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C.满招损,谦得益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篇
A.史论B.奏疏C.小说D.辞赋
3.《虞美人》是一首()
A.悼亡词B.抒情词C.怀古词D.咏物词
4.《报刘一丈书》中“权者”暗指()A.A.顾秉谦B.刘一丈C.宗臣D.严嵩
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
6.鲁迅的《灯下漫笔》出自其杂文集
A.《三闲集》B.《华盖集》C.《坟》D.《朝花夕拾》
7.在应用文写作中,书面辅助语言指的是()
A.自然语言B.无声的人工语言C.有声的人工语言D.全部人工语言
8.《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国语》
9.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欢呼集》B.《春天》C.《雪莲》D.《尝试集》
10.
11.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是()A.18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17世纪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20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2.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A.乃徙为上郡太守。
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C.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D.乃竟辍其技不奏。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14.《论快乐》的作者是()
A.朱光潜B.朱自清C.鲁迅D.钱钟书
15.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二、填空题(10题)16.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__和__。
17.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_。
18.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__。浙江__人。
19.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20.学术著作《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__________。
21.“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史记》、____________、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22.在《箱子岩》一文中,作者写道:“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__________已经融合,很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__________,与其他__________一样,惟有在__________中放射,分解”。
23.《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__________的杰作。
24.小说的三要素是:__、情节和__。
25.孔子名丘,字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27.《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28.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9.《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30.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
3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江南山水的美好意境?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三)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在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
35.
文中所写的“向阳花”具有什么内在性格?
36.
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题。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曾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他们没有说。”
“成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六、作文(1题)37.题目:节约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D
6.C
7.B
8.A
9.D
10.C
11.B本题考查了外国作家常识。屠格涅夫是一位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俄国贵族知识分子,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也是l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12.C“乃许之,以为前将军”一句应译为:(皇上)才答应了这件事(指李广请随军攻打匈奴的事),任命他为前将军。“乃”应译为“才”。A项“乃”译为“又”,B项“乃”译为“却”,D项“乃”译为“于是”。
13.A
14.D
15.A
16.韩愈柳宗元韩愈,柳宗元
17.艾青
18.周树人绍兴周树人绍兴
19.但愿人长久
20.钱钟书
21.班固的《汉书》班固的《汉书》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十二本纪(帝王传记)、三十世家(诸侯传记)、七十列传(著名人物传记)、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2.“自然”,性命之理,无生命物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
23.欧.亨利
24.人物环境人物环境
25.仲尼仲尼
26.N
27.Y
28.Y
29.N
30.Y
31.“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大同”世界是“大道之行”的时代,是“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
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大同”是“天下为公”;
在人事制度上,“大同”是选举制,传贤不传子,选贤与(举)能;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大同”是人欲与“礼”(天理)的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天理)的时代,“大同”是“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大同”是物质极大丰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社会治安上,“大同”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32.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客何负于秦哉!”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本题要求考生准确了解归纳论证法的含义,同时也不能忽略对比论证法。一般情况下,对比论证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考生容易将归纳论证法与演绎论证法混淆。《谏逐客书》中列举秦历史上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民强的史实,进而得出结论,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典型例子。考生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则极容易错答成演绎论证法。如果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就会影响对问题的理解,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因此考生除了牢记教材中基础知识要点之外,还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3.四时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
34.改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新高三上学期秋季入学考试政治试卷
- GB∕T 35770-2022《 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之2:“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C0)(可编辑!)
- 2026届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物流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现代家庭普法课件
- 2026届福建省仙游县郊尾中学高三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国情专项训练试卷 地理常识冲刺押题
- 四川省资阳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长篇阅读策略试卷 实战演练
- 民法典小明一生课件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 喷淋塔改造施工方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