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问题教学设计范本_第1页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范本_第2页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范本_第3页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范本_第4页
动点问题教学设计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课题: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董晨浩一、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2、分析:“动点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他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一类的开放性题目。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察,从变化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本节课选择基本图形为四边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的能力立意,考查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在动态问题中提炼出静态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二、教学目标及其分析根据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结合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性质与判定;能初步应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综合解决动点问题的能力.②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究“化动为静”、“以静制动”的过程.(2)在解决四边形动点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转化、方程、函数、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由变式逐层推进的问题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分析:图形在动点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重点和探究题型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研究的核心的数学素养,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和达成目标的关键。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动态几何的特点是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的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的热点,本节课考查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学生对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理解不透,解题思路不完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综合应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方程、函数等知识解决动点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流程:前置作业—课前回顾—任务单问题反馈—学习目标—合作探究—经验分享—中考链接—课后小结—收集整理

(二)教学情境:第一环:关注课前(一)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单第二环:优化课中(一)课前回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为本节课做铺垫。(二)学习目标.能分析出动点问题中的关键条件;.会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动点问题.(三)合作探究: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ZB=90°,AB=8cm,AD=12cm,BC=18cm,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同时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规定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 厂的时间为ts.(1)CD边的长度为cm,t的取值范围为;⑵从运动开始,当t取何值时,PQ〃CD?⑶从运动开始,当t取何值时,PQ=CD?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时指导。设计意图:例题立足教材,让学生从相对熟悉的题目出发,形成知识、能力的衔接。所选取的教法及教学工具能帮助学生直观看到点运动的情况,让学生初步感受,化动为静的方法,树立学习的信心。(四)拓展变式: 卜一,一?【拓展变式1] 是否存在t,使得4DQC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 c,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因为动点问题中常涉及多种情况,设计此活动主要想提升动点问题的解决的能力,融入分类讨论思想。【拓展变式2]若4PB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的函数关 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适时指导。 1设计意图:函数本身就是研究运动和变化的工具。设计此活 :动主要想培养运用函数解决动点问题能力。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五)经验分享: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1.动中求静,化动为静.2.构建模型:方程模型、函数模型..渗透思想:数形结合、方程、函数、分类讨论.师生活动:学生总结,教师补充。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经历、实践,学生有认同感,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归纳出动点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策略,总结个人经验,建立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六)中考链接:1、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C重合),分别过点A、C向直线B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点。为AC的中点.(1)如图1,当点P与点O重合时,线段OE和OF的关系是,(2)当点P运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请在图中补全图形并通过证明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是否仍然成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适时指导。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落实目标的达成情况,学以致用,衔接中考。已达到检测本节课是否达到学以致用,突破学习目标。(七)课后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2、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动中求静,化动为静.(2)构建模型:方程模型、函数模型.(3)渗透思想:数形结合、方程、函数、分类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总结归纳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建立健全个人知识体系。第三环:提升课后课后作业:.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如果点E,F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问运动多少秒时,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4cm,BC=12cm.点P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