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1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21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21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21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21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21《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3.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分钟)同学们,请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1.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2.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坠毁,3.中国探险家余纯顺罗布泊探险遇难。人类前进的历史,从来离不开探险家的脚步,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探险家的脚步,学习一篇发生在南极的伟大的故事吧。二、出示目标(1分钟)1.通读课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3.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首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点的字词,打好学习的基础,请根据自学指导,完成自学。三、先学(15分钟)(一)自学指导(10分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提示: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示意老师。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勾画文中重点字词。(将生字注音,重点词语意思查出标注在课本上)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请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本文所写故事情节)点拨:可根据平时所学叙述要素概括:人、时、地、事四要素。(二)自学检测(5分钟)要求:3分钟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做完后请举手示意老师;2分钟时间,同桌互相检查并纠错。1.给加点字注音(读读写写)拽()

无垠()

癫狂()凛冽()

()吞噬()销蚀()羸弱()

步履()

告罄()

遗孀()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鲁莽大胆()踉踉跄跄()()白雪皑皑()2..一句话概括本文故事情节:。(三)我的疑惑:四、后教(20分钟)过渡语:面对恶劣的环境,失败的悲剧,死亡的威胁,斯科特一行是如何面对的。请同学们再次迅速浏览课文,根据学案提示,10分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准备集体交流。1.本文题目为“伟大的悲剧”,试从文中找出他们的行为“悲剧”之悲,是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的呢?他们的行为又“伟大”在何处?2.本文抒情色彩强烈,很多语句意味深长,试从文中找出精彩语句,联系上下文作批注分析。点拨:可从文中自己选择,也可参考课本P165课后习题二(请同学们先自己从课本上提取主要信息进行概括,再在小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准备小组展示。)当堂训练(8分钟)学习本文,我们在领略了斯科特伟大的人格精神之后,此时你最想对斯科特说些什么吗?请以“斯科特,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此时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字数不限。【板书设计】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悲伟大失败之悲————挑战自然的勇敢精神死亡之悲————集体主义精神作证之悲————诚实守信的高尚精神世人之悲————为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教学反思】《伟大的悲剧》学情分析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学生可能不适应这么欧化的语言,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学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尽量简化、浅化,使学生好懂、爱学,并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不然,教师的教学就会很被动。《伟大的悲剧》效果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理解“伟大”与“悲剧”,也就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的合作探究部分。所以我在学生充分阅读本文后,对字词基础部分略一巩固后,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概括故事情节,本环节着重教会学生学会提炼四要素。在合作探究环节,充分放手让学生从文本中提炼,思考,表达自己对“伟大”与“悲剧”的理解,以及对本文抒情色彩较浓的句子赏析。此环节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引导,加以点拨。该环节进行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的回答较为精彩,因为时间的关系未能让学生尽兴展开较为遗憾。但正是学生未能尽兴,我又引导学生将自己此时的心情以“斯科特,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此时心中的感受。短短5分钟时间,学生写的非常精彩。也在写作中经受了一次情感的洗礼。应该说本节课自我感觉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昌乐外国语学校高连科《伟大的悲剧》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21《伟大的悲剧》学案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3.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5分钟)(一)自学指导(10分钟)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标出你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读完课文后查字典,并在课文上注音解释。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请用简单的话复述一下本文所写故事情节,根据平时所学叙述要素概括:人、时、地、事四要素)(二)自学检测:(5分钟)要求:3分钟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做完后请举手示意老师;2分钟时间,同桌互相检查并纠错。1.给加点字注音(读读写写)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毛骨悚然()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鲁莽大胆()踉踉跄跄()()白雪皑皑()2.一句话概括本文故事情节:。(三)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20分钟)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提示,再次迅速浏览课文,10分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先提取主要信息进行概括,再在小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准备小组展示。1.本文题目为“伟大的悲剧”,试从文中找出他们的行为“悲剧”之悲,是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的呢?他们的行为又“伟大”在何处?2.本文抒情色彩强烈,很多语句意味深长,试从文中找出精彩语句,联系上下文在课本上作批注分析。(提示:可从文中自己选择,也可参考课本P165课后习题二)当堂训练(8分钟)学习本文,我们在领略了斯科特伟大的人格精神之后,此时你最想对斯科特说些什么吗?请以“斯科特,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此时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字数不限。四、自我反思(1分钟)请写下你的收获,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你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震撼,也可以是你容易出错的地方,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1.我的收获:2.我的易错点:《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尤其是男生对探险类的话题较感兴趣,但由于该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国籍等方面都与学生差异较大,所以“悲剧”一词尚易理解,“伟大”二字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在确定本节的课的重难点后,我将以下两个环节作为本节课的重头戏:一、理解本课的主旨主要是理解“伟大”二字,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斯科特一行人的颂扬之情。为此,在学生能够指出悲剧“悲”在何处之后,我便将重心放在了解读“伟大”二字上面。首先,我让学生找出文中能体现出“伟大”的句子。为了便于学生找准,我设计了如下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伟大,表现了他们的精神(品质)。”并自己给出了一句示范。有了这样一个抓手,学生就能较为轻松准确地找出这类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其次,对学生找出的能体现“伟大”二字的句子进行品味。让学生找出句子后大声地读出来,然后学生品析、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在学生理解句子后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找——读——品味——情感朗读”这四步,使学生对作者的颂扬之情有了深刻的理解。由此,学生对“伟大”二字的理解便轻而易举了,而老师在其中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二、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当堂训练部分:请给斯科特写一封信。通过书信表达出对斯科特的敬佩更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由于前面已对“伟大”一词作过深入解读,学生此时争先恐后地想要借阿蒙森之口表达对斯科特的敬意。信的内容虽然都是表达敬佩之情,但每位同学的抒情点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感人至深。至此,将本节课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从一张张动情的小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灵魂受到了冲击,对探险事业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对于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不足之处:一、课堂语言不够优美。本次教学的主题是“散文教学”,散文的语言大多优美,值得玩味。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的课堂语言自然也应与文章的语言相衬。而我,由于缺少平时的积累,“语到用时方恨乏”,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二、朗读时间不够。散文本就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主旨的,尽管在探究“伟大”一词时我带学生品味了语言并进行了情感朗读,但对于散文而言,这样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课堂的安排正好控制在45分钟里,但45分钟里让学生读的时间不足10分钟,总以为课堂时间的宝贵,宁可多作一点分析也不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文本。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朗读中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