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地哲学基础-阴阳学说_第1页
中医学地哲学基础-阴阳学说_第2页
中医学地哲学基础-阴阳学说_第3页
中医学地哲学基础-阴阳学说_第4页
中医学地哲学基础-阴阳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传统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

《妆台秋思》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而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箫是古老的东方乐曲,采用的是“自然音阶”之律,如悠悠的秋水,淡淡的、冷冷的传送着一缕清香。用箫来演绎《妆台秋思》有一种来自塞外的荒芜与凄怆,箫韵随着情绪的跌宕起伏便流淌出来,虽然间隔着历史的沧桑,但听这一段忧伤的曲子,心情也会乱乱的,如落红孑然地飘飞,不知哪儿是归宿。喜欢听女人吹箫,那一腔的忧怨与哀叹轻柔地渗透在乐曲中,不经意间展示着女性含蓄、娴静、雅致之美,将女子天生的敏感与温润,令人惊叹的才情渗入到吹奏的旋律之中,低音哀婉,伴随着隐疼,高音清远,零散着嗔怪,无一处不体现着女子的多愁善感。更喜欢听男人吹箫,那箫声有一股特有的深沉与了悟,有一种历经沧桑的云淡风轻,吸引你要把身心浸洇在这舒缓的箫音里。男人吹箫,一定会认为他是个侠士,来无影去无踪地,只让你听到箫声。不见其面只闻其声,如果是轻快的,表示侠士心情舒畅,倘若是急骤式的,想必侠士手下将不留情了。

辨证法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个基本原则,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个基本规律,以及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性和现实性等一系列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这是因为(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与动力;(2)它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它们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同时,它们又是互相依赖、互相统一的。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要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具有对立统一的内涵。古人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对抗运动中不断地滋生和发展着,阴阳既代表着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同时也代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而成为人们对事物运动变化进行探索的阴阳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势力,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渗透并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主要是籍以说明人与自然界的整体关系、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因此,阴阳学说是研讨中医学术必须掌握的理论方法之一。

指阴阳概念建立的对象必须是属于同一逻辑体系中两个相对的彼此关联的独立事物或现象,即两者是对立而又统一的,而不能毫不相干。如水与火,乃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和现象,两者是相互关联而又对立的。水性寒而下走,火性热而上炎,故水属阴,火属阳;如人体的气和血,同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但两者的形态和作用又有所不同。气具有温煦、推动作用,故规定其属阳;血具有营养和濡润作用,故规定其属阴。相关性问题火与血、水与血、火与气、能否互称为阴阳?所谓的阴阳不仅能概括事物或现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且还代表着这两个方面的一定属性。阴阳属性的规定性事实上凡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的两个方面,客观上本身就具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阳”代表着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阴”代表着消极、退守、柔弱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但是,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配属,也不允许随便颠倒,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所规定的。阴阳属性归类举例属性空间时间季节温度湿度重量亮度运动状态阳上、外昼春夏温热干燥轻明亮上升、动、兴奋、亢进阴下、内夜秋冬凉寒湿润重晦暗下降、静、抑制、衰退

阴阳既代表两种对立的物质属性,又能表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即相互间又是可以转化的。

自然界和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尽管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源,无不是阴阳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结果,也就是说,阴阳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及其衰败和消亡。因此,阴阳规律乃是宇宙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阴阳概念的产生,其原来的含义很朴素,最初仅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凡向日光或阳光充足的地方即为阳;背日光或阳光少,或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则为阴。如《吕氏春秋·本生》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阴阳作为哲学概念,首见于《周易》。如“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用以阐释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中医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生长、发展、变化、衰亡的根源。如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机体阳气与阴精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阴阳的对立统一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总纲。正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意!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所反映的只是中医学关于生命科学的某些客观规律,而不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的普遍的运动规律。阴阳范畴尽管也包罗万象,但在无限的宇宙中毕竟只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矛盾形式,是对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某些特殊矛盾现象的概括。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个基本原则,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个基本规律,以及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性和现实性等一系列范畴。三、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阴阳属性的普遍性是指阴阳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事物,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中,代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即是古人用人们最常接触到的“水”与“火”之特性,并以此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归纳和分类,作为划分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标准或规范则之一。根据阴阳所代表的不同功能属性,中医学把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而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之为“阴气”;将五脏六腑之有形实体,归属于阴,而把五脏六腑之功能活动,归属于阳。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对于具体事物或现象来说,其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不可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它可以通过与自已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并随着时间、地点等一定的条件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如朱震亨在《局方发挥》中指出:“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此即是指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而言。一般来讲,阴阳的这种相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其一是阴阳可以互相转化。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以向其相反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例如在人体的气化过程中所存在的物质和功能的转化,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两者在生理条件下,是可互相转化的,物质可以转化成能量,以推动功能活动,功能也可转化成物质。而且正是这种物质和功能的相互转化,才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二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方面,随其归类或划分条件或范围之改变,可以无限的一分为二,即阴阳的每一方面又可以再分阴阳。“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问题阴阳的互相转化与无限可分性概念对传统医学而言有何重要意义?以心与肾为例根据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心肾为脏属阴。但心在上具火性,肾在下具水性,故心又为阳,肾又为阴。而心肾内部又各有阴阳,即心阴、心阳、肾阴、肾阳。六腑(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属阳五脏(肝、心、脾、肺、肾、脏)属阴心(阳)肾(阴)心阴心阳肾阳肾阴这种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情况,说明了阴阳不仅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而且每一事物或现象之阴阳又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此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正是反映了具体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和复杂性。而对于阴阳属性的这种灵活细致的分析,亦正是反映了中医学对于客观事物的错综联系和变动不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问题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理论来对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阐释?总之,阴阳学说认为,宇宙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可以概括为两大类,而事物内部亦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并且每一事物或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面,又可再分阴阳。所以用阴阳学说的理论和方法来概括和分析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变化,对于揭示事物或现象的矛盾本质及其规律,具有广泛的意义。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四、阴阳的主要涵义1、阴阳是指具体的有形可见的实体。2、阴阳是指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无形之气。3、阴阳双方中,一方指有形的实体,而另一方指无形之气,并且一般是阴指有形之实体,而阳指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气。4、阴阳是事物的属性,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表达。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两方面的对立,主要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阴与阳通过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亦就是取得了动态平衡。正是由于阴阳的不断相互排斥、斗争并相互制约,才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并维持着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

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即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取得了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就生命个体的物质结构和功能活动而言,则其生命物质是为阴(精),其生命机能是为阳(气),而其矛盾运动过程即是阳化气,阴成形,即生命形体的“气化”过程。故“气化”的本质,就是阴精和阳气、化气与成形的矛盾运动,亦即阴阳的对立统一。

一般来说,阴阳的相互制约可以使事物保持暂时的协调平衡,中医学称之为“阴阳匀平”(《素问·调经论》),在人体生理上则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明阴阳调和,机体方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是,所谓“阴阳匀平”或“阴平阳秘”亦并非是单纯数量上的绝对平衡,而只是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已。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制约失控,则动态平衡即被打破,则可出现阴阳胜负,导致阴阳失调,即会发生疾病。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所谓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且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前提。也就是说,没有阴也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类经》亦说:“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类经》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继隋代杨上善《太素》之后,对《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又一著作。

《医贯砭·阴阳论》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医原·阴阳互根论》则更明确地指出:“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得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根阴、根阳,天人一理也。以定位言,则阳在上,阴在下,而对待之体位立;以气化言,则阴上升,阳下降,而流行之用宏。……阴阳互根,本是一气,特因升降而为二耳。”

《医贯砭》医论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本书是对赵献可《医贯》一书所作的书评。

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和治疗等各方面。如在论述内脏生理功能活动时的“体阴而用阳”理论,即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具体体现。所谓“体阴”,是指内在脏器的实质和精、血、津液等物质而言。所谓“用阳”,则是指内脏和精、血、津液等物质的运化及其所发挥的功能作用而言。体阴而用阳,即是说这些物质基础与其生理活动(或功能作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它们的生理活动,是物质转化为功能的过程,而其生化活动的结果,则又不断地化生和补充着精、血、津液,又是功能在化生着物质。

五脏与六腑的功能活动,亦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五脏能储藏阴精和神气,六腑能传化物质而化生阴精,其“藏”与“化”之间亦正是互根互用的关系。故《素灵微蕴》说:“阴阳互根,五脏阴也,而阳神藏焉,非五脏之藏,则阳神飞矣;六腑阳也,而阴精化焉,非六腑之化,则阴精竭矣。盖阴以吸阳,故神不上脱;阳以煦阴,故精不下流。”《寓意草》亦说:“夫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以百年有常。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不能脱也。”

《素灵微蕴》医论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于1800年。作者十分尊崇《内经》,刻意精研、终生不倦。本书是作者晚年研究《内经》的心得。《寓意草》清·喻昌撰于1645年。扩展阅读文献:童延清,喻嘉言《寓意草》中的循证医学思想Evidence-BasedMedicineIdeologyinYuJiayan’sYuYiCao,上海中医药杂志Vo1.39No.5Jun.,2005

《寓意草》治钱仲昭伤寒发危证奇验赏析钱仲昭患时气外感三五日,发热头痛,服表汗药,疼止热不清,口干唇裂,因而下之,遍身红,神昏谵语,食饮不入,大便复秘,小便热赤,脉见紧小而急。谓曰:此证全因误治,阳明胃经表里不清,邪热在内,如火燎原,津液尽干,以故神昏谵语,若斑转紫黑,即刻死矣。目今本是难救,但其面色不枯,声音尚朗,乃平日保养,肾水有余,如旱田之侧,有下泉未竭,故神虽昏乱,而小水仍通,乃阴气未绝之征,尚可治之。不用表里,单单只一和法,取七方中小方,而气味甘寒者用之。惟如神白虎汤一方,足以疗此。盖中州元气已离,大剂急剂复剂俱不敢用。而虚热内炽,必甘寒气味,方可和之耳。但方须宜小,而服药则宜频。如饥人本欲得食,不得不渐渐与之。必一昼夜频进五七剂,为浸灌之法,庶几邪热以渐而解,元气以渐而生也。若小其剂,复旷其日,纵用药得当,亦无及矣。如法治之,更一昼夜,而病者热退神清,脉和食进,其斑自化。

胡卣(yǒu)臣先生曰:病与药所以然之地,森森警发。

又如人体的气血关系,同样亦是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来予以阐释的,人体之气属阳,精血属阴,但气能生血,且气又藏舍于血。气能生精,精也能化气。而且精血之间亦能互化,故气血之间也是“互根互用”的关系。

阴阳互根互用观点,还体现于对疾病发展过程的认识上。如阳虚病证,在其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无阳则阴无以生”,可进一步损耗体内的阴液,从而出现阴虚,称之为“阳损及阴。”而阴虚病证,在其阴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亦可由于“无阴则阳无以化”,而进一步损伤阳气,从而出现阳虚,称之为“阴损及阳。”上述两种情况,最后都是导致阴阳两虚病证。

阴阳互根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中医治疗肾血虚证时,多用气血双补之法,其补气的目的即是为了气能生血。而在大出血之时,由于气随血脱,故其治疗亦必须遵循“血脱者,先益其气”,首选补气摄血止血之法。又如在治疗肾气虚亏病证时,除采用补肾气药物外,多配用补益肾精之品,亦是由于精能化气,精足则气充之故。这亦是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在临床治疗学中的具体应用。

如果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被破坏,双方失其互为存在的条件,且由于“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类经》),其“孤阴”和“独阳”则不可能单独存在。例如人体的阳气与阴液、物质与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以至于一方将趋于消失,则使另一方面也失去存在的前提,则可致阳气与阴液亏竭。此种阴阳的相离,即意味着阴阳矛盾的消失,从而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其生命活动亦就随之而告终。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指“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乃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如《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说:“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类经图翼》则说:“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阳。十九岁进士及第,仕至宝文阁待制。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世称“朱子”。其秉性刚直,著述宏富。《类经图翼》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用图解方式以辅助《类经》注文之不足,故名“图翼”。主要包括运气和针灸两部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偏盛则损阳阳偏盛则损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不足则阴盛阴不足则阳亢阴阳不足阴阳偏盛如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此即“阳长阴消”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此又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的消长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生理上的阴阳消长动态平衡,即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对外并无寒热之表现。

如果阴阳的消长变化超出了一定的生理限度,且不能保持其相对的动态平衡时,则阴阳的消长幅度就更为明显,可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那么机体即从生理状态向病理状态转化。正如《济生方》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阴阳偏胜,则为痼冷、积热之患矣。”一般来说,病理上的阴阳消长盛衰,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即阴偏盛则损阳,阳偏盛则耗阴,阴不足则阳亢,阳不足则阴盛。阳盛多表现为热证(实热或虚热),阴盛多表现为寒证(实寒或虚寒)。《济生方》,又名《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原书共10卷,有论治70篇,方约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写成《续方》,收前书未备之医论24篇,方90首。二书后均散佚,现在版本为辑复本:一是清纪晓岚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8卷本《济生方》,有医论56篇,收方240余首,内容或缺论,或缺方,或少药,或论不对题,残缺较甚,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是根据《医方类聚》、《普济方》等多种医书,并参照日刊本《济生方》等重新整理,将《济生方》与《续方》合二为一的辑复本,有医论85篇,方520首,内容较前一版本充实完整,基本接近原貌,198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订严氏济生方》。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是根据阴阳相互消长动态平衡的规律,给予一定的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纠正或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消长恢复于正常的生理水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所谓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阴阳相互转化亦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就是说,当阴阳两方面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则阴即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故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如果说(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阴阳之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的相互转化即是一种质变的过程。

事物或现象阴阳对立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主要是由于对立的双方已经倚伏着相互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因素。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簿,成败之所由矣……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所谓“成败倚伏生乎动”,即是说在新事物生成之时,已经倚伏着败亡的因素;当旧事物衰败之时,则亦孕育着新事物产生之因素。而其最根本原因,就在于运动不息。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方能发生。如《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说:“动复则静,阳极反阴。”这里所谓的“重”、“甚”、“极”,即是指转化的条件或转化的阶段。就是说,阴阳有了“重”这个条件,即可以相互转化;寒热到了“极”这个阶段即会相互转化,但究竟是何具体条件或阶段,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阳转阴或由阴转阳的证侯变化,则更为常见。例如机能亢盛之阳热证,可以转化为机能衰竭之阴寒证。如肺炎病人,症见高热、面红、烦躁、脉数有力等,这些都是机体反应性亢奋的表现,属于阳证、热证、实证,应予寒凉药物治疗。但若因失治或误治,当病情发展至危重阶段而出现中毒性休克时,则可表现为汗出,肢冷,体温和血压下降,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细若无等症,则说明机体反应性减退,机能衰竭,又显然属于阴证、寒证、虚证。此即是“重阳必阴”、“阳极反阴”之体现。又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一般平时表现为无热,咳嗽气喘,咯白色泡沫痰,遇寒加重等症,故属阴证、寒证。但常因重感外邪,寒邪外束,阳气郁闭化热,则反而出现发热,咳喘加剧,胸闷息粗,咯黄稠脓痰,口渴,舌红脉数等症,则说明已转化为阳证、热证。此又是“重阴必阳”,“阴极反阳”之体现。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病证变化,亦可以作为阴阳转化之例证。由实转虚:如急性肝炎脾胃湿热或肝郁气滞,迁延成慢性肝炎脾虚不运而见腹胀便溏。因虚致实:如慢性肝炎脾虚不运,发展成肝硬化腹水,形成正虚邪实之证。由表入里:如脑炎初起而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若治不及时,表邪入里,内陷心包,转为高热、神昏、惊厥等症。由里出表:如麻疹患儿,皮疹出透,疹毒出表而解。这些病证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邪性质的差异、治疗方法的当否,以及抢救及时与否等条件所决定的,因而导致病情的寒热、虚实、表里等发生转化。所以,阴阳的转化,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不具备内部或外在的一定条件,其阴阳的属性则不会转化。

综上所述,阴阳对立的两个侧面必须是以对方之存在为自己存在之前提,对立面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消长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形成阴阳的转化,这就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全部内容。

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临床诊法辨证

(五)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就人体的部位与结构来说,则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体表之中的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则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再具体到每一个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

从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仅足阳明例外),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

人体各部位、各组织结构、各脏器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说,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同样,五脏若以上下关系来分,则心肺在膈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总之,人体部位、组织、结构上的阴阳,只是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生理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机体防御邪气侵袭的整体卫外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从机体的防御机制来说,阳在外,为保护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卫外机能。阴在内,则为阳的物质基础,并为阳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起亟,《类经》注日:“亟,即气也。……即此藏精起气之谓。”

从脏腑功能活动来说,则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能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而每一脏腑之中又各有阴阳,凡是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器质和营养物质则属阴。如心有推动血液循环和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此种功能属阳,而心血、心脏器质则属阴;肝有调节血量和精神情志的功能属阳,而肝血、肝脏器质则属阴;脾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以及统摄血液循行的功能属阳,而脾的津液、脾脏器质则属阴;肺有主气司呼吸,协助心脏推动血行的功能属阳,而肺之津液、肺脏器质则属阴;肾有藏精生髓,主生殖发育,主持水液代谢等功能属阳,而肾精、肾脏器质则属阴。关于六腑,亦是如此,其功能属阳,而每一腑的器质则属阴。

对于人体整体生理上的阴阳关系,则主要强调其协调和平衡。如就人体机能状态而言,则机能兴奋属阳,机能抑制属阴;功能亢进属阳,功能减退属阴。而在生理活动中,兴奋和抑制、亢进和衰退等是互相拮抗的,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又如阳气和阴精的转化,阴精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而阳气的作用又是在不断地产生着阴精,因而阳气和阴精,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阴阳关系具体阐述其生理过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是说凡轻清之物质则属阳,重浊之物质则属阴。故人体之阳,即是体内轻清之气,它既可以营养及充实四肢,又可以由皮肤肌腠或上窍(口、鼻)而发散;而机体之阴,则是体内较为重浊的物质,它既可以储藏于五脏(指脏腑阴精),也可以经由六腑,通过下窍(尿道、肛门)而排出体外。

中医学正是从整体、系统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生理活动的,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由于阴阳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两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结果。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相互适应而言,而中医学这种人与自然相应的理论,亦是建立在自然界的阴阳消长与人体的阴阳消长相应之基础上的。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之影响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邪正两方面,正气与邪气,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关系,都可以用阴阳来予以概括说明。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则包括阴精与阳气两部分,所以,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多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且一方面之异常,亦必影响及另一方面。

例如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因而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可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可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亦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因此,尽管疾病的变化复杂,但就其阴阳属性来说,亦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等四大类病变而已。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盛则内寒阳盛则内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虚则外寒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