②⑥由低纬向高纬流动,为暖流,②是东澳大利亚暖流,⑥是

北太平洋暖流,B正确。图中①③④由高纬向低纬流动,为寒流,排除ACD。故选B。

28.②③⑥附近为暖流或寒流流经,没有造成海水扰动,无法形成大渔场,排除ABD;

⑤附近为寒暖流交汇处(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海水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

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

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C正确。故选C。

【点睛】暖流一般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寒流一般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

试卷第12页,共19页

流。

29.在下列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对洋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左图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B.左图是寒流,位于北半球

C.右图是寒流,位于南半球

D.右图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答案】C

【详解】读图可知,左图南部水温高,北部水温低,表明南部纬度更低,左图位于北半

球,同理可知,右图位于南半球,排除AD;左图中,洋流由温度较高的海区流向温度

较低的海区,为暖流,右图中,洋流由温度较低的海区流向温度较高的海区,为寒流,

C正确,B错误。故选C。

30.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该河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②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推高潮位

③河口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可保持高潮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

【答案】A

【详解】河流径流量大,造成河流入海口地区对潮流的顶托作用强,抬升潮位,①是原

因之一;河口呈喇叭形,当潮水涌入时,河道由宽变窄,造成潮流水位不断抬升,②是

原因之一;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流向有一定的影响,与潮位高低无关,③不是原因。故①②

正确,本题选A。

二、综合题

31.“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指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

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传统民居的穿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D"穿堂风”是一种大气的(水平、垂直)运动,其产生的直接动力是

力。

(2)“穿堂风”流入区A与流出区B相比,气温________(高、低),气压________(高、

低),图中所示的风向为。

(3)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选择填空)。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4)在图中画出箭头,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I

山林,石质地面

【答案】(1)水平水平气压梯度

⑵低高北

⑶A

试卷第14页,共19页

【分析】本大题以穿堂风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相

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穿堂风”是指穿过房屋,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是一种

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水平方向上只要存在气压差,

就会产生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力,这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

(2)“穿堂风’'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由图可知,白天时,山林比石质地面升温慢,

气温低,气压高,而石质地面相反,形成低压,因此风由山林处吹向石质地面区,结合

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风向为北风。因此,流入区A与流出区B相比,气温低,气压

高;图中所示的风向为北风。

(3)由所学知识可知,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

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

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

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热力环流,

A正确;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都是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不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o

(4)夜晚时,山林比热容大,降温较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出现低压;石质

地面降温较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出现高压。近地面风由石质地面吹向山林,

高空风向相反。因此图中热力环流应为顺时针方向。

32.下左图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下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图中a、b、c、d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表示风向的是

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图示气压场在半球(填"南”或"北

(2)右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其风向是

风。

(3)右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

(4)右图中A、D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答案】⑴dca北

⑵C西南

⑶①

(4)A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分析】本题以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风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的

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d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c方向大致和d一致,由高压指向低压,是风向;b方向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a垂直

于风向,为地转偏向力。结合图中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说明气压场位于北半球。

(2)读图可知,图中①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气压梯度力在①处指向①,在②

处由②向外指,北半球风向右偏,所以图中C符合当地风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方法可知,其风向是西南风。

(3)读图可知,图中①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近地面低压中心气温高时,多上

升气流,气压较低。

(4)等压线越密,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所以,图中A、D两

处相比,A处等压线更密,风力较大。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试卷第16页,共19页

材料二: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

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

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1)填出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名称:C,D,G,

Ho

(2)如果图中的森林植被增多,带来的直接变化是G(增大或减小),H

(增大或减小)。

(3)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⑵减小增大

(3)陆地内循环夏季减少蒸发

(4)C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坎儿井相关介绍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环节、水循环类型

和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综合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