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_第1页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_第2页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_第3页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_第4页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第一篇植物类中药植物类中药占中药的绝大部分,本教材的植物药按药用部位共分十类。(本教材所有中药根据其来源分类,与中药学和生药学的分类方法不同)第一章蕨类植物是高等的孢子植物(无花、果实和种子等繁殖器官,以孢子进行繁殖),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叶二型:营养叶和孢子叶(成熟时有孢子囊)。狗脊:犬片。绵马贯众:贯众、车绵马、东北贯众(贯众共6科31种)骨碎补:毛姜、猴姜、申姜。狗脊【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根茎。【产地】主产与福建、四川等地。【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挖根茎,去泥沙及非药用部位,趁鲜切片晒干,为“生狗脊片”;沸水煮或蒸后,晒至6、7成干再切片晒干,为“熟狗脊片”。【性状鉴别】原药材:呈不规则的长块状,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上部有数个棕红色叶柄残基,下部丛生多数棕黑色细根。质坚硬,难折断。味微涩。生狗脊片:不规则的块片,外表深棕色,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断面浅棕色,近外皮约2-5mm处有一条突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质坚脆,易折断。熟狗脊片:全体呈黑棕色,木质部环纹明显。【理化鉴别】根茎粉末用甲醇回流,取滤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蓝白色荧光。(与各种黑狗脊相区别)【附注】地方习用品较多,应注意区别(详细内容见P49)绵马贯众【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山区。【采收加工】夏秋采挖根茎,除去杂质,晒干。【性状鉴别】1、倒圆锥形,稍弯曲。2、表面黄棕色,根茎上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扁圆柱形,断面有黄白色的点状中柱5-13个,排成环。3、质坚,味苦、辛。【显微鉴别】具有细胞间隙腺毛。【成分】主含绵马酸类、白绵马素类、去甲绵马素类等。有人认为其中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移植性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亦为杀虫的有效成分。注意:本品贮藏日久,有效成分易分解而疗效降低。【附注】商品以贯众为名的药材据调查有6科35种,其他还有:①紫琪贯众:紫琪科植物紫琪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无细胞间隙腺毛;叶柄断面可见"U"字形中柱。②狗脊贯众: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蕨及狗脊蕨带叶柄残基的根茎。均无细胞间隙腺毛;前者叶柄横断面有分体中柱5-8个,后者有分体中柱2-4个。③荚果蕨贯众: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无细胞间隙腺毛;叶柄基部横切面有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蓼科:Polygonaceae大黄、拳参、虎杖、何首乌、金荞麦:具有明显的托叶鞘,草本,多为3基数,含蒽醌、鞣质等,药材多带红棕色。大黄【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前两种习称“北大黄”、后一种习称“南大黄”【植态】掌叶组─正品波叶组─伪品掌叶大黄:叶掌状半裂唐古特大黄:叶片深裂药用大黄:叶片浅裂【产地】道地药材:青海、甘肃、西藏、四川。“西宁蛋吉”其中,掌叶大黄占大黄产量的大部分,主位栽培;其余两种栽培或野生,药用大黄产量较少。【性状鉴别】1、呈类圆柱或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系类白色薄壁组织夹有红棕色射线所形成)。有的残留有棕褐色栓皮。2、质地坚实,横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可见星点,环列或不规则散在。3、根类药材形成层明显,具明显的放射纹理,无星点。4、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残留(大多已除去)。2、皮层:窄,有CaC2O4簇晶。3、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内含棕色物,韧皮部中有粘液腔。4、形成层:成环5、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非木化。6、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韧在内,木在外),薄壁组织中含CaC2O4簇晶及淀粉粒。二、根横切面:木质部分化到中心,髓部不明显。三、粉末(淡黄棕色):1、CaC2O4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2、导管:多网纹导管,非木化。亦有具缘及细小螺纹导管。3、淀粉粒:单粒脐点星状,类圆形,复粒由2-5(7)分粒组成。(注意:观察淀粉粒制片时不要透化)【活性成分】游离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等──抗菌成分结合蒽醌:双蒽酮甙(作用最强)及游离蒽醌的葡萄糖甙──主要泻下成分(番泻甙A、B、C、D、E、F)。经炮制,可使甙水解,泻下成分减少则泻下作用减弱。鞣质:收敛作用,高温下不易被破坏,而其它成分几乎被破坏,故煅炭可用于收敛止血(多用于内出血)【理化鉴别】1、微量升化:(检查游离蒽醌)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因升华温度不同结晶形状各异)+碱-→红色2、取少量粉末于滤纸上,+1%氢氧化钠试液,滤纸染成红色。uv3、荧光检查:稀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晾干-→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附注】伪品山大黄(土大黄):为同属植物藏边大黄、河套大黄(波叶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的根及根茎。泻下作用很差(因不含双蒽酮甙),一般作兽药用或作工业染料的原料,断面无星点(藏边大黄除外),气不清香,味苦涩。uv含土大黄甙-→显兰紫色荧光。何首乌【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产地】主产于河南、湖北及广西等省区。【性状鉴别】1、纺锤形或块状,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皱纹及皮孔。2、质坚,横切面淡红棕色,有粉性,具有“云锦花纹”,中央为一正常维管束,皮层散有多数异型维管束(4-11个)。3、味微苦涩。【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1、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含红棕色物质。2、韧皮部外侧的组织中有异常维管束,一种是单个的维管束,另一种是复合维管束,均为外韧型。3、中央维管束形成层成环状,导管较少,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中心为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CaC2O4簇晶。【成分】含卵磷脂约3.7%,蒽醌衍生物约1.1%。含铁量是补血药中最高的,含锌量高于48种补血药的平均水平。含有丰富的锰、钙、锌、铁而具有养血、益肝、补肾、乌发的作用。并含有游离的氨基酸类化合物。生用润肠、解疮毒;制用补肝肾、益精血。有降血脂作用。【附注】1、同科植物翼蓼和毛脉蓼的块根。前者习称“红药子”,;后者习称“朱砂七”,有的地区曾混作何首乌用,应注意鉴别。红药子:不规则团块状,棕红色,无“云锦花纹”,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朱砂七:不规则团块状,棕黄色,余同上。2、白首乌:萝藦科植物牛皮消的块根。主产于江苏,主为栽培品,曾加工成“何首乌粉”出售。表面土黄色,断面类白色,无“云锦花纹”。不含蒽醌成分,含有磷脂类成分,具补益作用。此外,同科植物白首乌、隔山消的块根分别在山东、吉林等地作白首乌用。3、何首乌的茎藤为夜交藤(首乌藤)。苋科:牛膝属Achyranthes:怀牛膝怀苋属Cyathula:川牛膝怀牛膝川牛膝【来源】苋科植物牛膝--怀牛膝川牛膝的根--川牛膝【植物形态】牛膝: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绿色,无毛;川:复聚伞花序密集呈圆头状,花瓣白色,茎叶有毛。【产地】怀牛膝主产于河南武涉、沁阳等地,栽培品;川牛膝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栽培或野生。【性状鉴别】怀牛膝川牛膝形状:细长圆柱形圆柱形(较大),稍粗糙直径:0.2--1cm0.5--3cm颜色:灰黄色棕黄色、灰褐色皮孔:较少多数横向突起断面:淡黄色,黄白色小点黄白或棕黄色,同心环多排列成断续环(淡黄色小点排成断续环)质地:硬脆易断,受潮变软坚韧不易断【显微鉴别】同心环2--4轮3--8轮最外束间形成层清楚无或不太清楚CaC2O4砂晶较少砂晶较多【成分】皂甙(三萜类)甾醇类(水解生成齐墩果酸)【理化鉴别】1、泡沫反应:有无2、荧光反应(断面):黄色荧光淡蓝色荧光【附注】1、土牛膝:牛膝属植物柳叶牛膝的根。又叫“红牛膝”。根茎较粗短,新鲜时断面带紫红色。同属植物土牛膝(倒扣草、粗毛牛膝)的根亦作“土牛膝”入药。2、怀苋属植物麻牛膝的根在四川金沙江一带及云南、贵州等省也作川牛膝入药,应注意鉴别。药材较粗短,灰褐色,断面纤维性较强,味甘、后苦麻刺舌。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第二章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的显微区别:根根茎最外为一列表皮细胞最外为一列表皮细胞,少数为后生皮层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内皮层通常可见,较粗大的则不明显常明显中柱小于皮部,维管中柱部位维管束散生(筋脉点)束辐射型髓部通常明显髓部不明显三棱【来源】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削去外皮的块茎----荆三棱(京三棱)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块茎(多带外皮)---黑三棱【采收加工】冬春采挖,削去外皮。【性状鉴别】荆三棱黑三棱圆锥形扁圆形去皮,有刀削痕,点状须多不去皮,须根痕较少根痕密集体重质坚沉于水体轻浮于水天南星科:特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单或复叶),肉穗花序,具佛焰苞,浆果,密集于花序轴上。显微:常有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成分:生物碱、挥发油、皂甙等。常用中药: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石菖蒲等。天南星【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的块茎。【产地】天南星与异叶天南星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东北天南星主产于东北、内蒙、河北、山东等地。【采收加工】夏秋采挖,去外皮及须根。内服须经过炮制,以去毒性、增强化痰作用。炮制品分2种:制南星:取净天南星,大小分档,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2-3次,如起白沫时,换水后加白矾(每100公斤加白矾2公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天南星共煮至无干心时取出,除去姜片,晾至四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每100公斤天南星,用生姜、白矾各12.5公斤。胆南星:取净天南星,磨为细粉。将250%牛胆汁或猪胆汁浓缩成150%,用10%老生姜榨汁,同搅拌至匀,加盖放置14天,待其充分发酵,取出,按九蒸九晒方法蒸制(现改为三蒸三晒)。第一次蒸14小时,冷却后切成小方粒晒干;第二次以后每次蒸3-4小时,蒸后晒干,蒸至最后一次洒入2%米酒润匀同蒸后晒至足干。以制至外观色乌黑、口尝无麻舌、嗅之无臭味为度。【性状鉴别】1、呈扁球形,表面类白或淡棕色,较光滑(高1-2cm,直径1.5-6.5cm)。2、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其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有的周边具球状侧芽。3、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白色,粉性。4、味麻辣。【显微鉴别】粉末:淡黄白色1、淀粉粒:众多,单粒为主,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大粒层纹明显;复粒由2-12粒组成。2、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3、导管:螺纹或环纹。草酸钙方晶多见于导管旁的薄壁细胞中。【成分】(熟悉)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苯甲酸)及多种氨基酸。3种天南星及虎掌块茎水解后薄层层析图谱上有3,4-二羟基苯甲醛(原儿茶醛)的斑点。【理化鉴别】天南星粉末+0.5%盐酸湿润,微量升华,镜检---→白色结晶(检查3,4-二羟基苯甲醛)【附注】①同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虎掌南星。块茎呈扁圆形,周边生有数个小球状块茎,形似虎掌,故又名虎掌南星。传统认为此为天南星中的佳品。主含生物碱。②从本草考证和实际调查认为半夏属植物掌叶半夏和天南星属多种植物的块茎都作天南星药材使用。③据报道不同原植物的天南星药材粉末特征略有不同(见书)。半夏【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采收加工】夏秋采挖,去外皮及须根。内服须经过炮制,以去毒性、增强止呕、化痰止咳作用。炮制品分3种: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公斤半夏,用白矾20公斤)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100公斤半夏,用生姜25公斤,白矾12.5公斤)法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去水,加入甘草、石灰液(取甘草加适量水煎2次,合并煎液,倒入加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天搅拌1-2次,并保持PH在12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为度,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每100公斤半夏,用甘草15公斤、生石灰10公斤)【性状鉴别】1、呈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直径1-1.5cm)。2、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3、质坚,断面洁白富粉性。4、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显微鉴别】粉末:类白色(特征与天南星类似)1、淀粉粒:众多,单粒脐点呈裂缝状或星状稍偏心性;复粒由2-6分粒组成。2、草酸钙针晶:众多,散在或成束于粘液细胞中。3、导管:螺纹或环纹。【成分】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原儿茶醛为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质)【附注】①水半夏:同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两广及福建等地使用,与半夏不同,不可代用。呈椭圆形、圆锥形,表面不平滑,可见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突起的芽痕,下端略尖。②有的地区(如河北、河南等省的个别地区)以掌叶半夏的小块茎作半夏使用。白附子【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习称“禹白附”。【附注】①注意与白附片区别,后者为毛茛科中药附子的加工品。②古代所指的白附子,是指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习称“关白附”(有毒,祛寒湿止痛)。近代多数地区是以禹白附作白附子使用(有毒,功能祛风痰、镇痉)。石菖蒲【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产地】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性状】1、扁圆柱形(直径0.3-1cm),多弯曲,常有分枝。2、表面棕褐色,环节明显(节间长0.2-0.8cm),叶痕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3、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或微红,可见内皮层环及棕色油点。4、气芳香,味苦、微辛。【显微鉴别】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根茎构造①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质。②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③内皮层明显,成环。④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少。⑤纤维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⑥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并含淀粉粒。(提问:成环的为内皮层还是形成层?)【成分】含挥发油1-3%,油中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62.38%等。95年版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附注】①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称“九节菖蒲”或“节菖蒲”。细长纺锤形,表面棕黄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断面白色,气微,味微酸而稍麻舌。其化学成分与石菖蒲不同,不能代用。②水菖蒲:为同科植物菖蒲的根茎。较粗大(直径1-1.5cm,石为0.3-1cm),少有分枝,环节疏(节间长1-3cm,石为0.2-0.8cm),质松。(二者均可化痰开窍,理气健肺。)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威灵仙乌头属Aconitum: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白头翁属Pulsatilla:白头翁芍药属(科)Paeonia:(川)赤芍、白芍黄连属Coptis:黄连升麻属Cimicifuga:升麻川乌、草乌、附子【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主根)--川乌北乌头的块根--草乌乌头的侧根加工品--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产地】乌头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草乌主产于东北、华北各省,多野生。【采收加工】均于秋季采挖,除去泥土及非药用部位,分别称为“生川乌、生草乌、泥附子”泥附子按大小分类后,再进行加工:盐附子:选用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后用食用胆巴水(主含Mgcl2)浸泡,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黑顺片:选大、中个头的泥附子,洗净后用食用胆巴水浸泡数日,再连同浸液煮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约5m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液(黄糖及菜油制成)将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白附片:选用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后用食用胆巴水浸泡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3mm的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生附片:洗净,切片后晒干。【性状鉴别】一、生川乌:1、呈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留的茎基。2、表面棕褐色,皱纹不平,有侧根及去掉侧根的痕迹。3、质坚实,横切面粉白色,可见多角形环纹(形成层)。4、味辛辣而麻舌。二、生草乌:(较川乌瘦小)1、圆锥形,形如乌鸦头,顶端有残留的茎基。2、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有的具突起的支根(习称“钉角”)。3、质坚硬,横切面灰白色,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4、味辛辣麻舌。三、附子:1、盐附子: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有盐霜。顶端宽大,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质重而坚硬,难折断,受潮则变软。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多角形环纹及食盐结晶。2、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表面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光泽,略透明,有纵向脉纹(导管)。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3、白附片:去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余同黑顺片。明附片:附子不见边,天麻飞上天。【显微鉴别】1、乌头根横切面(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①后生皮层为黄色木栓化细胞。②皮层窄,细胞切线延长,偶有石细胞。③内皮层明显。④韧皮部宽广,散有筛管群。⑤形成层常呈多角形环。⑥木质部导管位于形成层内侧,多单列或略呈“V”字形排列。⑦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皮层有时可见根迹维管束。2、北乌头根横切面:不同点:①皮层石细胞多。②在韧皮部有韧皮纤维束。【成分】总生物碱含量0.82-1.56%。主要为双酯类生物碱(有剧毒):中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等。(内服须经炮制)中乌头碱为镇痛的主要活性成分。经过炮制,可使有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水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及一分子苯甲酸,生成毒性很小的乌头胺、中乌头胺、次乌头胺,从而降低毒性,但药效几乎不受影响(强心方面)。因此,炮制品的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均较其生品为小,盐附子的毒性则较蒸煮过的黑顺片、白附片为大。【理化鉴别】1、取川乌粉末约0.1g加乙醇5ml,浸渍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2%醋酸1ml,搅拌,滤过,滤液中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分光光度法测定:川乌:生物碱提取液在23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草乌:生物碱提取液在231nm、2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附子:生物碱提取液在231nm、27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附注】1、部分地区川乌为乌头的子根。其母根则作草乌用。2、全国共有同属21种植物的块根作草乌用,主要有:①乌头:主产于中南、西南各地。②黄草乌:产于云南、贵州等地。③多根乌头:产于新疆。④瓜叶乌头:四川、湖北部分地区药用。黄连【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味连、鸡爪连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云南黄连--云连【产地】味连主产于四川石柱县,主为栽培品,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嵋等地,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地区,原系野生,现有栽培。【采收加工】【性状鉴别】1、味连:①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习称“鸡爪黄连”。表面黄褐色,粗糙,节密生,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②上部具有棕色鳞叶残基,表面有须根及须根痕。③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金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髓部红棕色,有时成空洞。④味极苦。2、雅连:多单枝,较粗长,微弯曲,“过桥”长。3、云连:单枝,细小,呈钩状,有“过桥”,折断面较平坦。【显微鉴别】1、味连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宽广,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③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④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⑤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2、雅连:髓部有石细胞。3、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4、味连粉末:黄棕色或黄色①鳞叶表皮细胞:长方形,绿黄色或黄棕色,壁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②石细胞:形状多样,黄色,壁厚,壁孔明显。(提问:何为孔沟、壁孔?)③纤维: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长梭形,壁厚。木纤维较长,壁较薄,有稀疏的点状纹孔。④导管:网纹或孔纹。⑤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⑥木薄壁细胞不易察见。(长方形或不规则,壁稍厚)5、雅连与味连相似,但石细胞较多,金黄色。【成分】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黄连素)-→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含量5.2-7.69%。【理化鉴别】UV1、荧光:断面--→金黄色荧光,木部尤明显。2、粉末少许+95%乙醇1-2滴+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黄色硝酸小檗碱针晶,加热-→针晶消失。(硝酸小檗碱)3、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振摇后,溶液显樱红色;另取上清液1ml,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在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检查小檗碱)4、薄层层析:P91【附注】1、黄连全株均含生物碱,如雅连在9-10月采收的须根含小檗碱达5%左右,有时比根茎含量还高,7-10月份枯死前的老叶含小檗碱2.5-2.8%。故有的地区也将一些加工附属品入药,如:剪口连--近芦头处的叶柄千子连--叶柄黄连须--细须根黄连叶--叶片黄连渣--碰撞后留下的残渣2、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多种同属植物根茎作黄连用,主要有:峨嵋野连、短萼黄连(别名土黄连)。均为野生。3、小檗碱资源:解决了小檗碱的资源问题①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的带根茎的根,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习称“马尾黄连”。②小檗科小檗属多种植物的根或根皮以及同科十大功劳属多种植物的根或茎。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威灵仙【来源】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和根茎。【产地】威灵仙主产于江、浙、赣、徽等省。棉团铁线莲主产于东北及山东省。东北铁线莲主产于东北地区。【性状鉴别】1、威灵仙:①根茎呈柱状,表面淡棕黄色,上端残留茎基,下侧着生多数细根。②根细长圆柱形,长7-15cm,直径1-3mm。③(根)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④(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⑤气微,味淡。⑤气微,味淡。2、棉团铁线莲:根茎短柱状。根长4-8cm,偶达20cm,直径1-2m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木部圆形;味咸)3、东北铁线莲:根茎上生多数细根,细长如马尾状。根长5-20cm,直径1-4mm;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断面皮部白色,木部较小;味辛辣。(木部近圆形)【成分】威灵仙:根含多种三萜皂甙,为齐墩果酸或常春藤皂甙元的衍生物。棉团:根含白头翁素、生物碱、谷甾醇等。东北:根含多种三萜皂甙,甙元均为齐墩果酸。【附注】①除上述三种外,铁线莲属尚有多种植物的根作威灵仙入药,主要有:柱果铁线莲、铁皮威灵仙、铁线莲、毛柱铁线莲、毛蕊铁线莲、锥花铁线莲。②江西等地所用威灵仙为植物地上部分。③北方各省有用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黑刺菝葜)或华东菝葜(粘鱼须)等的根和根茎作威灵仙药用,别名铁丝威灵仙。白芍赤芍【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白芍芍药及川赤芍的根--赤芍【产地】白芍主产于浙江东阳、安徽亳县、四川中江、贵州、山东等,栽培品;赤芍中芍药主产于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川赤芍主产于四川省,多为野生。【采收加工】白芍夏秋两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须根,刮去外皮,煮透心,即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干(有的地区先煮后刮皮)。赤芍采挖后除去根头、须根及泥土,晒干。【性状鉴别】白芍赤芍(芍药)①呈圆柱形圆柱形,稍弯曲②表面浅棕色或类白色,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粗糙,光滑外皮易脱落或皮部与木部易脱离③质坚实,不易折断质硬而脆,易折断④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断面平坦,粉白色或微红色,角质样,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裂隙⑤气微,味微苦而酸气微香,味微苦涩【成分】芍药根含多量芍药甙,经加工为白芍后,含量显著减少,约在1%以下。`广防己粉防己【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广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粉防己、汉防己、防己【产地】广防己主产于两广;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等地。【采收加工】广防己秋季挖取质佳,刮去或不刮去粗皮,切成12-26cm长段,粗根则纵剖为二,晒干。粉防己秋季采挖,刮去粗皮,切段或纵剖成块晒干。【植物形态】不同科属,差异较大广防己粉防己叶:长椭圆形阔三角状卵形,掌状脉5条,叶柄盾状着生花:大,花被下部弯曲成筒状小,头状聚伞花序毛茸:枝条上有枝条上无【性状鉴别】广防己粉防己①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圆柱形或块片状,屈曲不直,形如猪大肠②未去粗皮者表面灰棕色粗糙,表面淡灰黄色去尽栓皮者淡黄色③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粉性,质坚实而重。断面平坦,有明显的车轮纹(灰棕、类白灰白色,富粉性,有稀疏色相间排列)的放射状纹理,显车轮纹【显微鉴别】(了解)CaC2O4簇晶,石细胞CaC2O4方晶,石细胞【附注】1、广防己的掺杂品和伪品:①两广及江西等地,曾发现广防己中掺杂有同科植物耳叶马兜铃的根。区别:为草质藤本(广为木质藤本),无CaC2O4簇晶而有CaC2O4棱晶。②马兜铃科植物穆平马兜铃的根,四川称川防己,丽江地区称防己。2、商品防己的来源有多种:①有的地方尚用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入药,称“汉中防己”。②湖南等地曾用防己科植物秤钩风的根及老茎入药,名“湘防己”,多自产自销。特点:具异常构造,有2-7轮同心环维管束。③河南、陕西、江西等地尚用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根入药。特点:屈曲不直,表面黑褐色,断面黄白色,无粉质。防己的来源,古时记载就并非一种,《唐本草》中载有木防己,《药性论》中记有汉防己。唐代著名药学家陈藏器有“治风用木防己,治水用汉防己”之说,是说二者虽然功用大致相同(都是利水渗湿药,均可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但在祛风通络止痛方面木防己效果较好,而汉防己祛湿利水作用较好。延胡索【来源】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产地】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鄂、湘、苏等省亦产。栽培品。【采收加工】5-7月植株枯萎后采挖,洗净泥土,除去细根,放入开水中略煮至内部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时为度,立即捞起晒干。【性状鉴别】①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0.3-2cm。②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粗皮掉了则不明显)。③顶端略凹陷,有茎痕;基部稍凹陷呈脐状,或呈圆锥状突起。④质坚而脆,碎断面黄色或暗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⑤气微,味苦。【成分】含多种生物碱,总量0.59-0.74%。其中延胡索乙素为主要的镇痛、镇静成分。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附注】除上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的块茎在部分地区作元胡或土元胡药用。其中主要有:①齿瓣延胡索:不规则球形,表面黄棕色,皱缩。生物碱含量较低。②全叶延胡索:圆球形、长圆形或圆锥形,,表面灰棕色,皱缩。不含延胡索乙素。③东北延胡索:呈球形,内部白色。不含延胡索乙素。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豆科(目):Leguminosae多为草本,叶互生,多为羽状复叶,花五基数,多为蝶形花,莢果。多有豆腥气,味甜或苦,含草酸钙方晶。含羞草亚科:含儿茶酚类(合欢)云实亚科(苏木科):含五倍子鞣质,亦含蒽醌(决明、皂莢)蝶形花亚科:含生物碱(甘草、葛根、黄芪、广金钱草、白扁豆、补骨脂)葛根【来源】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产地】野葛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等地。甘葛藤主产于广西、广东,多为栽培。【采收加工】春季清明前采挖,质佳;秋季霜降后采,质量较差。将根洗净,刮去外皮,纵切或横切成块片,晒干或微火烘干。【性状鉴别】野葛根:常为斜切或纵切的块片,类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留的棕色栓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轻松;气微,味淡。甘葛藤根:纤维性较弱,有的呈绵毛状。质坚硬而重,富粉性。气微,味微甜。【成分】野葛根含黄酮类物质可达12%;甘葛藤根的含量较低,广西产约2.2%。葛根长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附注】①除上述两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在部分地区作葛根使用,但总黄酮含量较低,一般在1%以下,质量较差。如食用葛藤、三裂叶葛藤、峨嵋葛藤等。②葛花:为野葛未全开放的花,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功能解酒毒,止渴。甘草【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产地】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已有人工栽培。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等省区。为喜钙植物,一般野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砂质土壤中。【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一般去除非药用部位后切成长段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为“粉甘草”【性状鉴别】一、甘草:1、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直径0.6-3cm)。表面红棕、暗棕、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长皮孔。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有的不明显)。2、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3、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4、味甜而特殊。二、胀果甘草:根粗壮木质性强,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差,断面多裂隙。(荚果短小,直而肿胀)三、光果甘草:外皮大多灰棕色,不甚粗糙,皮孔细小而不明显,裂隙少,纤维性强。(荚果表面光滑无毛)【显微鉴别】1、甘草根的横切面:符合正常的双子叶植物次生根的构造。①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粉甘草外皮已除去)。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③束间形成层不明显。④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⑤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2、甘草粉末:淡黄棕色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含方晶)②草酸钙方晶:易见③导管:具缘纹孔,直径较大,稀有网纹。④淀粉粒:多为单粒,脐点点状,卵圆或椭圆形。⑤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侧面观为类长方形。⑥棕色块:形状不一。【成分】甘草甜素(三萜类化合物),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主产区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5-11%,甘草次酸含量约3-7%。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故可解毒。含量:据有关资料表面,根茎>根,皮部>中部。【理化鉴别】TLC:见教材P116。斑点用硫酸及香兰醛显色,呈蓝色。【附注】同科植物黄甘草、粗毛甘草和云南甘草亦供药用。黄芪【释名】黄芪原名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地】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称“口芪、正口芪”;产于华北、东北者,多野生,称“北芪”。----但《…大全》中意见不同)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佳。【性状鉴别】1、圆柱形,极少分枝,上粗下细。2、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3、质韧不易断,断面纤维性,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断面中央有枯朽者,显黑褐色或空洞)4、有豆腥气,味微甜。【显微鉴别】1、根横切面:符合正常的双子叶植物次生根的构造。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为厚角细胞,切线延长。②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射线外侧弯曲,有裂隙。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2、粉末:淡黄色①纤维:韧皮纤维细长,胞腔小;木纤维壁较厚。②石细胞:较少,壁厚,胞腔较大。③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④木栓细胞:多角形,棕色。⑤淀粉粒:多单粒,偶见2-3分粒组成的复粒。【成分】膜荚黄芪含黄酮类、皂甙类;(皂甙具有降压、利尿、强心作用)蒙古黄芪含黄芪多糖等多种多糖。其中有些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此外,测定出21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理化鉴别】1、检查氨基酸、多肽:水浸液1ml(3g→30ml)+0.2%茚三酮2滴,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显紫红色。2、检查糖:水浸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5%α-萘酚乙醇溶液5滴,再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附注】1、下列同属植物的根,在有的地区也作黄芪药用:①金翼黄芪:药材名“小黄芪、小白芪”,主产于河北、青海等地。根呈圆柱形,上部有细密环纹。②多花黄芪:主产于四川、西藏等地。根淡棕色,形成层处呈棕色环,味淡微涩。③梭果黄芪:主产与四川。根淡棕色,横切面皮部乳白色或淡黄白色,质硬。④塘谷耳黄芪:药材名“白大芪、马芪、土黄芪”,主产于甘肃、青海。根灰棕色,常有栓皮剥落后留下的棕色疤痕,折断面粗纤维状,横切面皮部和木部呈淡棕色,形成层处显棕色环,味甜。2、伪品:①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安徽、江苏等地称“土黄芪”。栓皮多除去,表面淡黄色,有棕色的残存皮孔。质脆,断面纤维状。气微,味淡。②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欧属葵、蜀葵的根。圆叶锦葵:表面土黄或棕黄色,韧皮部淡黄色。气微、味淡,因富含粘液而有粘滑感。蜀葵的根称“麻杆花、一丈红、蜀季花”③据报道,全国黄芪的伪品有多种,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还有:豆科植物大野豌豆的根。“野豌豆”豆科植物苜蓿的根。“土黄芪、苜蓿根”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根。豆科植物白香草木樨的根。“白香草木樨”豆科植物草木樨的根。豆科植物兰花棘豆的根。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根及根茎。豆科植物单体蕊黄芪(鳌山黄芪)的根。豆科植物苦马豆的根。锦葵科植物陆地棉的根。“棉花根”3、红芪: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通称“晋芪”,主产于甘肃南部地区。表面灰红棕色,栓皮易剥落露出浅黄色的皮部及纤维。质坚硬而致密,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强,且富粉性。气微而特异,味微甜。显微:有晶鞘纤维,草酸钙棱晶,无石细胞。抗菌、降压作用较黄芪强。全国各地作红芪药用的还有:同属植物太白岩黄芪(又称“红芪、锦芪”)、齿翅岩黄芪、紫花岩黄芪、拟蚕豆黄芪、锡金岩黄芪等。4、南芪:桑科植物五指毛桃的根。亦称“五爪龙”五加科:Araliacae特征:多为草本(人参、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刺五加为灌木)。叶互生,伞形花序,花基数为5,G下位,浆果。成分:皂甙(三萜类),黄酮,氨基酸,多糖。人参【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植物形态】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可根据叶子的形态数目判断参龄:一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三花(指播种第二年)二年生者:1片五出复叶--巴掌(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三年生者:2片(对生)五出复叶--二甲子四年生者:3片(轮生)五出复叶--灯台子五年生者:4片(轮生)五出复叶--四匹叶六年生者:5片(轮生)五出复叶--五匹叶主根肉质,根茎习称“芦头”,根茎上有茎痕,习称“芦碗”(栽培者可据此推测参龄,野山参则不能,因为芦碗太多,难以数清)。小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柄长度大于叶柄长度。【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主为栽培品,习称“园参”,全国很多地方有种植。野生品甚少,习称“野山参、山参”。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五加科:Araliacae特征:多为草本(人参、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刺五加为灌木)。叶互生,伞形花序,花基数为5,G下位,浆果。成分:皂甙(三萜类),黄酮,氨基酸,多糖。人参【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的根。【植物形态】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可根据叶子的形态数目判断参龄:一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三花(指播种第二年)二年生者:1片五出复叶--巴掌(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三年生者:2片(对生)五出复叶--二甲子四年生者:3片(轮生)五出复叶--灯台子五年生者:4片(轮生)五出复叶--四匹叶六年生者:5片(轮生)五出复叶--五匹叶主根肉质,根茎习称“芦头”,根茎上有茎痕,习称“芦碗”(栽培者可据此推测参龄,野山参则不能,因为芦碗太多,难以数清)。小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柄长度大于叶柄长度。【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主为栽培品,习称“园参”,全国很多地方有种植。野生品甚少,习称“野山参、山参”。【采收加工】现在市面上的人参几乎都是园参加工品,极少有野山参。园参一般在栽种5-6年后采挖(秋季),除去茎叶及泥土,再进行加工:1、全体:晒干后称“全须生晒参”。2、部分:(1)主根:①晒干--生晒参②沸水烫,针扎,浸于浓糖液中,干燥--白参(糖参)-→少见。③蒸3h,干燥,支根较短者--红参支根较长者--边条红参(2)支根及须根:蒸煮后干燥--红直须野山参7-9月果熟变红时采挖,保持支根及须根完整,不使其受损,加工成全须生晒山参或白参。红参由于加热蒸煮,酵素及酶等被灭活,减少了成分的分解,又因加热使一些成分发生变化,结果其所含皂甙含量提高,并产生出一些新的特有成分。【性状鉴别】一、生晒参(全须):1、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及须根,须根上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2、芦头(根茎)多弯曲,具艼(不定根)和芦碗(茎痕)。3、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4、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二、红参: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下部有支根2-3条。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三、白参:淡黄白色,全体可见针刺痕,味甜。四、生晒山参:1、主根粗短,支根人字形或圆柱形。2、表面灰黄色,上部具细密而深陷的横纹。须根细长,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3、芦头与主根等长或更长,芦碗密集,附芦生有1-3个不定根,较粗短,两头尖,靠近主根的一段芦头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生晒参、红参、生晒山参均以条粗、质硬完整者为佳。白参以条粗、完整、皮较细、淡黄白色者为佳。【显微鉴别】1、主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细胞。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树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射线宽广。⑤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红参已糊化)。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含有草酸钙簇晶。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红参的已糊化)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带棕色。【成分】含总皂甙约4%,须根含量较主根高,是14种以上皂甙的混合物。从红参中分得7种人参皂甙。迄今从生晒参、红参、白参中共分离得到32种人参皂甙。人参皂甙中以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dammarance)系皂甙为主要活性成分,其次为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oleanane)系皂甙,其甙元为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如人参皂甙R0属于此类。由于甙元不同,达玛脂烷型皂甙又分为20S-原人参二醇类皂甙和原人参三醇类皂甙。此二型皂甙酸水解后发生差向异构环合,分别得到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含挥发油约0.12%;含少量人参多糖。【理化鉴别】1、人参的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呈紫色。(检查甾萜类)2、人参总皂甙薄层层析:教材P120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甙R0、Ra、Rb、Rc、Rd、Re、Rf(浅)、Rg1。【附注】1、据有关资料表明,参芦及茎叶成分与根相似,故有人建议人参不必去芦使用。人参可用组织培养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其组织培养物中含类似的人参皂甙。2、皂甙的含量与季节及入药部位有关:夏季含量高,须根较主根高。3、朝鲜人参:别名“高丽参”,其原植物与国产人参相同,商品有红参(别直参)、白参两种。其品质较国产红参要好。4、西洋参:同科植物西洋的根,“洋参”、“花旗参”,主产于加拿大及美国北部,我国庐山等地有引种栽培。5、毒性:有毒,不宜过量服用或误用,临床上报道因服用不当而引起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大有人在,尤其是老人及幼儿。(虚不受补谓:补药有偏性)【伪品】(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1、豆科植物野豇豆的根:去栓皮、灰棕色、无芦碗、质坚难断、有豆腥气、镜检无草酸钙簇晶。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横切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习称“罗盘纹”。去栓皮、棕褐色、半透明、无芦碗,断面可见数轮同心环纹,有草酸钙针晶。3、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河南称“热参”或“大红参”(沁阳)棕色、有皮孔,顶端有多个根茎痕,断面有细密的放射状纹理,有砂晶。4、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红棕色、半透明、无芦头及芦碗,有菊糖、乳管,无草酸钙结晶。5、马齿苋科植物栌兰(锥花土人参)的根:“土人参”。去栓皮,灰黄色,半透明,有草酸钙簇晶,顶端有木质残茎而无芦碗,无树脂道。此外还有:①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②茄科植物莨菪的根(其种子为天仙子)。③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④桔梗科植物金钱豹的根。⑤桔梗科植物四叶参的根。西洋参【来源】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产地】原产加拿大、和美国。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已引种栽培成功。【性状鉴别】1、主根呈长圆锥形、纺锤形或圆柱形。2、表面浅黄褐色或灰黄色,有较密集的横环纹及细纵皱纹,主根下部可见支根痕。3、质较坚硬,难折断。折断面较平坦,略呈角质,或有小裂隙、略显粉性;淡黄白色,形成层附近色泽较深,皮部散有多数红棕色点状树脂道。4、气微香,味微苦、后甜。【显微鉴别】与生晒参区别要点:用刀片刮取西洋参栓皮少许,水合氯醛透化后装片、镜检,木栓细胞表面观多为“直立型”细胞,径向延长,类方形、多角形、长方形,高:宽为1:1-3.4,横卧型细胞较少,细胞排列常不整齐。生晒人参多为“横卧型”细胞,细胞横向延长,长方形、多角形,高:宽小于1,少有直立型细胞,细胞排列多为砖墙式,基线较平直。【成分】含人参皂甙类成分,迄今已分离出17种人参皂甙;挥发油中鉴定出1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有7种与人参相同);还有11种酯、一定数量的烷烃、酸和醇等。三七【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产地】主产于云南文山、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百色等地。多系栽培,以云南产者为地道药材。【采收加工】第3-4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即可。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性状鉴别】“铜皮铁骨”1、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2、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3、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4、气微,味苦而后微甜。【成分】含多种皂甙,总量9.75-14.90%,和人参所含皂甙类似,但主为达玛脂烷系皂甙。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含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附注】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十多头,但木心大,质量欠佳。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3、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①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④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⑤姜科植物姜三七的根茎。⑥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⑦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小结:五加科植物的三个中药,都是常用中药,且是贵重药材。重点掌握人参的系统鉴别特征;西洋参要会辨别,特别是与生晒参的区别,也要掌握,西洋参的伪品鉴别,也应该熟悉。三七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需要掌握,其伪品要能辨别。三种中药的成分大家应该清楚,有关的商品和商品规格大家要熟悉。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伞形科:Umbelliferae白芷、当归、独活、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明党参、北沙参。除川芎为根茎,羌活、藁本为根茎及根入药外,其余均为根入药。特征:草本,多有香气。茎多中空有棱,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K5C5A5,G下位,双悬果。药材:油润性,棕(褐)色形成层环纹明显,大部分有香气。显微:有油室、分泌管。成分:挥发油:香豆精类、黄酮类、皂甙。白芷【来源】伞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的根。【产地】白芷:河南长葛、禹县--禹白芷河北安国-----祁白芷杭白芷:浙江-------杭白芷四川-------川白芷【性状鉴别】白芷杭白芷形状:圆锥形类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皮灰棕色,皮孔横向突起,孔横向突起,散生多四纵行排列断面:灰白色,皮部散有多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数棕色油点,形成层形成层环略呈方形,木环圆形,木部约占断部约占断面1/2面1/3【附注】1、川白芷的原植物曾误定为库页白芷。该种只在东北和内蒙有少量野生,从未作白芷使用。其根中含有白芷不含的两种香豆素,库页白芷素和库页白芷乙素,有毒。2、云南少数地区以糙叶独活的根作白芷使用。该种为《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等书中记载的滇白芷和白芷,分布于四川、云南。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产地】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成县、文县。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亦产。主为栽培。甘肃、陕西产者习称“西当归”,云南产者习称“云当归”。【采收加工】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后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放置,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以烟火慢慢熏干。【性状鉴别】1、根圆柱形,上端称“归头”(广东称主根为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2、表面黄棕色至深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主根粗短,顶端有残留的茎基,支根数条,上粗下细。3、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形成层环明显,黄棕色,皮部厚,有棕色油点。根茎具髓部有空腔(归头)。4、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可与独活区别:独活具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显微鉴别】略【成分】含挥发油及水溶性成分。挥发油0.42%,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约47%及正丁烯基酜内酯11.3%,为解痉的主要成分。含氨基酸17种,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16种,其主要微量元素分布如下:Cu、Zn:归头〉归尾、归身;Fe:归尾〉归头、归身。这或许也可说明为什么归尾的活血能力更强。微量元素的研究前几年是个热门课题,认为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但中国古老的哲学已有“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平衡如被打破都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多了未必就是件好事。【附注】民间有多种代用品,主要有两种:1、同属植物东当归的根。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有栽培,东北地区作当归入药,功效与当归类似。也称延边当归、日本当归。2、同科植物欧当归的根。华北地区有引种栽培,1957年自欧洲引种,民间代当归用,有类似功效。主根粗长,顶端常有数个根茎痕。独活【来源】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川独活【产地】主产于湖北、四川等。【采收加工】似当归。【性状鉴别】1、主根粗短,圆柱形,下有分枝。2、根头膨大有横纹,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隆起的横长皮孔。3、质地较硬,回潮变软。断面有一棕色环,皮部灰白色,可见多数散在的棕色油点,木部黄棕色。4、具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附注】1、同属植物毛当归的跟。植物形态与重齿毛当归较相似,产日本。2、独活习用品繁多,应用较广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山独活:同科植物山独活的根。②牛尾独活:同科植物牛尾独活的根。③九眼独活:五加科植物短序木和食用木的根茎。(顶端有圆形凹窝状茎痕约6-9个,故名)④吉林大活:伞形科植物白芷的根,东北习用。羌活【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产地】四川、云南等地产者称“川羌”,以蚕羌为主;西北(甘肃、青海等)产者称“西羌”,以大头羌、竹节羌为主。一般认为蚕羌质优。【性状鉴别】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1、蚕羌:①根茎略弯曲,环节紧密似蚕,节间短。表面棕褐色,有点状根痕及鳞片。②体轻,质脆,易断。断面具放射状裂隙,皮部棕黄色,有朱砂点(黄色分泌腔),木部黄白色,髓部黄色至黄棕色。③气香,味微苦而辛。2、竹节羌: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节间较长,气味同上。(以上二者原植物多为羌活)3、条羌:为根茎及根。类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根部有纵皱及皮孔。气味较淡。4、大头羌:根茎粗大,节部显著膨大,顶端有数个茎基,根较细。气味较淡。(以上二者原植物多为宽叶羌活)防风【来源】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产地】主产于东北及内蒙,现有栽培。药材习称“关防风”。【性状鉴别】1、长圆柱形。根头部(实际应为根茎,有髓)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毛状残存叶基。2、表面灰棕色,粗糙,有多数横长皮孔(有时不太明显)。3、体轻质松易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称“菊花心”。4、气特异(有败油气),味微甘。【附注】据调查,我国防风使用的品种较混乱,均来源于伞形科植物:①水防风类:宽萼岩风、华山前胡的根,河南用。②云防风类:松叶西风芹、竹叶西风芹、杏叶防风的根,云南使用。③川防风类:竹节前胡、华中前胡的根,四川使用。④西北防风类:葛缕子、田葛缕子,甘肃宁夏使用。绒果芹(河北称小防风)。柴胡【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同属数种植物的根。【产地】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南柴胡产四川者名“川柴胡”。【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收,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北柴胡常于秋季采挖,称“秋柴胡”;春季采收的南柴胡称“春柴胡”,全草称“草柴胡”。【性状鉴别】一、北柴胡:1、圆锥形,常有分枝。根头膨大,顶端残留数个茎基,或有毛刷状纤维(残存叶基)。近根头处无明显环节。2、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又称“黑柴胡”),质硬而韧,不易折断(又称“硬柴胡”),断面呈片状纤维性。3、气微香,味微苦。二、南柴胡:1、根较细,多不分枝。顶端密被毛刷状纤维(残存叶基),近根头处具细密环纹,横向皮孔明显突起。2、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又称“红柴胡”),质稍软,易折断(又称“软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3、具败油气。【成分】含柴胡皂甙及挥发油等。据报道,柴胡皂甙类主要存在于根的皮部,其相对含量随柴胡生长年限延长、根条增粗而下降。【理化鉴别】泡沫反应:检查皂甙。【附注】1、柴胡属植物在我国约有30多个种,很多都可以入药,主要有:①东北、华北地区用兴安柴胡。②云、贵、川等地用竹叶柴胡(膜缘柴胡)。③陕、甘、宁、内蒙等地用银州柴胡,据考证认为古代本草记载的品质最佳的“银州柴胡”即为此种。2、同属植物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南、陕西等地。根表面密生环节。本品亦含柴胡皂甙。据报道,1973年黑龙江巴彦县用此种制作药丸,服后发生严重中毒事件。3、柴胡的地上部分或带根全草,商品称“竹叶柴胡”4、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清虚热药,不能代用。

授课教案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北沙参南沙参【来源】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南沙参: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的根。【产地】北沙参主产于江苏、山东等地;南沙参主产于安徽、江、浙、贵州等地。【采收加工】北沙参采挖后用沸水烫去外皮;南沙参趁鲜刮去粗皮。【性状鉴别】北沙参南沙参①沸水烫后去外皮。表面凹陷处残留有棕褐色栓皮②根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根呈圆柱形,少有分枝,顶端顶端有根茎残基。常有芦头(根茎)。③表面淡黄白色,粗糙,点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点状状皮孔突起明显。皮孔不明显。④质硬脆易断,断面细腻体质轻泡易断,断面多裂隙。重。⑤气特异,味微甜。无臭,味微甘。【显微鉴别】油室(伞形科),乳管、菊糖(桔梗科)。糊化淀粉粒。【附注】1、曾发现下列植物的根混充北沙参用,应注意鉴别:①同科植物田黄蒿及硬阿魏的根。②石竹科植物麦瓶草的根。③桔梗科植物石沙参的根。2、桔梗科沙参属作南沙参使用的有7种,常见的还有如下几种:无柄沙参、泡沙参、云南沙参(云南卫生局已将其收入地方药品标准)。龙胆【别名】龙胆草(东北)、龙须草(山西)、观音草(吉林)【来源】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坚龙胆的根及根茎。前三者习称“龙胆”、“关龙胆”(东北等),后者习称“坚龙胆”(云南)。【产地】前三者主产于东北各地,以黑龙江产者奉为地道药材。此外,内蒙、江、浙、湘等地亦产。坚龙胆主产于云、贵、川等地。【性状鉴别】1、龙胆:①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其上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表面淡黄或黄棕色,上部有明显的横纹,下部有纵皱。②根质脆易断,受潮变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有5-8个白色木质部束环状排列,习称“筋脉点”。(提问:皮部指何处?)③味甚苦。2、坚龙胆:区别要点①根表皮膜质,易脱落。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略呈角质状,无横纹。②质坚脆易断,中央有黄白色木心,易与皮部分离。【显微鉴别】龙胆根(熟悉)为次生构造不发达的双子叶植物根。特点:有表皮(残留)、内皮层和髓。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针晶;韧皮部宽广,木部导管“V”字排列;皮层及韧皮部多具裂隙。坚龙胆不同点: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导管均匀密布,无髓。黄芩【别名】山茶根、黄金条根、香水草根(内蒙)【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产地】主产于北方(河北、山西、内蒙、辽、吉等)以山西产量多,河北承德质量最好。【采收加工】春秋采挖,去泥土及须根,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注意:采收后,切勿使其受潮,否则易变质。当药材变绿时,即已变质。【性状鉴别】1、圆锥形,多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纹,顶端残留有茎基。2、质硬脆易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遇水受潮易变黄绿色。3、老根断面中央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者称“枯芩”;新根称“子芩”或“条芩”。4、味苦。(黄酮类衍生物)【成分】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其中主要有黄芩甙4.0-5.2%,汉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国内对黄芩的炮制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黄芩不宜冷浸切制,而以蒸(<1hr)、沸水煮(10分钟)后切制为好。既能使药材软化便于切片,又能使黄芩酶(Baicalinase)失去活性,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冷浸黄芩因不能破坏酶的活性,故其所含的黄芩甙、汉黄芩甙经酶解生成黄芩素、汉黄芩素(甙元),使甙含量减少,影响质量。黄芩素为邻三羟基黄酮,性质不稳定,易氧化而变绿。故黄芩用冷水浸泡后常变绿。黄芩的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根的新老及不同炮制法有一定的关系:黄芩甙:子芩>枯芩蒸黄芩、煮黄芩>烫黄芩>冷浸黄芩(<1hr=(10分钟)(33℃热浸6hr)(12hr)冷浸黄芩其黄芩甙的含量仅为热处理的一半。黄芩素:冷浸黄芩>热处理【附注】1、在少数地区尚有同属其他植物的根作黄芩用:①滇黄芩:云、贵、川等地使用。②粘毛黄芩:分布于河北、山西等地。③甘肃黄芩:分布于甘肃、山西等地。④丽江黄芩: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丽江一带。别名“小黄芩”(教材未收)。2、栽培黄芩总黄酮含量因栽培年限不同而不同,如:栽培三年的含量7.92%,栽培二年的含量5.24%,野生黄芩8.95%。黄芩栽培三年以上采收为宜。地黄【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产地】主产于河南、浙江。以河南产者最为著名,奉为地道药材,习称“怀地黄”(四大怀药之一)。【采收加工】鲜生地:秋季采收,去芦头、须根,洗净鲜用。生地:鲜生地慢慢烘干,至内部变黑,捏成团块。熟地:取生地蒸至黑润,晒至八成干。【性状鉴别】(用量均需较大)一、鲜生地:1、纺锤形或条状,表面浅红黄色,有皱纹及皮孔。2、肉质,断面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3、味微甜微苦。(功能清热凉血生津,现已少用)二、生地:表面灰黑色,极皱缩。质柔韧不易断,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功能滋阴凉血)三、熟地:全体黑色,油润,有光泽,具粘性。(功能滋阴补血)【成分】地黄含有多种甙类,其中以环烯醚萜甙为主。其含量在三种药材中差异显著,且是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使地黄变黑的成分。其次,含有多种糖类及20多种氨基酸。《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地黄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5%。巴戟天【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广东德庆产者奉为地道药材(为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根晒至七成干,轻轻捶扁,切成9-13cm长段,晒干。【性状鉴别】1、扁圆柱形,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