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_第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_第2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_第3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_第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改变浮和沉》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科学》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水的浮力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改变物体的浮和沉,使学生对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培养学生科学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可以改变的。.了解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采取的方法。.知道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在生活中的用途。(二)过程与方法:.对物体浮沉状态的转换能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初步掌握和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创新思维,自主合作与交流的习惯。6.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快乐;体会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四、教学方法指导观察法、小组讨论法、实验验证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皮筋、泡沫、玻璃瓶、铁钉、钩码、橡皮泥、实验记录单、水槽、抹布等。教师演示实验:皮筋、水槽、铁钉、鸡蛋、橡皮泥、钩码、泡沫、玻璃瓶、玻璃片、木块、盐、塑料棒、烧杯、抹布。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枚生鸡蛋和我们一起上科学课。请看,这里呢还有两杯水,现在我要把鸡蛋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师把鸡蛋先后放入1号、2号烧杯)师:同样一枚鸡蛋,先后放入两杯看起来相同的水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说看到的现象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坐。,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为什么鸡蛋在1号烧杯中是沉入水中的?而在2号烧杯中却是浮在水面上的?(生:因为2号烧杯里加入了食盐师:嗯,你通过大胆的猜想,解释了这种现象。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吗?生:死海的启发/看书。师:你不仅掌握了很多课外知识,还善于思考。等一下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吧!)师: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师:是的,为什么同一个鸡蛋在1号杯里沉下去,在2号杯里能够浮在水面上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枚鸡蛋的浮和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怎样改变物体的浮和沉。板书:改变浮和沉2.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猜想一下,为什么同一个鸡蛋放在这两个杯中会有不同现象呢?(学生猜想)生:我认为2号烧杯里面加入了食盐师:哦,这是你的想法,好请坐生:两杯水的多少不一样师: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杯水是一样多的,观察很重要。生:我认为2号烧杯里面加入了醋师:你这样认为的,好请坐师:以上只是我们的猜测,科学不能仅仅靠猜测,要得到正确的科学结论,我们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演示实验验证(一勺一勺的加食盐,注意用玻璃棒搅拌的方法,食盐完全溶解需要一个过程,请同学们耐心等待)师:同学们现在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吗?师:在水中放入适量食盐,水就变成了浓度较高的食盐溶液,鸡蛋在盐水中受到浮力比在纯水中受到的浮力大,鸡蛋就能浮上来。像这种方法,在科学上,我们称为改变液体的比重(板书)(指板书)改变液体比重。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让所有沉下去的物体都能浮上来,还有很多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研究一下?生:想(二)探究新知师:每个小组面前都有帮助大家研究的实验器材,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铁盘中的器材?找学生观察铁盘里的实验器材并介绍:橡皮泥、玻璃瓶、泡沫、铁钉。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判断一下:如果把铁盘中的物体放入水中,哪些能够上浮,哪些能够下沉?学生交流。教师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师:看来,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泡沫、玻璃瓶是浮在水面上的,而橡皮泥、铁钉是沉入水中的。师:今天有一种器材我们是第一次同它打交道,就是盛水的这个“水槽”师:旁边还要三个辅助器材:橡皮筋、钩码、木块。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实验,(指板书课题)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呢?生:能师:这么有信心!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会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来,动手实验之前,我们先对照实验材料,想一想,今天的实验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生:钩码要轻轻地放入水中师:对,物品要轻拿轻放,水槽是玻璃器材,别把水槽打破生:别被铁钉扎破手师:是啊,安全最重要。生:小心别把水洒出来师:如果不小心洒出来,我们应该?生:用抹布擦干净。师:老师这里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温馨提示,咱们一起来看一看。温馨提示.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材料,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小组讨论出一种方法,立即通过实验验证。.验证实验成功,由1号同学及时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物品要轻拿轻放,正确使用和爱护实验材料,保护好自己。.及时清理桌面,保持整洁、有序。(找同学逐条读)师解释第二条“实验记录单”师:好了,同学们,有了这些充足的准备,那就让我们尽情的来探究吧!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汇报交流总结结论师:请同学们停下来,马上整理好实验器材。科学家们在实验结束后总是会整理好实验材料的!别忘了,把你的小手也擦干净。师:这个小组实验器材已经整理好,并且安静坐好!(都不错)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相信收获不少吧!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生举手汇报,拿着实验记录单上展台展示。)师:在这个同学交流前老师有两点小要求,第一、上来交流的同学要说明你介绍的是哪个物体?实验前在水中是浮还是沉?你们小组用了什么实验方法改变了这种状态?最后说明从这个实验你们小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第二我们知道善于倾听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和自己小组的记录对比一下,看看做法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好!生开始交流(注意学生的书写)(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纠正:师:老师重复一下这位同学的讲解::我们小组研究的物体是橡皮泥,实验前的现象是浮在水面上的,我们的方法是把它放在泡沫上,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泥沉入水中。这样完整的描述,同学们能听得更明白。来,你再来试着介绍下一个物体)预设:①(绑泡沫)你们听清楚了吗?他们是将橡皮泥与塑料泡沫绑在一起,借助泡沫,橡皮泥就浮在水面上了。你们可真有办法!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木块,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总结为借助物体(板书:借助物体)其他小组,还有让橡皮泥浮到水面上的方法吗?给大家介绍一下。②(捏小碗)这个方法太有创意了!你们把橡皮泥捏成了小碗的形状,也就是说改变了什么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了?(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归纳得非常准确。(板书:改变物体的形状)③其他小组,还有别的好方法吗?生交流。这个方法也不错!橡皮泥浮在了水面上。那铁钉,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让它浮到水面上的?有不同的方法吗?(装到玻璃瓶子里!)非常棒,借助玻璃瓶子让铁钉浮在水面上,这也是借助其它物体。这个方法不错!把玻璃瓶装满水,让玻璃瓶变重,玻璃瓶就沉下去了。其实这也是借助其它物体的方法,只是这个物体是“水”这是你们的方法,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小结:师:同学们不但交流的精彩,而且总结的能力也让人佩服,让我们看着黑板,我们这节课探究了改变物体浮和沉得方法有:齐读(指板书)改变了液体的比重、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其它的物体。师:再给同学们一点时间继续完善你的实验和实验记录单。生继续完善实验师:整理好实验器材马上坐好,别忘了擦小手啊。师:当然改变物体浮和沉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研究。(三)生活中的应用师: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物体的浮和沉的方法应用也非常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地方用到了改变物体的浮和沉的原理呢?生举例说明.轮船师:你认为轮船应用了哪种方法改变了浮和沉?提示学生轮船是用钢铁做的,钢铁本身是沉入水中的,我们把钢铁组合成轮船,是改变了它的?对了,那么轮船是应用了哪种方法?.死海师:你了解的真多,但是死海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自然的力量,不是我们人力所能改变的。.游泳圈师:对了,我们夏天去海边游泳时经常会用到,那么你能说一下这又是应用了哪种方法吗?借助物体。师:同学们你知道如何打捞沉船的吗?生:往上拉师:小船我们可以施加拉力把它打捞上来,但是如果是很大的船那怎么办?(出示课件简单介绍)师:通过老师的介绍,你能总结一下在打捞沉船的过程中使用了哪种改变浮和沉的方法吗?)师:除了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实例,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改变物体浮和沉的例子,这里老师还有一个小资料,我们一起看一下:在亚洲西部,有一个海叫死海,(课件)死海里,竟然没有鱼、没有虾没有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无鱼无虾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泳,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水面上,(图片)甚至还能看报纸呢!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可以在死海里自由游泳,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水面上呢?(学生自由说说)师:你的真多真丰富,确实因为死海里的水确实含盐以及其他矿物质很高,也就是死海里的水和我们常见的水什么是不一样的?(比重)师: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想到改变物体浮和沉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