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歼灭(qiān)无锡(xī)负隅顽抗(yú)B.督战(dū) 要塞(sài)锐不可当(dǎnɡ)C.荻港(dí) 泄气(xiè)英勇善战(shàn)D.溃退(kuì)芜湖(wú)摧枯拉朽(gū)【答案】C【解析】A.qiān—jiān;B.dǎnɡ—dānɡ;D.gū—kū2.给下面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dù()过南岸……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kuì()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dù()过击kuì()(2)歼()灭要塞()【答案】(1)渡溃(2)jiānsài【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等易错字形、字音,更应重点识记。此题中,“渡”不要写成“度”;“歼”不要读成“qiān”;“溃”不要写成“馈”;“塞”是多音字,不要读成“sāi”。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__①__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__②__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反__③__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A.①连②纪③映B.①联②记③应C.①联②记③映 D.①连②纪③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联”指横的结合,如:联合、联盟、联姻,“连”是纵的延续,如:连年、连夜、连词。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纪录: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比如,“他还没反应过来”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王树声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B.人生,有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也有风雨坎坷,惊心动魄。C.这伙儿犯罪分子十分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观众。D.长津湖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对志愿军的英勇进攻,好似摧枯拉朽,纷纷败退。【答案】C【解析】C项,“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语境。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B.一则消息的结构通常分为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前三部分是必备的。C.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D.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一般以描写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记叙、议论和抒情。【答案】D【解析】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6.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你觉得下面这则消息最为合理的排序是 ()①此次活动展出的135幅精品佳作,题材丰富,其中既有文博前辈的佳作,又有当代同仁的芳翰。②10月30日,为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组织举办了“书写与传承——全国文博系统70年书画作品展览”。③此次展览展期为16天,观众可通过浙江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愿广大书画爱好者借此涵养气韵,领悟书画艺术的真谛,传承传统文化。④展出作品底蕴足、风气正,既有锦绣山河的颂唱,又有世事繁华的史诗。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专门为展览书写的“传承”二字,道出了艺术家们的初心与坚守。A.④②①③ B.②①④③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答案】B【解析】②句是导语,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应为首句;①④句交代活动中展出的作品情况,概括作品的特点;③句补充活动的展期、预约方式等相关信息。故正确排序为②①④③。二、课内阅读(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回答问题。(11分)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电头。(1分)作用: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及发消息的地点、时间;(1分)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靠。(1分)【解析】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电头的概念,然后根据电头所含内容和消息的时效性答出电头的作用即可。2.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答案】“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正”等副词性短语和副词点明我军进军神速,气势锐不可当,而敌军很快溃退的事实。(2分)运用“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我军的进攻情况,凸显了我军的攻势猛烈,势如破竹。(2分)【解析】答题时,首先分析句子在词语运用上的特点。“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正”等是副词性短语和副词,“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是动词。然后结合句子内容,概括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即可。3.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写法上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4分)【答案】作者先以“国民党反动派……纷纷溃退”的情况从侧面衬托我军的英勇善战;(2分)然后用“我军万船齐放……进击中”从正面描写我军的锐不可当之势,从而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2分)【解析】文章主要运用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来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答题时要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具体分析。(二)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10分)4.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本文开头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答案】这是消息的导语部分,(1分)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1分)【解析】根据消息的结构常识,可判断该句子是该则消息的导语部分。导语的一般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消息的核心内容。5.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1)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答案】示例1:“至发电时止”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电文的时间之前,(1分)这里用语简洁,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精练。(1分)示例2:“歼灭”与“击溃”的词义有区别,表明经过整天激战,敌军有的被歼灭,有的被击溃,(1分)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1分)【解析】解答本题,可任选一句,围绕消息语言的准确性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句中的“至发电时止”精确地限制了时间,用语准确。(2)句中的“歼灭及击溃”是说敌军有的被歼灭,有的被击溃,表述准确。6.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答案】议论。(1分)作用:不仅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军事原因和政治原因,(1分)更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解析】首先要了解几种表达方式及其特点,根据语句可判断该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然后结合句子及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7.文章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是如何安排详略的?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答案】第一问: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1分)第二问:详写东路军战况是因为东路遭遇之敌的防线比较巩固,其抵抗也较为顽强,且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这种详略的安排更能突显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2分)【解析】要抓住题干中提示的“详略安排”这一答题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可从三路大军各自的战况及突显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角度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三、素养提升(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1日,记者从河南省委宣传部获悉,。截至目前,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当地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

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73站(占比约38%)累积降水量超过500毫米,郑州、登封、新密、荥阳、巩义五站日降水量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20日16~17时郑州本站降水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水量极值。受强降水影响,郑州市多条河流水位持续上涨并出现险情,多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市区及周边县区受灾严重。7月20日16时30分起,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7月21日)【材料二】开着铲车来救你!河南中牟“铲车哥”王冬冬义无反顾救援2021年7月22日22时26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长城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接到一条求救信息:“你好!我和闺女被困到万三路桥南边30米处了,车子泡水里了,车门打不开,能不能派人过来救我们啊?”“你别着急,把具体位置发过来,我让志愿者王冬冬开铲车过去!”此时,已在郑东新区白沙镇雁鸣社区忙碌了近10个小时的王冬冬,刚找到一家加油站给自己的两台铲车加油。接到任务后,顾不得浑身疲惫,王冬冬立即开着铲车往求救地点赶去。王冬冬远远看到水里有一辆面包车,他小心翼翼地拿手机照着路,慢慢向面包车靠近。“我来了,你俩不用怕!”经过一番努力,王冬冬把求救的这对母女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我们娘儿俩从郑州回中牟,没想到万三路的水有齐膝深,半路车熄火的地方水更深,到腰了。给家人打电话没人接,困在这儿半个小时了,才想起来可以向长城志愿者求救,多亏了王冬冬用铲车把我们救了出来。”7月19日晚,中牟县受强降雨影响,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面对灾情,长城志愿者服务队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抗洪救灾中。30岁的王冬冬是青年路街道西关村村民,2019年加入了长城志愿者服务队。当天晚上,王冬冬聘了个司机和他一起开着家里的两台铲车到贾鲁河中牟县花桥段参与防汛。他开着铲车把备好的石块推移到河边,防止水往村里漫,一直忙到凌晨4点半。7月21日,他又自费聘请2个司机到受灾较重的郑东新区白沙镇雁鸣社区救援,从11时一直忙到近22时,共安全运送受灾居民1000多人,运送价值1万多元的生活物资和慰问品。其间,他还和蓝天救援队一起救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当记者问及他为何自费将自家的铲车开出来救人时,王冬冬只是憨憨地笑着,说了一句:“没啥比人的命更重要了,换别人也会这么做的。”(摘编自《郑州晚报》)1.请为材料一横线处补充一句概括本则新闻内容的话。(2分)【答案】近日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并引发洪灾。(2分)【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导语。补写的导语应能简要概括本则新闻的内容。根据后面的语段可知,近日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并引发洪灾。据此拟写即可。2.同为新闻,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答案】材料一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2分)材料二重视事件过程和细节,运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2分)【解析】本题考查比较两则新闻写法的不同。题干中要求从“写法”上进行比较。阅读材料一可知,其注重客观事实,语言平实,报道新闻事实简要迅速;阅读材料二可知,其注重事件过程和细节,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文学手法,报道新闻事实生动形象。3.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往往隐含在字里行间。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分别说说两则新闻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4分)【答案】材料一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